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的小切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579例(772眼)原发闭角青光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4眼行复合小梁切除术,B组:458眼行改良的小切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随访一年,观察术后眼压、滤过泡、视力、并发症等。结果:A、B两组术后早期结膜渗漏X=4.95,P<0.05有显著性差异,随访一年有效率过泡、眼压、及视力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的小切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较好的防止术后组织瘢痕形成,是简单易操作、安全,经济、并发症较少的治疗青光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1994~1998年,我们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302例(共521眼),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302例(521眼),男146例,女156例;年龄3个月~71岁,平均35.6岁。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41例(243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86例(152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45例(81眼),继发性青光眼28例(41眼),先天性青光眼2例(4眼)。眼压3.2~8.5kPa,平均4.2kPa。1.2 术前准备 (1)术前常规抗生素眼液点眼,冲洗泪道;(2)降眼压:0.5%噻吗洛尔眼液及1.0%毛果芸香碱眼液点眼,口服醋氮酰胺及碳酸氢钠片,入院时眼压超过5.34kPa者,术前30min静滴20%甘露醇…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由于滤过泡内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而产生胶原,使滤过通道瘢痕粘连致手术失败。1993~1997年,我们对小梁切除术加以改进,并在术中加用氟尿嘧啶治疗青光眼32例36眼,收到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32例36眼中,男8例10眼,女24例26眼;年龄47~49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2例12眼,慢性闭角型18例22眼,继发性2例2眼。病史6h~10d。曾对症治疗23例,均有眼胀痛、视物不清、恶心、球结膜充血。入院后连续3次测眼压均为3.62~14.57kPa,视力光感至4.3。眼底检查:凹陷直径与视乳头直径比值>0.6者26例,视野变小28例。1.2 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原发性青光眼双眼小梁切除术传统作法采用分期手术,其缺点在于老人、糖尿病、肾病及心血管等病患者接受此手术时,因局部或全身反复使用降眼压药物将带来副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双眼原发性青光眼同期小梁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同期住院的双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3例46眼同期小梁切除组和28例56眼分期小梁切除组。术后分别定期观察前房、滤泡、晶体、眼底、视力、视野、眼压。结果 经观察3个月,同期手术组视力、视野稳定,眼压恒定在正常范围。46眼均无并发症发生。以上各项与分期手术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同期现代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青光眼的机理及疗效评价。方法 :对 31例 47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 ,术后观察视力 ,眼压、滤过泡及眼部反应。随访 3~ 10个月 ,平均 6 5个月。结果 :术后 1个月平均眼压 14 2± 3 0mmHg ,与术前平均眼压 35 9± 7 3mmHg对比 ,差别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0 0 1) ,手术成功率为 95 7%。术后视力显著提高 ,滤过泡扁平弥漫 ,无瘢痕滤过泡形成。结论 :羊膜抗纤维增殖能力强 ,术后并发症较抗代谢药明显减少 ,为防止青光眼术后复发提供了可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个性化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与常规小梁切除术近期、远期效果的差异。方法2010—2011年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6例(56眼),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改良组根据不同个体情况,选用Tenon囊切除,调整巩膜瓣厚薄和虹膜切除面积,滤过口予以少量粘弹剂,巩膜瓣缝合调整松紧;对照组采用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改良组术后近期、远期的治愈率、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虽然早期角膜水肿、滤过泡渗漏稍多,但对症处理后2W内消失。近期眼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远期眼压改良组优于对照组(P〈0.01)。改良组功能性滤过泡远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被重新认识的时候,采取个性化的青光眼滤过手术,较常规小梁切除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例在我院采用综合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例视网膜静脉阻塞、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行常规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视力、眼压、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前房炎症反应、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及眼底情况.结果 视力:1例患者无光感,6例患者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为0.02~0.3.眼压:术前平均眼压(45-8.4) mmHg,术后1年,平均眼压(18±7.5) mmHg,其中1例患者需用一种降眼压药物.房角及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术后1周内完全消退,术后1年内未见再次生成.前房炎症:术后1周比较严重,后逐渐消退.眼底情况:术后3个月及1年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均未见视网膜有明显的出血缺血病灶.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行视网膜复位+硅油充填术,随访见视网膜复位,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小梁切除术、术中全视网膜光凝、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严重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综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9.
角—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结膜及结膜下的瘢痕形成而使治疗青光眼手术失败,1994~1997年,我们用改良常规小梁切除术,行角—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35例(41眼),远期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3例(15眼),女22例(26眼);年龄48~70岁。均为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眼压6.7±2.2kPa。视力:无光感5眼,光感8眼,手动13眼,指数9眼,≥0.1者6眼。术后随访0.5~3年。1.2 手术方法 常规球后麻醉,在显微镜下选择1或11点位周边角膜,用尖刀作基底4mm,顶端3mm,高1mm,1/3~1/2角膜厚度的梯形角膜板层瓣,并潜行作板层巩膜分离达结膜附着点后3mm,完成角… 相似文献
10.
11.
12.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阑尾切除术是此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微创外科要求最小的手术切口,最轻的全身反应和最小的疤痕愈合[1]。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微创外科的一种手术方式。此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1对象和方法1.1对象自2004年1月~2005年1月,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不包括剖腹探查阑尾切除术)369例,其中211例采用小切口,同期158例行传统的经典阑尾切除术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有转移性或不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男232例,女137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5岁,平均30.1岁,术后病理证实慢性阑尾炎201例,急性阑尾炎168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 相似文献
13.
14.
收集本科2006-01~2010-08间,青光眼手术后白内障经小切口快速摘除手术61例68眼病历资料,探讨其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中的疗效,以及手术方法和手术中注意事项。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6眼,女55例62眼;年龄50~78岁。青光眼手术至本次白内障手术时间约30 d~10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联合胶原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本组 2 0例难治性青光眼 ,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4例 ,先天性青光眼 4例 ,外伤性青光眼 2例 ,滤过手术失败青光眼 10例 ,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膜植入 ,术后观察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 6个月测量眼压 :15 .88~ 3 5 .76mmHg( 1mmHg =0 .13 3 3kPa) ,平均眼压为 ( 15 .77± 6.0 0 )mmHg。 17只眼术后眼压降至 2 1.0 0mmHg以下 ,仅 3只眼压高于 2 1.0 0mmHg。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胶原膜排斥反应。 结论 胶原膜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尤其在基层医院可以代替昂贵的进口引流性植入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9只眼原发性青光眼进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并在巩膜瓣下植入羊膜,观察术后眼压、视野、视力等情况,术前术后对比,并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后眼压均有降低,都形成较明显的弥散滤过泡,随访期间,眼压、视力、视野维持良好,功能性滤过泡长期存在,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能有效地预防术后组织瘢痕的形成,促进青光眼功能性滤泡的维持,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有效地控制了眼压。 相似文献
19.
20.
我们采用隧道小切口技术为软性白内障32例(36眼)显微镜下行囊外摘除术,术后效果较好。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32例(36眼)中,男20例(24眼),女12例(12眼);年龄3个月~对岁。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8例(22眼),青年发育性白内障11例(l眼),外伤性白内障3例(3眼);视力光感(小儿仅检查瞳孔对光反射)28例(3眼),手动2例(2眼),0.02~0.05者2例(2眼);外伤性白内障1例(1眼),虹股后粘连严重。1.2手术方法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完成。术前准备小切口隧道刀、前房穿刺刀、前房切开刀及眼科常用显微器械。常现消毒、包头、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