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胺腆酮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恢复窦性心律后,口服胺碘酮,治疗组加用阿他伐他汀,疗程为18个月.结果 12个月、18个月时,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80.6%、77.4%,明显高于对照组(63.3%、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胺腆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在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月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90例非瓣膜病阵发性AF患者,AF转复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单纯口服胺碘酮,治疗组45例,口服胺碘酮及阿托伐他汀,疗程观察12个月.结果 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左房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阵发性AF,可有效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比索洛尔及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坎地沙坦组,每组4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胺碘酮及比索洛尔治疗,坎地沙坦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酯,随访6、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左心房内径缩小等指标。结果随访6个月,坎地沙坦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91.3,常规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3.3;随访12个月,坎地沙坦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5.4,常规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5.0,两组同期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均缩小,各组治疗前后左房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坎地沙坦组左房内径缩小更明显,治疗后两组左房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联合比索洛尔及胺碘酮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缩小左房内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及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后的PAF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单独口服胺碘酮;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复律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12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比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5).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胺碘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效果良好,显著降低CRP水平,显著缩短最大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左心房内径的影响。方法:选择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9例,分为胺碘酮治疗组(44例,单纯服用胺碘酮),联合治疗组(45例,服用胺碘酮及厄贝沙坦),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左房内径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与胺碘酮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提高(64.3%比81.4%),左房内径明显减小[(40.12±10.6)mm比(34.10±10.11)mm],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且明显抑制左房扩大,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律效果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方法 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将解放军421医院心内科86例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氯沙坦 胺碘酮治疗组,观察治疗24 h,3 d和7 d时心房颤动的转复情况.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继续药物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评价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效果.结果 胺碘酮组44例心房颤动患者治疗24 h,3 d和7 d心房颤动的转复率分别为65.90%,75.00%和86.36%,氯沙坦 胺碘酮治疗组的转复率为66.66%,80.95%和95.23%.两组在7 d时心房颤动的转复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年时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71.05%和87.50%(P<0.05),两组左房内径分别为(37.45±1.44)mm和(35.83±1.38)mm(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均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可能与氯沙坦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房电及结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联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将9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45)与胺碘酮加缬沙坦组(Ⅱ组,n=46),疗效观察18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患者应用替米沙坦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 方法 76例非瓣膜病变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对照组和替米沙坦+胺碘酮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观察治疗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的变化及评价窦性心律的维持效果. 结果 治疗3、6个月两组左心房内径和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0.04、0.51和t=0.03、1.12,均为P>0.05).治疗1年后,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48.4%和73.5%,左心房内径分别为(37.26±4.85)mm和(34.38±3.85)mm,联合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t=4.33,P<0.05),左房内径小于对照组(t=2.66,P<0.05). 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随着时间延长,维持窦性心律效果越好,可能与替米沙坦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房电及结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可达龙(胺碘酮)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冠心病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可达龙组(对照组)和可达龙坎地沙坦联合治疗组各30例,总疗程48周,观察两组左房内径变化和房颤复发病例数.结果 可达龙组心房颤动患者治疗后复发18例,联合治疗组复发10例.两组心房颤动的转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左房内径降低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可达龙联合坎地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律和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以及左房内径影响均优于可达龙单用治疗,可能与坎地沙坦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房电及结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145例伴有阵发性房颤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胺碘酮加厄贝沙坦组(Ⅱ组)、胺碘酮加阿托伐他汀组(Ⅲ组)、胺碘酮+厄贝沙坦加阿托伐他汀组(Ⅳ组),治疗并随访2年,比较4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治疗后,Ⅰ组和Ⅲ组左心房内径均大于Ⅱ组和Ⅳ组(P<0.05),而Ⅰ组和Ⅲ组间,Ⅱ组和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CRP水平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Ⅰ组和Ⅱ组间、Ⅲ组和Ⅳ组间无统计学意义;Ⅰ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低于Ⅱ组、Ⅲ组和Ⅳ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和阿托汀他汀联合应用能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厄贝沙坦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而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中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观察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运用在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律的作用。