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86例狂犬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狂犬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和预防对策。方法对86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犬伤害发病者占90.7%。潜伏期与受伤部位、暴露后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有关。86例患者发病后均死亡。结论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暴露后及时伤口处理、按时、全程免疫预防注射是降低发病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高州市5 0年来狂犬病流行情况及其流行规律,为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高州市195 0~1999年报告的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州市195 0~1999年共报告狂犬病717例,死亡717例,死亡率为10 0 % ,年平均发病率为1 74 / 10万,其中196 0~196 9年年均发病率最高,为2 6 7/ 10万,1990~1999年年均发病率最低,为0 0 5 / 10万;一年四季均有散发病例;发病率山区和丘陵地带高于平原;发病年龄以19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为主(占5 2 6 % )。潜伏期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10岁以下儿童潜伏期较短,青壮年的潜伏期较长;潜伏期与咬伤部位也密切相关,咬伤头面部的潜伏期较咬伤其他部位短。结论 高州市5 0年来一直存在狂犬病流行,且呈反复变化趋势。今后应加大狂犬病防制力度,采取“管、免、灭”的综合防制措施,遏制狂犬病回升势头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平凉市自有疫情监测记录以来报告的10例人间狂犬病病例,了解该市狂犬病流行特征,探索相关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流行病学描述分析。结果农村地区中老年农民和儿童为该市狂犬病发病的高风险人群,分别占70%和30%;潜伏期最短者3天,最长者3年5个月,潜伏期中位数为60天;致伤犬只来源以流浪犬为主,占55.56%,其次均为家养犬,犬只类型以小型宠物犬为主,占88.89%;伤及部位以单侧上肢为主,占55.56%,其次为头面部和单侧下肢,均占22.22%;病例遭犬致伤暴露后伤口均未进行规范处理,均未接种或未按免疫程序及时足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结论城乡犬密度持续上升,犬只监管和治理工作滞后,公众狂犬病防治意识的薄弱、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能力和服务的可及性不足,致使狂犬病暴露发病风险上升,该病已成为严重危害该市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泉州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到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3年共接诊14 032例,以犬类咬抓伤多见(81.4%),就诊时间夏秋季较高;年龄以20~29岁和0~9岁较多(19.8%、19.4%);病例中Ⅱ级暴露占64.2%;咬伤部位以下肢为主(50.9%),头面部咬伤以0~9岁为主(63.3%);咬伤后能自己正确处理伤口者占13.1%,24h内就诊者占83.0%,狂犬疫苗接种率97.2%,Ⅲ级伤口患者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60.7%。结论应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犬类管理,建议将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纳入医疗保险范围,降低狂犬病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的伤人动物种类,暴露部位、程度、时间等分布规律及暴露后处置情况,为制定狂犬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预防医学门诊2010年狂犬病暴露人群处理登记表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大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预防医学门诊共接诊犬、猫和其他动物(鼠、猴)咬伤、抓伤者1 821例,其中伤人动物以犬类为主,占85.61%;其次为猫,占11.20%;其他动物占3.18%。暴露部位以四肢最多,占91.32%;头面部最少,占3.07%。时间分布以夏秋季(5-9月)为主,占68.17%。年龄构成以19岁以下和40~49岁人群咬伤率最高。结论狂犬病暴露以犬伤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高危暴露人群,对狂犬病的预防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影响广西狂犬病发病因素分析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广西狂犬病流行情况,探讨流行回升因素,分析当前防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狂犬病防制对策。方法收集广西狂犬病疫情系统报告资料和作者现场调查狂犬病流行病学资料等。采用统一设计问卷调查表对高发地区部分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分析。结果在571例病人中,以家犬咬伤者占86.5%;咬伤头面部潜伏期最短33天,而咬伤下肢则长达64天;咬伤头面部注射疫苗后平均潜伏期21天,而未注射疫苗则长达33天;观察112例中,全程接种疫苗的发病22例,接种不全程(接种1~4针)发病19例,未接种的发病71例;在216例中犬咬伤后及时处理伤口仅62例(28.7%),未处理的136例(62.9%),不详18例(8.3%);犬咬伤暴露部位(指咬伤头、手、上肢)的发病组(66%)高于非暴露部位(指咬伤躯干、下肢等)的发病组(37%)。结论养犬数增加,犬的免疫接种率低,疫苗质量及管理把关不严,伤口处理不及时、不规范,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等是狂犬病发病率回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大以上各方面的管理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533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达县地区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流行因素。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狂犬病的三间分布 ,并用图形分析统计法计算犬伤人及发病时间。结果 :全区 1982年~ 1991年发病的 5 33例狂犬病中 ,男 32 3例 ,女 2 10例 ,男女之比 1.5 3∶ 1;2 5岁组最多 ,176例 ,占 33.0 1% ;农民 379例 ,占 72 .71% ;犬咬和发病的以 3或 4与 7月最多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平均潜伏期为 85 .32 d,上肢及头面部较短 ,下肢较长。临床症状以怕水、怕风、怕光、怕声最多 ,出现率 >96 %。结论 :全面落实狂犬病的“管、免、灭”综合性防制措施 ,正确处理伤口和注射狂犬疫苗可控制乃至消灭狂犬病。  相似文献   

8.
