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主要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目前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很多患者在神经功能方面能得到基本恢复。但其中有部分患者仍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检查成为近年来逐渐引起重视的问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相关文章,检索词“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ognitive deficit”,并限定文章语言为英文;并用计算机检索2001/2004期间相关文章。文章语言为中文或英文,检索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认知功能;动脉瘤”和“subarachnoid hemorrhage;cognitive deficit”。资料选择:选择采用标准化测量方法并以认知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1篇相关论文,其中15篇与本文内容高度相关.排除的其他论文中有部分内容为认知测量,排除新的认知功能测量方法介绍的论文。资料综合:对所选论文的认知功能测量内容、方法、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本身及其并发症和治疗措施均可对认知功能的发生和程度产生影响。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造成认知损害的因素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本身外,还有手术、麻醉、药物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主要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目前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很多患者在神经功能方面能得到基本恢复.但其中有部分患者仍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检查成为近年来逐渐引起重视的问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相关文章,检索词"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ognitive deficit",并限定文章语言为英文.并用计算机检索2001/2004期间相关文章.文章语言为中文或英文,检索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认知功能;动脉瘤"和"subarachnoid hemorrhage;cognitive deficit".资料选择选择采用标准化测量方法并以认知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1篇相关论文,其中15篇与本文内容高度相关,排除的其他论文中有部分内容为认知测量,排除新的认知功能测量方法介绍的论文.资料综合对所选论文的认知功能测量内容、方法、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本身及其并发症和治疗措施均可对认知功能的发生和程度产生影响.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造成认知损害的因素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本身外,还有手术、麻醉、药物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探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经验.对23例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脑血管造影与颅内弹簧圈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主要护理措施是:对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舒适护理、心理疏导、出院指导等.认为及时周到的护理措施能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是保证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进行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其早期临床评估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SAH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32)和预后良好组(n=88),对比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以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以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并赋值,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偏大,多发性动脉瘤患者更多,Fisher分级以及Hunt-Hess分级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多发性动脉瘤、Hunt-Hess分级是颅内动脉瘤性SAH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259、1.353、1.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多发性动脉瘤以及Hunt-Hess分级的SAH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风险加大,临床要高度重视并针对性预防.  相似文献   

5.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治疗aSAH的外科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开颅夹闭术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目前根据动脉瘤瘤体形状、直径、位置及瘤颈大小等因素选择具体术式,但临床具体选择尚有争议。本综述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目前关于aSAH不同治疗方式及其疗效进行综合性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5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护理经验,探讨护理重点。结果:57例患者中45例痊愈出院,9例出现术后迟发性脑缺血性损害,3例于术后3 d内死亡。结论:有效的把握血压的调控范围是护理的重点,其他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预后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病因治疗与保守治疗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4例动脉瘤性SAH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选择,随机分为两组,病因治疗组(A组,42例):在急性出血期先对破裂的动脉瘤进行血管内栓塞,然后立即将SAH引流出;常规保守治疗组(B组,42例)。对照分析A、B两组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A、B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A组GOS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P<0.01);B组重残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P<0.05);B组死亡率亦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P<0.05)。结论动脉瘤性SAH后在急性出血期先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血管内栓塞,然后立即将SAH引流出的治疗方法对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85例颅内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将其分为疗效良好组与疗效不佳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颅内a SAH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85例颅内aSAH患者中,疗效良好者32例,疗效不佳者5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高血压史、多发性动脉瘤、手术时间、发病至治疗时间、术前Hunt-Hess分级、术前改良CT-Fisher分级、引流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多发性动脉瘤、发病至治疗时间、术前Hunt-Hess分级、术前改良CT-Fisher分级是影响颅内aSAH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引流方式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颅内aSAH发病后应尽早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监测术前Hunt-Hess分级、术前改良CT-Fisher分级,评估高血压史、多发性动脉瘤等因素,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手术时机、方法以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经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aSAH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均行瘤颈夹闭术。手术效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30例(83%)、中度残疾4例(11%)、死亡2例(6%)。结论 aSAH按Hunt-Hess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应尽早手术,Ⅲ~Ⅳ级应结合患者颅内出血量及全身状况综合考虑,Ⅴ级待病情稳定后积极手术治疗。