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32 P敷贴治疗不同类型血管瘤的疗效 ,并观察年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观察32 P敷贴治疗2 73例不同类型小儿皮肤血管瘤和不同年龄 15 2例小儿毛细血管瘤的疗效。结果 :不同类型小儿皮肤血管瘤 ,32 P敷贴治疗的效果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毛细血管瘤治愈率 90 2 % ,明显高于鲜红斑痣 18 9%、混合型血管瘤7 6 %和海绵状血管瘤 8 9% ,混合型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的32 P敷贴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年龄对32 P敷贴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P <0 0 1) ,<6个月组患儿皮肤毛细血管瘤治愈率 96 6 % ,明显高于 3~ 7岁组6 1 1% (P <0 0 1) ;<6个月组与 6个月~ 2岁组 ,6个月~ 2岁组与 3~ 7岁小儿皮肤毛细血管瘤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不同类型小儿皮肤血管瘤 ,32 P敷贴治疗的效果不同 ;年龄对32 P敷贴治疗小儿皮肤毛细血管瘤的疗效有明显影响 ,低年龄组小儿疗效优于高年龄组小儿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核素磷近距离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培炎  李群  张伟光  杨小春  钱剑杨  张林 《新医学》2002,33(11):663-665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磷(32P)近距离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辐射损伤。方法:173例小儿皮肤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对照组81例,采用32P敷贴器以不同的剂量、不同的治疗疗程行近距离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辐射损伤。结果:32P敷贴器放射性面密度的估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为5.4%±0.9%;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经32P治疗1个~4个疗程后病灶总治愈率均为100%;两组病例治疗后均出现皮肤辐射损伤,且与皮肤血管瘤病变的面积密切相关,治疗组的辐射损伤比对照组轻(P<0.05),皮肤血管瘤病变较厚者疗效较低,增加治疗疗程可提高疗效(P<0.05)。结论:多疗程、低剂量的32P近距离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可取得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90锶敷贴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90锶敷贴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应用90锶敷贴为26例小儿皮肤血管瘤治疗.结果痊愈22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90锶利用其射程短、局部生物效应强的特点作用于瘤体的浅表组织,使扩张之血管早期退缩、闭塞后失去血液供应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治疗方法简便,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4.
皮肤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是一种血管良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应用手术、硬化剂、冷冻等方法治疗,虽然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治愈率很低,应用^32P胶体介入治疗(核素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且副反应小,应用方便,纯β发射,防护较容易,价格便宜,治疗后不损伤其皮肤外形。我科2005年3月-2006年3月采用^32P胶体介入治疗皮肤海绵状血管瘤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在颈内静脉置管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将232例行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按随机配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观察组用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贴于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处皮肤,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结果观察组颈内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且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较晚。结论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在颈内静脉置管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地保护了颈内静脉置管固定处的皮肤,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完成全程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β射线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将582例血管瘤患儿根据不同类型予以锶-90(90Sr)敷贴、磷-32(32P)-地塞米松(D)瘤体注射或二者混合治疗,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草莓状血管瘤痊愈率100%;鲜红斑痣痊愈率为59.5%;海绵状血管瘤痊愈率为90.5%;混合型血管瘤痊愈率为92.1%。不良反应轻度:草莓状血管瘤16例,鲜红斑痣1例,海绵状血管瘤8例,混合型血管瘤10例;中度:草莓状血管瘤8例,海绵状血管瘤与混合型血管瘤各4例。本组未发现重度不良反应。结论β射线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肯定,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素32P简易敷贴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核素^32P简易敷贴对758例体表血管瘤婴幼儿进行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表皮血管瘤740例,混合血管瘤18例。表皮血管瘤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740/740),治愈率为98.9%(732/740);混合血管瘤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8.9%(16/18)。结论对于婴幼儿体表血管瘤而言,核素32P简易敷贴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高、费用低、痛苦少的治疗措施,其对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2P放射性核素专用敷贴器治疗小儿草莓状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制的32P专用敷贴器对196 例不同年龄段的血管瘤病儿进行敷贴治疗,每天1次,10 d为1 个疗程.采取个体量化治疗,总吸收剂量12.50~20.00 Gy.结果 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2岁组有效率为94.3%,2~6岁组有效率为92.9%,>6岁组有效率为71.4%,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4.41,P〈0.05).结论 32P敷贴器治疗小儿草莓状血管瘤效果好,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该方法方便、安全、无痛苦,易为病儿家属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90Sr-^90Y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10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90Sr-^90Y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103例皮肤血管瘤患儿进行敷贴治疗。结果:各类型血管瘤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痊愈率〉鲜红斑痣〉其他类型。血管瘤厚度≤5 mm痊愈率高于〉5 mm(P〈0.01)。结论:^90Sr-^90Y敷贴治疗疗效好,特别适合婴幼儿皮肤血管瘤。  相似文献   

10.
