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膏联合低剂量利伐沙班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接受单侧THA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予低剂量利伐沙班片口服,联合活血通络膏外敷,对照组予正常剂量利伐沙班片口服,连续2周。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大腿及小腿周径差值、DVT形成情况及用药安全情况。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APTT,PT均明显延长(P0.05),D-D、患肢大腿及小腿周径差值均明显降低(P0.05);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HGB、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3%(3/36),对照组为2.8%(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胃肠系统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应用活血通络膏联合低剂量利伐沙班预防THA术后DVT,能减少利伐沙班用量、降低DVT发生率,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正常剂量利伐沙班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加味血府逐瘀汤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TK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35例。各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疼痛和康复管理、抗感染治疗。术后第1天开始中药组再给予口服加味血府逐瘀汤水煎剂;西药组口服利伐沙班10 mg,每晚1次;中西医结合组口服中药和利伐沙班。各组均连续服用14天。于术前和术后3、7、14天观察DVT的发生情况、血浆D-二聚体、VAS疼痛评分、运动范围(ROM)、中医证候积分,并观察术后伤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各组患者术后3、7、14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术后3天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各组患者术后3、7、14天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术后14天中西医结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各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14天中西医结合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中药组及西医组(P0.05)。各组术后14天ROM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术后14天中西医结合组伤口渗出率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肿胀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联合利伐沙班预防DVT临床疗效确切,且有助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乐正骨活血灵方与低剂量利伐沙班预防髋部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106例行髋部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口服活血灵汤,同时口服低剂量利伐沙班,对照组口服正常剂量利伐沙班,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变、凝血指标、血栓发生率及用药安全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APTT和PT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和患肢大腿周径差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4%,对照组为5.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平乐正骨活血灵联合低剂量利伐沙班预防髋部术后DVT,能减少利伐沙班用量、降低DVT发生率,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正常剂量利伐沙班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用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术后预防性抗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1例年龄超过50岁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2组,A组41例术后口服利伐沙班,B组30例不予利伐沙班口服,评估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量、出血事件和静脉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显著降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同时,并未增加出血风险,是目前腰椎术后较理想的一种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气祛瘀颗粒冲剂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全膝关节功能及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8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利伐沙班治疗,治疗组41例采用利伐沙班合行气祛瘀颗粒冲剂治疗。术后第2天、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复诊,观察比较2组术后隐性失血量、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HSS评分组内比较,术后第1、3、6个月均较治疗第2天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3、6个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气祛瘀颗粒冲剂与利伐沙班联用,可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全膝关节功能恢复,并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可能与降低患者隐性失血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14例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联合组各157例,利伐沙班组术后6 h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联合组在利伐沙班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24 h、7 d、14 d内皮素(ET)、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统计2组术后指标和DVT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7 d,联合组ET、TXB_2水平均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P均<0.05),6-KetoPGF1α水平均高于利伐沙班组(P均<0.05);术后14 d,2组ET、TXB_2、6-Keto-PGF1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前及术后24 h、7 d、14 d Plt、APTT和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引流量、总输血量、显性红细胞丢失量和隐性红细胞丢失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无肺栓塞发生,联合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可降低髋部手术后DVT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预防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来源于2017年1-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法进行均分组,对照组30例病例予以利伐沙班,治疗组30例病例予以补阳还五汤,观察两组患者下肢DVT形成发生率、APTT、PT、PLT等指标。结果:治疗组DVT发生率为16.67%(5/30),对照组为20.00%(6/30)(P0.05);组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术前及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第1~14天发生2例(6.67%)出血,对照组10例(33.33%),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与利伐沙班同样的预防下肢DVT形成的功效,但与利伐沙班相比,出血发生率更低,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医药预防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方法将77例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穴位组(25例)、综合治疗组(26例)以及利伐沙班组(2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TKA,术后进行抗凝干预。中药穴位组在术后第1日开始使用加味桃核承气汤联合穴位按摩;综合治疗组术后第1日开始使用加味桃核承气汤联合穴位按摩,丹参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利伐沙班组采用利伐沙班口服常规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者出血量、DVT、皮下瘀斑、皮下浅表感染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治疗后运动范围(ROM)、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术后2、7、14日记录患者VAS疼痛评分。结果中药穴位组7例、综合治疗组6例及利伐沙班组9例发生DVT,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2)。利伐沙班组皮下瘀斑发生率46.2%(12/26)较综合治疗组[15.4%(4/26)]高(F=0.415,P=0.021),综合治疗组出血量较利伐沙班组减少(P=0.022)。与利伐沙班组比较,综合治疗组治疗后ROM水平增加,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18,0.01)。术后7日中药穴位组及综合治疗组VAS疼痛评分明显减低(P=0.049,0.013)。3组治疗后HSS评分、术后2、14日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RA患者TKA术后早期使用加味桃核承气汤联合穴位按摩并辅助丹参注射液预防DVT发生的临床效果与利伐沙班相当,可促进患者TKA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益气活络方与利伐沙班片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84例在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掷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术后行利伐沙班片治疗,实验组42例术后行益气活络方+利伐沙班片联合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下肢DVT发生率及其他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下肢DVT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静脉血流速度显著加快,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显著减小,APTT、PT显著升高,D-D、FIB显著降低,且实验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利伐沙班片基础上应用益气活络方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脉络宁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0例拟行脊柱外科手术且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联合脉络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腘静脉内径(POPV)、股浅静脉内径(FSV)、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OPV、FSV、FDP无明显波动(P均 0. 05),D-D水平显著升高(P 0. 05),对照组POPV、FSV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均0. 05),FDP、D-D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脉络宁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较单用利伐沙班好,治疗后患者凝血功能明显改善,下肢静脉血管内径无明显变化,患者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曹杰  夏冬琴  王维  陈红 《河北中医》2020,42(2):230-234
