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加游离植皮修复指背皮肤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加游离植皮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28例32指手指背侧皮肤缺损.男22例,女6例;年龄17~45岁,平均26岁.外伤致皮肤缺损24例28指,伤后至手术时间1 h~21 d;肿瘤切除后4例4指.缺损位于手指近节24指,中远节8指.缺损范围为2.1 cm×1.2 cm~4.5 cm×2.5 cm.术中采用2.3 cm×1.4 cm~4.8 cm×2.8 cm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加游离植皮修复,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2例皮片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Ⅱ期愈合.余筋膜瓣及皮片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供区愈合良好.术后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手指背侧外形丰满,不臃肿,伸屈活动自如.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的评定标准,优26指,良6指.结论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加游离植皮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供可靠,可修复手指背侧不同部位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2.
指部皮肤缺损的修复近年来有很大进展。对伴有骨及肌腱外露的指背皮肤缺损,有报道用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3月至今应用带蒂岛状筋膜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12例,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岛状筋膜瓣修复甲床及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甲床及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对22例此类患者采取同指逆行指动脉岛状筋膜瓣翻转覆盖创面后游离植皮,通过随访观察手指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了解临床疗效,总结优缺点。结果随访1-8个月,平均4个月,22例筋膜瓣植皮全部成活,患者对外形和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结论同指指动脉岛状筋膜瓣加植皮具有易于切取、对供区影响小、外形良好等优点,是修复甲床及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1 典型病例 患者,女,11岁,因注塑机压伤右手指背3天转来本院。查:右手2~5指背分别有10cm×30mm、15cm×50mm、12cm×25mm、10cm×35mm烧伤区,创面中央烧成焦痂。清创后分别取带第2、3、4掌背动脉的筋膜瓣逆行转移到第3、4、5指背,并分别在其上植皮,术后除示指远端约10mm发生坏死外。其余筋膜及皮片成活良好,供区直接缝合。  相似文献   

5.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背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指腹缺损是手部的一种常见损伤,对于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较多。我院于2000年2月~2003年3月应用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伤指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以伤指指背筋膜为蒂,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岛状皮瓣顺行或逆行转移修复指腹或指背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在手指近、中节背侧沿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走行方向设计并切取筋膜蒂皮瓣,切取皮瓣时蒂部带一矩形皮瓣,以减轻转位后皮瓣蒂部的张力。皮瓣顺行转移不需缝合神经,逆行转移时与受区神经缝合。皮瓣切取范围不超过手指侧中线,切取面在腱周浅层,皮瓣转移轴线沿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走向。结果 本组17例22指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采用伤指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指腹或指背皮肤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Ⅰ期修复多指指端缺损的方法.[方法]自2005年2月~2007年7月,对30例(69指)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和对侧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筋膜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结果]除3例皮瓣部分坏死外,余全部成活,经6个月~2年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两点辨别觉为6~8 mm,平均6.8 mm.[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疗程短、疗效满意,是治疗多指指端同时缺损的一种可行的于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指背岛状筋膜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并扩大其应用范围。方法利用指掌侧动脉与指背侧动脉系统之间的动静脉吻合网,形成指背岛状筋膜瓣,修复同指背侧软组织缺损;将其与同指指动脉神经蒂岛状皮瓣串联后可修复手部其他部位软组织缺损。结果 手外伤急诊应用39例,效果良好。结论 指背岛状筋膜瓣是Ⅰ期修复同指指背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与同指指动脉神经蒂岛状皮瓣串联可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12岁,电锯伤,致左拇指末节背侧一半骨皮肤软组织缺如12h于2005年4月10日入院。入院后行急诊清创,取同侧髂骨外板骨片一块,修剪成拇指末节一半形状,用3枚克氏针将其固定于指骨残段骨面上,重建末节指骨,将背侧指间关节囊固定于骨片基底;于近节拇指背面内外侧做长切口(远端与伤区相连),掀起皮肤层;逆行切取足够长的筋膜瓣(近端与内外侧切断,远端留3~4mm蒂),筋膜瓣翻转覆盖骨面,周边缝合固定,其表面游离薄皮片覆盖,术后10d拆线,2个月骨片愈合拔除克氏针。随访7个月,患指无疼痛,  相似文献   

10.