梅州市1997~2002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狂犬病发生规律 ,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 1 997~ 2 0 0 2年梅州市各县 (市、区 )卫生防疫站上报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和法定传染病疫情报表 ,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梅州市 1 997~ 2 0 0 2年共发生狂犬病 93例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疫情相对集中于 5个县 (市 ) ,犬为主要致伤动物 ,咬伤后无免疫接种的占 6 8 8%。对 80例狂犬病患者的潜伏期进行分析 ,显示 <1 5岁的儿童病例潜伏期比其他年龄组的相对较短 ,咬伤头面部的潜伏期比咬伤上、下肢的要短 ,有狂犬疫苗免疫史的比无免疫史的潜伏期要短。结论 梅州市的狂犬病疫情时有反复 ,必须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将“管、免、灭”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达到控制乃至消除狂犬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狂犬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探讨对狂犬病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86例狂犬病病人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犬伤害发病者占90.7%。潜伏期与受伤部位、暴露后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有关,86例病人发病后均死亡。结论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暴露后及时伤口处理;按时、全程免疫预防注射是降低发病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嘉定区2005年被动物伤害人群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嘉定区2005年被动物伤害人群流行病学特点和狂犬病防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狂犬病防制策略。[方法]收集嘉定区2005年犬伤门诊就诊登记和个案调查资料,对被动物伤害个案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嘉定区2005年动物伤害发生率为41.05/万。咬伤部位以下肢最多(占49.58%),其次为上肢(占42.27%);10岁以下年龄组被动物伤害发生率最高,被咬伤头面部比例也最高(8.47%)。伤人动物以犬为主,伤人犬免疫率低(29.34%),人被动物伤害后及时就诊率和伤口处理率低。[结论]儿童、少年是被动物咬伤高危人群。大众缺乏狂犬病防范知识,犬的免疫接种率低,人被咬伤后处理不及时,因此,应加强犬、猫等动物管理,提高免疫接种率,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5-2017年南宁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潜伏期影响因素,为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5-2017年南宁市狂犬病个案调查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狂犬病三间分布特征,运用软件SPSS 20.0对数据做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和有序回归分析。 结果 2005-2017年南宁市狂犬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03.95, P<0.001)。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但县城(0.36/10万)发病高于城区(0.14/10万)(χ2=37.37,P<0.001),男性(0.36/10万)发病高于女性(0.18/10万)(χ2=26.20,P<0.001)。>40岁病例占69.5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1.03%。病例暴露后狂犬疫苗接种率为11.46%。潜伏期中位数71 d(最短3 d,最长2 459 d)。病例潜伏期与暴露程度、暴露部位、伤口处理、暴露后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注射、暴露后人用狂犬疫苗注射、动物种类和动物来源有关(P<0.05),其中头面部暴露对潜伏期的影响最大,潜伏期的中位数为18 d(OR=0.12,OR95%CI:0.042~0.345)。 结论 加强狂犬病防制知识宣传,重点是对农民、男性、年龄>40岁的人群开展健康宣教。狂犬病潜伏期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提高暴露人群的规范伤口处置率及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率是防制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177 cases of human rabi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f the 177 rabies patients admitted to various hospitals in Amritsar city, 80.8% were males and 31.1% were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5 years. Incidence was found to be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urban areas, although 68.2% were still found in rural areas. History of second or third degree bites existed in all the cases. Dogs were the source of exposure in 97.3% of cases and they were all suspected of having rabies. 49.1% of cases had bites on the lower extremities and 70.8% were on uncovered parts of the body. The incubation period was observed to be between 30 and 120 days in 61.8% of cases; 90.0% of the patients developed the disease within six months of exposure. Short incubation periods were observed in a majority of the patients bitten on more than one part of the body, head, neck and face or bitten on uncovered parts. Hydrophobia and death occurred in 100% of cases and 93.4% of patients died within five days. Post-exposure injections were reported in 10.2% of cases and these showed no definite incubation period pattern.  相似文献   

13.
Reviewed are the results of 15 years' experience with rabies at You-An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Beijing, China.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are any epidemiological or clinical features of rabies that are unique to China and which might be important in developing a strategy to control it. During the period under study, 64 patients with rabies were admitted to You-An Hospital. Exposure to dogs was associated with 61 cases, two involving the handling of dog carcasses that were being prepared for meals. All of the exposures occurred in rural areas, and none of the patients received adequate prophylaxis. Patients with proximal sites of exposure and with severe injuries developed rabies after short incubation periods (P less than 0.05, and P less than 0.02, respectively). Failed vaccination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a short incubation period (P less than 0.05). Haematemesis occurred in 20 patients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shorter incubation periods (P less than 0.02), facial exposure sites (P = 0.021), and severe injuries (P = 0.047). A strategy to control rabies in China should include efforts to educate the public about handling the carcasses of stray dogs, in addition to the currently recommended strategy of controlling the dog population and of vaccinating domesticated animals.  相似文献   

14.
