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在如东县中医院病区药房的临床使用情况,评价合理性,旨在促进病区用药质量提高,保障医疗安全。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如东县中医院病区收治的476例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住院处方和病区用药医嘱单,依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规定标准进行处方点评,观察病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基本使用情况,筛查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476例患者中,469例单一用药,7例联合用药,共计使用药品485例次,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使用构成比居前3位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依次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疏血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使用率前三位的科室分别为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经点评,459例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合理率96.43%,17例患者用药处方或医嘱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不合理率3.57%,主要不合理问题包括用法用量不当或描述含糊不清、适应症不适宜、处方/医嘱未写中医病名病症等诊断。9例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96%。结论:我院病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种类较多,使用量较大,药品通用名使用规范,处方医嘱基本合理,用药质量较高,但仍存在个别问题,有待加强管理及优化,以进一步保障患者用药疗效与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合理性。[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7-2018年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处方。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处方格式和书写规范"分析活血化瘀中成药处方合理性。使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用药频度(DDDs)=药品每年消耗剂量/DDD,每天平均费用(DDC)=药品每年销售总额/DDDs。采用Excel2013统计软件,分析科室分布、不合理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DDDs排序和DDC等。[结果]纳入处方500份,男280份,女220份,患者351例。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科室平均使用频率70.2%,妇科及心血管科使用频率最高,妇科心血管科乳腺科。合理使用活血化瘀中成药25.3%(89/351)。重复使用重要注射剂重复使用某组分中药理法方药不同。中成药DDDs排序前两位为疏血通注射液及丹参滴注液。[结论]活血化瘀中成药存在不合理情况,要严格根据药品说明书合理使用,辨证论治及合理配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科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促进中成药在产科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综合医院产科2022年开具的处方中随机抽取600张进行用药分析。结果:活血化瘀类药占25.5%,清热解毒药占22.5%,温经散寒药占15.8%,补血类药占12.2%,消炎止痛药占10.0%。中成药使用方面,益母草胶囊占15.7%,康妇炎胶囊占13.7%,补中益气胶囊占8.8%,坤泰胶囊占7.7%,致康胶囊占5.7%,桂枝茯苓胶囊占5.3%,月泰贴脐片占5.0%,复方黄柏液涂剂占4.5%,复方益母片占3.7%。有3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占5.0%,包括缺乏辨证用药意识、重复用药、超疗程用药、配伍禁忌。结论:益母草胶囊等活血类中成药在产科使用频率较高,但仍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今后应加强用药管理,促进中成药在产科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门诊药房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探讨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策略,为促进中成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从某院门诊药房中抽取3 000张含中成药处方,开展横断面研究和用药合理性评估。结果:研究处方科室来源如下呼吸科占21.40%,妇科占17.37%,心内科占13.83%,消化科占12.33%,儿科占9.83%,神经内科占8.07%,肾内科占7.30%,骨科占6.23%,其他占3.63%。主要诊治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阴道炎、头晕和眩晕、急性胃肠炎、肾病综合征、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腰椎间盘突出、咽炎。不同中成药类型构成如下注射液占25.28%,胶囊占19.98%,片剂占17.30%,颗粒占14.66%,口服液占13.49%,其他占9.29%。有248张存在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3.82%,不合理原因包括未辨证用药、适应证不宜、用法用量有误、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等。结论:门诊药房中呼吸科、妇科等相关疾病使用中成药频率较高,临床中仍存在未辨证用药等不合理用药,应进一步规范医师对中成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中药注射剂血栓通临床效益与风险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运用甘肃省中医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选取2015年8月1日-2016年8月1日使用注射用血栓通的患者病历与医嘱,内容包括患者信息、药物信息、药物使用信息。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血栓通临床应用做合理性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共1229例患者被纳入研究,10 947条用药记录。不合理用药主要为适应证不恰当(21.11%),给药时间长度不合理(1.87%),给药剂量过大(0.9%)。回归分析显示:(1)对食物、药物及其他物质有过敏史的患者,应用注射用血栓通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8.725倍;(2)合并用药使注射用血栓通发生不良反应风险增加1.799倍;(3)与消肿止痛合剂、健胃消食合剂、骨肽注射液、腺苷钴胺、右旋糖酐注射液、多烯磷酰脂胆碱注射液、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等联合用药,可能是血栓通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潜在的风险因素。结论注射用血栓通临床不合理用药因素主要表现在适应证不适宜、给药剂量过大和用药疗程过长;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过敏史、合并用药、给药剂量过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成药处方点评在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及分析典型案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7月佛山市中医院开具的中成药处方890张,根据时间点将中成药处方分为对照组(n=454张,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和观察组(n=436张,2017年6月至2017年7月)。