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老年中风后肩痛的疗效及对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8例中风后肩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糖皮质激素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法评分(VAS),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简化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评定肩关节活动度,采用Fugl-Meyer(FMA)评定患者患侧上肢及手功能,采用肌力六级记录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肌力予以评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P 0. 05),MBI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0. 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MBI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中风肩痛症,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肩部疼痛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加速上肢功能恢复,提高上肢肌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患者意愿分为HBO组、机器人组及综合治疗组,3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和常规康复治疗;HBO组在此基础上辅以HBO治疗,机器人组辅以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综合治疗组则辅以HBO治疗及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时间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测(STEF)、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由专人进行双盲评定.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的STEF、上肢FM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月治疗后,各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以综合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尤为显著(STEF:治疗后68.4±6.9,治疗前15.8±16.2;FMA:治疗后56.4±6.9,治疗前20.6±4.2;MBI:治疗后76.7 ±22.7,治疗前22.7 ±6.5),机器人组次之,HBO组相对较差,各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HBO治疗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轻、中度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连续选择住院治疗的轻、中度脑外伤67例,随机分为HBO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接受闭合性脑外伤基础治疗,HBO组另行HBO治疗,压力为0.22 MPa,舱内氧浓度在23%以下,吸氧85 min/次,1次/d,10次为1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接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前PSQI各成分评分及PSQI总分分布接近(P〉0.05),治疗后多数PSQI成分评分及PSQI总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HBO组治疗后多数PSQI成分评分及PSQI总分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HBO治疗可明确改善轻、中度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干预。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和生活质量简易简表(SF-36)评估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FMA评分、ADL评分、CSS评分和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80.26±7.59 vs 70.43±8.02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81.83±7.49 vs 72.82±8.55分),CSS评分低于对照组(13.25±2.74 vs 19.46±3.57分),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生理功能:78.03±5.90 vs 71.25±5.68分;情感职能:70.46±5.66 vs 61.48±5.29分;生理职能:79.84±5.06vs 73.43±5.62分;社会功能:79...  相似文献   

5.
作业疗法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作业疗法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患者 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运动疗法 (PT)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作业疗法 (OT)治疗 ;对照组开始 2周只进行PT治疗 ,2周后加用系统OT治疗。连续观察 6周 ,比较两组 2 ,4,6周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 6周时FMA ,MBI得分与治疗前自身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 ;治疗后2 ,4,6周FMA、MBI得分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 ,2组间各时间段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或P <0 .0 0 1)。结论 作业疗法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肌肉激活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磨砂板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Fourier M2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天1次,每周6天,共持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4周治疗前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的患侧肱二头肌(BB)和肱三头肌(TB)的均方根值(RMS)。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MBI、患侧BB和TB的RMS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ourier M2上肢康复机器人可有效地提高患侧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运动单位的激活和募集能力,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1日~2011年7月在我院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干预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肢体功能位摆放,主动、被动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里护理,工娱作业疗法及家属健康教育指导等方法进行护理;将2010年7月以前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Fugl-Meyer评定法( FMA)对运动能力进行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对AD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16.6%,对照组发生率为2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社区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佛山市顺德大良社区脑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结合心理干预组(治疗组,n=38)和常规康复组(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脑卒中常规社区康复,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社区康复基础上接受积极的心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月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Barthel指数(BI)、社会功能活动问卷、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社区康复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FMA、B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总得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6个月后,HAMD评分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下降,但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社区康复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使用康复机器人训练,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 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 BBS)评定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MA、BB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12周的治疗后两组FMA、BB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FMA、BB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步态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华林 《武警医学》2012,23(6):475-477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改善轻、中度脑外伤患者智能、情绪情况。 方法 67例轻、 中度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接受闭合性脑外伤基础治疗,高压氧组加用高压氧治 疗,压力为0.18~0.20 MPa,舱内氧浓度控制在23%以下,吸氧85 min/次,持续100 min,1次/d,10次为一疗程,共进行3 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进行“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估。 结果 两组治疗前MMSE各分项分、MMSE总分、SDS总分和SAS总分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上述各项 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高压氧组治疗后SDS和SAS总分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高压氧治疗改善 轻、中度脑外伤患者智能、情绪评分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开始的时间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关系。方法60位人选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非随机分为实验组(早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30名)与对照组(非早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30名),两组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治疗,实验组在发病14天内开始介入干预措施,对照组在发病15~30天内开始介入干预措施,运用分期配穴针刺治疗法结合bobath疗法于治疗前、治疗30天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值、改良巴氏指数评定值(MBI)作为观察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值和MBI值均有提高,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针刺及康复训练的疗效明显高于非早期介入,为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标准将124例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抑郁组又随机分为两组:抑郁治疗组和抑郁对照组。抑郁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康复;无抑郁组和抑郁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连续观察8周,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ADL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及HAMD的变化情况。结果抑郁治疗组治疗2,4,8周后FMA、MBI及HAMD评分分别与抑郁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抑郁治疗组治疗8周后FMA、MBI及HAMD评分与无抑郁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康复可以促进脑卒中恢复早期伴抑郁障碍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3.