衢州市2009年动物致伤就诊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衢州市2009年被动物致伤人群流行病学特点,为当地有效开展狂犬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被动物致伤者的就诊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共接诊被动物致伤者2 050例,其中21~30岁年龄组致伤者最多;伤人的犬类免疫率为34.24%;被致伤后在12小时内就诊的占73.76%;完成5针次全程注射剂次的为98.05%。结论:加强犬类管理,提高犬的免疫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将狂犬病疫苗纳入医保范围,提高人群被动物致伤后就诊率。  相似文献   

15.
阜阳市2005~2006年狂犬病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阜阳市2005~2006年狂犬病流行因素,探讨有效防制措施。方法对本市发生的所有狂犬病病人进行调查;选择有狂犬病的自然村对农村犬密度及犬免疫状况进行调查,设两个狂犬病门诊为暴露人群监测点。结果2005~2006年全市共发生43例狂犬病患者,年平均发病率为0.25/10万,病死率为100%;全市8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以临泉县发病最多(14例),占全市的32.56%;发病年龄最大77岁,最小2岁,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2.09%;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95.00%;伤口暴露部位以上肢为主,占57.50%;伤口以Ⅲ度伤为主,占80%;未进行伤口处理22例,占55.00%;未接种疫苗33例,占76.74%,接种疫苗者90%未全程免疫。门诊暴露人群以农民为主;各月均有暴露者,以6~8月份最多,占35.89%;最大年龄89岁,最小28天;暴露部位以下肢为主,占56.19%;咬伤程度以Ⅱ度为主,占53.63%。户犬密度为89.22%,犬的免疫率为34.62%。结论犬密度高,免疫率低,群众防病意识差,伤口处理不规范,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免疫,是本市人间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09年青神县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狂犬病发展的潜在诱发因素和狂犬病疫情真实动态,为下一步防控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青神县发生2例狂犬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有犬伤暴露史,无疫苗免疫史,狂犬病临床症状典型,潜伏期均在30 d左右,2者无联系,无相关性,呈散在发病。疫点2007-09/2009-09既往2年犬伤暴露1 062人,伤口规范处理522人(49.2%),伤口未处理35人(3.2%);有507人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占犬伤人员的47.7%,555人未注射疫苗,占52.3%。结论青神县狂犬伤暴露者规范处理及疫苗注射率较低,有再次发生狂犬病病例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上海市农村地区狂犬病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上海农村狂犬病暴露率为801.5/10万;51~岁年龄组最高,占17.77%;夏季为高峰,6~10月份占全年病例数的53.45%;被犬猫咬伤比例最高,占96.88%;动物状态和动物种类影响狂犬病暴露的级别.结论 狂犬病暴露与狂犬病发生有共同的特征,分别为农村地区高发、夏季高发及多数为被犬和猫咬伤;对医务人员应加强关于狂犬病暴露分级判断标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天柱县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8年天柱县报告的所有狂犬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8年天柱县共报告狂犬病2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8/10万,发病以农村为主,以夏秋季节发病较多(79.3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职业以农民为主(58.62%),其次是学生(24.14%)和散童(13.79%)。35.00%的病例是10岁以下的儿童。暴露至发病最长潜伏期178 d,最短5 d,平均潜伏期37.5 d,其中头面部咬伤的平均潜伏期最短(18 d),下肢咬伤的平均潜伏期最长(79 d)。伤人动物主要为犬(89.66%)。结论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提高犬只免疫率是控制人间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关键。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暴露后人群的免疫率、及时规范处理伤口,是预防控制狂犬病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彭州市居民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行为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彭州市2个社区和2个村为调查点,对调查点内的所有10~6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彭州市居民对可能患狂犬病的情况知晓率为29.95%,城市居民知晓率为36.59%,农村居民知晓率为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居民对狂犬病可否治愈的知晓率为85.51%,对犬伤后首先应该怎么办知晓率为79.47%,总体狂犬病知识知晓率为64.98%。彭州市猫/狗的免疫率为82.78%。结论彭州市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应加大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因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四川省泸州市1993-2013年的疫情数据和2006-2013年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1年共报告狂犬病4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0.055/10万,病死率100.00%,1993-2006年报告4例,报告发病率在0-0.024/10万,从2007年起发病率在0.047/10万-0.237/10万之间,呈波动上升趋势;71.43%的病例分布在古蔺县、泸县、叙永县;男女比为1.72∶1,农民、学生、散居儿童为主(81.63%),40-64岁占48.98%;无明显季节性。46例个案,主要症状为烦躁、恐水、怕风,平均潜伏期2月零10d(6 d-2年),平均病程4 d(1-12 d);91.30%被犬咬伤,52.17%为流浪犬,家养犬猫均无免疫史;86.96%的伤口未处理或自行处理,95.65%未接种狂犬疫苗;Ⅲ级暴露占80.43%,均未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 2007-2013年泸州市狂犬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犬为主要传染源,农村为重点防控地区,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重点人群。犬只免疫率低、群众防病意识差、暴露后伤口规范处置率低、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低,是泸州市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