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以下称实验组)用于颈肩部手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与传统一针法颈丛阻滞(以下称对照组)相比效果更好。我院自1987年1月~2004年3月行此种神经阻滞用于颈肩部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强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笔者尝试采用颈浅丛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部及锁骨部位手术97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侯剑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7):566-566
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基层医院多采用神经阻滞来完成手术,但单纯的臂丛神经阻滞或颈丛神经阻滞往往阻滞不完全,其效果都难以令人满意,常需要复合大量的镇痛镇静药物才能完成手术,既增加了麻醉风险,患者也要承受很大的痛苦。我院麻醉科从2005年起采用高位肌间沟阻滞,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3种神经阻滞法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3例锁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1例.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0%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内含1:20万肾上腺素),据患者主诉和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分Ⅰ~Ⅲ级.结果 B、C组中Ⅰ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而Ⅲ级的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P<0.01);C组中Ⅰ级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丛加低位肌间沟臂丛阻滞应用于锁骨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颈丛、颈丛加臂丛阻滞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单侧锁骨骨折的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1例:A组行单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神经阻滞液20m L行臂丛神经阻滞;B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分别采用神经阻滞液20m L和15m L。神经阻滞液含1%利多卡因和0.4%罗哌卡因。记录颈浅丛神经阻滞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15分钟后神经所支配区域的感觉阻滞情况、麻醉效果评价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神经阻滞完善率及麻醉优良率明显低于B组(P〈0.05);麻醉效果优良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锁骨骨折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手术区域神经阻滞完善率高。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1997年11月~1999年4月,应用肌间沟臂丛和颈丝(深)联合阻滞应用于肩部及锁骨手术42例,效果较好,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男性32例,女性10例,年龄分布14~16岁,手术类别如下:单纯锁骨骨折22例,粉碎性锁骨骨折5例,陈旧性锁骨骨折或合并其它损伤5例;肩关节脱位开放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3例,肩关节脱位开放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加喙突移植术4例,肩关节脱位闭合复位3例,手术时间最长230min,最短10min。2 麻醉方法2.1 穿刺点定位2.1.1 臂丛定位 患者仰卧,头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60例锁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为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因+0.375%罗哌卡因8mL阻滞颈浅丛.B组为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20mL阻滞臂丛,颈丛阻滞方法同A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B组明显好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60例锁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为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因+0.375%罗哌卡因8 mL阻滞颈浅丛。B组为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20 mL阻滞臂丛,颈丛阻滞方法同A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B组明显好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同侧肌间沟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下行锁骨手术16例。结果表明,本法麻醉效果确切,手术范围阻滞完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谢红春  杨丽佳  黄超  杨剑 《四川医学》2012,33(5):834-835
目的观察24例醉酒患者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48例醉酒后肩部受伤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A组)和神经刺激仪组(B组),记录麻醉效果。结果 B组达(优+良)的患者数95.8%(23/24),明显高于A组62.5%(15/24)(P<0.05)。A组有7例麻醉效果差。结论醉酒后肩部手术的患者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是安全、方便、可靠的一种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裴芩  李坤 《中国现代医生》2014,(21):147-149
目的 观察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共60例锁骨骨折患者实施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实施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实施颈丛改良法阻滞麻醉,对阻滞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83.3%,实施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明显高于颈丛改良法阻滞麻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4例轻度的霍纳式综合征,1例喉反神经阻滞;对照组出现6例霍纳式综合征,3例喉反神经阻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膈神经阻滞、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论 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是一种效果非常理想的麻醉方法,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容量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36例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择期行上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B组,每组18例,分别接受0.375%罗哌卡因40ml和0.375%罗哌卡因30m1。麻醉实施后,观察并记录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阻滞(针刺法)的起效时间和阻滞的完善时间、运动阻滞程度(James评分)、镇痛的持续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B组受试者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分别为(2.01&#177;1.09)min、(1.93&#177;1.22)min;感觉阻滞完善时间分别为(9.05&#177;3.58)min、(9.55&#177;3.51)min;运动阻滞完善时间分别为(14.7&#177;4.3)min、(14.9&#177;4.2)min;2组镇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霍纳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2.2%、5.6%,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罗哌卡因30m1是成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合适容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行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肩部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与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比对观察分析。方法 将预行肩部手术患者62例分为Ⅰ、Ⅱ两组,均使用神经刺激器定位,Ⅰ组采用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Ⅱ组采用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局麻药物为0.5%罗哌卡因。完成阻滞后记录麻醉效果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Ⅱ组患者中阻滞完全者占83.9%,阻滞不全者占16.1%,无阻滞失败;Ⅰ组患者中阻滞完全者占51.6%,阻滞不全者占35.5%,阻滞失败者占12.9%,两组神经阻滞评价差异极为明显(P〈0.01)。结论 使用外周神经刺激器。行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能较好地满足肩部手术要求,是一安全、准确、简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肌间沟异感法和C形臂X射线机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臂、前臂、手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上臂、前臂、手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于C6横突水平与皮肤垂直进针,出现异感时注入1.0%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混合液25 ml(内含1∶200 000肾上腺素);B组运用C形臂X射线机定位,直至针尖触及C7横突尖为止,注入上述麻药25 ml。据患者主诉和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结果 B组中Ⅰ级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1),而Ⅲ级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臂、前臂、手部手术,C形臂X射线机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肌间沟异感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研究臂丛神经阻滞双点法与单点法用于上肢手术时的麻醉效果,比较三组间神经阻滞效果、止血带反应和辅助用药情况。方法:选择90例上肢手术病人,ASAI-II级,手术时间2~5小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B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C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肌间沟阻滞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同时腋路阻滞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结果:双点阻滞法较单点阻滞法镇痛效果更完善,阻滞时间更长,止血带反应减少,基本未用辅助药。结论:双点阻滞法克服了单点法对尺侧或者桡侧阻滞不全的不足,止血带反应轻,病人舒适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导向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5例拟行上肢手术并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术前评价分级Ⅰ~Ⅱ级的患者,在进针过程中,实时超声显示阻滞针,沿着神经周边注射局麻药,记录上肢各神经的起效时间,评价麻醉效果。结果:臂丛神经在横断面上清晰表现为椭圆形的低回声结构,内部由点状回声组成。注射局麻药后,神经被无回声区浸润。25例均阻滞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70±4.22)min,平均起效时间为(6.4±0.11)min。注药后的24min,上肢所有7根神经完全阻滞率均为100%。结论:超声可提高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6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为该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臂丛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期间,观察组患者MAP、H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