目的观察脉通散外敷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恶性肿瘤下肢D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利伐沙班口服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脉通散外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双下肢大、小腿周径差及凝血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58%(31/38),对照组总有效率60.53%(23/3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双下肢大、小腿周径差均降低(P 0.05),治疗组治疗后双下肢大、小腿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D-D、FIB均降低(P 0.05),PT、APTT均延长(P 0.05);治疗组治疗后D-D、FIB均低于对照组(P 0.05),PT、APTT均长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脉通散外敷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恶性肿瘤下肢DVT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张浩  钟浩  杨旋芳 《新中医》2016,48(10):110-112
目的:观察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60例气虚血瘀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骨科基础治疗,以及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10 h给予口服利伐沙班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肢伤一方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血小板计数(BPC)、D-二聚体、凝血功能、DVT发生率、切口引流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前1天,2组BPC、D-二聚体水平、PT、APTT和FIB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4天,2组BPC水平均较术前1天下降(P0.05,P0.01)。术后14天,治疗组的BPC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术后1天,2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1天上升(P0.05)。术后14天,2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后1天下降(P0.01),PT、APTT均较术前1天延长(P0.01),FIB含量均较术前1天减少(P0.01);治疗组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T、APTT长于对照组(P0.01),FIB含量少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14天DVT发生率和术后1天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治疗气虚血瘀证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D-二聚体水平,预防DVT,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补阳还五汤预防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就诊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周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天、术后15天血流动力学指标、D-D水平变化及术后2天、术后15天患肢周径及肿胀率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天,第15天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后各时段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利伐沙班联合补阳还五汤可有效的改善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血液高凝、高粘状态。术前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D-D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段患肢周径及肿胀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补阳还五汤可有效降低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血液高凝、高粘水平,改善其患肢肿胀程度,进而可起到预防DVD的发生作用,是预防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患者DVD发生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7,(12):1745-1746
目的:观察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采用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利伐沙班治疗。观察治疗14d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栓再通率、临床症状及体征(肿胀与疼痛)、相关生化指标(D-二聚体、白介素-6、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对比出血风险。结果:研究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和84.8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下肢肿胀、疼痛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D-二聚体、白介素-6、C-反应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提高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减轻下肢肿胀及疼痛,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血栓再通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利伐沙班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术后患者采取利伐沙班治疗,可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在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预防性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5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治疗的老年(年龄≥6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根据术后预防血栓的方法不同分为2组:利伐沙班组48例术后12 h开始给予利伐沙班10 mg口服,连服14 d;对照组44例术后不给药物性抗凝。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量、术后出血和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利伐沙斑组(70.5±15.7)min,对照组(73.8±12.9)min]和术中出血量[利伐沙斑组(16.2±5.5)mL,对照组(15.7±6.1)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引流量[利伐沙斑组(29.8±6.3)mL、对照组32.1±7.6 mL]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利伐沙斑组6.2%(3/48)、对照组4.6%(2/4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利伐沙斑组4.2%(2/48),对照组20.4%(8/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利伐沙班显著降低了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微创治疗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也避免了相应的出血风险,是脊柱内镜术后安全可靠的预防性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利伐沙班预防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2组术前、术后7 d的股静脉血流速度、凝血指标及患肢肿胀周径的变化,并记录2组DVT发生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术后7 d,观察组的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T、APTT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均0.05),患肢髌骨上缘10 cm、内踝上缘15 cm的周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预防髋部周围骨折术后DVT形成,且有助于减轻患肢肿胀,并可有效避免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补肾疏肝活血法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口服利伐沙班,连续使用2周,试验组予口服补肾疏肝活血中药汤剂联合静脉注射参芎注射液,持续2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相关指标PT、APTT和D-D,并记录DVT发生率以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4天后的PT、APTT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延长,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14天的PT、APTT均长于术后7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1),但是术后7天及术后14天PT、APTT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4天后,D-D水平明显降低,与术后7天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14天D-D的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其他部位异常出血、胃肠异常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各并发DVT 1例,两组DVT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0004, P=0.9839)。结论:补肾疏肝活血中药能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高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有助于预防DVT;其有效性、安全性与利伐沙班相当,拟可作为利伐沙班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脉血康联合腔内介入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患者的疗效及对凝血-纤溶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32例单侧髂股静脉PTS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6例。2组均采用介入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口服,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联合脉血康口服,疗程为3个月。计算2组患肢膝关节下15 cm处小腿周径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与治疗前的差值,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Villalta评分量表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凝血-纤溶指标[凝血酶原时间(T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_2(TXB_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小腿周径与治疗前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5);2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Villalta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个月后APTT、PT和TT均明显延长(P均0.05),FIB、D-D、ET-1和TXB_2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NO和6-Keto-PGF1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结论利伐沙班、脉血康联合腔内介入治疗髂股静脉PTS患者效果更好,可能与明显改善机体的凝血-纤维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方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术后第1天至第10天治疗组予补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予利伐沙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0天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及术前、术后第11天患肢深静脉彩超结果,同时记录有无不良反应或事件。结果:与术后第1天比较,两组术后第10天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第11天患肢深静脉彩超结果提示,治疗组DVT发生率为16.67%,与对照组13.33%相当(P0.05)。研究全程两组均无不良反应或事件发生。结论:补气活血方能在术后10 d内有效降低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有效预防TKA术后DVT,临床有效率和利伐沙班片相当,使用安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