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转移部位,肝转移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999年之前我们对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术后通常仅采用全身化疗,对未能切除的肝转移灶常未做局部处理,而1999年后则选择采用肝转移灶门静脉化疗栓塞,并对未切除的肝转移灶行无水酒精肝转移瘤体内注射等局部治疗.现选择性的回顾1995~2003年问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病例临床资料,分析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并探讨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合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式及结果进行讨论。结果 52例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并同期行肝转移病灶切除;26例在结直肠癌原发灶切除术后2~6个月行延期肝转移灶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同期组分别为75.0%、40.4%、35.0%;延期组分别为73.1%、34.6%、23.1%,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在结直肠癌原发病灶及肝转移灶均可切除的情况下,应争取行同期手术切除;若因合并肠梗阻等情况不宜同期切除者,可在原发灶切除后行肝转移病灶介入或局部物理、化学治疗,再争取行延期切除,或考虑行肝脏移植术。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一半的结直肠癌病人在病程中发生肝转移(CRLM),肝转移的手术切除率低于30%.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唯一的潜在治愈性措施.手术技术的进步提高了肝切除术的安全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的手术指征在不断扩大,CRC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一期同步切除或二期切除、联合脏器切除和转移灶的反复切除已广泛开展.近20年来,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策略在不断演变,增加预期剩余肝(FLR)的诸多方法,扩大了手术治疗CRLM的范围,这些方法包括门静脉栓塞/门静脉结扎术(PVE/PVL)、以及联合肝脏劈离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期肝切除术(ALPPS)等,而与传统的大部切除相比保留肝实质(PSH)的肝切除术技术上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肝脏是周身各种转移肿瘤的好发部位,在腹腔脏器中以结、直肠癌转移至肝脏者最多见。我院在1991~1996年收治22例结、直肠癌合并肝脏转移者,在根治性切除结、直肠原发癌肿的基础上给予肝转移占位切除,经肝动脉留置输液泵化疗、无水酒精瘤内注射等治疗,疗效较好,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6例,女6例;年龄40~72岁,平均58岁。均为经结肠镜检查及组织病理活检确诊的结、直肠癌,术前B超均提示肝脏有单个或多个结节,考虑转移性占位,无肝硬化改变,查AFP均为阴性,查CEA有14例阳性。2 治疗方法22例结、直肠癌均行根治切除…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附1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993-01~1999-01收治的1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外科治疗。其中6例同期切除,10例分期切除,1例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注射,2例通过肝动脉结扎加化学药物泵灌注治疗(化疗)而获得二期手术切除机会。手术方式行肝不规则楔形切除16例,左半肝切除3例。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8%、21%。6例同期肝切除者平均生存期23个月,10例分期肝切除者的平均生存期32个月。结论掌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积极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赵亮  梁勇 《淮海医药》2006,24(5):390-391
目的 评价直肠癌肝转移术前介入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1例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的患者进行术前肝脏及直肠局部介入化疗,同时对肝脏转移灶进行栓塞.术后4周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进行局部化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手术安全进行,有12例进行了根治性治疗,切除直肠及肝脏转移灶,原发灶全部完整切除.手术中出血减少,肿瘤易于剥离.结论 术前进行介入治疗不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扩散,是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晚期直肠癌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出血、疼痛、肠梗阻等。治疗方法:肝转移病人行Hartmann手术 肝转移癌切除2例,Hartmann手术 肝动脉置管化疗4例,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2例,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5例、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3例,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4例,无肝转移病人行Hartmann手术6例,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11例,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8例,横结肠造口3例,非手术治疗12例。原发癌灶的治疗,我们认为晚期病人以微创,姑息或局部切除为主,手术的目的只是为了解除梗阻,缓解疼痛症状,为以后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对于中上段直肠癌主要采用Hartmann手术或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Hartmann手术术式简例,而且可以获得一定的根治效果,对于下段直肠癌主要采用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但术后习缩机会较多;本组对不能切除者采用单腔/双腔乙状结肠造口术加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可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肝转移癌的治疗,直肠癌发生肝转移50%~70%,初次就诊肝转移率20%~40%,直肠癌病人自发现肝转移其自然病程7~13个月,五年生存率不足3%,肝转移癌手术切除后五年生存率达25%~40%,故手术是治疗肝转移癌的最佳选择。直肠癌术后肝转移主要发生在2年内,所以术后定期复查,及早发现转移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大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联合化疗的有效途径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期联合手术切除原发癌及转移癌,经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局部注射无水酒精及热电疗法综合性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4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6例大肠癌患者原发癌均获切除,其中同期切除肝转移癌21例,6例复发,4例再次手术切除。25例不能切除的转移性肝癌,行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无水酒精注射和热电疗法。肿瘤直径平均缩小50%,其中4例因肿瘤缩小行二期手术切除。1、2、3年生存率分别为:切除组分别为95.2%、81%、57.1%。明显高于置泵组的64%、44%、32%(P<0.01)。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同期联合手术切除加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是一种首选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能切除肝转移癌者,只要切除原发肿瘤,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栓塞灌注化疗,可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高。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大约40%~50%的结直肠癌患者最终死于肿瘤转移,肝脏是最主要的转移部位。