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性痢疾(下简称菌痢)是一种多发和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我国各地的菌痢发病数,约占传染病的第一、二位,而且不时出现暴发性流行,严重地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1976年雷州半岛局部地区发生菌痢大流行,有些生产大队发病数相当高,在这次大流行中以志贺氏Ⅰ型及福氏菌为主,各个生产大队的治疗反应颇有不同,有些地区在治疗中大多数病例对氯霉素、土霉素和磺胺等常用抗菌药物无  相似文献   

2.
急性菌痢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若及时采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可迅速的消灭细菌,改善症状、恢复痊愈。近几年来,应用磺胺甲基异恶唑(SMZ)加抗菌增效剂(TMP)治疗急性菌痢取得很好的效果,被推荐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为了解抗菌增效剂与其  相似文献   

3.
自从磺胺及抗生素问世以来,菌痢的治癒率已有明显增高。但磺胺药物易引起抗药性。近年来应用氯(?)素或链(?)素对消除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根治亦有困难。痢疾经各种药物治疗后,症状暂时缓解,但约有5-15%病例旋即复发,且部分病例大便排菌呈持续阳性。 苏联目前对探求菌痢之发病机制与研究根治慢性菌痢之方法,不遗余力。毕里宾(A.)教授来华讲学,对菌痢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痢疾杆菌的耐药菌株日趋增多,用氯霉素等抗菌素治疗菌痢多不满意。为了摸索治疗菌痢的更好的方法,两年来我们试用抗菌增效剂(TMP)合用磺胺嘧啶(SD)治疗急性典型菌痢,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兹选取经过系统观察、资料完整的40例的疗效报告如下。 1.病例选择:确诊为急性菌痢者,就诊前未用过其它药物。年令自2岁至75岁,儿童占1/3。 2.治疗方法:TMP剂量,婴幼儿按8~  相似文献   

5.
我科1981年收治菌痢107例,成人63例,小儿44例;男69例,女38例;毒痢9例,急性菌痢98例;临床治愈95例,治疗好转因故出院12例.病人主要来自郑州及其郊区、郊县,也有一部分来自我省的其他17个市、县.现根据107例的初步分析,谈谈有关治疗中的几个问题.一、抗菌药物的选择:我科住院病人多系在外院治疗无效者.在细菌学检查未获结果前,最棘手的是抗菌药物的选择.由于痢疾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增加,造成投药困难.从107例粪培养阳性的药敏试验证明,绝大多数病例对氯霉素、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甚至增效磺胺(特指复方新明磺即 SMZCO 和复方消炎磺即 SMDCO,下同)均普遍耐药.因目前我国流行的菌群主要是福氏痢菌,本组粪培养阳性结果中  相似文献   

6.
应用抗菌增效剂(以下简称TMP)合并磺胺药治疗某些感染性疾患,既可解决部分细菌的抗药性问题,又可节约抗菌素,且价廉、供应充足,故有助于满足基层医疗单位对抗菌药物的需要。我们5年来用以治疗感染性疾患1,028例,获得了满意效果。体会如下: “TMP 磺胺药”对哪些感染性疾患疗效较好? 我院1,028例感染性疾患住院病例治疗效果(见表1)。其中菌痢、肠胃炎,伤寒、肺炎病例较多。疗效除婴儿“中毒性消化不良”外,均有满意疗效。内以菌痢及肺炎疗效最好。伤寒疗效亦较满意(3.3%无效,但有效例中6.6%退热慢)。一般尿路感染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尚佳,但对反复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及尿路感染约有1/4左右无效(本组仅统计原  相似文献   

7.
二年来,我们应用增效消炎磺(SMD—TMP)三日疗法治疗菌痢,获得较好效果.材料来源于1979~1980年每年7~10月份,定点、定时到试点公社、大队,对确诊的菌痢病人,随机分组就地治疗观察。一、病例选择:①急性典型及非典型的菌痢病人.②病人发病48小时以上者。③病人患病后未经其它药物治疗者。④中毒性及慢性菌痢病人不列为选择对象.二、治疗方法:本品(上海第二十一制药厂生产),每片含磺胺—5—甲氧嘧啶400mg,TMP80mg.方法及剂量:初诊时填写治疗卡片。治疗前在  相似文献   

8.
TMP(三甲氧苄胺嘧啶)的广谱抗菌作用,以及对许多种抗菌药物的增效作用,临床已甚熟悉。我科去年夏季用增效磺胺甲氧吡嗪(TMP——SMPZ)治疗急性菌痢的临床观察已有总结,肯定了这一药物的疗效(见本刊本期)。但是新磺胺在药源上目前仍感不足。而老的磺胺药源则甚丰富,使用也很广泛,若能改善其抗菌效能,就更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所以我  相似文献   

