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宏观与微观辨证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 ,为自身免疫病 ,属中医“痹证”范畴。全世界的患病率为 1% ,成人发病率为 0 3‰ ,大陆约有 4 0 0万患者 ,可见危害性之广。该病呈慢性、进行性、侵袭性 ,若不能得到及时诊断 ,有效治疗 ,可致残 ,可见危害性之重。由此 ,RA诊断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将RA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研究近况作以概述。1 宏观辨证宏观辨证就是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 ,结合望、闻、问、切四诊所见 ,做出病因、病位、病性的临床辨证[1] 。中医辨证的基本特点主要在于中医重视并着眼于机体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辨证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CHF)作为绝大多数心脏疾病的最终归属,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每一位心力衰竭患者因其不同的体质、基础病、诱因、环境等而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现代中医的辨证分析应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进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辨证。建立在对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病理机制融合分析的基础上,也就是要以辨病为主、辨证为辅。现将近年来中医对CHF辨证客观化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理特点,结合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着重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辨证与辨病施护相结合,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的护理原则,强调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个体化,以人为本,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相似文献   

4.
略论中医辨病与辨证的临床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辨病辨证施治历史久远 ,随着疾病分类等问题的变化 ,中医亦必将与时俱进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特色 ,就中医辨病辨证施治之临床特色略述如下 :1 中医辨病施治与辨证施治相结合的特色辨病施治和辨证施治完美结合才能显现中医优势。辨证论治是对人体出现不同症状或体征群体进行解析 ,解析的条件是 :要有症状群体 ,依据四诊合参 ,辨证对象可以是一种疾病 (如痢疾、消渴等 ) ,也可以是主症 (如眩晕、呕吐、头痛等 ) ,也可以是体征 (黄疸等 ) ,辨证所得结果不同 ,使用的方药必然不同。现代临床要求辨证论治必须与具体疾病相结合 ,辨证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王雁南  陈柏楠 《世界中医药》2013,8(10):1154-1156
我国周围血管疾病专业是以50年代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开端而发展起来的,在古代文献中没有系统记载,其专业发展历程是在现代医学环境下,创新应用中医理论和中医西结合的最佳范例。笔者根据临床工作经验,总结了现代周围血管疾病的整体辨证中包含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病机论治四项具体内容,是对传统中医整体辨证内涵的延伸和拓展,对充实现代周围血管疾病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微观辨证就是在谙熟中、西医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心悟的审慎过程.西医肾病学许多病因、病机,甚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机理都尚未完全明了.与此类似,微观辨证下的中医肾病治疗机理则更具抽象性.微观辨证是中医传统(宏观)辨证向前发展的结果,是对宏观辨证深化与补充,其只能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不能够独立于宏观辨证之外而存在.临床辨证方法当分清主次,总的原则还是以整体辨证为主,微观辨证为辅.若能借助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深入研究,创立中医治疗肾病的新理念,则可使肾病治疗更客观、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辨证的证,证据之意,是医者赖以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各种证据,它不只是一个症状或一个综合征候群,而是概括了产生疾病的各方面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结合着不同体质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虽然中医也有病的名称,如消渴、咳嗽等,但中医之认识疾病基本上从证入手,而西医的辨病,则是通过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检查,从宏观到微观,乃至细胞的组织结构,病理变化,新陈代谢的相对平衡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动态分析,所以辨病是西医的特长,辨证与辨病的有机结合实质就是中西医理论的结合,创造出单独中医或西医单独所不能达到的疗效,在临床上,怎样才能做到二者有机地结合呢?  相似文献   

8.
浅谈辨证施护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兰英 《河南中医》2003,23(5):72-72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 ,根据不同的病情变化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 辨证分析1 .1 辨证分析基本原则把疾病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一系列证候系统地进行叙述 ,作为识别疾病 ,探求病因 ,审察病机 ,确定病位和疾病发展趋势的一种诊断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 ,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也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辨证和施护是中医诊断、护理疾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体现。辨证施护的过程 ,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只有力求辨证准确 ,才能有效地做好工…  相似文献   

9.
辨证概述     
赵青树 《内蒙古中医药》1994,13(4):42-43,F003
辨证概述赵青树辨证,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掌握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认疾病之证候,是中医临床认识疾病、进行诊断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辨证是在四诊、八纲的基础上,将疾病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一系列证候系统地进行叙述,作为...  相似文献   

