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不同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将136名高职护生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86)。对照组实施传统"2+1"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1+1+1"教学模式,实施前后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实施后观察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282.85±25.48)显著高于对照组(271.56±28.10),两组在分析能力、求知欲及总分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高职"1+1+1"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但尚存在薄弱环节。在护理教学中要注重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不断促进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在护理人际沟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103)和观察组(n=99),对照组实施教师课堂示范、护生课上练习为主的传统实践教学;观察组应用"优慕课"教学工具进行混合式教学。结果教学后,观察组护生实践成绩、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90.0%以上的观察组护生认可此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等能力。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能够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3.
开放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开放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儿科实习4周的56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名)实施开放教学法,对照组(2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出科时理论考核成绩(93.7±2.3)分、操作考核成绩(88.9±6.9)分,对照组分别为(91.8±3.0)分、(82.2±8.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科实习收获、对教学评价、学习的压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开放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儿科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实训课教学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级本科护生1个班为观察组(n=30),采用PAD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实训课教学;另1个班为对照组(n=30),采用传统的演示教学法教学。结果 PDA教学后,观察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PAD教学应用于基础护理实训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专科教学模式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方法 将38名实习护生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教学;观察组采用亚专科模式教学,即实习护生于耳科、鼻科、咽喉科依次实习2周,完成6周实习出科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专科理论操作成绩、综合素质评分、教学体验(教学素质和教学方法)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亚专科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护生临床教学效果,同时改善护生实习体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云班课的移动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2014级高职护生79人,1班40人为实验组,2班39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基于云班课的移动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实训考核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实训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云班课的移动教学模式可优化教学的有效互动,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培养护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级本科护生1个班为对照组(n=30),《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采用传统演示教学法;另1个班为观察组(n=30),采用微课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结果实训课结束后,观察组操作考试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的言语关怀行为、非言语关怀行为及护理关怀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微课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护生的护理关怀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急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52名)和对照组(50名)。观察组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进行综合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并对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层次教学模式联合护理量化表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临床实习4周的护生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针对护生的学历层次进行分层次带教,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护理量化表对护生进行跟踪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结束时理论知识、专科健康教育、技术操作3个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分层次教学模式联合护理量化表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急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2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52名)和对照组(50名).观察组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进行综合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并对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大专护生外科护理学实训效果及体验。方法 在2021级护理专科班4个班的护生中招募研究对象并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37)。在外科护理学16学时的实训教学中,对照组依托学习通教学平台采用自主学习视频和入镜示范模式,观察组采用自主学习视频和虚拟现实系统训练模式。比较两组学习效果,并对观察组11名护生进行半结构访谈,以了解参与虚拟现实教学的体验。结果 教学后观察组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对线上教学系统和虚拟现实系统的可用性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参与虚拟现实教学的体验提取3个主题:参与的感受(积极和双赢),参与的益处(沉浸和创新),参与的影响因素(动力和障碍)。结论 应用虚拟现实系统可以提高大专护生外科护理学在线实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社区护理课程系统教学计划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改革社区护理的教学设计并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将2007级大专护生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取课堂讲授法,辅以案例分析、课题报告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技能课以老师示教-学生练习-老师指导程序教学。实验组采用经教学系统设计后的教学模式,由课题组及授课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据此实施教学活动。结果实验组社区护理理论、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系统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方法 选择34名临床护理教学组长进行教学能力培训,以美国护士认证中心(ANCC)的护理继续教育认证原则为指导,设计并实施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项目.比较培训前后临床护理教学组长教学能力.结果 培训后,护理教学组长的朗诵表演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授课能力及综合教学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  相似文献   

14.
本科社区护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效果和护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综合能力。方法将社区护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应用于2007级护理本科学生72人,即开拓实践教学基地,设置带领学生真实走进社区为特点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并进行社区护理实践,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结果学生的社区护理实践成绩为(84.88±7.32)分,61名(84.72%)学生的实践成绩达优良;69人(95.83%)对实践教学表示满意,67人(93.06%)认为有必要聘请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实践教学教师,65人(90.28%)表示有必要在实习期间增加2周的社区实习。结论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但需要进一步拓展社区护理实践场所,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培训社区教学师资,以提高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贺棋  王惠珍 《护理学杂志》2011,26(15):62-64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级本科学生96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各48人,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Seminar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学教学,Seminar教学法采取报告结合讨论形式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准备、发言、讨论和总结等步骤.结果 实验班基础护理学期末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素质及带教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素质及带教工作的评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1 097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除了对临床带教老师的仪容、仪表及专业技能素质满意率大于50%外,对其他项目(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人文素质等)的满意率均不足50%;护生对带教工作3个项目的满意率均不足40%。6所医院的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综合素质及带教工作整体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偏低,带教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老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在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修养,增强带教意识和带教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教学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急救护理学教学质量。方法对照组(2006级高职高专护生)采用理论讲授加单项技能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急救护理学教学;实验组(2007级高职高专护生)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急救护理学教学,包括改革教学内容为院前救护、院内急诊室救护、重症监护3个模块20个工作任务,改革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急救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培养具备综合素质、适应现代护理需要的适用性护理人才的带教方法。方法选派有责任心、带教能力、临床经验丰富、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担任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在带教过程中注重师生沟通,因人施教,坚持理论和技能培养并行,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护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严格执行,并不断修正完善。结果激发了护生实习热情,增强自信心,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具备独立工作能力,为上岗奠定了基础。结论临床护理带教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经之路,做好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是培养"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示错法在基础护理实验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级五年制护理班的4个操作小组学生120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人。在基础护理实验操作教学中,对照组采取示范-练习-总结的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示错法教学,即示范-练习-示错-纠错-总结。结果试验组无菌技术、导尿术、静脉输液技术考核总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其中无菌技术操作中备物、铺无菌盘、倒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考核成绩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导尿术中备物、患者准备、导尿考核成绩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静脉输液技术中输液前准备、穿刺输液考核成绩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示错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基础护理操作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爱伤观念和临床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周目标教学在护理管理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2009年实习的76名学生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名.对照组按常规带教方法,实验组按临床实习要求制定周目标后,带教教师和护士长按照周目标实习要求,指导学生实习并认真管理.结果 两组学生临床能力及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