9.
1978年7至12月间我科采用磺胺甲基异恶唑(SMZ)加甲氧苄氨嘧啶(TMP)治疗急性菌痢41例。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观察方法:1.病例选择:为摒除院外抗菌治疗对疗效的影响及自愈的可能性,本文观察病例为:(1)发病至入院时间在72小时以内者;(2)院外未接受治疗或抗菌治疗不超过24小时以内者。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发病率较高的肠道传染病,做好菌痢防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加,常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不断下降。为探索药源易得、服用方便、疗效确实的治疗方法,我们从一九七四年起,用甲氧苄氨嘧啶(即抗菌增效剂 TMP)和土霉素联合治疗急性菌痢342例,进行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答:红霉素对志贺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杆菌引起的痢疾并无作用,它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对耐青霉素及四环素类的金葡菌尤为有效.为什么红霉素在临床上可以治疗“菌痢”呢?因为引起痢疾的病原生物很多,其中以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人类对痢疾有很高的易感性,在幼儿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菌痢,死亡率甚高。目前,治疗菌痢常用药物有:磺胺药、氯霉素、黄连素、四环素类等.但在应用四环素药物治疗过程中,又产生了一种和原来疾病无关的新感染  相似文献   

12.
菌痢患者菌型复杂,耐药率高,对诊断和治疗也造成困难,因此,有条件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但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及临床经验选用有效而适宜的中西抗菌药物.近几年来,我们对细菌性菌痢患者11例,采用中药苦参煎剂灌肠治疗,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为菌痢)是我国目前法定传染病中,发病率高,流行面广的一种主要传染病。由于导致菌痢流行的杆菌,种类繁多,变异较大,因此至今还没有一种特异的预防方法。自一九四九年开始使用合霉素族抗菌素以来,菌痢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它是药物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增效磺胺甲氧吡嗪是开封制药厂试制品,每片含磺胺甲氧吡嗪(SMPZ)0.2克和三甲氧苄胺嘧啶(TMP)0.07克的复方片剂,简称 TMP—SMPZ。内服后血中活性较高,维持时间较长,半衰期为67小时。常用量不发生肾小管闭塞及血尿问题,毒性较低,抗菌谱较广,治疗急性菌痢效果满意。据该厂介绍,对四岁以下儿童暂不使用。我们采用此药对儿童及成人急性菌痢进行试治,目的在于探讨用其治疗急性菌痢的剂量、疗程和对儿童是否安  相似文献   

15.
二、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除了各种抗生素外,还有许多化学合成药物具有抗菌作用。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磺胺药,二是呋喃类药物,三是喹诺酮酸类药物。此外,近年来研究发现过去用于治疗滴虫病、阿米巴的灭滴灵,对厌氧菌有显著的抗菌效果,被广泛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 (一)磺胺药  相似文献   

16.
<正> 急性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一常见多发性疾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及磺胺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菌痢的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寻找一组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疗效较好的治疗药物,我院于  相似文献   

17.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其他季节亦可发病。本病发病率高,居我国感染性腹泻之首。近年来,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既往常用的抗菌药物效果欠佳,现多采用喹诺酮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治疗该病.但疗效并不理想。笔者用利福平治疗该病,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合理使用抗菌素和磺胺药系指在明确的指征下,应用适宜的抗菌素或磺胺药以达到控制感染或治疗的目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或防止其副作用的发生。这里牵涉到很多问题,如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抗菌药物的选择、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抗菌药物副作用的防治等。医务工作者对抗菌素和磺胺药的治疗作用是比较了解的,但对其副作用则重视不够,对其预防感染的效果每又估计过高,因而应用也就偏滥。应用抗菌素和磺胺药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许跃进 《中国医刊》1989,24(6):35-37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发病率高,终年散发,季节性上升。近年来,由于传统抗菌药物如氯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呋喃类等的长期应用,致使耐药痢疾杆菌普遍增加,造成了菌痢治疗上的困难。为克服细菌耐药,提高对耐药菌株的治疗效果,现将近年来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痢疾的进展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痢疾杆菌耐药菌株日渐增多,造成临床治疗中的极大困难。如何早期选择使用适当的抗菌药物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将我院近一年来《1973—1974》试用甲基苄胺嘧啶合并磺胺嘧啶和氯霉素加痢特灵分别治疗急性菌痢各46例,发现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