对照组不进行中成药处方点评,观察组对开具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记录并统计处方超疗程用药、重复给药、配伍不合理、用药不符等情况,记录2组不合理用药纠纷发生情况;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2组开具药方医师处方药理作用、性味归经、配伍关系、用药剂量及疗程进行评定,比较2组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及典型案例。结果:观察组点评后共有32张处方不合理,占7.34%,低于对照组53张处方不合理,占11.67%(P0.05);观察组经中成药处方点评后大处方、重复用药、用药不符、配伍禁忌、用药禁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处方书写不规范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成药处方点评后不合理用药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成药处方点评后药理作用、性味归经、配伍关系、用药剂量及疗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成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药物不合理使用发生率,降低用药纠纷,不断提高医师对中药的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其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中成药处方,采用分层定比抽样法随机抽查2400张,对其用药信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24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中,共发现有21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率为8.75%,主要存在辨证用药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重复使用、无适应证或超适应症用药、药物联用不合理、配伍禁忌等问题。结论:医院门诊使用中成药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需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落实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注重合理用药的沟通与反馈,强化合理用药的监督与考核,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促进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中药注射剂处方380张,对照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分析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涉及药品。结果: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处方有62张,占19.21%;不合理用药中,占前三位的为超适应证使用、超剂量或浓度使用、溶剂选择不当。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7.74%,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消化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及全身性损害,涉及的药品包括参麦注射液、复方党参注射液、艾迪注射液、舒血宁针、丹红针、血栓通针、银杏达膜针、参芪扶正注射液。结论: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状况较为普遍,应加大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管理力度,提高临床医师的综合水平,严格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范围,提高临床中药注射剂用药的安全性,保证治疗安全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中药不良反应报告100份,统计分析不良反应中药给药方式、药物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不良反应表现等情况。结果:100份不良反应报告中注射制剂占72.0%,口服制剂占26.0%;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全身反应为主,分别为31.0%、24.0%、13.0%;不良反应药物主要为穿琥宁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分别为22.0%、10.0%、9.0%。结论: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重视中药临床应用,以提高中药临床应用合理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药配伍禁忌及治疗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的中西药配伍处方600份为研究样本,分析其不合理使用、协同增效及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00份中西药配伍处方中有59份出现配伍不合理,占9.83%,183份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占30.50%,358份发挥了协同增效的作用,占59.67%。结论:在配伍禁忌、协同增效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可为中西药配伍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台州市立医院门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抽取2018年2~3月门诊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等,判断是否为超说明书用药。结果:医院门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超说明书比例占21.5%,主要以超适应症、超剂量和超疗程为主,妇产科、骨科和神经内科超说明书用药所占比例较高;西医开具的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处方远高于中医;而且不同职称医师,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不同。结论:医院门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的现象较普遍,应重视超说明书用药,减少用药的不合理,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2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以上患者49例,占38.58%。滴注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40.16%。参麦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占首位,其次为生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32.98%。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药物以及临床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应重视并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某三甲综合医院眼科常见中成药服务现状,拟订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从某三甲综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20年6月—2022年6月眼科的中成药处方,随机抽取1 800张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眼科常见中成药使用规范性及安全性问卷调查,了解医院眼科常用中成药的使用现状。结果:眼科中药处方共涉及中成药16种,包括扶正药5种、祛瘀药5种、活血化瘀药两种、清肝明目药两种、其他类两种。处方累积用药频次为3 137次,单张处方平均用药频次为1.74次,其中扶正药占35.00%,祛瘀药占27.48%,活血化瘀药占19.25%,清肝明目药占11.35%,其他类占6.92%。累积用药频次排在前7位的中成药依次为和血明目片(14.92%)、止血祛瘀明目片(12.50%)、银杏叶片(9.56%)、复方血栓通胶囊(8.35%)、云南白药胶囊(6.38%)、杞菊地黄丸(6.22%)和脉血康胶囊(3.19%)。