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近年来,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年龄等危险因素对冠心病发病率和预后的影响已有了深入的研究,但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冠心病不同危险因素的作用强度是否存在差异,尚未引起完全重视。本研究主要分析危险因素与不同性别冠心病的危险关系。 相似文献
2.
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 5 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 ,对高危青年人的冠心病一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 15 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 5 0岁以下行冠脉造影者分为冠心病组 (89例 )和非冠心病组 (6 7例 ) ,收集临床心血管危险因素资料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5 6例冠状动脉造影者中 89例诊断为冠心病 (5 7.1% ) ,6 7例无冠心病(42 .9%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家族史、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及吸烟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3、0 .5 0、0 .97,优势比 (OR)分别为 1.0 6、1.6 5、2 .6 4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家族史、高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及吸烟是青年人冠心病的发生的高危因素 ,对这类人群应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诊冠心病(CHD)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并记录本院120例CHD患者中的性别、年龄、高血压、血脂、糖尿病、尿酸、吸烟、饮酒、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肥胖超重、体力劳动或运动量、冠心病家族史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20例CHD患者中,高血压病占63.3%(76/120),血脂紊乱占90.8%(109/120),糖尿病占35.0%(42/120),尿酸升高占53.3%(64/120),吸烟(男)占CHD患者的64.9%(48/74),饮酒(男)占39.2%(29/74),不合理膳食占47.5%(57/120),超重肥胖占70%(84/120),活动减少占CHD患者的72.5%(87/120),有CHD家族史占30.0%(36/120).[结论]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尿酸升高、不健康的习惯行为及生活方式、肥胖等,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锻炼身体、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减肥、调脂、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传统冠心病危险因子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比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267例合并早发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病变组)与96例冠状动脉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中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病变组比正常组的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吸烟、饮酒比例显著增高,且在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尿酸、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上显著增高,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年数、性别对早发冠心病有显著的预测价值,OR值分别为12.317、3.267、2.894、1.140、0.088。结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我国汉族人群年轻高血压患者出现早发冠心病的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内科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取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20例,详细记录其病史及相关信息.根据其是否发生抑郁分为抑郁组和未抑郁组,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中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为16.7%;抑郁组患者出院时HAMD评分为(19.2±3.5)分,明显高于抑郁组入院时评分(5.2±1.6)、未抑郁组入院时(5.3±1.5)和未抑郁组出院时(5.7±1.8)(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性格内向、住院时间延长、受教育年限长、冠心病年限长、家庭经济困难与住院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负面情绪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受教育年限与患者发生抑郁情绪为负相关关系,其余为正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内向性格、住院时间延长及家庭经济困难是住院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患者内向的性格、住院时间的延长及家庭经济的困难可以明显增加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可干预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降低患者出现抑郁的可能,提高疗效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冠心病是一多种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为了更好做到一级预防,将冠心病的重要致病性危险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方法 对214例冠心病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血压、糖尿病及吸烟史6个危险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 男性病人68.08%多于女性36.92%;各种危险因素频率分别为高血压病36.92%高居第一位,高脂血症60.28%占第二位,吸烟56.07%居第三位,以下分别为遗传史53.27%,糖尿病19.16%,高尿酸血症9.35%。结论 医务人员在行医过程中要积极干预除性别与家族史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最大程度地预防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造成冠心病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以加强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反复入
院率。方法 入选因冠心病二次入院的患者115例为研究组,并入选同期一次入院的冠心病患者78例为对照组,对
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再次住院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年龄、合并高血压(HBP)或2
型糖尿病(T2DM)率、首次以急性心肌梗死(AMI)入院率、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心脏超声左心房内
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经(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LVP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左
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合并高血压、LAD 增大、EF
降低是冠心病再入院的相关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对高龄、合并高血压及血糖异常、NYHA 分级或心脏超声
提示心功能较差及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患者应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心功能,对于降低冠心病患者
的再入院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性别人群的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主要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的差别。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08例,其中合并高血压350例,高血脂158例,糖尿病222例。分析男女冠心病发病的年龄及危险因素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结果冠心病发病平均年龄男性组(55.2±9.9)岁与女性组(64.5±10.1)岁比较有差异(P=0.04),在<50岁亚组中,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P<0.05)。女性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性组(均P<0.05)。女性高血压在70~79岁亚组较60~69岁亚组下降;糖尿病在男性和女性70~79岁亚组较60~69岁亚组都下降;高脂血症在男性70~79岁亚组构成比下降。冠心病人高血压和糖尿病在男性和女性各年龄亚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脂年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结论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在男性和女性冠心病患者中有差别。 相似文献
9.
