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I和ISCR1的结构,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分离临床8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CR检测整合酶I、整合子I、ISCR1以及ISCR1携带的耐药基因,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80株整合酶阳性,50株整合子I阳性,37株ISCR1携带的耐药基因阳性,ERIC-PCR分为22个类型.结论 整合子I和ISCR1在鲍曼不动杆菌介导多重耐药方面有重要作用,ERIC-PCR是研究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分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中I类整合子的分布与基因盒结构,并探讨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7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酶基因(intI 1)并扩增其可变区,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并测序分析整合子可变区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结果: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十分严重?77株菌株中有49株含Ⅰ类整合子,阳性率63.64%,其中有45株(91.84%)整合酶阳性株扩增出可变区,共检测出4种耐药基因盒组合形式:aacA4(0.8 kb)?dfrXII-orfF-aadA2(1.8 kb)? aacA4-catB8-aadA1(2.3 kb)?aacC1-orfX-orfX-orfX’-aadA1a(3.0 kb)?整合子阳性菌株与整合子阴性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存在差异?结论:Ⅰ类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密切相关,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保菌Ⅰ类整合子与插入序列共同区1(ISCR1)的分布情况.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集我院12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89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PCR法扩增Ⅰ类整合酶、Ⅰ类整合子基因盒、ISCR1、ISCR1可变区.Ⅰ类整合基因盒和ISCR1可变区的PCR产物分别用HinfⅠ、RasⅠ进行酶切,相同类型酶切图谱的PCR产物随机挑取一例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用BlastN进行核酸序列同源性搜索.结果 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79例Ⅰ类整合酶,67例Ⅰ类整合子基因盒阳性,含有6种类型;59例ISCR1阳性,其中9例ISCR1可变区阳性.在89株多重耐药铜绿中,检出41例Ⅰ类整合酶,36例Ⅰ类整合子基因盒阳性,含有10种类型;9例ISCR1阳性,其中4例ISCR1可变区阳性.有8株鲍曼不动杆菌和2株铜绿假单胞菌同时携带Ⅰ类整合子和ISCR1可变区结构.结论 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整合子和ISCR1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以及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相关性分析.方法 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2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扩增整合酶基因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整合子情况,同时对整合子可变区进行扩增及测序以其了解整合子耐药基因盒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CPZ/SB耐药率为1.2%,对替加环素(15.4%)、左旋氧氟沙星(34.4%)、亚胺培南(54.3%)、比阿培南(49.4%)、阿米卡星(59%),对其他抗生素均在71%以上.104株中有73株菌株含Ⅰ类整合子(阳性率为70.2%),未有Ⅱ、Ⅲ类整合子扩增阳性菌株,且Ⅰ类整合子阳性株的耐药性均高于阴性株.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序列分析表明我院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子携带aacA4、catB8和aadA1 3种耐药基因.结论 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携带Ⅰ类整合子,且与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以及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相关性分析.方法 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2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扩增整合酶基因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整合子情况,同时对整合子可变区进行扩增及测序以其了解整合子耐药基因盒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酎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CPZ/SB酎药率为7.2%,对替加环素(15.4%)、左旋氧氟沙星(34.4%)、亚胺培南(54.3%)、比阿培南(49.4%)、阿米卡星(59%).对其他抗生素均在71%以上.104株中有73株菌株含Ⅰ类整合子(阳性率为70.2%).未有Ⅱ、Ⅲ类整合子扩增阳性菌株,且Ⅰ类整合子阳性株的耐药性均高于阴性株.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序列分析表明我院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子携带aacA4、catB8和aadA1 3种耐药基因.结论 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携带Ⅰ类整合子,且与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了解整合子类型以及整合子携带耐药基因盒特征。方法:收集我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细菌鉴定及药敏由MicroScan Walk Away 40仪器完成,整合子分类检测及开放阅读框扩增由PCR法完成。