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仕勇 《光明中医》1996,11(1):25-26
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泄泻的机理及体会唐仕勇贵州省中医研究所附院(550008)参苓白术散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白扁豆、砂仁,薏苡仁,莲子肉、甘草等10味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渗湿和胃的功用。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小儿多...  相似文献   

2.
周敏 《中医研究》1998,11(3):52-52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莲子肉、薏苡仁、砂仁、炒桔梗、炒白扁豆、茯苓、人参、炙甘草、白术、山药研未冲服。现临床多改用汤剂煎服。析其方义,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健脾养胃;山药、扁豆、莲肉补脾;砂仁和胃理气;薏苡仁理脾渗湿;桔梗...  相似文献   

3.
黄健 《河北中医》2006,28(4):273-274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能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等.原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砂仁、炒桔梗、莲子肉、炙甘草组成.笔者临床应用此方加减治疗难治性肠病每获佳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参苓白术散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方由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扁豆、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组成,功能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笔运用该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病,颇为应手,兹举验案于下。  相似文献   

5.
常秀丽  张学平 《光明中医》2010,25(8):1492-1492
<正>参苓白术散出自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为:人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莲子肉、甘草、山药、砂仁、桔梗、薏苡仁。有益气和胃健脾渗湿之功能,  相似文献   

6.
参苓白术散在儿科临床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8):523-524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甘草组成。以四君平补脾胃之气为主,配以砂仁、扁豆、山药之甘淡,莲子之甘涩,辅助白术,既可健脾,又能渗湿止泻。桔梗为手太阴肺经引经药,配人本方,如舟楫载药上行,达于上焦以益肺。本方传统上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纳呆、吐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等  相似文献   

7.
杨弋 《广西中医药》2010,33(4):45-46
<正>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炒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组成,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主治脾虚挟湿,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  相似文献   

8.
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载: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由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白扁豆、砂仁、薏苡仁、莲子肉、甘草组成。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补气健脾,渗湿和胃,治脾胃气虚而挟湿之症。近代用于慢性胃肠炎,及慢性肾炎蛋白尿日久不消、...  相似文献   

9.
正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能补气健脾、和胃渗湿,主治脾虚湿停证,方中人参、山药、莲子肉益气健脾、和胃止泻,故为主药;辅以白术、茯苓、薏苡仁、白扁豆渗湿健脾;佐以甘草益气和中,砂仁和胃醒脾、理气宽胸;更以桔梗为使,用以载药上行、宣肺利气,借肺之布精而养全身。诸药合用,补虚除湿,行滞调气,调和脾胃,则诸症自除。笔者将该方用于内科及皮肤科诸疾见脾虚湿停证者,均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0.
<正>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党参代)、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10味药组成,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症见食少,便溏,或泻,或吐,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等。现代多作汤剂煎服。笔者用此  相似文献   

11.
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云 《新中医》2002,34(9):65-65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党参)、茯苓、白扁豆、白术、山药、莲子、薏苡仁、砂仁、炙甘草、桔梗、大枣组成。具有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而夹湿之证。笔者用本方治疗各种杂病,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参苓白术散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治疗脾胃虛弱常用的方剂。其组成药品为白扁豆、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淮山药、莲子肉、桔梗、薏苡仁、缩砂仁。方中人参、甘草甘溫益气,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山药、扁豆、莲肉补脾,砂仁和胃理气,苡仁理脾渗湿,桔梗开提肺气。笔者在临床上常用本方以治疗脾胃虛弱各证,疗效卓越。茲介绍数例如下,敬希指正。一、脾虚泄泻患者周××,女,48岁,溫州絲织厂工人,于1964年8月29日来诊,病历号9008。有腹泻史,经常腹痛肠鸣。近数月来每日均拉稀便二、三次,胃纳不佳,饮食乏味,形瘦神疲,舌质淡苔白,豚虚弱无力。此脾虛湿注,治宜健脾渗湿,拟参苓白术散主之。  相似文献   

13.
参苓白术散由党参、白术、山药、甘草、莲子肉、白扁豆、砂仁、薏苡仁、茯苓、桔梗(一方有陈皮)、大枣组成,为治脾虚湿滞的良方。笔者以之治疗小儿脾虚湿滞诸症,收效甚捷。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参苓白术散治疗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5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苓白术散治疗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57例临床观察龚树春,沈桂英(江苏启东市中医院226200)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甘草组成。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吐泻,四肢乏力等症。我...  相似文献   

15.
李五成 《河南中医》2008,28(9):82-83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土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炒白扁豆、莲子肉、炒薏苡仁、砂仁、桔梗组成。本方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温而不燥,具有补虚、行滞、温中、助阳、除湿、调气等作用,是一首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保肺生津的常用方剂。临床以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虚为辨证要点。临床上运用此方灵活化裁,治疗内科杂病,取得满意效果,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砂仁、薏苡仁、莲子肉、桔梗、甘草组成。有补中健脾、渗湿止泻之功,是治疗脾胃虚馁,夹湿而泻的良方。笔者据证异病同治,采用此方治疗玫瑰糠疹、慢性肾炎、女性尿道综合征等病,收效颇佳,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或用党参代)、白术、山药、茯苓、砂仁、桔梗、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炙甘草组成,有健脾渗湿之功能,主治脾胃虚弱诸症。笔者用此方入汤剂治疗各种杂症,均获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扁豆、茯苓、人参、炙甘草、白术、山药组成,有健脾益气渗湿的功效.笔者临床运用该方治疗1例久咳不止的患者,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王某,女,56岁,2012年4月20日初诊.  相似文献   

19.
<正>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炒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组成,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主治食少、便溏、腹泻等脾虚夹湿证,亦可治肺气虚,久咳痰者,为"培土生金"法的运用代表方[1]。《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证者。由于小儿"脾常不足",易被湿困,故脾虚夹湿证在儿科较为多见。笔者临床每遇脾虚夹湿证,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效果甚佳,介绍如下。1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相似文献   

20.
正参苓白术散来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基本药物组成包括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炒)各2两,山药2斤,白扁豆(姜汁去皮微炒)1斤半,莲子肉、砂仁、薏苡仁、桔梗(炒令深黄色)各1斤。原方用法:原方为细末,每服3钱,枣汤或米饮调服,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或为丸吞服,也可用水煎服,用量按原比例酌减。功效: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主治脾气虚弱挟湿,症见四肢无力,形体羸瘦,脘腹胀满,不思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