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福建省HTLV Ⅰ毒株的亚型 ,进一步明确基因型。 [方法 ]用PCR的方法扩增福建 5株样品的Env及LTR区基因 ,测序后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株进行比较、分析 ,构建进化树。[结果 ] 5株样品与WHP、MT2比较 ,在已鉴定的B细胞表位区 ,不同的分离株相当保守 ,没有变异。[结论 ]来自福建的分离株与日本、台湾及汕头的代表株最接近 ,属于HTLV ⅠA亚型 (Cosmopolitan)的Transcontinental亚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PCR检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的方法。方法:将HTLV-Ⅰ的PX基因转染大肠杆菌DH5a质粒pUC57构建HTLV-Ⅰ检测参考菌株,针对PX基因设计PCR引物,并考察PCR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凝胶电泳检测到PCR扩增PX基因得到的230bp目标片段,且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结论:该PCR可特异、灵敏地检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  相似文献   

3.
献血者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流行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Ⅰ)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的病因[1],且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热带痉挛性下肢瘫痪/HTLV-Ⅰ相关脊髓病(TSP/HAM)密切相关[2],输血是传播HTLV-Ⅰ的重要途径,日本、美国、法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均将HTLV-Ⅰ检测列为献血者必检项目,以预防和控制HTLV-Ⅰ经输血传播.目前,我国献血者中HTLV-Ⅰ感染、流行情况已有一些报道[3],但尚未规定对献血者开展HTLV-Ⅰ检测.为了解南京地区献血者状况,作者对南京地区献血者进行了HTLV-Ⅰ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祝宏  朱发明 《浙江预防医学》2004,16(3):19-19,21
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Ⅱ型(human T lymphotropic virus,HTLV-Ⅰ/Ⅱ)可通过血液途径传播[1-3].HTLV-Ⅰ/Ⅱ病毒发现已20余年,属逆转录病毒,可导致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并与脊髓/热带痉挛性下肢瘫痪等密切相关.现已证实我国存在HTLV-Ⅰ感染情况[4],但浙江地区献血人群中该病毒的感染情况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室采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试剂对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TLV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陕西省近年来发现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所携带毒株的基因序列特征、亚型种类和毒株来源以及在各高危人群中的分布,推断其传播来源和流行趋势,为本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资料.方法 对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相关因素调查,无菌采集HIV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前病毒DNA,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扩增其膜蛋白基因env,对其C2~V3区及邻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用GCG软件(Wisconsin 公司)进行亚型分析.结果 35份样本PCR扩增阳性并得到相应序列.经基因离散率计算和系统树分析,共发现4种HIV-1基因亚型和重组毒株,即HIV-1 B'、C、CRF01-AE和CRF-BC重组型.其中泰国B'亚型为主要流行株,占82.35%(28/34),主要来源于既往采供血者及其配偶;其次是CRF-BC重组型,占11.77%(4/34),主要来源于吸毒人群:CRF01-AE和C亚型各1份,分别占2.94%,均来自劳务输出的归国人员.该组样本B'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为5.2%(n=23);而CRF-BC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为0.9%(n=3),彼此间显示出较近的传播关系.结论 陕西省HIV-1流行株以泰国B'亚型为主,发生在与既往有偿采供血相关的地区和人群,已有6~7年的流行史;首次在当地吸毒人群中发现HIV-1 CRF-BC重组型,并且显示近期高度流行的趋势.加强对既往有偿献血人群和吸毒人群的行为干预,控制HIV病毒在家庭内和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将是今后本省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用 PCR法检测嗜人 T细胞白血病病毒 I型 (HTL V- I)的分离情况。 [方法 ]采集 2例日本鹿儿岛县成人 T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T)病人的肝素抗凝血 ,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s) ,加入植物血凝素和白介素 - 2 ,与健康人 PBMCs共培养进行 HTL V- I的分离 ,然后抽提 DNA,用 HTL V- I的 gag1和 tax1两引物进行 PCR扩增 ,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病原分离结果。 [结果 ]2株都扩增出了 HTL V- I前病毒 DNA的 gag1和 tax1片断 ,证明了嗜人 T细胞白血病病毒 I型的分离成功。 [结论 ]PCR法是快速、准确检测嗜人 T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2株分离的嗜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的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PCR法检测嗜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Ⅰ)的分离情况。「方法」采集2例日本鹿儿岛县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LT)病人的肝素抗凝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加入植物血凝素和白介素-2,与健康人PBMCs共培养进行HTLV-I的分离,然后抽提DNA,用HTLV-I的gaxl两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病原分离结果。「结果」2株都扩增出了HTLV-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了解浙江省境内HIV -I流行毒株的亚型。