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惟一有效的治愈手段,而肝转移灶无法切除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随着肝脏外科的进展,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本文对郑大五附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94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的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4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13例进行同期切除,19例分期切除,5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化疗,泵注化疗6个月后获得二期肝转移病灶,剩余3例通过肝动脉结扎辅以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手术方式:肝不规则切除26例,右半肝切除7例,左半肝切除7例。40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2.8±6.5)个月,其中同期手术的生存时间显著短于分期手术(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必需把握手术时机,掌握手术适应症,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手段,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是指在结直肠癌确诊时就存在肝转移,也就意味着肿瘤已发展至晚期,在Duke’s分期中属于D期,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我院于1995年至2007年共收住结直肠癌273例,其中发生同时性肝转移者30例,约占11%,通过同时行肝切除,或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瘤体内注入,或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防治,对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和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手术切除有可能根治的一种实体瘤的转移性病变,对于多发性、无法切除的肝转移则首先选用肝动脉滴注化疗。结果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已从消极转为积极多途径的综合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可以积极预防和治疗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FOLFOX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3例肝转移灶缩小,客观有效率(ORR)45.7%。其中21例(18.1%)获得根治性切除,中位生存时间29.2个月。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使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因肝转移灶的切除而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结肠癌肝转移肝动脉置管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163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2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无论能否切除肝脏转移瘤,均行肝动脉置管并给予肝动脉化疗;对照组81例采取全身化疗和(或)手术治疗.化疗方案均采用FOLFOX4方案,并对可能影响经肝动脉置管化疗治疗疗效的因素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肝动脉置管化疗组中为生存期(MS)、累计生存率、总有效率(CR+PR)、副作用耐受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 结肠癌肝转移肝动脉置管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分化程度、肝转移瘤为单发或多发、肿瘤能否切除,肿瘤局部的血供,是否伴发门静脉癌栓和疗效密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龙宏纲  温权 《河北医药》1999,21(5):429-429
1990—1997年,我们共收治老年结、直肠癌病人420例,伴有肝转移45例,我们对其中的16例肝转移患者施行了同时切除术,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60~78岁,平均68.5岁。直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2例,降结肠癌3例,右半结肠癌5例。孤立性左肝转移灶8例,左肝一个转移灶伴尾状叶转移灶1例,右肝孤立性转移灶5例,左、右肝各有一个转移灶2例。癌胚抗原(CEA)>15nymL14例。按Dukes分期,原发灶B期7例,C期9例,原发灶和转移灶病理结果均为腺癌。1.2治疗方法全麻后取正中绕脐切口行左半结肠、直…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若不治疗,其中位生存期仅为6~9个月[1],肝转移是结直肠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获得治愈的最佳手段.本文总结18例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者给予同时行肝切除或射频治疗,以及术后化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8例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2~74岁,中位年龄54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黏液血便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正>九、转移性疾病的治疗原则50%,-60%病人会出现转移,80%-90%病人出现不可切除肝转移。转移性疾病经常在区域性治疗后出现,肝脏是最常受累部位,20%-34%病人为同时肝转移。肝转移病人若未接受手术则5年生存率低。一些临床病理因素如肝外转移、超过3个肿瘤、DFS小于12个月者预后差。1、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转移研究显示对选择性病人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可能治愈的,5年无病生存可达20%。结直肠癌还可发生肺转移,大多数推荐肝转移治疗策略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比较针对胃肠癌肝转移的射频消融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共46例患者接受原发灶根治术以及肝转移灶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术,其中18例进行了原发灶根治术及肝脏转移灶切除术,28例进行了肝脏转移灶射频消融术,研究其临床资料。结果肝脏肿瘤切除与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复发率无明显差异,而射频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及并发症上均优于单纯手术组。结论射频消融术对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灶效果确切,副损伤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手术治疗可以使经选择的病人受益,并明显改善其生存.但是,只有10%~20%的CRLM为可切除的肝转移,因而筛选适合手术治疗的病人至关重要.影像学技术可用于判别病变的特性,并为手术提供依据.满足手术切除的同时性CRLM,要求根治性切除原发病灶和R0切除已知的全部肝转移灶,同时保持足够的预期剩余肝脏(FLR).有限的、可切除的肝外转移不再被认为是CRLM病人的手术禁忌.我们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前病人的选择,围手术期需考虑的相关因素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王海涛  卞栋  李成华  王矛  庄严 《淮海医药》2012,30(2):110-1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GIST 16例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胃部10例,小肠5例,直肠1例。其中12例达到外科根治性切除。2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行姑息切除。2例伴肝转移者中1例行原发灶及转移灶切除,1例不能切除的肝转移灶,术后辅以药物治疗。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12例中术后复发转移3例,复发间期平均14个月,其中2例再次手术治疗,其他1例带瘤生存12个月。结论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是治疗GIST的首选有效方法,不易切除的肝转移灶,术后应辅以药物治疗。GIST远期仍存在较高的复发转移率。对复发转移病例,仍应争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