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循ASAH,手术中暴露清楚,夹闭瘤颈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介入技术诊治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诊断并进行血管内微弹簧栓塞治疗.结果: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前交通动脉瘤12例,占40%;后交通动脉瘤10例,占33%;大脑中动脉瘤4例,占13.3%;海绵窦内动脉瘤2例,占6.6%;脉络膜后动脉瘤2例,占6.6%.其中2例脉络膜动脉瘤行手术摘除,2例前交通动脉瘤行瘤颈夹闭术,其余动脉瘤均行血管内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论:血管内治疗技术对明确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学特征及早期临床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影像学特征及早期病因学诊断方法,并客观评价其优缺点。方法对115例动脉瘤性SAH采用CT、CTA、MRI、MRA、DSA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进行早期临床诊断。结果115例SAH均在急性出血期内(7天)被早期诊断,其中有96例患者在7天内被DSA检查诊断为动脉瘤,早期病因诊断率83.5%,另19例在7天后二次造影诊断。全组9例行MRA,6例发现动脉瘤;12例行CTA,9例发现动脉瘤。结论采用CT及DSA可以对动脉瘤性SAH进行早期病因学诊断;该方法安全、准确,对动脉瘤性SAH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初诊青壮年肺结核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初诊青壮年肺结核患者真实的内心体验,为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2例初诊的青壮年肺结核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 初诊青壮年肺结核患者内心存在否认、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变化,获取信息的需求增加,化疗过程中承受的经济压力较大,对社会支持的需求增加.结论 应关注初诊青壮年肺结核患者的内心感受,及时提供医疗性、信息性、情感性的帮助,提供经济援助及社会支持,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探讨经辅助生殖技术(IVF)治疗失败的不孕症妇女的生活经历.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选取12例经IVF多次治疗失败的不孕症妇女.通过面谈收集资料,采用现象学描述性方法分析资料.结果 本研究数据显示的主题包括4个:挫败感、压力沉重、放弃怀孕、重新规划未来.结论 接受IVF治疗的不孕症妇女,在失败使她们经历了挫败感,承受各方面压力之后,最终要接受现实,并重新规划未来的生活.护士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与疏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中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方法,讨论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入院前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存在,35例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1例经手术探查证实右侧A2段动脉瘤.36例患者均在早、中期进行显微手术治疗.早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3 d内手术22例,中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10 d内手术14例.结果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Ⅰ级21例,Ⅱ级4例,Ⅲ级4例,Ⅳ级4例.术后均复查头颅CT,无术后颅内血肿,不同部位脑梗死5例.死亡3例,1例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后发生枕叶梗死,发生脑疝,家属放弃治疗;1例为Hunt-Hess Ⅴ级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术后脑疝症状未解除:1例为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后2年再发出血,手术夹闭后1周突发枕骨大孔疝.术后26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1例患者提示前交通动脉瘤完全未被夹闭,1例后交通动脉瘤有残颈,1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示后交通动脉未显影.结论 早、中期显微手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术后脑缺血是颅内动脉瘤手术的严重并发症,特别是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术中对后交通动脉的保护十分重要.对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体内血栓形成或粥样硬化患者的手术治疗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对人性化管理的真实体验.方法 选取我院100名合同护士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将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护士对护士长的管理方法满意,科室的气氛好,护士工作积极认真.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表示满意,护患关系融洽.结论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临床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要不断地完善,以更好的服务质量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肺癌化疗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2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得到6个主题:震惊与否认;希望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需要了解肺癌相关知识;出现焦虑、抑郁、愤怒等负性情绪;担心增加家庭经济负担;需要得到心理支持。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因多种因素存在明显焦虑和抑郁,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孔振芳  郭忠毓  王丽萍 《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15-1117
目的了解重度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期间真实的心理体验。方法用立意取样方法选取11例重度烧伤气管切开康复期患者,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和合众法整理、归纳出主题。结果严重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期间主要有焦虑恐惧、自主感消失和无奈、孤独敏感、信任与忧虑、创伤后成长等心理体验。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在气管切开期间经历了艰难的心理历程,护理人员应更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恶性淋巴瘤患儿家属心理历程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患儿的家属在陪伴子女诊断、治疗、康复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支持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访谈形式,访问了6位恶性淋巴瘤患儿的家属,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患儿的家属在子女患有恶性肿瘤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表现过程为初诊时的震惊、困惑、拒绝,逐渐转变成无奈接受,对未来持悲观心理。支持系统主要来自家人以及其他恶性淋巴瘤患儿家属。结论恶性淋巴瘤患儿家属需要深切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护理人员应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帮助、指导患儿及其家属提高生活质量,度过这一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真实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方法,通过目的 抽样及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收集资料,阐述9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真实体验.结果 断指再植患者术后体验呈现4个主题:①自我概念的改变;②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③情绪的改变;④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结论 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应重视患者的内心体验,及时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患者再植的成功和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护士照料住院疼痛患儿时的内心体验。方法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选择15名儿科新护士进行深度访谈,对结果进行笔录及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得出两大主题:住院患儿疼痛符合预料疼痛模式时,新护士将会有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反之,新护士内心体验则表现为恐惧、无助、被否定感、不自信。结论新护士照料疼痛患儿的内心体验值得关注,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新护士疼痛护理能力,保证儿科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