魏春荣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20):2813-2814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具体情况。方法:对我院的冠心病病人从已确定的危险因素作词查,分析每个病人存在的具体危险因素。结果:在一定时期内,不变的危险因素有加强的趋势,医疗因素面临严峻的挑战。结论: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变因素和不可变因素是比较合理的,但不可变因素只是相对的,在可变因素中再分为医疗因素和非医疗因素,这样会更加提高医疗、个人和社会的自动性,更有利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发病因素与性别的关系。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2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性别分成女性组和男性组,每组61例,分析两组患者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结果女性组的肥胖、腹性肥胖的发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男性组的吸烟、饮酒、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的比例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及发病特点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防治要注意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老年冠心病患者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3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年龄(68.1±6.3)岁]冠心病诊断当年、前一年、前二年及前三年的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与300例老年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年龄(68.2±8.3)岁]相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上无明显差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组各年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甘油三酯(TG)诊断当年及前一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后者。冠心病组MS的发生率(诊断当年为22.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1.22%)及(1.7%)低HDL-C的发生率均非常低。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常伴多种严重代谢异常,重点加强对高血压及血脂的控制,可望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血运重建情况。方法选择356例行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PCHD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70例)和晚发冠心病组(LCHD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286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体重指数、PCHD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冠脉血运重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患者一般情况PCHD组的男性发病率、吸烟率、饮酒率、体重指数均高于LCHD组;PCHD组的年龄、PCHD家族史阳性率、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均明显低于LCHD组,且高血压病程也明显短于LCHD组(P0.05)。②PCHD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高于LCHD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LCHD组(P=0.013);PCHD组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LCHD组(P0.05)。③早发冠心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 7.793,P0.001)和高LDL-C水平(OR 3.745,P0.001)与早发冠心病明显相关,为其独立危险因素。④PCHD组介入治疗率高于LCHD组,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340);PCHD组患者未选择血运重建的比率低于L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PCHD组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比率低于LCHD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早发冠心病的患病率。早发冠心病患者选择CABG术和非血运重建的比率均低于晚发者,选择合理的介入治疗和优化的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PCHD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1)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发心房颤动的高危因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科学的预防依据。方法以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式,抽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了解房颤发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将冠心病住院患者年龄、性别、心率、血钾、尿酸、肌酐、尿素氮、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钾、尿酸、肌酐、尿素氮、IVST,LAD,LVPWT,LVEDD,LVEF水平是影响冠心病住院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冠心病住院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血钾、血红蛋白等指标,加强健康宣教,提早预防,将出现房颤的概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综合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对老年人冠心病的影响。方法 对 35 7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 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确诊冠心病 2 32例 ,阳性率 6 5 4%。单因素分析 ,增龄、男性、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体重增加、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易致老年冠心病事件发生。多因数回归分析 ,性别、年龄、吸烟及LDL/HDL C为冠心病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与年轻患者比较老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更高。因此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可为老龄患者带来的绝对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5.
常见的冠心病初次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男性占60%,女性占45%)。故冠心病防治必须强调预防第一。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检测,从而控制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对109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对比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2008年和2010年体检结果,分析北京市昌平区银行职员心血管病及危险因素发生率。方法比较2年的体检结果,分析总体及20~39岁、40—59岁年龄阶段人群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肝功能、心电图异常及脂肪肝的发生率。结果2010年与2008年比较,总体人群血压偏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05),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心电图异常及脂肪肝发生率增高,两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体重超标、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偏高、脂肪肝及20—39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年的时间里该人群常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20例年龄<45岁因胸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青年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生化指标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冠脉造影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差异.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tata 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青年人冠心病发生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冠脉造影阳性的青年患者男性(P=0.002 5)、吸烟史(P=0.0365)、高血压史(P=0.003 5)、肌钙蛋白T(cTnT)(P=0.000)、B型钠尿肽(BNP) (P =0.000)、总胆固醇(TC) (P=0.023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P =0.040 9)、血糖(P =0.000)、纤维蛋白原(Fib) (P =0.035)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TBIL) (P =0.001)、直接胆红素(DBIL) (P =0.0048)水平均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阳性与否与青年患者性别(OR =3.4)、吸烟史(OR=2.4)、高血压病史(OR=1.98)、TC(OR=1.34)、LDL-C(OR =1.38)、Fib(OR=1.77)、TBIL (OR =0.91)和DBIL(OR=0.77)水平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男性、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纤维蛋白原、低胆红素是青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对这部分人群进行早期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拟诊冠心病行冠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共90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57.27±7.61)岁],所有入选患者均证实未患有糖尿病。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以及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导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各组患者吸烟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病例组的腰臂比(WHR)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单纯冠心病组Ln(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2个病例组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A-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总胆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单纯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中总胆固醇的OR值最大,为强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和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吸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冠心病高危患者,应加强宣教,鼓励患者戒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20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了解患者术后发生CIN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CIN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肾功能不全、高龄、糖尿病及造影剂用量是CIN发生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PCI术前做好风险评估,合理使用造影剂,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CIN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