毛细血管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皮肤的任何部位,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我科应用同位素^32P/^90Sr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其中有疗效随访57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血管瘤是常见病,目前认为是一种先天性脉管畸形,其自发破裂的概率低,但一旦破裂有致命危险,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风险低、疗效显著的优势在肝血管瘤治疗中被临床与患者广泛接受,已成为治疗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尚存争议,临床治疗中否存在过度治疗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治疗方式的选择未有统一指南,治疗药物的选择及药物浓度的控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治疗术后的疗效评估目前缺乏统一标准。本文就目前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存在的几点分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介入栓塞术治疗舌面部血管瘤的价值。方法:在DSA下超选择插管后,采用明胶海绵加平阳霉素栓塞治疗舌面部血管瘤29例。结果:9例栓塞后2~7天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肿瘤缩小,出血明显减少,随访1~3.5年,病变无复发;20例肿瘤缩小30%~90%,随访0.5~3年,15例病变稳定,5例病变增大再行栓塞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方法治疗舌面部血管瘤,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宜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335例先天性血管畸形诊断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瘤)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分析335例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造影、CT、MRI等及治疗方法如手术、手术结合铜针、铜针、硬化剂、术中缝扎和电凝的应用。结果:本组手术切除161例,部分切除81例,硬化剂注射32例,铜针治疗18例,需植皮47例,皮瓣修复19例,Ⅰ期治疗284例,分期治疗35例,达到“治愈”或“缓解”的310例。效果差者多为蔓状血管瘤,最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理论在急陛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进行介入治疗的64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在质量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及干预前、干预后5,10d的SAS评分、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及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质量控制理论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对于降低并发症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本组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接受介入治疗患者21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要点.结果:21例患者中20例成功接受了介入治疗.21例患者共接受介入治疗1 15次,所有患者术后均经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结论:加强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以及保证介入治疗的疗效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在动脉疾病中的应用及与手术联合使用的意义。方法对32例不同的动脉疾病采用介入技术或介入联合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及介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治疗成功,1例失败。平均随访9个月,1例降主动脉瘤破裂形成食道瘘患者,出院后1个月因支架感染而死亡。其余症状均消失或改善。结论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手术风险,缩短住院时间。与手术联合使用可以减少手术的创伤或扩大介入技术的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大面积、非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8例已处于成熟期的,面积为300—1500m^2的非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患者施行瘢痕削除、刃厚皮片移植手术。结果 18例患者移植的皮片成活良好,术后植皮区持续加压包扎4-6个月,随访1~2年,植皮区平整,质软,无瘢痕增生,皮片收缩不明显,颜色均匀,供皮区愈合后功能及外观恢复正常,患者满意。结论 对大面积、非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采用瘢痕削除,刃厚皮片移植进行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探讨护理干预对其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健康教育等积极的全方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两组均采用沙利度胺加VAD方案治疗。观察嗜睡、恶心呕吐、头晕、便秘等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P<0.02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尝试应用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联合方案治疗儿童巨大头面部动静脉血管瘤。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例经介入联合手术治疗的巨大头面部动静脉血管瘤患儿,总结其相关诊疗经过及影像资料,分析其诊治方案的可行性。结果:成功切除患儿病灶,术中出血可控,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皮瓣活力正常,患儿容貌满意。结论:介入栓塞联合手术切除可能是儿童头面部动静脉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合理的制定栓塞和手术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he author determined whether cutaneous Nd:YAG laser therapy is a viable treatment option for a massive hemangioma located in the musculus soleus muscle of a patient's left leg. SUMMARY BACKGROUND DATA: Giant hemangiomas generally require aggressive medical or surgical therapy to address complications. Because of the size of the lesions, there are risks inherent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ptions. In selected patients, Nd:YAG laser therapy is a noninvasive approach to treating large, subcutaneous hemangiomas. METHODS: A 59-year-old female patient, who was diagnosed with a large, venous-type hemangioma in the musculus soleus muscle of the left leg, was treated during two treatment sessions with Nd:YAG laser therapy. A Plexiglas ring was placed on the leg, over the hemangioma, to force the hemangioma closer to the surface and laser irradiation was applied to the skin. RESULTS: At 6-month follow-up after the second treat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demonstrated 75%-80% reduction in lesion size. There were no permanent adverse effects encountered with the treatment method. CONCLUSIONS: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in carefully selected cases Nd:YAG laser therapy can be used to treat large hemangiomas whose size poses risks with surgical and other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