王雅丽  杨月丽  唐亦复  张越  王雪 《武警医学》2010,21(9):759-761,765
 目的 观察疾病不确定感对初诊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QLQ-STO22问卷评分的影响.方法 87例初诊胃癌接受常规化疗患者治疗结束后分别接受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和针对胃癌特点设计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STO22)评估.结果 87例初诊胃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130.71±38.64)分.癌因性疲乏各项指标比较中,高分组(≥130.71分;39例)的各条目得分及癌因性疲乏总分均明显高于低分组(<130.71分;47例).QLQ-STO22问卷各项指标比较中,高分组的吞咽困难、胃部疼痛、呃逆、口干、味觉、饮食受限、身体外观和焦虑等多数分量表得分及QLQ-STO22总分均明显高于低分组(P<0.01或P<0.05).结论 疾病不确定感可显著影响到初诊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QLQ-STO22问卷各项评分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对脑卒中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早期综合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早期综合康复组采用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进入研究时和3个月后测试Bathel指数(BI)。Fugl-Meyer评定(FMA)分。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早期综合康复组BI,FMA,MMSE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BI、FMA、MMSE积分也较前改善(P〈0.05);BI、FMA、MMSE积分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个月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激光穴位照射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肢体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脑卒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组、想象组和联合组,每组患者30例。三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后,激光组仅采用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波长1064 nm,治疗功率8~10 mW,以百会穴以及患侧的合谷、手三里、肩髃、环跳、足三里为主穴,每个穴位接受光导探针照射5 min;想象组仅采用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联合组采用激光穴位照射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90例患者接受4周治疗后,分别采用布伦斯特罗姆(Brunnstrom)量表评分和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评估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健康调查简表-36(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4周,三组Brunnstrom和FM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Brunnstrom及FMA评分均高于激光组和想象组(P<0.05);治疗后4周,三组BI指数和SF-36评分均比治疗前提高(P<0.05);联合组BI指数和SF-36评分均高于激光组和想象组(P<0.05)。结论激光穴位照射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康复。  相似文献   

16.
蒋苹  王海燕  赵志军  李小丽 《武警医学》2017,28(11):1135-1138
 目的 比较镜像疗法和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03至2016-09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康复理疗科做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6例,根据excel表格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镜像疗法治疗组(镜像疗法组,43例)和综合康复治疗组(综合康复组,43例),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MBI评分、神经功能损伤评分、Brunnstrom分级以及FAC分级。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镜像疗法组治疗后FMA评分(23.46±5.09)、MBI评分(46.97±6.77)显著高于综合康复组FMA评分(18.77±4.17)、MBI评分(39.87±5.52)(P<0.05)。镜像疗法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9.81±2.31)显著低于综合康复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18.97±3.56)(P<0.05),治疗后镜像疗法组Brunnstrom分级和FAC分级显著优于综合康复组(P<0.05)。结论 镜像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能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4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早期高压氧组)48例,B组(神经节苷脂治疗组)50例,C组(早期高压氧+神经节苷脂治疗组)51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3个月后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 治疗1周、2周后C组GCS评分显著高于A、B组(P〈0.01).治疗3个月后A、B、C 3组Barthel指数分别为51.48±9.35、50.48±9.05、68.95±8.69,预后良好率分别为39.58%、42.00%、68.64%,死亡率分别为33.33%、34.00%、11.76%.C组Barthel指数、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A、B组(P〈0.01),并且C组死亡率显著低于A、B组(P〈0.01).结论 早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