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符合入选标准的67例N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分别实施NIPPV和NCPAP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氧合指数(OI)、pH值、PaCO2、呼吸支持时间、并发症、成功率、住院病死率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实际纳入研究对象62例,其中NIPPV组32例,NCPAP组30例。在无创通气治疗后1 h,NIPPV组OI高于NCPAP组(P<0.05),而pH值和PaCO2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IPPV组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ET)比例低于NCPAP组(P<0.05)。NIPPV组患儿治疗成功率高于NCPAP组(P<0.05),但两组呼吸支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在气胸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及BPD发生率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NCPAP相比,NIPPV可显著降低NRDS早产儿行MVET比例。但尚不能证实NIPPV可显著降低NRDS早产儿住院病死率和B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y)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胎龄小于34周RDS早产儿30例设为NIPPV组,并将2009年3月-2010年11月随机抽取的胎龄小于34周RDS早产儿30例作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2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诊断RDSⅢ~Ⅳ级,无严重并发症,均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结果 NIPPV组辅助通气时间较NCPAP组明显缩短(P<0.05).机械通气率NIPPV组明显低于NCPAP组,且病死率及肺气漏无增加.2h时,2组呼吸机工作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h、24h和36h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12h、24h和36h时吸氧体积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呼气末正压12h、24h和36h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2组2h时p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12h、24h和36h时pH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h时动脉血氧分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24h和36h均有统计学差异(Pa<0.05).NIPPV组极低体质量儿及超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2例,NCPAP组10例,均未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结论 与NCPAP比较,NIPPV治疗RDS有较好疗效,且可减少RDS患儿的气管再插管和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S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8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NSIPPV组与NCPAP组,每组40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 h血气分析结果、上机时间、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h NSIPPV组的pH值、PaO2、PaCO2均明显优于NCPAP组(P<0.05);NSIPPV组上机时间(50±9 h)明显短于NCPAP组(91±1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 vs 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SIPPV组3 d 内撤机的比例(23/40)明显高于NCPAP组(14/4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比率(22% vs 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IPPV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比NCPAP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初始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NIPPV参数的初始设置。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00例NRDS早产儿随机分为NIPPV组(n=50)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n=50),比较采用NIPPV或NCPAP初始呼吸支持治疗NRDS时,在改善CO2潴留、改善氧合、减少再次气管插管率和再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率、减少有创呼吸支持时间,减少需氧时间以及并发肺气漏、腹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之间有无差异。结果 在给予无创呼吸支持1 h和6 h时,NIPPV组在减轻CO2潴留、改善氧合方面明显优于NCPAP组(P2>0.21时间(均PPP>0.05)。结论 初始即予NIPPV呼吸支持治疗早产儿NRDS,临床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6月,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OVID全文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牛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收集NIPPV治疗早产儿RDS的临床试验,进行质量分析,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随机对照研究5篇,共284例RDS早产儿,其中在撤除气管插管呼吸机后阶段应用NIPPV与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的疗效比较共3篇,Meta分析显示NIPPV组拔管失败率低于NCPAP组(8.34%vs 4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0.21(95%CI:0.10~0.45;P<0.001)];3篇研究中2篇进行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分析,Meta分析显示NIPPV组BPD患病率较低(39.34%vs 54.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73(95%CI:0.49~1.07;P=0.11)];以NIPPV作为初始通气模式2篇,其中与气管插管常规通气(conventional ventilation,cv)模式比较1篇,NIPPV组比CV组BPD患病率低(10%vs 33.33%,P=0.04);与NCPAP比较1篇,NIPPV组比NCPAP组BPD患病率低(2.33%vs 17.07%,P=0.03).结论 NIPPV作为初始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RDS是可行的,NIPPV组具有较低的BPD患病率.在气管插管呼吸机拔管后阶段应用NIPPV可降低拔管失败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联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和单纯使用NCPAP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临床疗效.方法 80例NRDS患儿分为2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于生后6h内给予PS(70 ~ 100 mg/kg)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仅给予NCPAP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表现,记录治疗后2h、12h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治疗成功率、氧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快,治疗后2h、12h动脉血气分析改善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治疗组成功34例(89.5%),无效4例,对照组治疗成功30例(71.4%),无效1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061,P<0.05).(3)两组并发症及氧疗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气漏发生率、氧疗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PS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优于单纯使用NCPAP.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Ovid、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NIPPV与NCPAP治疗NRDS的相关RCT文献.根据随机分配方法,分配...  相似文献   

