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53岁,因绝经3年,阴道少量流血20d而入院.妇科检查:子宫平位,稍大,表面略呈结节状.B超示:子宫底探及4.6cm×3.2cm×4.4cm肌瘤,呈玻璃样变.行子宫全切除,术中见子宫约8cm×7cm×7cm,形态欠规则,表面有多个小结节状突起.双附件未见异常.病理检查:8cm×7cm×6cm全切子宫一个,已被剖开,肌壁内见多个结节状肿物、界清,切面实性、灰白、编织状,其中一个结节直径约4cm,切面呈黄白色.镜下见:肿瘤由编织状排列的平滑肌细胞组成,切面呈黄白色者其肿瘤组织内出现成熟的脂肪组织,呈团块状分布,与平滑肌细胞交错排列,分界清楚(见图1).病理诊断: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一个结节为脂肪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2.
引言腹膜囊性间皮瘤较少见[1,2],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腹部肿物半年于2005年8月3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出现中下腹部间歇性轻度疼痛,经用抗菌素治疗症状无缓解。体检:中下腹部可触及直径约4cm大实性包块,质硬,呈结节状,活动度差。B超示:中下腹部探及4cm×3.8cm×3.6cm囊实性占位。于8月8日行剖腹探查术。手术见肿物位于脐下深部,呈结节状,与腹膜和周围骨骼肌组织紧密粘连。病理检查:灰白色肿物1个,4cm×3.6cm×3.5cm,表面呈结节状,不光滑。切面灰白色,呈大小不等的多囊性,囊腔内有灰白色粘稠样物。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囊状结构和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囊腔内被覆立方上皮,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突向腔内见,图1,少数瘤细胞可见核仁及核分裂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囊腔内上皮细胞呈间皮细胞特异性抗原、上皮膜抗原和Kreating染色均阳性,见图2,CEA阴性;囊腔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呈Vi mentin阳性,见图3。病理诊断:腹膜囊性间皮瘤(低度恶性)。2讨论腹膜间皮瘤为较少见的肿瘤[1,2]。可分为腺瘤样瘤、腹膜囊性间皮瘤和恶性间皮瘤。此瘤通常发生在中年女性...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7岁,腹部不适及腹部包块3个月于2001年3月27日入院.体检:腹部胀满,腹腔触及一巨大肿物,表面尚光滑.B超示:腹腔巨大囊实性占位.术中见:腹腔巨大肿物,表面光滑,约27 cm×26 cm×18cm大小,触之囊性感,穿出大网膜,长入胃腔,与肝及胰腺粘连,将其完整摘除送病理检验.病检:灰褐色不规则结节状肿物一个,30 cm×28 cm×23cm大小,包膜不完整,切面灰黄色,鱼肉状,质地细腻.部分区域出血,见多处囊性变及坏死,内含咖啡液.光镜F示:瘤细胞呈梭形,不规则漩涡状、束状纵横交错紧密排列,细胞丰富,增生活跃,大小不等,核深染,染色质粗糙,有异型性,见病理性核分裂.其间见散在瘤巨细胞,并有出血、坏死.少部分区域瘤细胞稀少,见长杆状核及无核区,见verocay小体轮廓(见附图).免疫组化:S-100阳性.病理诊断:腹腔巨大恶性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4.
1 临床病理资料患者男 ,6 0岁 ,因发现全身皮下多发性结节 2月余入院。始初结节较小 ,且局限于四肢屈侧 ,后见结节逐日增多、增大 ,压之微痛而来我院就诊。半年前曾因右中腹壁皮肤黑痣作激光治疗。 5年前在外院曾作左臂部肿物切除术 ,当时未作病理检验。入院查体见头面部、左腋窝、颌下、躯干及四肢散在大小不等结节 ,结节直径 0 5cm~ 3cm ,部份结节突出皮肤 ,表面红肿 ,紫兰色 ,质硬 ,轻压痛 ,与皮肤粘连 ;部份结节位于皮下 ,表面皮肤正常 ,质硬 ,活动度差。B超提示肝多发实质性占位 (转移瘤 ?) ,X线胸片双肺无异常。临床诊断为多发性…  相似文献   

5.