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指背筋膜逆行皮瓣修复指腹、指尖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在手指近节中远段及近侧指间关节背倒设计皮瓣,皮瓣边缘不超过手指侧正中线,轴点位于远侧指间关节背桡侧或尺背侧,指背侧缘为轴心线。切取的皮瓣内含有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转移后与创面指固有神经断端缝合。结果 本组1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5~18个月,外形美观,质地柔软、耐磨,指腹两点辨别觉为4mm—7.5mm。供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皮瓣具有不损伤主要动脉、神经,操作简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等优点,重建的指腹感觉恢复满意,是修复指腹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指动脉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对12例不同节段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以近创面指动脉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背缺损,其中顺行推进皮瓣7例,逆行岛状皮瓣5例.结果 术后皮瓣均顺利存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10例获得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年;2例失访.皮瓣质地与周围组织接近,外形无臃肿;根据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优8例,良1例,可1例.结论 采用指动脉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是一种修复同指指背皮肤缺损的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应用指动脉皮支链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各种外伤造成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15例,应用指动脉皮支链岛状皮瓣修复创面,术后给予显微外科常规护理,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生素治疗。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4例术后皮瓣远端发绀,间断拆除1~2针缝合线后好转。术后随访4~12个月,患者浅感觉恢复,手指功能按照总主动活动度/总主动屈曲度标准评定,优9例,良6例。结论指动脉皮支链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游离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应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6例6指指腹缺损的患者,采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1.0cm×1.0cm~2.0 6m×2.5 cm,供区为患指或邻指的近节桡背或尺背侧,供区全部采用全厚皮片植皮.结果 术后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质地、外形满意,手指功能恢复优良,远指间关节活动度为0°~60°,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11mm.皮瓣供区创面Ⅰ期愈合,远期随访植皮区耐磨,无破溃发生,供区指体活动未受影响.结论 应用游离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修复后指腹饱满、外形逼真并具有感觉,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指固有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同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对45例52指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以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结果 45例中除4指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经4~8个月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吻合神经皮瓣的两点辨别觉为6.0~9.0 mm,平均7.4 mm.未吻合神经的皮瓣的两点辨别觉为8~10 mm,平均9 mm.植皮区无明显凹陷,5指轻度色素沉着,4指出现植皮边缘瘢痕挛缩,其中1指远侧指间关节约10°伸直受限,经理疗后未见缓解.2指出现供区瘢痕触痛,经理疗后部分缓解.在常温下和冰水中均未出现苍白、发凉.供指指腹感觉均为S_4.手功能按ATM法,优42指,良7指,可3指,优良率达92%.结论 该术式不损伤手指的主要动脉,是治疗手指皮肤缺损的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应用前臂或足背静脉皮瓣修复断指伴皮肤和指动脉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3例断指伴掌侧皮肤、动脉缺损的患者行前臂静脉皮瓣移植8例,足背浅静脉皮瓣移植5例,其中带肌腱重建屈指功能3例,均为一期修复。结果13例静脉皮瓣与再植手指全部成活,外形与功能良好。结论静脉皮瓣一期修复再植手指血管与皮肤缺损操作方法可行,对供区损伤小,成活率高,手指外形好,如伴肌腱缺损.可同时重建手指屈伸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上臂外侧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肘背部纵向缺损距离<3.5 cm的较小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6例肘背部较小创面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16~76岁,平均53岁。碾压伤3例,冲床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4 h 30 min~7 d,平均29.5 h。肘背部慢性感染1例,病程12个月。创面范围为4.0 cm×2.5 cm~9.5 cm×3.5 cm,均伴有骨或肌腱外露。采用大小为6.0 cm×4.0 cm~12.5 cm×9.5 cm的以上臂外侧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移位修复肘背部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6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外形无臃肿,质地、颜色与周围组织相似。末次随访时皮瓣两点辨别觉为12~16 mm。肘关节活动无障碍,屈伸活动度95~125°,平均105°。结论以上臂外侧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手术操作简便、对供区影响小,是修复肘背部较小创面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手指背侧微血管网为血管蒂的手指近、中节背侧皮瓣逆行修复手指不同平面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以近节及中节手指桡、尺背侧的手指背侧微血管网为血管蒂,逆行修复手指近指间关节掌侧,及其以远指体掌背侧及侧方皮肤缺损60例78指,皮瓣大小为1.2 cm×2.0 cm~2.5 cm×3.5 cm.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73指皮瓣成活,5指中节指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皮瓣两点辨别觉8~10 mm,指间关节活动功能好.结论 该皮瓣具有操作简单、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指固有神经等优点.近节指背皮瓣面积大、血管蒂长、旋转弧大、成功率高.中节指背皮瓣血管蒂短,可用于修复末节甲根及甲中段平面背侧及指侧方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逆行筋膜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方法 我院于1997~2003年,采用第一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9例,该皮瓣以第一掌背动脉在第二掌骨背侧的纵轴为轴线,以筋膜为蒂,蒂部设计在皮瓣的远侧,供血动脉为示指桡侧指动脉。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半年以上5例,修复后指腹两点辨别觉为6mm~11mm(平均7.9mm),外形满意,患均恢复原工作。结论 切取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安全可行,是修复示指皮肤大面积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邻指皮瓣与指动脉岛状皮瓣在修复指端缺损中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2009年5月-2010年5月50例指端缺损患者.缺损范围:0.8cm×1.0cm-1.5cm×2.5cm。根据病情应用邻指皮瓣修复25例,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25例。术后随访1~1.5年,对患指整体外观、伸屈功能、皮瓣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有无出现痛觉过敏及患指耐寒性进行比较。结果46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坏死及水疱,4例指动脉岛状皮瓣出现瘀紫水疱,予拆除蒂部部分缝线及换药治疗。皮瓣成活:邻指皮瓣术后患指整体外观及耐寒性较指动脉岛状皮瓣好。对伸屈功能采用芹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5,V=1,P=0.03)。对两点辨别觉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得t=2.518.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感觉恢复采用有序分类变量两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得Z=2.456,P〈0,05。、按照α=0.05检验水准,拒绝H10。两组中位数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用邻指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较指动脉岛状皮瓣具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足母)趾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对18例此类患者采用(足母)趾趾背皮瓣移植修复。通过随访观察手指外形、功能恢复情况,了解临床疗效,总结优缺点。结果随访2-6个月,平均3.6个月。18例皮瓣全部成活,患指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足母)趾趾背皮瓣具有血管蒂较为恒定,易切取,皮瓣带感觉神经,与手指指背外形、功能相近,且可以携带部分伸肌腱,是修复手指指背复合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