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伤寒、副伤寒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致使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较差.2003年4月至2003年9月我院共收治疑似病例298例,其中经血培养证实的伤寒、甲型副伤寒有168例.现将其药物敏感结果及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伤寒、甲型副伤寒112例药敏结果和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伤寒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我们于2000年10月~2001年12月共收治经血培养证实的伤寒、甲型副伤寒112例。现就伤寒、甲型副伤寒菌株的抗生素敏感结果及治疗情况作一总结和分析。1.1一般资料112例病人中伤寒26例 ,其中男18例 ,女8例 ,年龄16~67岁 ,平均34岁 ;甲型副伤寒86例 ,其中男53例 ,女33例 ,年龄6~78岁 ,平均33岁。所有病人均有发热 ,发热至就诊时间1~15d ,平均 (6±3)d,最高体温38.7~40.3℃ ,平均 (39.3±0.4)℃ ;有肝脾肿大78例 ,相对缓脉45例 ,玫瑰… 相似文献
3.
我院儿科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收治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的小儿伤寒 32例 (2 4例伤寒和 8例甲型副伤寒 ) ,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2例 ,女 10例 ;发病年龄 :4~ 6岁 6例 ,~ 12岁 2 6例 ;发病季节 :1~ 3月 6例 ,4~ 6月 5例 ,7~ 9月 6例 ,10~ 12月 15例 ;地区分布 :农村 2 8例 ,城镇 4例 ;入院时病程 :3~ 4天 10例 ,~ 6天 15例 ,~ 10天 4例 ,~ 18天 3例 ;高热 30例 ,中等热 2例 ;弛张热型 2 0例 ,稽留热型 9例 ,不规则热型 3例 ;伴呼吸道症状 7例 ,主要表现咳嗽咽痛 ;有消化道… 相似文献
4.
5.
甲型副伤寒110例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征及药敏结果。方法 :对 110例甲型副伤寒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及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甲型副伤寒以急性高热起病 ,白细胞总数不高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减少 ,肝脾肿大。并发症以中毒性肝炎最多。药敏结果 :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三代头孢菌素均高度敏感。结论 :甲型副伤寒误诊率高 ,宜尽早作血培养或骨髓检查 ,并根据药敏结果予喹诺酮类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6.
413例甲型副伤寒临床特征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413例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对413例甲型副伤寒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地方性和散发性,全年发病夏秋季多发,常以发热(100%)、头痛(98.5%)、咽痛(30.75%)、咳嗽(23.5%)及脾肿大(78%)、周围嗜酸性粒细胞消失(98.75%)为特点.细菌对奈啶酸、诺氟沙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等的耐药性发生率大于60%.结论 该市近年散发流行的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症状不典型,常以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及脾肿大、周围嗜酸性粒细胞消失为特点,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7.
甲型副伤寒220例临床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2月至1998年9月本地区发生甲型副伤寒散发流行,我院传染科在此期间共收治甲型副伤寒患者22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并发症与误诊情况、药敏分析与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2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35例,女85例,年龄5... 相似文献
8.
78例伤寒、副伤寒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近10年广州地区伤寒、副伤寒的流行、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间我院伤寒、副伤寒的住院病例。结果78例病例中,伤寒63例(80-8%),副伤寒15例(19.2%)其中副伤寒甲13例、副伤寒乙2例,副伤寒病例占构成比从1997~2001年的8.3%(3/36)上升至2002~2006年的28.6%(12/42)。男性41例、女性37例,全年均有散发。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是伤寒、副伤寒的主要临床特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均较少见。常见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肾损害亦不少见。血/骨髓培养阳性率33.3%,肥达反应阳性率82.1%。伤寒、副伤寒对氟喹诺酮类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敏感,平均热退时间(5.3±2.5)d。结论近年伤寒病例所占比例有下降,副伤寒病例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伤寒、副伤寒多呈不典型临床表现,最常见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肾损害亦不少见。 相似文献
9.
杜文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2):113-113
副伤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包括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和副伤寒丙,成人中副伤寒甲较多。我院在1997年至1998年共收治211例甲型副伤寒,其中误诊136例,误诊率64.46%,全部病例均经血培养和/或血清学证实而确诊。现将误诊情况及原因分析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95例,女41例,年龄14~62岁,发病至确诊时间5~10天112例,11~20天21例,21~30天3例,临床表现:近年来副伤寒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稽留热减少(32.3%),驰张热和不规则热增多(67.7%),头痛、全身不适… 相似文献
10.