10.
胃脘痛的宏观辨证与微观结合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脘痛的宏观辨证与微观结合的初步探讨曹代娣衡阳医学院附二医院(421001)“胃脘痛”包括西医所指的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等疾病。现从宏观辨证与微观的角度对“胃脘痛”进行初步探讨,以揭示“胃脘痛”的宏观辨证与微观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中医...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医护理特色,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辨病、辨证、辨症护理的3个护理层面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与微观、病期、病势、体质、时间节律等不同方位,探究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理论。认为从全方位拓展中医儿科护理层面,有助于中医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推广,提高儿童保育及儿科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无证从病与微观辨证关系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体系之一 ,也是中医学精华所在。多年来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受益匪浅。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很多过去不甚明确的疾病被逐渐认识 ,有些疾病已能剖析到亚细胞超微结构和分子量子水平 ,因而传统的辨证论治就不能完全覆盖人类已认识的疾病 ,出现了许多无“证”可辨的病。临床上迫切需要中医介入这一新的领域 ,发挥其治疗特长。根据患者外在的表现对疾病做出综合整体的分析判断的辨证论治 ,正经历着无“证”疾病的挑战。微观辨证正是根据这类矛盾而产生的新的辨证方法。它主要是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方法 ,对无…  相似文献   

13.
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根据血液运行的基本生理环节──气、血与脉,研究瘀血 证病理变化与表现,对其病因病机和病位,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使瘀血辨证系统化、规范化,并指导 和扩大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以其特有的世界观,正科学地消化吸收和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并将其重新分拆、重构、整合、归位。中医证候内在深层的微观规律,使中医辨证学由宏观走向微观,微观辨证的内涵包括3个层次,即应用现代实验技术,阐明证的物质基础,建立证的微观标准;在辨证微观化的实践过程中,微观与宏观并非等价,微观现象难以逆推宏观证候;微观辨证必须有独特的证型分类,必须有对应的论治方药。微观辨证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容,二者的互补、综合有助于深化对病证的认识,拓展治疗的思路,促进中医诊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的主要方法。随着医学的日益发展,中医学亦需要与时俱进应用深层次的强化思维将辨证辨病的运用现代化。临床上将辨证辨病巧妙结合运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现代化的辨病辨证相结合,既不失中医特色,又能更好指导临床,达到相得益彰之效。  相似文献   

16.
病下辨证是将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结合起来,在明确疾病诊断前题下进行辨证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中医学理论选方用药进行诊治。病下辨证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应用在诊断、治疗、用药等各方面。刘教授认为凡是在疾病过程中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充分发挥中现代医学互补优势的思路皆可应用,临床可根据疾病的性质,患者的体质,用药是否特殊,或偏于辨病,或偏于辨证,或病证结合灵活变动,以诊疗消化性溃疡为例说明,临床常从三个层面出发:一是先辨病以确立总则;二是将现代医学中消化性溃疡的分期与中医辨证结合起来,使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三是辨病用药使病证结合。刘教授灵活运用病下辨证诊疗消化性溃疡临床优势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浅探溃疡病胃镜征象与中医辨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观察116例溃疡病人内镜下病变部位的粘膜相,根据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试图从微观角度探讨中医病因、病机、诊断;分析了内镜诊断,胃粘膜相与中医舌象、传统辨证的关系,认为胃粘膜相与舌象改变基本一致。对有血瘀症状而无舌脉改变者,胃镜亦能提示瘀阻胃络的粘膜改变,故可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运用于临床。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有机结合,可补充传统辨证的不足,有利于对中医证型本质的探讨,为中医辨证论治开辟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自1986年提出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以来,中医界对此进行了不懈探索。目的在于以现代医学客观检测指标诠释中医的证,借以把同病异证定量区别开来,进而过渡到用客观指标辨证。本文对此类研究开展了全面考察,由于开展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研究的辨证标准不规范;研究设计中适应证、参比证、客观检测指标选择、检测指标的微观程度等均存在毋庸置疑的逻辑问题;加之围绕西医疾病辨证所属症状的虚拟性广泛存在,因而导致此项研究实际上已经搁浅。明确并解决这些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思路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小儿胃脘痛中医辨证与胃镜表现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小儿胃脘痛中医辨证特点及与胃镜表现的关系.方法借助胃镜检测手段,分析300例胃脘痛患儿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下微观辨证的相互关系.结果所选病例中胃镜疾病检出率为98.3%,中医宏观辨证及电镜微观辨证均以湿热中阻和脾胃虚寒检出率最高;在浅表胃炎中两种辨证方法的一致性较好.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对小儿胃脘痛的研究,总结辨证规律,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辨证的证,证据之意,是医者赖以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各种证据,它不只是一个症状或一个综合征候群,而是概括了产生疾病的各方面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结合着不同体质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虽然中医也有病的名称,如消渴、咳嗽等,但中医之认识疾病基本上从证入手,而西医的辨病,则是通过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检查,从宏观到微观,乃至细胞的组织结构,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