开放阅读框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后进行DNA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在Genebank上作比对。结果:62株鲍曼不动杆菌有11株呈多重耐药,阳性率17.7%,1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均耐药,其余菌株较敏感。1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均检出整合子;进一步分类鉴定显示均为Ⅰ类整合子,未检出Ⅱ类和Ⅲ类整合子。开放阅读框可变区扩增产物为(0.3~2.5)KB不等条带,测序结果证实11株Ⅰ类整合子含有6个不同耐药基因盒:blam-1,orfX,aacA4,catB3,dfrA1,aadA1。其中7株均出现catB3,aacA4和dfrA1组合。结论:与其他报道相比较,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率相对较低,但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整合子率较高,且均为Ⅰ类整合子;其整合子基因盒含有多种耐药基因编码,其中aacA4,catB3和dfrA1耐药基因组合在本地区占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携带I类整合子的鲍曼不动杆茵在生物被膜状态和普通液相培养状态下I类整合酶基因(Class 1 integrase gene,intl 1)mRNA的表达,并分析I类整合子阳性茵耐药情况.方法:收集鲍曼不动杆茵临床株,并经过基因扩增筛选出携带I类整合子的阳性茵株.提取携带I类整合子的鲍曼不动杆菌在生物被膜和液相培养2种生长状态下的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2种生长状态下细茵的I类整合酶表达情况.并用纸片扩散法对携带I类整合子的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携带I类整合子的鲍曼不动杆菌在生物被膜状态和液相培养状态下均有intl 1基因mRNA表达.但生物被膜生长状态下的intl 1mRNA表达量高于液相培养状态下表达量约4倍.在收集的6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46株携带intl 1基因,而且I类整合子基因盒阳性菌株的部分耐药率高于整合子基因阴性的菌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生物被膜状态intl 1 mRNA的表达上调,I类整合子在细菌耐药中发挥作用.提示整合子在生物被膜状态下可进行更活跃的基因捕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携带Ⅰ类整合子的鲍曼不动杆菌在生物被膜状态和普通液相培养状态下Ⅰ类整合酶基因(Class Ⅰ integrase gene,intI 1)mRNA的表达,并分析Ⅰ类整合子阳性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并经过基因扩增筛选出携带Ⅰ类整合子的阳性菌株。提取携带Ⅰ类整合子的鲍曼不动杆菌在生物被膜和液相培养2种生长状态下的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2种生长状态下细菌的Ⅰ类整合酶表达情况。并用纸片扩散法对携带Ⅰ类整合子的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携带Ⅰ类整合子的鲍曼不动杆菌在生物被膜状态和液相培养状态下均有intI 1基因mRNA表达。但生物被膜生长状态下的intI 1mRNA表达量高于液相培养状态下表达量约4倍。在收集的6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46株携带intI 1基因,而且Ⅰ类整合子基因盒阳性菌株的部分耐药率高于整合子基因阴性的菌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生物被膜状态intI 1mRNA的表达上调,Ⅰ类整合子在细菌耐药中发挥作用。提示整合子在生物被膜状态下可进行更活跃的基因捕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及整合子的携带情况。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54株,用K-B法进行耐药性表型检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核酸克隆测序等方法分析I类整合子的携带率及其基因盒类型。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单酰胺类和三、四代头孢菌素表现为高度耐药(〉90%),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次之(〉85%),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低(约为55%);有40株鲍曼不动杆菌用PCR方法扩增出I类整合子基因,扩增阳性率为74.1%,产物长度多为2 200 bp;测序结果表明在I类整合子中多携带有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或氨基糖苷腺苷转移酶基因,部分菌株检测出插入序列及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株多携带有I类整合子,耐药机制已出现新的进化方式。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整合子I和ISCR1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分离临床7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用WHONET5.4分析菌株药敏情况,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PCR检测整合酶I、整合子I、ISCR1以及ISCR1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高度耐药,对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的敏感率较高。7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为15个基因型,14株整合酶阳性,9株整合子I阳性,2株ISCR1和ISCRI携带的耐药基因阳性。结论 整合子I和ISCRI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携带率低,ERIC-PCR可用于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菌株耐药性,及其Ⅰ类整合子分布、可变区耐药基因盒与分子进化关系。 方法:采用K-B法检测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及其产物测序检测上述菌株中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及可变区耐药基因盒。采用Clustal X和MEGA软件分析Ⅰ类整合子基因盒中耐药基因分子进化关系。 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4.2%~100%,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也高达41.6%~62.5%。