128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A组64例,B组64例。A组单独给予胺碘酮治疗,B组联合给予胺碘酮和厄贝沙坦治疗。结果:B组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76.56%vs54.60%,P<0.01,),至6个月时仍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亦高于B组(91.94%vs74.29%,P<0.05)。结论:联合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联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伴持续性心房颤动(AF )患者成功电复律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4)。对照组常规基础降压、抗凝、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奥美沙坦酯和瑞舒伐他汀口服,随访18个月,观察心房颤动复发次数、血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左心房内径和左室质量指数。结果随访结束两组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CRP水平降低、左心房内径缩小及左心室重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80% vs 41.20%,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RP水平与AF复发存在正相关( r=0.68,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联合瑞舒伐他汀可能具有协同抑制炎症因子CRP、改善心室重构,有效增加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影响,转复窦性心律的可能性.以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方法,运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胺碘酮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的心律、心率。结果:(1)胺碘酮治疗组的心房颤动转复率为33.33%,高于对照组(3.29%).P<0.01;(2)治疗三个月后治疗组平均心室率明显下降(P<0.05);(3)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差异(P>0.05),治疗组QTc延长, 但改为维持量后QTc恢复正常,均无严重副作用。结论:胺碘酮能显著减慢心率并使一部分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复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病人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61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9例),治疗组病人在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RP为(2.67±0.54)mg/L,较治疗前(4.36±0.42)mg/L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4.31±0.36)mg/L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12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3.33%,优于对照组的55.17%(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可能与炎症有关,阿托伐他汀具有减少心房颤动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胺碘酮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纤颤(AF)复律及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方法2004年9月删8年9月将丹风医院内科76例高血压伴阵发AF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硝苯地平+胺碘酮治疗组,观察AF的转复的情况。在AF复律后,继续药物治疗并随访观察一年,评价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效果。结果治疗组AF的转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房内经明显小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AF,可在有效持续降压的同时迅速复律,并且有效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检测左房内径并观察维持窦性心律状况、转复率和转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维持窦性心律为74.68%(59/79),高于对照组〔63.29%(50/7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后左房内径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低于治疗后3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后,左房内径为(30.31±3.17)mm,低于对照组〔(32.64±3.29)mm,P0.05〕;观察组患者转复率为84.81%(67/79),高于对照组〔73.42%(58/79),P0.05〕;观察组患者转复时间为(219.47±28.51)h,低于对照组〔(257.31±29.34)h,P0.05〕。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能够维持患者窦性心律,缩短转复时间,提高转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80例具有转复窦性心律指征的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胺碘酮治疗组(n=40)和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n=40),12个月后停用胺碘酮,共随访18个月,观察药物对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及心房重构的影响。结果随访第12月和18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在单用胺碘酮治疗组分别为45.9%和35.1%,在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分别为79.5%和56.0%;胺碘酮+氯沙坦组显著高于胺碘酮组(P均〈0.05)。胺碘酮+氯沙坦组转变为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8例)显著低于单用胺碘酮治疗组(13例),(P〈0.05)。左心房直径在单用胺碘酮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变化[治疗前(37.7±6.2)mm,治疗18月后时39.2±6.5mm)(P〈0.05)],而胺碘酮+氯沙坦组无显著改变[治疗前(38.1±5.8)mm,治疗18月后(38.4±6.1)mm]。结论胺碘酮联合氯沙坦能提高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防止心房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18.
阵发性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主张尽可能复律,而维持复律后窦性心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观察口服胺碘酮、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给药方法将75例病人分为两组,A组37人,B组38人。两组病人均经复律转为窦性心律,复律方法包括药物及电击复律。复律后A组口服胺碘酮200mgTid,5d后减量为200mgBid,5d后减量为200mgQd,口服维持。B组口服普罗帕酮150mg,Tid。1.2观察项目以上病人均进行随访观察,随访时间为服药后1、2、3、4、6个月,6个月后每隔3个月随访一次,此外,如出现不适…  相似文献   

19.
联合应用胺碘酮及安他唑啉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及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摘要)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李青**朱兆仪向菊兰本文旨在探讨对顽固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单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血脂正常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100例分成治疗组(n=57 例)和对照组(n=43 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抗心房颤动治疗,治疗组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 个月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NYHA 分级以及LVEF 均显著改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下降,IL-6、CRP 以及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复发病例、心房颤动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血脂正常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还可降低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发率,可能与其抑制相关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