例1 患者女,53岁。因左耳后黄豆大黑色肿块增大1年,于1996年8月5日行左耳大部切除术,病理诊断:结节型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行免疫治疗。1997年2月11日因左颈部淋巴结肿大,行左颈淋巴结廓清术,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转移性黑色素瘤(5/7),术后治疗同上。1999年6月16日因右股后肿块6个月入院。查体右股后皮下触及一约4cm×4cm肿块,边界清楚、质硬、固定、轻压痛,皮色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部X线及腹部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6月21日在局麻下行右股后肿块切除,术中见肿块约4cm×4cm×3cm,呈暗黑色,边界尚清,基底与肌膜粘连,完整切除肿块及周边组织。病理诊断:转移性结节型恶性性黑色素瘤,血管内见瘤栓。患者拒绝治疗,仍在随访中。 例2 患者男,51岁。因左上臂肿块40年渐大1年于1997年4月24日入院。查体:左上臂6cm×4cm菜花样黑色肿块,表面破溃、出血。左腋下触及一直径约1cm肿大淋巴结,固定、无压痛。鼻、咽部无异常。胸部X线及腹部B超检查均正常。于1997年5月6日行左上臂肿块及左腋窝肿大淋巴结切除,病理诊断:左上臂恶性雀斑型黑色素瘤,血管内见瘤栓,淋巴结瘤转移(1/1)。出院后未行任何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6岁,咳嗽、胸闷半年余.CT示:右肺下叶约2 cm×1 cm×1 cm的结节一个,分界不清.手术切除送检.病理检查:8 cm×5 cm×4 cm肺叶组织一块,切面见2 cm×5 cm×1 cm的孤立结节一个,灰白,质细,无包膜,与周围肺组织分界不清.镜检:梭形瘤细胞呈束状排列,可见瘤巨细胞、多核巨细胞,胞浆内散在含有多量小空泡的组织细胞,核异形明显,核分裂易见.肿瘤细胞组化标记:Vim( )、CD68( )、AAT( )、CK(-)、EMA(-)、S-100(-)、SMA(-)、Desmin(-)、Myoglobin(-).病理诊断: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60岁,维吾尔族.因左股部皮肤溃疡6年,其溃疡周边隆起,迅速增大1年,于1997年8月13日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股部外侧皮肤出现绿豆大小的皮肤溃疡,有少量的渗出物,时轻时重,在外院治疗无效,其病灶也不变化.入院前半年溃疡周围出现数个肿物性隆起并逐渐融合,形成结节状肿块,迅速增大伴疼痛,活动后加剧.体检:左侧股部外侧皮肤见一菜花状肿物,大小为12cm×8cm,表面破溃,有渗出物并覆褐色结痂.诊断为“皮肤癌”,将肿块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术后20天切口愈合出院.病理大体所见:梭形皮肤及肿瘤组织1块,大小为13cm×10cm×2.5cm,皮肤表面见12cm×8cm大小的灰白色不规则隆起性肿块,表面高低不平,有破溃并覆盖褐色结痂,切面灰白色,质硬.镜下检查:肿瘤组织表面高度角化,瘤细胞呈片状、条索状结构相互交织,形成宽带状向真皮延伸,宽带的间质水肿,结构疏松,淋巴细胞浸润.瘤组织内少许区域可见有护膜内衬的小孔状结构.肿瘤细胞较棘细胞小,呈镶嵌状排列,核圆形、椭圆形,染色质粗糙,嗜碱性,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部分区域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有异型性并见核仁、核分裂象及坏死.瘤细胞巢周边无栅栏样结构.病理诊断:低度恶性汗孔上皮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恶性淋巴瘤进行彩超、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恶性淋巴瘤可发生于全身一个或多个部位,表现为单纯淋巴结肿大和多个脏器受累,前者声像图为界限清晰的堆积或排列状低回声结节,后者为该脏器肿大,内见无包膜的片状或境界清晰的结节状回声.结论超声检查对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患者,女,58岁。阴道流黑色液2月,量多。查:阴道前壁见1 cm×1 cm~3 cm×2.5cm大小不等的结节多个,质硬、紫黑色。取材活检。送检组织为1.5 cm×1.2 cm不规形灰黑色组织一块,切面灰黑色。镜下:见大量似淋巴瘤细胞样的瘤细胞弥漫散在,核大,核仁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部分瘤细胞胞浆内见深褐色  相似文献   

10.