62.5%(15/24)大肠埃希菌、67.9%(19/28)阴沟肠杆菌、83.3%(20/24)鲍曼不动杆菌检出Ⅰ类整合子,81.5%(44/54)Ⅰ类整合子呈现为4种单条带谱型,其余为3种双条带谱型。Ⅰ类整合子可变区耐药基因盒中存在aac(6′)、sad(3″)、aad(2″)、cat(4′)和dfr(7、A13和15)耐药基因,可分别介导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和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根据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序列差异,上述菌株携带的Ⅰ类整合子可分成4个分子进化组。 结论:上述肠道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并携带高含多种耐药基因盒的Ⅰ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有4条不同的进化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I类整合子在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功能作用,并对其基因结构进行研究,为阐明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和抑制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温岭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7月~2011年10月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8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0株,鲍曼不动杆菌40株,使用K—β纸片法和双纸片协同实验对细菌的耐药性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LSBs)的产生情况进行考察。对耐药且产ELSBs的细菌进行筛选.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实验、电泳法、整合酶Souhen杂交实验对耐药细菌体内的I类整合子存在情况、整合子基因结构、基因位置进行考察。结果药敏结果显示,4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且产ELSBs的菌株为27株,4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且产ELSBs的菌株为28株。对多耐药且产ELSBs的菌株通过PCR扩增实验进行的I类整合子存在情况的考察结果显示,40株鲍曼不动杆菌和4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I类整合子的阳性率分别为57.5%和55.O%。I类整合子的保守区和可变区PCR扩增与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保守区内含有qaeEal-F和sul1-B这两种特征性基因片段,可变区内以长度为0.15、1.00、2.00、2.30kb的基因片段出现频率最高.0.15kb含有保守区内基因结果,其它基因片段依次为aadA、aaeA4、catB8这3种基因盒。结论I类整合子与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qaeEal-F和sull一B为I类整合子基因保守区的特征性片段。两者同时出现则可确证该细菌体内含有I类整合子。I类整合子基因可变区内含有aadA、aaeA4、catB8三种出现频率最高的基因盒且长短为0.15kb的基因片段含有保守区的基因结构,这3种基因盒和保守区基因片段的存在是导致细菌间耐药性平行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9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子机制.方法:用PCR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Ⅰ型整合子基因和外排泵基因(adeB),并对扩增出的基因测序比对.结果:90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10株携带OXA-23基因,4株携带TEM基因,38株携带PER-1基因,56株携带外排泵基因(adeB);45株携带Ⅰ型整合子结构基因.结论:Ⅰ型整合子基因及β-内酰胺酶类基因的作用可能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和高耐药的两个重要原因,某医院流行产OXA-23型酶的菌株,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其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中1类整合子的分布和结构特征及与多重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铜绿假单胞菌1类整合酶基因(int Ⅰ)并扩增其可变区;DNA测序技术分析1类整合子可变区的耐药基因;对1类整合子阳性菌采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其MIC并进行转移接合明确其耐药基因转移情况;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了解这些阳性菌的遗传相关性.结果:47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29株携带1类整合子,未检测到3类整合子.这29株包含的整合子均扩增出长度约4.3 kb的可变区,核酸序列分析发现存在新型耐药基因盒组合形式aac(6')-Ⅱ-aadA13-cmlA8-oxa-10,Genbank基因号为EU182575.其中基因盒aadA13以往未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同时第3个开放阅读框与已知基因cmlA5有95%的同源性,为编码氯霉素外排泵的基因盒,将其命名为cmlA8.PFGE结果分析显示29株阳性菌株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结论:本院流行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包含新型基因盒及组合形式的Ⅰ类整合子,再次证实1类整合子参与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和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5.
吴奎海  孙静静  陈清  俞守义  王前  芮勇宇 《广东医学》2011,32(12):1538-1540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整合子Ⅰ和ISCR1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分离临床7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用WHONET5.4分析菌株药敏情况,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PCR检测整合酶Ⅰ、整合子Ⅰ、ISCR1以及ISCR1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高度耐...  相似文献   

16.
