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娜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3):372-373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心理失衡原因及应对方式,为临床护理及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情绪影响因素调查表和患者一般情况表.对140例癌症患者进行调查评估.结果:对于生命受到威胁、医疗费用、手术结果、社会地位改变、拖累家人的担心和缺乏对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等是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结论:对癌症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免疫在癌症患者护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方法运用循证护理及时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定期查看患者免疫学检测指标,适时地指导护理方案。结果对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癌症患者心理干预后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结论健康的情绪可以激发免疫系统活力,抵抗疾病对人体的侵害,这充分体现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做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娟  杨玉茹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40-304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1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负性情绪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疗效:对照组心理状况较差,焦虑、抑郁情况明显,生命质量明显下降.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提高其生命质量.对患者的生命意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阶段(手术治疗阶段、放化疗阶段及治疗全过程)护理管理对乳腺癌患者非理性信念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在河北省某三甲医院腺体外科选取肝肾阴虚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后应用非理性信念量表和癌症患者康复评价系统简表对60乳腺癌患者非理性信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其中婚姻关系、心理症状、生理症状维度以及非理性信念水平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不同阶段护理管理加按摩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非理性信念改变.  相似文献   

5.
杨道英 《北方药学》2012,(5):120-1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68例患者进行了心理调查,对其存在的负性心理,实施针对性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负性心理,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患者负性心理均得到改善。结论:适时的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负性心理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伤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反应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患者不良心理的方法.方法 对316例外伤患者术前存在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外伤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结论 对骨科外伤术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保证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冬秀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448-245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随机选取65例癌症患者,按照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原则给药,并配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物理治疗的措施.结果:65例癌痛患者使用护理措施前后共观察451例次,采取护理干预前,轻度疼痛68例,中度疼痛161例,重度疼痛222例;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无疼痛93例,轻度疼痛231例,中度疼痛107例,重度疼痛20例,65例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癌性疼痛患者,按照WHO推荐止痛原则,配合合理治疗与护理,可明显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癌症患者癌性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癌症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镇痛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焦虑、抑郁状态,护理后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的癌性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癌症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癌性疼痛,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方法 45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患者护理前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多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常模(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各因子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烧伤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而及时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促进烧伤患者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晚期癌症患者的负性心理干预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72例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资料及制定护理计划。结果通过72例晚期癌症患者的负性心理干预及精心护理,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减轻了患者的心身痛苦。结论制定完备的负性心理干预措施及护理计划对于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服药自杀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应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服药自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组针对不同的自杀原因,制定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实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心理障碍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变自杀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心理障碍,杜绝再次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疼痛、情绪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胃癌根治术的相关治疗,并于术后开展有效的心理干预,选取同期50例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心理、疼痛评分以及睡眠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焦虑情绪评分、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疼痛、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情况多由于对疾病的恐惧所引起,手术后给予不同方向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手术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对150例癌症患者及50例一般患者进行抑郁状况调查,对筛选出的55例具有抑郁症状的癌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再利用SDS进行调查。结果癌症患者组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8%、1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及无职业患者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抑郁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前后抑郁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癌症患者抑郁发生率高于一般患者,并且受性别及有无职业的影响,而文化程度对抑郁发生无明显影响;护理干预能改善癌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9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试验组,对其治疗过程实行心理干预治疗,同时取资料相匹配的未采取心理干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8例与之对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化疗期、康复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各阶段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结果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的各个阶段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外形关注等。经过心理干预,化疗期试验组抑郁、躯体症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康复期试验组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外形关注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乳腺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统计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过后,治疗组存在8例自卑心理、5例抗药心理、4例恐惧心理、3例其他不良心理;对照组存在13例自卑心理、10例抗药心理、8例恐惧心理、7例其他不良心理。结论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1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3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个月后干预组SCL-90量表中所有分值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质性研究的心理特点,采用深入访谈及填表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克服这些心理障碍。第一次化疗后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结论护士应深入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内心的感受,对她们进行全面的身心照护,帮助她们摆脱疾病及治疗过程的痛苦,重新唤起生命的意义和幸福。  相似文献   

18.
汪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2,(28):169-170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患者一旦被确诊,患者及家属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常表现为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而且这些负面情绪会贯穿于诊断、治疗、康复以及终末期治疗的全部过程。目前。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了达到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的,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以纠正负面情绪。笔者认为,护理工作不仅只是被动地执行医嘱,而应该是关心患者的整体护理,肿瘤科的护理工作者应加强肿瘤基础知识学习,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掌握癌症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掌握一定的心理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性护理。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结构;针对患者在诊断、治疗、康复等不同阶段,各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干预性护理:对于抑郁、焦虑症状严重的患者应用疏肝解郁类中药进行辩证调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异位妊娠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8例发放调查问卷并对交谈方式进行术前心理状况评估,针对患者出现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并应用医院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测定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78例患者中有94.8%(74/78)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84.6%(66/78)患者有紧张、恐惧心理,20.5%(16/78)患者出现孤独心理,需进行护理干预;术前焦虑评分为(11.5±4.1)分,抑郁评分为(10.5±4.3)分;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评分为(6.6±3.9)分,抑郁评分为(6.4±3.3)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分析表明大多数患者术前存在心理问题,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认知程度和适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0.
护理措施对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理措施对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6月诊治的6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I、Q-C30对60例肺癌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给予护理干预后,肺癌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明显好转,而症状及特异性项目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支持、护患沟通、饮食指导、对症护理及社会心理支持等护理活动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