甲型副伤寒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甲型副伤寒44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伤寒进行了对比,发现甲型副伤寒的临床表现、退热时间、并发症的多少与伤寒基本无异,甲型副伤寒的耐药率亦很高,且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应用头孢哌酮、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注射液对该病有较好的疗效;伤寒快诊(IHA)对甲型副伤寒的阳性率高于传统的肥达试验,但IHA对甲型副伤寒的敏感性不及伤寒。 相似文献
11.
近期甲型副伤寒在本市流行,2004年3月至2004年6月本院收治105例,现就甲型副伤寒病人临床特点、药敏试验及抗菌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本病诊断水平和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甲型副伤寒89例临床表现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为临床诊断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89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血液及骨髓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药敏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9例患者均有发热,血自细胞正常或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50%有转氨酶升高、对多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尤其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三代(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及氯霉素敏感率大于90%,其中,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敏感率为100%,平均疗程10 d,平均退热时间5.4 d.结论:甲型副伤寒以发热为主,对多种药物敏感,考虑药物副作用、疗效、费用等因素,建议首选喹诺酮类,次选头孢类,合并肺部感染者町二者联用. 相似文献
13.
伤寒、副伤寒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10年来广西地区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伤寒沙门氏菌的药敏实验的动态变化,为临床诊治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5年9月10年间收治的经血或骨髓细菌培养确诊为伤寒、副伤寒病例的发病季节、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药敏试验等临床资料。结果79例病例中,男性55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31.6±10.3)岁;伤寒60例(75.9%),副伤寒19例(24.1%),数据表明近年伤寒病例的构成比从1999年前的93.1%明显下降到2004年的60.0%,副伤寒病例的构成比则从1999年前的6.9%上升到2004年的40.0%;两种疾病全年均有散发病例,但58.2%(46/79)在夏秋季6~10月为主;伤寒、副伤寒在临床以发热、肝脾肿大及血白细胞下降为主要特点,常见的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和胆囊炎;79例病人仅有49例(62.0%)肥达氏反应阳性,其中伤寒病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副伤寒病人,分别为73.3%与26.3%(P<0.05);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对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仍具很好的敏感性,但对氨苄青霉素、氯霉素、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等药物敏感率较低;在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6.3±2.1)d,所有病例全部治愈。结论近年来伤寒发病率有下降,而副伤寒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伤寒、副伤寒临床表现多呈不典型表现,喹诺酮类和三代头孢菌素药物为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15.
8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甲型副伤寒已逐渐取代伤寒而成为沙门菌属感染的主要类型。 2 0 0 1年 4月~ 9月共收治甲型副伤寒 82例 ,均经细菌学检查证实。为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药物敏感及耐药情况 ,将 8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药敏试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8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均来自住院的 1 32例沙门菌感染患者 ,其中男性 5 2例 ,女性 30例 ,年龄 1 4~ 72岁 ,平均 31 3岁。全年均有发病 ,以夏、秋季居高。1 2 实验室检查 1 32例沙门菌感染患者于入院当日或体温最高时抽血培养。血培养阳性 82例 ,同时作骨髓培养阳性 1 2例… 相似文献
16.
17.
18.
伤寒、副伤寒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近年伤寒、副伤寒的发病规律、临床新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30例伤寒、副伤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该组病例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复杂多样,典型特征少见。30例伤寒、副伤寒病例中有18例为副伤寒甲。喹诺酮类和第3代头孢茵素疗效佳,所有病例全部治愈。结论:通过对该组病例分析,伤寒、副伤寒临床表现呈不典型趋向。副伤寒甲沙门杆菌在我省流行较为突出。喹诺酮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可作为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由于我市周边地区水质恶化,局部水源污染导致我市甲型副伤寒流行,自2005年6月以来,我院收治68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8例病例均经血培养确诊为甲型副伤寒;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12~65岁。所有病例均以发热待查收入院中,其中,首先考虑上呼吸道感染20例(29.4%),病毒性肝炎6例(8.8%),败血症4例(5.9%),沙门菌可疑38例(55.9%)。[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甲型副伤寒住院病例的药敏试验结果及临床特点,并与近年伤寒病例做对比。结果甲型副伤寒组消化道症状较伤寒组明显,更易并发肝脏损害,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亚胺培南,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好。结论甲型副伤寒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