〔方法〕采集 14份浙江省检出的HIV -I抗体阳性者的抗凝全血 ,从中提取前病毒DNA作为PCR扩增的模板 ,设计特异性引物对gag基因区进行扩增并测定其序列。所得序列与国际标准或参考序列进行比较 ,确定亚型。〔结果〕14份样本中有 9份扩增阳性并得到相应序列 ,扩增率为 6 4 .3%。经过离散率计算和系统树分析后证实 4份样本为A/E流行重组模式 ,3份样本为B亚型 ,1份样本为B/C流行重组模式 ,1份样本为G亚型。〔结论〕目前浙江省境内有多种亚型的HIV -I毒株存在。迫切需要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以阻断HIV/AIDS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南省新确证的艾滋病感染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亚型分布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随机采集351例河南省2010年新确证HIV-1阳性者的全血样本,分离血浆,提取RNA,PCR扩增gag区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对测序得到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基因亚型。结果最终得到210条gag区基因序列,包含B、CRF01-AE、CRF07-BC、CRF08-BC、CRF01A1、CRF01B和CRF31-BC 7种亚型,其中B亚型185例(88.09%),CRF01-AE亚型12例(5.71%),CRF07-BC亚型8例(3.81%),CRF08-BC亚型2例(0.95%),CRF01A1、CRF01B和CRF31-BC各1例(0.48%)。结论河南省新确证的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毒有7种亚型,B亚型仍然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福建东部沿海地区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Ⅱ(HTLV-Ⅰ/Ⅱ)的感染状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筛查1999~2002年福州、宁德两地的吸毒人群、性病就诊者、暗娼及健康献血者、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标本3259份。阳性者用免疫印迹进行确认。使用EpiInfo6.0软件进行X~2和Fisher’s exact test分析。结果 健康人群HTLV-Ⅰ抗体阳性率为0.06%,吸毒人群为0.32%,性病就诊者及暗娼为0.58%,未检出HTLV-Ⅱ抗体。性病就诊者及暗娼HTLV-Ⅰ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吸毒者HTLV-Ⅰ抗体阳性率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TLV-Ⅰ抗体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未见有显著性(P>0.05)。HTLV-Ⅰ抗体阳性率在福州、宁德两地差异也未见有显著性(P>0.05)。结论 提示福建东部沿海地区人群以HTLV-Ⅰ的流行为主,且HTLV-Ⅰ的流行水平很低,未发现HTLV-Ⅱ的流行。年龄、性别因素在闽东沿海地区不是HTLV-Ⅰ流行的危险因子,性暴露次数的增加可能是影响HTLV-Ⅰ流行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筛检、分析献血员血液中人细小病毒B19阳性检出率 ,对 6 0 0例献血员的血液标本做 5项常规检测阴性后 ,用PCR方法 ,采用混合样本技术检测血标本中人细小病毒B19DNA。结果 6 0 0例献血者血液中B19DNA阳性共 16例 ,阳性检出率 2 .6 7%。不同血型样本阳性检出率略有差异 ,其中AB型阳性检出率最高。在目前无力全面对血源筛查的情况下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 ,建议对免疫抑制病人、新生儿、婴幼儿、妊娠期孕妇、老人等输血前应对血液进行细小病毒B19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福建省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分离的嗜肺军团菌KatB基因携带状况.为该病防控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 采用PCR法对2008-2010年从其水中分离的84株菌株进行KatB基因检测.结果 从冷却塔水分离的78株中有25株扩增出了2.7 kb的KatB毒力基因片段.阳性率为32.1%;在25株阳性菌株中...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艾滋病毒I型膜蛋白基因序列特征和亚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在河南省流行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毒株的流行情况及亚型特征。方法 用套式聚合酶反应(nested -PCR)对28份河南省内的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膜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并对C2-V3及其邻区350 -450个核苷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28份样品间的基因离散率为5.72%,与流行于云南的(泰国B)毒株基因离散率 为5.80%,与其它国际亚型,欧美B、A、C、D、F、G、H、J、O亚型基因离散率均在18.05%以上。系统树分析显示,28份毒株与 泰国B亚型聚在一起而远离其它国际亚型。其毒株V3环四肽序列泰国B亚型基因型GPGQ8例占28.57%,欧美B亚型基 因型GPGR13例占46.43%.结论 河南省流行的HIV株属B′亚型,其毒株来自与泰国接壤的云南,在河南流行的时间约在 6~10年,其V3环顶端四肽序列特征以GPGR为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手足口病(HFMD)疫情不断上升,多数病例通常症状较轻,根据典型的皮疹或疱疹即可做出诊断,但对于重症病例、临床诊断不明以及聚集病例,进行实验室病原学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1〕。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HIV-1株的基因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通过DNA序列分析 ,确定辽宁省HIV -1流行毒株的亚型。方法 从辽宁省HIV -1抗体阳性者中选择 16例 ,其中经性接触感染者 8例 ,经静脉吸毒和血液途径感染者 7例 ,垂直传播者 1例 ,采集全血提取DNA作为PCR扩增的模板 ,套式引物扩增HIV -1前病毒DNA的C2~V 3区用于测序。所测序列与国际标准株及国内外参考序列进行比较 ,确定被检标本的亚型。结果 辽宁省流行的HIV -1病毒分属A、B、C、G4种亚型 ,其中经性途径传播者 8例分别为B′亚型和A亚型 ,静脉吸毒者 4皆为C亚型 ,经血途径感染者分别属B′和G亚型 ,垂直传播者为A亚型。亚型内基因离散率分别为 :A亚型 (7 5± 1 0 ) % ,B′亚型 (8 5± 0 9) % ,C亚型 (5 4± 0 9) % ,G亚型 (13 5±2 1) %。结论 辽宁省目前HIV -1的流行株亚型较为复杂 ,不同传播途径感染HIV毒株亚型有所不同 ,C亚型毒株只见于静脉吸毒者 ,经性途径和血途径感染主要为B′亚型 ,而A亚型和G亚型只见于非洲劳务输出人员及其配偶子女。  相似文献   

16.
