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873-1874
清代张锡纯在《内经》《医门法律》对大气阐述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自己所著之书《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明确地记载了大气的概念与功能,并提出"大气下陷"一词。而且阐述了大气下陷的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自创升陷汤对其加以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文章基于张锡纯对大气下陷的理解与阐述,结合临床案例对大气下陷证与升陷汤在冠心病的应用进行整理、归纳,为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浅析张锡纯大气下陷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在总结汲取历代经典及各医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首创"大气下陷"学说,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对大气下陷理论及其证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大气下陷理论的提出,不仅对《内经》《金匮要略》及《医门法律》中的大气理论进行了补充完善,而且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慢性头晕虚证多有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阐述的"大气下陷"表现,通过分析张锡纯大气下陷理论,并结合《灵枢·口问》中"上气不足"的叙述,提示升补大气的方法适合于治疗此类慢性头晕,尤其以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有心血管病基础的头晕和老年慢性头晕的运用机会最多。张锡纯的"三升陷汤""当归补血汤"以及李东垣的益气聪明汤均可作为治疗大气下陷型慢性头晕的基础方剂。  相似文献   

4.
益气升陷法为清代医家张锡纯治疗"大气下陷证"所创,并自拟升陷汤及类方,益胸中大气之不足,使下陷之气复升,其理论基础源于《内经》及《脾胃论》之益气升阳理论.胸中大气具有"贯心脉、行呼吸"的生理功能,与呼吸功能密切相关,若大气虚而下陷,内外之气不相续接,则呼吸不利、精神昏聩,甚者呼吸顿停.故从益气升陷的角度,探讨慢性阻塞性...  相似文献   

5.
清代医家张锡纯在研究《内经》宗气理论、 《医门法律》“大气论”等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在其论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明确阐释了大气的概念、形成与功能,首次提出“大气下陷”一词,并详细论述了大气下陷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创制了治疗大气下陷的方剂——升陷汤系列.时至今日,升陷汤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本文旨在对张氏的大气概念与功能,以及大气下陷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病因病机、升陷汤的临床应用等进行整理、归纳,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气下陷理论是著名医家张锡纯先生所创建的,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大气的理论出处、大气的生理功能以及大气下陷的病理基础,做了详细透彻的阐述,并创制升陷汤以治疗胸中大气下陷证,为临床治疗大气下陷类疾病提出新的诊疗思路。本文案例为气陷血瘀型胸痹,受大气下陷理论的启发,治疗以升陷汤加味,取得了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首创"大气"之名,最早阐述了大气的来源、部位、生理与病理特性;张仲景沿用继承了《黄帝内经》"大气"一词,对后世医家继续深入研究大气起到了推动作用。喻嘉言首创"胸中大气"名称,为张锡纯系统研究胸中大气说提供了前提和依据。张锡纯首创"胸中大气下陷"学说,并系统地阐释了胸中大气和胸中大气下陷,标志着胸中大气及其下陷学说的完善成熟。"胸中大气"及"胸中大气下陷"学说孕于《黄帝内经》,育于张仲景与喻嘉言,完善成熟于张锡纯。  相似文献   

8.
大气下陷与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大部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都存在大气下陷的典型表现,认为大气下陷是冠心病心绞痛基本证候之一。益气升陷法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法则之一,采用治疗大气下陷基本方升陷汤化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从病证结合谈冠心病大气下陷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下陷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型。冠心病大气下陷证的常见临床表现有患者胸部空闷,时欲喘不能,短气不足以息,多伴胸部空痛,脉沉细无力等,其证候机制为“邪气壅盛-阻遏大气-大气升举乏力”,临床上常自大气下陷理论出发,以祛邪升陷法为治疗原则,采用提升大气、活血祛邪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大气下陷理论源于《医学衷中参西录》,涵盖宗气下陷证及中气下陷证。肺癌化疗后出现疲乏、气短、出汗、腹泻、纳差等症状可归为大气下陷证,用单纯补气的方法收效甚微。升陷汤是大气下陷证的代表方剂,临床用于治疗肺癌化疗后病证常能收到良好的疗效。肺癌化疗后病证治疗时推广应用大气下陷理论,为肺癌患者提高化疗后生活质量,确保化疗周期的顺利通过,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眩晕为脑血管疾病常见后遗症,"大气下陷"理论由清代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首次正式提出,王师抓住"大气下陷、清阳不升"这一关键病机,治疗以益气升清为主,以升陷汤为主方治疗,效果较好,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张锡纯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西医汇通医家,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对证论治、选方立药、注重实践、讲求实效方面有不少独创见解,尤其提到的"大气下陷"理论,更是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而"升陷汤"更以益气升阳举陷为治则,治疗"大气下陷"的对证验方,多年来备受现代临床医家的推崇。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益气升阳举陷法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有显著疗效,不论在心肌炎的初期、迁延期、后遗症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基于张氏"大气下陷"理论,现论述之。  相似文献   