8.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2月至2010年8月收住的RDS患儿,2009年5月之前的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予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之后的患儿应用PS后予以NIPPV,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血气变化、氧疗时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儿基本情况和RD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PPV组47例,治疗RDS成功率91.5%,明显高于NCPAP组的成功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治疗后1 h的PaCO2比NCPAP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治疗后12 h的pH、PaCO2、PaO2优于NCPAP组[pH:(7.38±0.10)比(7.33±0.08),PaCO2:(32.5±8.9)mm Hg比(38.3±9.4)mm Hg,PaO2:(78.5±15.2)mm Hg比(70.4±13.2)mm Hg,P均<0.01]。NIPPV组氧疗时间短于NCPAP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12.8%)低于NCPAP组(33.3%),住院费用少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治疗RDS疗效优于NCPAP。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衰竭拔管失败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NICU达到撤机拔气管插管标准,需要继续无创呼吸支持的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700 ~1 500g,胎龄27~32周)作为研究对象.于拔气管插管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nIPPV组(40例)和nCPAP组(44例),分别于拔管0、24、48、72 h进行血气分析,监测PaO2、PaCO2、FiO2以及PaO2/FiO2,统计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计算拔管成功率(以nIPPV或nCPAP作为拔管后呼吸支持模式而不需再次气管插管的比例),拔管后频发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和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以及治愈率、放弃治疗率、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儿的原发病构成比、性别、体重、胎龄、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辅助通气治疗48、72h时,nIPPV组PaO2、PaO2/FiO2高于nCPAP组[48h:PaO2:(63.2±3.6) mmHg vs (52.3±6.7)mmHg,PaO2/FiO2:(243.2±32.8)mmHg vs(187.6±34.0)mmHg; 72 h:PaO2:(66.4±5.8) mmHg vs (51.8±5.9) mmHg,PaO2/FiO2:(280.6±16.8)mmHg vs(245.2±40.5)mmHg;1 mmHg=0.133 kPa],PaCO2低于nCPAP组[48 h:(40.3 ±4.8)mmHg vs (49.2 ±6.6)mmHg,72 h:(42.2±5.6) mmHg vs(57.3±6.9)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与nCPAP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9 ±46.7) hvs (180.5 ±50.1) h,P<0.05];氧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6±45.2)hvs (216.8 ±54.4)h,P>0.05].nIPPV组与nCPAP组患儿拔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37/40) vs 75.0%(33/44),P<0.05];频发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 (6/40)vs34.1% (15/44),P<0.05].nIPPV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低于nCPAP组[2.5% (1/40) vs15.9% (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晚发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及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Y能够更明显改善患儿肺部氧合功能,缩短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提高机械通气拔管成功率,并可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频发呼吸暂停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严重呼吸暂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治疗早产儿严重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选取82例短时间呼吸暂停2次以上(使用氨茶碱),6h内反复发生,或需要面罩复苏囊正压通气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HHFNC组40例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组42例,HHFNC组在此基础上应用HHFNC辅助治疗,NCPAP组应用NCPAP辅助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有创通气例数、无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氧交换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HHFNC组治疗总有效率、有创通气例数、无创通气时间、氧交换指标、总用氧时间与NCP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鼻损伤并发率低于NCPAP组[10.0% (4/40) vs 30.9% (1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呼吸道感染、晶体后纤维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并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治疗呼吸暂停作用与NCPAP相当,并能降低患儿鼻损伤的发生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应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或常规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方法 将28例给予PS治疗的N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CPAP组14例,给药后拔除气管插管,连接NCPAP通气治疗;CMV组14例,给药后继续应用CMV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血气、X线胸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用药后0.5 h,两组患儿PaO2和PaO1/FiO2升高,PCO2下降;至6、12、24和72 h,PaO2和PaO2/FiO2仍明显高于用药前水平,PCO2明显低于用药前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两组PaO2、PaO2/FiO2和PCO2差异无显著性(P>0.05);NCPAP组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MV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28 d是否需要氧气、肺炎、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死亡等方面,两组患儿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S后给予NCPAP治疗NRDS,能快速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减少机械通气使用率、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SNIPPV)作为气管插管呼吸机撤离后的过渡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胎龄<35周、需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67例,在符合拔管指征时,随机分为SNIPPV组(33例)及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34例).比较2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拔管失败率及并发症的患病率.