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羊肉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行设计合成的羊DNA引物特异性地扩增出羊1.714卫星DNA序列中277bP的DNA片段,建立了扩增羊DNA片段鉴定生熟羊肉的PCR方法。本法检测的敏感度为:生羊肉为38.48fg全基因组DNA;熟羊肉和高压羊肉分别为0.364Pg和0.361Pg的全基因组DNA。设计合成的羊DNA引物可以扩增出绵羊、山羊、滩羊、细毛羊、羯羊五种羊肉DNA的同一目的DNA片段,而对牛、马、驼、鹿、猪等十五种动物DNA无扩增效果。利用本法对40份生、熟羊肉样品进行鉴定,其阳性率为100%。对各种肉类样品的检测均可在6h内完成。  相似文献   

17.
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评价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目的探讨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BV)的病原学诊断价值. 方法对237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直接涂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PCR和BV试验等4种方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按照Amsel金标准分组:BV组174例,非BV组63例;另设对照组40例为健康体检妇女. 结果BV组174例直接涂片(线索细胞)、细菌培养、PCR和BV试验等4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5%、51.1%、78.2%和89.7%;63例非BV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9.5%、11.1%和28.6%,2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40例健康对照组,只有PCR阳性检出率为12.5%,余均为阴性;23株GV药敏试验结果甲硝唑敏感2株,替硝唑敏感3株,罗红霉素敏感3株,阿奇霉素敏感4株,克林霉素敏感1株.结论阴道加德纳菌在细菌性阴道病中占有主导作用,是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BV诊断试验快速、敏感,适用于BV筛查;涂片染色检测线索细胞简单、易行,且可同时进行真菌、淋菌等检测;细菌分离培养是阴道加德纳菌鉴定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分析90例RA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组KIR基因。结果通过对RA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9种KIR基因的分析,比较其基因频率发现:RA病例组KIR2DS4的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KIR2DS4基因可能与RA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测2006年北京市北京户籍HIV感染者中HIV-1型流行病毒株的亚型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方法采集北京市2006年新确认北京户籍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32份,分离血浆,提取病毒RNA,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病毒gag和env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北京户籍HIV-1感染者样品分别属于5个亚型,分别为B亚型9份,泰国B亚型2份、C亚型2份,流行重组型CRF07 BC亚型5份,流行重组型CRF01.AE亚型4份。结论北京市居民中已存在多种HIV-1亚型和流行重组型,应加强对HIV-1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HIV-Ⅰ流行毒株亚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陕西省近年来发现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所携带毒株的基因序列特征、亚型种类和毒株来源以及在各高危人群中的分布,推断其传播来源和流行趋势,为本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资料。方法对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相关因素调查,无菌采集HIV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前病毒DNA,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扩增其膜蛋白基因env,对其C2~V3区及邻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用GCG软件(Wisconsin公司)进行亚型分析。结果35份样本PCR扩增阳性并得到相应序列。经基因离散率计算和系统树分析,共发现4种HIV-1基因亚型和重组毒株,即HIV-1 B’、C、CRF01-AE和CRF-BC重组型。其中泰国B’亚型为主要流行株,占82.35%(28/34),主要来源于既往采供血者及其配偶;其次是CRF-BC重组型,占11.77%(4/34),主要来源于吸毒人群:CRF01-AE和C亚型各1份,分别占2.94%,均来自劳务输出的归国人员。该组样本B’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为5.2%(n=23);而CRF-BC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为0.9%(n=3),彼此间显示出较近的传播关系。结论陕西省HIV-1流行株以泰国B’亚型为主,发生在与既往有偿采供血相关的地区和人群,已有6~7年的流行史;首次在当地吸毒人群中发现HIV-1 CRF-BC重组型,并且显示近期高度流行的趋势。加强对既往有偿献血人群和吸毒人群的行为干预,控制HIV病毒在家庭内和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将是今后本省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