【立论依据】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研究表明,整合子在细菌多重耐药性的形成和水平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且整合子的分布及其携带的基因盒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因此,检测不同地区大肠埃希菌中整合子的分布及耐药基因盒,对于控制细菌耐药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设计思路】 本研究通过检测青岛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I类、II类及III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携带的耐药基因盒,分析整合子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旨在探讨整合子在介导大肠埃希菌耐药中的作用。 【实验内容】 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别设计针对I、II、III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及可变区的PCR引物,PCR检测整合子的整合酶基因,对整合酶基因阳性菌株进行可变区基因的PCR扩增,回收纯化的PCR产物克隆至T载体,将筛选鉴定的重组子送往华大基因公司测序,测序结果经在线Blast及DNAstar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确定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整合子的相关性。 【材料】 78株大肠埃希菌分离自青岛市立医疗集团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细菌DNA提取试剂盒购自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PCR引物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pMD18-T载体购自大连TaKaRa公司。 【可行性】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78株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氨曲南、头孢曲松及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70%;I类整合子的携带率为53.89%,其中I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类整合子可变区检测出3种不同长度的片段:2株750 bp片段不携带耐药基因盒,8株1 800 bp片段携带dfrA17-aadA5 基因盒,1株1 200 bp片段为aadA22基因盒;I类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携带耐药基因盒的菌株占61.9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基因盒阴性菌株(P<0.01)。 【创新性】 首次研究青岛地区大肠埃希菌中整合子的分布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探讨整合子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中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整合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食品中大肠埃希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及其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PCR检测细菌总DNA中1、2、3类整合酶基因,确定细菌携带整合子的情况。阳性菌株进一步检测整合子的可变区,分析插入基因盒的序列。结果50株大肠埃希菌中19株携带1类整合子,2株携带2类整合子,集中分布在对4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中。插入基因盒主要是dfr和aadA类基因盒,各种基因盒组合中最常见的是dfr17-aadA5。结论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携带高度一致,但是单个菌株的耐药谱与整合子的耐药基因盒缺乏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在不同人群中的耐药谱,为有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用药指导;调查Ⅰ类整合酶(IntI 1)和Ⅰ类整合子(Int 1)在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分布及其携带的耐药信息。方法用WalkAway 96S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对473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用PCR方法扩增135株菌的IntⅠ1和Int 1,对Int 1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分析其携带的耐药信息。结果笔者医院儿童病区分离株的耐药率除氨曲南为37.6%外,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在15%以下;儿童病区与成人病区分离株的耐药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人ICU分离株(占55.2%)除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稍低(6.7%)外,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ICU与普通病房分离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35株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102株携带IntⅠ1基因,54株扩增出Int 1基因。部分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共携带有8种耐药基因盒,分别为catB8,arr-3,aacA4,aadA1,aac(6’)-Ib,aac(3)-Ia,qacE和blaIMP-2。结论儿童病区与成人病区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用药不能同等对待;医院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中IntⅠ1分布广泛,Int 1上主要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9.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监测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了解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性.方法 临床分离114株大肠埃希菌经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并检测耐药性,应用PCR法扩增质粒DNA上Ⅰ类整合子,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和DNA测序.将序列结果在GenBank中搜索,确定Ⅰ类整合子可变区基因盒的种类和排列.结果 细菌耐药率>50%,且大多为多重耐药菌(耐受3种以上抗生素).在58株细菌的质粒DNA上检测到Ⅰ类整合子序列,大小约600~3 500 bp,各含1~3个Ⅰ类整合子.整合子中最常见的基因盒为dfrl7(甲氧苄啶耐药基因)与aadA5(链霉素、壮观霉素耐药基因),最主要的基因盒排列为dfrl7-aadA5.绝大多数携带甲氧苄啶耐药基因盒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受,大多数携带链霉素、壮观霉素耐药基因盒的菌株对链霉素不敏感.结论 目前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强,并广泛存在Ⅰ类整合子.菌株携带基因盒和耐药表型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基因盒介导了细菌耐药性.细菌的多重耐药率与Ⅰ类整合子的阳性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李先平  王敏  王妹妹  曹虹  郑荣  曹伟 《广东医学》2012,33(20):3114-3116
目的 研究Ⅰ类整合子在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31株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类整合子基因.采用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临床常见14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1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有22株(70.97%)检出Ⅰ类整合子,主要来源于ICU和神经外科.与Ⅰ类整合子阴性菌株相比,阳性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类整合子不是导致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