肺原发性软骨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肺软骨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亦困难,文献报道甚少,我们遇到2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68岁。因胸闷1月、声音嘶哑2周到我院就诊。体检:无阳性体征。X片示右肺门增大,并右上纵隔增宽,诊断为右上肺癌可能;CT示右肺上叶炎伴肺不张,纵隔内无肿大淋巴结,多考虑为阻塞性肺炎;纤维支气管镜示右肺上叶前段开口见0.5cm×0.4cm大小类圆形淡红色肿瘤。诊断为右肺上叶肿瘤,术中行右肺上叶肿块楔形切除,冰冻报告良性,肿瘤为圆形肿物一个,有薄层纤维包膜,切面灰白、小结节状,质稍硬、半透明。镜下:肿瘤由分化成熟的软骨组织构成。病理诊断:右肺软骨瘤。例2患者女性,58岁。因胸闷气促2月入我院就诊,体检:无阳性体征。X线示左肺下叶背段一肿块约3.0cm×3.5cm,边缘清,有分叶。诊断为左下肺周围型肿块;CT示左肺下叶一不规则团块影,密度不均,其内可见数个点状钙化灶,边界完整。诊断为良性肿瘤;纤维支气管镜无异常,诊断为左肺下叶肿瘤,术中行右肺上叶肿块楔形切除,冰冻报告良性,肿瘤表面包膜完整,灰白色,有多个结节状突起,切面质地较硬,灰白色,半透明状。瘤细胞表面被覆纤维性包膜,瘤体由...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7岁,8年前行右颈部神经鞘瘤切除术;6年前,活动后胸闷气短;2月前症状加重,在外院行胸片示:左上纵隔及右肺下软组织结节影,胸部CT示:胸、腹壁及肌内多发占位,腰椎MRI示:椎管内、腰椎两侧及腹部多发神经鞘瘤可考虑.于2009年2月25日入我院,查体: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胸腹部有多个大小不等结节,质中,活动度可.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入院诊断:全身多发性神经鞘瘤.处理:术前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于3月2日在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胸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左肺发育良好,左侧胸腔无积液,主动脉弓上1cm有一10cm×7cm×5cm的肿块,界清,打开包膜后完整切除.右侧胸壁内见一10cm×7cm×6cm的肿块,界清,连同部分胸膜一起切除.术毕,放置闭式引流瓶,逐层缝合伤口.患者返回病房后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89%,心率167次/分,对症处理并将血压维持在110/70mmHg,瞳孔右侧8mm,左侧4mm,对光反射消失,积极抢救,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头颅CT检查示:颅内多发占位,合并出血.在血压稳定下脱水降颅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多脏器功能障碍.术后病理诊断:神经鞘瘤(病理号20093271).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2岁。1岁时其母发现右足跟长一约花生米大肿物,因对行走无明显影响而未诊治。后肿物逐渐增大。1988年4月曾在本院门诊行刮除术,诊为右足跟良性脂肪母细胞瘤。近来又明显增大。X线片示跟骨周围软组织肿胀,内示密度增高影,骨质未见破坏。于同年9月入院。查体:右足跟部肿物,4×3×3 cm,质较硬,活动度差,关节活动不受限。手术见肿物位于皮下,似脂肪组织,与周围有轻度粘连,钝性分离。病理检查:不规则肿物,4.5×3.5×3 cm,部分表面呈多结节状,包膜不完整,切面灰白及淡黄色,半透明,质细腻。镜下见瘤组织被少量纤维组织或裂隙状毛细血管分隔呈小叶状,成熟脂肪组织与含有粘液样基质的幼稚的间叶组织多分界清楚,部分有穿插移行。瘤细胞胞膜多不清楚,核膜不光滑,核呈梭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丰富区偶见核分裂及核的假性异形,核染色质细,分布均,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3岁。因左膝部胀痛20年于1997年9月8日入院。曾在外院多次就诊,诊断不明确。查体:左膝下前内侧有4cm×3cm肿块,外侧有2cm×1cm肿块,质硬,触之凹凸不平,呈结节状,有压痛,局部皮肤无红热及静脉显现。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和院后行x-ray检查:左胫骨上端骨质破坏,皮质变薄,无骨膜反应。肿瘤系列验测及碱性磷酸酶检查结果均正常,血沉略快(mm/L)。胸部X线及腹部脏器B超检查均正常。术前诊断:左胫骨骨巨细胞瘤。于1997年9月12日在腰麻下行瘤体刮除植骨术,内侧隆起处纵形切开后见骨膜增厚、溃烂,行肿瘤(4cm×3cm×15cm)切除,骨质破坏2.5cm×2.5cm,内充满灰黄色、灰白色鱼肉样组织,以刮匙刮净,空腔约5cm×4cm×3cm,将备用碎骨植于该腔。外侧隆起处切开后见皮下为鱼肉样组织,无骨质破坏,该病灶与内侧病灶相连。病理检查:光镜下见瘤组织主要由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黄色瘤样细胞及巨细胞构成。纤维母细胞核大、核膜厚,细胞排列呈束状、车辐状(图1);组织细胞胞浆丰富,部分细胞体积大,核仁明显嗜酸性(图2)。世细胞多为单核,多核巨细胞较少。瘤组织内有出血、坏死。病理诊断:左胫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相似文献   

14.