不合理用药率为0.70%,主要为辨证不当、配伍不当、用法用量不当和超适应证用药。患者对常用中成药的使用规范及安全性得分为(23.84±1.85)分,中成药使用方法、禁忌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运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统计分析。结果:经分析,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29例。中药注射剂中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1.76%;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16%。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呼吸、神经与循环系统,注射用血塞通不良反应主要为药物热,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为静脉炎,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血液系统。结论:适应症状基本相同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选用安全性较高的制剂。不同种类的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各不相同,临床中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主要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中成药合理应用评价模型,完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前置审方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以提高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基础上嵌入自定义审查规则,构建中成药合理应用评价模型。自定义审查规则模块包括用法用量、适应症、相互作用、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特殊人群用药等,拟合形成评价模型,用于中成药处方事前审核。再收集2019年7月至2019年9月门诊含有中成药的处方审核及干预情况,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每个月系统审核中成药存在问题的处方占比分别为13.40%、12.59%、10.91%,医生主返回调整处方逐渐增加,药师审核处方、干预处方呈下降趋势。结论该评价模型可规范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提高其水平,从而为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蒋维尔  徐军烈 《新中医》2015,47(10):136-139
目的:分析本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临床中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对策,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涉及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处方资料,并对临床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结果:临床因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584例,所占比例为1.79%;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49.14%)及12岁以下的儿童(28.25%);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用药后30 min之内;累及的组织、器官、系统主要有皮肤、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以皮肤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最高,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潮红、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结论:本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部分不合理应用的状况,临床可通过加强引导、合理用药、规范给药、培养意识等措施,提高临床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某月住院药房医嘱5 086条,并从中选取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处方管理办法》、《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药品说明书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年某月某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为38.7%,其中使用率较高的中药注射剂分别为丹红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参麦注射液。科室使用情况中骨科使用率为32%,综合内科使用率为15%,神经内外科使用率为14%。联合用药情况二联用药占比68.3%,三联用药占比5.9%,四联及四联以上用药占比为3.1%。结论:某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注射用血栓通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分布情况。方法:对我院临床使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皮肤及其附件、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结论:应改进血栓通(冻干)的生产工艺,提高药物纯度并加强用药过程监测,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刘静  赵春丽  张颖 《光明中医》2023,(1):164-167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推进中成药合理应用实践中的问题、对策与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6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为对照组,2021年7月—12月6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为观察组。在实践中,结合PDCA管理法,建立事前审核、事中干预、事后点评为核心的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实行处方闭环管理。比较管理前后2组中成药处方不合理情况。结果 对照组不合理处方70张,不合格率11.67%,观察组不合理处方19张,不合格率3.17%,低于对照组(P<0.01),各类型不合理处方率均降低。结论 综合医院建立以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事中审核、处方点评为核心的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结合PDCA管理进行改进,推进中成药合理应用实践,可有效降低中成药处方不合格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眼科常见中成药使用情况,以提高眼科使用中成药物的合理性。方法:调取2018—2020年期间医院眼科所有中成药药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销售情况、日均用药频度及处方的用药合理性。结果:2018—2020年眼科中成药药方销售总金额为28.6~34.3万元,占比最高的为活血化瘀类;眼科中成药DDDs最高的为复方血栓通胶囊,其次依次为益脉康胶囊、银杏叶片、明目滋肾片、六味地黄胶囊、熊胆降热胶囊、芪明颗粒、六锐胶囊、除翳明目片、障眼明片等。DDDs前10的中成药共1 000张处方,其中未辨证用药9张、超适用证用药11张、剂量过大10张、重复用药12张。结论:中成药在眼科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最常用的中成药为活血化瘀类药品,但在临床用药中存在一定的用药不合理现象,医院需加强中成药使用规范性,通过科学监督等措施规范开具处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