13.
张锡纯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氏秉《内经》之旨,参喻昌之说,结合临证实践,提出"大气下陷"理论,并基于此理论创立了益气升阳举陷法,此后该法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各种慢性疾病。如今,随着当代中医医家临证经验的不断积累,"大气下陷"的中医病机理论也继续被深入拓展和认识,益气升阳举陷法在临床急危重症的节点干预中逐渐显现出一定的优势。古法新用,其为中医药治疗临床急危重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开拓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气之说,首见于《黄帝内经》.何谓大气?历代医家各有见解.张锡纯在以前认识的基础上,对大气的阐述更为透彻,他创立的“大气下陷”理论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大气即宗气,大气下陷可导致很多危重证候,甚至引起死亡.因此,治疗大气下陷诸症,当以升提大气为首务.张氏制升陷汤一方,旨在升提胸中大气.  相似文献   

15.
由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是中医界最受欢迎的医学著作之一。书中所论述理论甚多,其一即为大气下陷论,大气一词源于《内经》,张氏法效前贤,再根据自己丰富的理论与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对大气下陷论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对张氏大气下陷论的概念及功能、临床表现以及升陷汤的功效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申脉穴结合升陷汤治疗咳嗽、带状疱疹、失眠三病例为切入点,介绍申脉穴结合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的临床要点。大气下陷证为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首次提出,大气即为心肺之气,大气下陷可出现头晕头疼、胸闷气短、心慌心悸等一系列症状。申脉穴具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效。升陷汤由黄芪、知母、桔梗、柴胡、升麻组成,具有补气升提之功效。文章三病例虽症状各异,然病机与脉象相同,脉象皆为沉迟微弱,关前尤甚,病机则为大气下陷证,因此治以申脉穴结合升陷汤取效甚捷。查未见申脉穴结合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证相关报道,特记以丰富本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益气升陷法治疗心肺疾病验案4则。益气升陷法出自清末民初医家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治疗大气下陷的基本法则。多项研究表明大气下陷与现代医学心肺功能下降关系密切,大气下陷证是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心肺疾病常见证型之一。文中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则病案均以大气下陷为基本病机,或因气虚气陷致瘀,或因气虚气陷使水液运行不利,聚湿成痰,偶遇外邪触发,则发而为病,抑或气虚气陷日久不复,瘀血痰浊郁而化热,终致气阴两伤。笔者临床上以"益气升陷"为基本法则,配合活血、祛痰、滋阴、清肺等法治疗心肺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老年人糖尿病率也逐年升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也将明显增加。原发性低血糖症属中医眩晕、虚劳、心悸范畴,其病因病机与中医五劳七伤、病后失调致大气下陷有关。近代著名中医张锡纯提出以挽救下陷之大气的理论来指导临床常见老年低血糖症,此理论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应继承这一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从“升陷汤”浅析大气下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纯汲取《内经》之旨,参仲景、嘉言之说,于临床实践中升华理论,系统的阐述了“大气下陷”理论的内涵,并于此基础上创设升阳益气举陷法以及升陷汤诸方,发前人之说,补前人之未备,并用大气理论指导临床辨证,积累了宝贵的诊疗经验。本文研习张氏对“大气下陷”理论的认识,参合导师陈宝贵诸医案,从大气的渊源、生理功能、病因病机、主证、脉象及治疗、临床应用等方面浅析“大气下陷”理论。  相似文献   

20.
基于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提出从"血-脉-心-神"一体观论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阐释血脉、心之本体、神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关系,以精气、藏象、五脏神学说为支点,强调将人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健康与心理有机结合,以期为实现个体化治疗、分阶段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