张德巍  高英  杨大业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1):1407-1409
目的:探讨胃恶性间质瘤的术前诊断方法及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2005年间收治的9例胃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理化检查、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胃恶性间质瘤患者多表现为反复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不适及腹部包块,纤维胃镜、超声内镜、消化道钡透、腹部CT检查有助于手术前诊断。本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为5.5cm~21cm,平均为11.8cm,根治性手术7例、姑息性减瘤手术2例,根治性手术患者中2例术后复发接受二次手术,4例无瘤生存5年以上,姑息性手术2例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内死亡。免疫组化检查CD117阳性9例(100%)、CD34阳性7例(77.8%)、Vimentin阳性7例(77.8%)S-100阳性5例(55.6%),Actin阳性4例(44.5%)。结论:免疫组化检查可确诊胃恶性间质瘤,根治性手术减少手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1岁.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诊断为胸中段食管瘤,于1997年3月11日经左胸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术后恢复顺利,切口处组织愈合良好.出院后34天发现颈部切口皮下结节,初诊为颈部切口皮下结扎线反应性增生,未做处理,结节逐渐增大,于1997年6月19日行结节切除,其结节约4cm×4cm×3cm大小,位于切口皮下,与周围组织稍有粘连.术后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对照原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切片,诊断为食管癌颈部切口皮下种植.讨论 食管癌是原发于其粘膜的恶性肿瘤,转移方式以淋巴转移、管壁内扩散和直接浸润为主,种植转移甚为少见,笔者亦未查见手术切口种植的报道.我们分析发生颈部切口种植的可能原因有:(1)肿瘤外侵明显,瘤体大,在上提至颈部的过程中肿瘤细胞脱落于颈部切口;(2)手术操作中的无瘤技术意识薄弱,没有用纱布充分保护切口,吻合完毕后没有充分冲洗切口在去掉肿瘤过程中细胞脱落种植.因此,食管瘤手术时对瘤体大而外侵明显者应在胸内切除后再提至颈部吻合,可避免颈部切口种植转移的发生,应视为教训,引为戒鉴.  相似文献   

16.
脾上皮样血管肉瘤 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景  柳凤轩 《癌症》2001,20(9):1008-1008
患者 , 女 , 61岁 , 间歇性左上腹隐痛 1月余 , 于 2000年 10月 18日入院治疗 (住院号 : 288041). 查体 : 全身状况好 , 腹平坦 , 左上腹轻压痛 , 脾区轻微叩痛 . B超示脾占位 , 内有多个无回声暗区 ; CT示脾肿大 , 以脾后极更明显 , 外缘凹凸不平 , 可见多个较小的不规则类圆形低密度病灶 , 边界不清 . 强化 3 min后 , 脾脏显示出多个充盈缺损区 , 边缘清晰 . 临床诊断 : 脾脏恶性肿瘤 , 考虑为恶性淋巴瘤或血管肉瘤 . 2000年 10月 25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脾切除手术 . 术后病理检查 (病理号 : 20008986): 切除全脾一个 , 大小为 12 cm× 8.5 cm× 4 cm, 切面见一大小为 3.5 cm× 5 cm× 4 cm的灰红色结节 , 呈分叶状 , 质软 , 可见出血及坏死区 ; 镜下见脾脏部分区域为瘤组织所代替 , 可见瘤细胞与脾血窦内皮细胞有移行 . 瘤细胞圆形、卵圆形 , 呈上皮样 , 胞体大 , 边界清楚 ; 胞浆丰富、嗜酸性 , 呈空泡状 , 偶见含有单个红细胞 ; 胞核大、淡染 , 核仁突出 , 多紧贴于核膜下 . 瘤组织中可见大量单核及多核瘤巨细胞 , 核分裂相约 15个 /10HPF. 瘤细胞弥漫呈片状排列 (图 1A), 局部见有裂隙状、管状及乳头状结构 . 瘤组织内有大片出血及坏死 , 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 . 免疫组化染色 : CD34(+ )(图 1B), FVIII R(+ )(图 1C), Pan Keratin(+ ), CK8(+ ), EMA(+ ), Vimentin(+ ). 网状纤维染色 : 清晰显示大小不一的血管腔 , 瘤细胞分布成巢 , 巢周绕以网状纤维 . 病理诊断 : 脾上皮样血管肉瘤 .  相似文献   

17.