结果 无创通气3h及12 h血气分析显示,SNIPPV组pa(O2)高于NCPAP组,pa(CO2)低于NCPAP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拔管后,SNIPPV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及拔管失败率均低于NCPAP组(P均<0.05),呼吸暂停发作频率低于NCPAP组(P=0.000);与NCPAP组比较,SNIPPV组机械通气时间较短,氧疗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NIPPV作为拔管后的过渡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RDS比NCPAP模式更有优势,可作为气管插管呼吸机撤除后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3.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是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 CPAP)的基础上给予间歇正压的一种呼吸支持模式,由于其具有避免气管插管等无创呼吸支持的优点,在早产儿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早产儿的重要辅助通气方式[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对比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与经鼻连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及鼻导管吸氧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差异,探讨HHFNC在治疗儿童毛细支管炎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我院儿童内科收治的需要氧疗但未达到机械通气指征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HFNC组、NCPAP组及鼻导管吸氧组(对照组).各组根据血气结果调节FiO2,以维持PaO2在60~70mmHg(1mmHg=0.133kPa)、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在90%~95%.所有病例在进行氧疗同时均给予抗感染、通畅气道及对症支持治疗.记录比较各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喘息、气促、三凹征、哮鸣音)、供氧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的PaO2、PaCO2、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HFNC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供氧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NCPA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HHFNC 组治疗后PaO2升高、PaCO2降低、呼吸频率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NCPAP 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HFNC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结果,减少供氧时间及住院天数;HHFNC作为呼吸支持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与NCPAP治疗效果相当,疗效确切,但副损伤相对较少,更有利于患儿的耐受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气管插管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断为RDS且需要呼吸支持的患儿,随机分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组[SIPPV+容量保证(VG)模式]和NIPPV组,两组患儿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分别于呼吸支持0、12、24、72h记录吸入氧浓度(Fi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气道压(MAP),计算P/F(PaO2/FiO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 NIPPV组21例,SIPPV+VG组23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入院日龄、应用PS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12、24、72hPaO2、FiO2、SaO2、P/F、a/APO2、MAP均较0h显著改善(P<0.001),而两组之间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气漏的发生率均低于SIPPV+VG组(P<0.05),肺出血、颅内出血(Ⅱ~Ⅳ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住院费用、上机时间均低于SIPPV+VG组,且氧暴露时间明显缩短(P<0.05)。NIPPV组有2例(9.5%)患儿因病情进一步加重改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两组患儿住院天数、治愈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作为治疗RDS的首选呼吸支持模式,可以迅速改善患儿的通气和氧合,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相比,可以降低VAP和气漏的发生率,降低患儿氧暴露时间,减少上机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Xu FS  Zhou ZX  Zhang XM  Yang SX  Hao CS  Li J  Dong SH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0):782-784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副作用少,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呼吸衰竭的治疗。NCPAP的不足是狭小的鼻塞内径加大了气道阻力,增加患儿的呼吸功。为此,Moa等^[1]对鼻塞(以下简称Moa鼻塞)进行了改进,并在体外模肺中证实能够减少呼吸功。我们于2001年1~6月对新生儿肺炎患儿使用Moa鼻塞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比较常规鼻塞与Moa鼻塞对患儿能量消耗和血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68例确诊NRDS病例予NCPAP治疗,观察患儿在NCPAP后的临床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68例应用NCPAP后58例患儿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气PaO2明显提高,PaCO2明显降低(P<0.01)。结论NCPAP可以改善氧合,对NRDS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评估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与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作为早产儿拔管后呼吸支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全面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关于NHFOV与NIPPV作为早产儿拔管后呼吸支持的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8月31日。采用RevMan 5.4软件及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NHFOV组和NIPPV组拔管后72 h内再插管率、改无创辅助通气后6~24 h的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气漏、鼻损伤、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入住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NRDS患儿66例,随机分为NIPPV组(32例)和NCPAP组(34例),分别于入院0、12、24、72h进行血气分析,比较氧合改善情况、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和预后等。结果治疗开始时(入院0h)两组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72h后PaO2、PaCO2、P/F、a/APO2均有改善(P均<0.05),且NIPPV组改善情况优于NCPA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CO2潴留、腹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IPPV组开奶时间较NCPAP组提前。NIPPV组经鼻通气治疗失败后改为插管行呼吸机通气率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较NCPAP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肺部氧合功能,缩短无创辅助通气及氧疗时间,减少了CO2潴留、腹胀的发生率,且开奶时间提前,降低了气管插管呼吸机上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 方法  7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 ,其中 型呼衰 2 7例 , 型呼衰 45例 ,予 NCPAP治疗 ,观察患儿在 NCPAP前、NCPAP后 4~ 6 h、2 4h的临床及血气变化 ,比较 Pa O2 及Pa CO2 的变化。 结果  70例病人 NCPAP后呼吸困难及缺氧征有不同程度好转 ,血气 Pa O2 明显提高 ( P<0 .0 5 ) ,Pa CO2 显著下降 ( P<0 .0 1)。 结论  NCPA P可以改善氧合和通气 ,对 型、 型新生儿呼衰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