卵巢粘液性肿瘤伴附壁结节罕见,复习文献至1990年得20余例,其中肉瘤型附壁结节不足10例,现报告2例如下:例1 24岁,未婚,13(5-6)/(28),1992年10月28 日主因下腹部肿物入院。11月6日临床以盆腔巨大占位病变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卵巢、行右侧卵巢肿物切除。病理检查:灰白色囊性肿物30×20×11cm,内为棕黄色粘稠液体、壁厚0.1~0.5cm,囊壁一侧见一实性结节 4.5×2×2cm,边界欠清、切面细腻、棕黄及灰白色,质脆。镜下见囊壁内衬单层粘液柱状上皮、结节中瘤细胞弥漫分布、单核或双核多边形、圆形细胞与梭形细胞交织在一起。胎浆淡粉红色,核较大,异型明显,核分裂象10~22个/10高倍视野,并见较多病理性核分裂。嗜银染色瘤细胞间产生丰富的网状纤维。病理诊断: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型附壁结节。例2 30岁,已婚,1992年8月因下腹肿物入  相似文献   

18.
肾平滑肌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3岁.右腰部胀痛不适5月,于1998年10月19日入院.一个月前,B超检查发现右肾上极低回声区;CT扫描显示右肾中上极占位,向肾盂内突出,肿物CT值平扫58Hu,增强71Hu.发病以来无发热、血尿、乏力、消瘦等现象.体检无阳性体征.血生化检查未见异常.IVU显示右肾影增大,右肾盂、上盏压迫变形,左肾正常.术前诊断为右侧肾癌.予行肾癌根治术,术中见右肾上极与周围组织粘连,中上极质地较硬,可见一5cm×4cm×4cm肿块,则行右肾切除并清除肾周脂肪,肾蒂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无肿大.病理检查右肾大小为11.5cm×6.3cm×6.2cm,表面粗糙,结节状.切面有6个结节,境界尚清楚,大者直径3.5cm,向肾益内压迫,小者如蚕豆,切面灰白或灰黄,部分包膜完整,肿瘤位于肾实质.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梭形,部分细胞肥胖,核分裂象不多见,胞浆伊红色,瘤组织结构杂乱,可见漩涡状结构,间质内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嗜酸细胞浸润.局部瘤组织与肾组织结构不清(见附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Desmin( ),α-AT(-),LYSO(-),S_100(-),PCNA(-).病理诊断(右)肾平滑肌瘤,有交界低度恶性.随访3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9.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由异常黑色素细胞过度增生引发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和黏膜组织,肺恶性黑色素瘤多为转移性,表现为周围肺野小结节,原发肺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也很少出现肺门区较大肿块类似中央型肺癌的表现.肺恶性黑色素瘤合并肺腺癌更为罕见,尚未见国内外有文献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收治的1例肺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提高前列腺恶性结节术前诊断符合率。方法 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结节65个(60人),其中前列腺癌结节15个(15例)、肉瘤结节2个(2例)、囊肿1个(1例)、结核结节2个(2例)、增生结节45个(40例)。分析良恶性结节超声显像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前列腺恶性结节特点:多位于外腺区(76.4%);多呈实质低回声(直径<2cm者)(81.8%);恶性结节钙化率低(29.4%);前列腺包膜破坏(76.5%);外腺对称性消失(82.4%);超声多项指标联合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84.6%(55/65)、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8.2%。结论 直肠超声检查存在多项支持其性质判断的特征时能够鉴别前列腺结节良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