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配合颈椎牵引对颈性眩晕疗效观察。方法:整理2008年3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颈性眩晕病人7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39例,进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配合颈椎牵引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在颈椎牵引的基础上,配合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VA、BA的Vm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且实验组治疗后VA、BA的PI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蔡国雄  钟强 《新中医》2012,(4):112-114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加颈椎牵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治疗纽采用整脊手法、颈榷牵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对照纽采用颈椎牵引加口服西乐葆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应用Odom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VAS疼痛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整脊手法加牵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简、效、廉、便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观察治疗前、治疗后7、14、28d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及临床症状,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进行分类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抑郁状态疗效确定,尤其对肝郁气滞型郁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并发抑郁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暖繁 《光明中医》2012,27(1):76-78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肿瘤化疗后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判断,筛选抑郁状态病例共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则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两组均以30天为1疗程,共观察1疗程。主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SDS评分、HAMD评分情况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抑郁评分均有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疗效相当(P〉0.05)。两组用药均可改善临床症状,且疗效相当(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肿瘤抑郁症抑郁评分均有降低,临床疗效与盐酸帕罗西汀片疗效相当,且无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仰头旋转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仰头旋转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按摩手法及颈椎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1疗程后两组患者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仰头旋转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颈部肌群的综合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使用益气养血活血中药(八珍汤加减)加Thera—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带的运动康复训练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椎牵引加口服眩晕宁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头颈活动度、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变化情况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6.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痊愈24例,占47.06%,对照组2周内痊愈7例,占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均得以改善。组间比较,左右侧屈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供血均得以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8.70%,低于对照组的14.71%。结论:益气养血活血的中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良好,在减轻眩晕和颈部胀痛不适症状、改善头颈活动度和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等方面均优于牵引疗法;特别在降低复发率方面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味天王补心丹结合坐位定点推扳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天王补心丹结合坐位定点推扳手法、对照组40例用复方丹参片结合颈肩部软组织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15天为一疗程)。结果:主要症状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颅多谱勒检测检查指标,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优良率90%,对照组优良率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天王补心丹结合坐位定点推扳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辅以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辅以针刺治疗,对照组予百忧解口服。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辅以针刺治疗可改善中风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绝经前后诸证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口服,对照组予谷维素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0%,两组治疗后临床总疗效、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疗效可靠,可明显改善甚至消除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照组服用氟西丁或阿普唑仑。治疗前后采用HAMA和HAMD(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定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P〈0.05),而且副反应轻。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秦佳佳 《新中医》2006,38(7):27-28
目的:观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二至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二至丸(由桂枝、白芍、生姜、龙骨、牡蛎、女贞子、早莲草、甘草等组成)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更年康治疗。2组均以8周为1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l%,对照组为84.3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围绝经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烘热汗出、心悸失眠、抑郁悲伤等症状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二至丸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血FSH水平,升高血E2水平,从而达到调整生殖内分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于肿瘤患者失眠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18年11月肿瘤科接诊的失眠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中药加常规安眠药物治疗,治疗组则采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PSQI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 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 7%。治疗后治疗组PSQI评分减少值大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治疗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整肌松复合手法加口服止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性眩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调整肌松复合手法加口服止眩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调整肌松复合手法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83.o%,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控制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眩晕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LAV、R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LAV、RVA和BA的平均血流速度分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调整肌松复合手法加口服止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调整肌松复合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周国锐 《河南中医》2010,30(4):362-363
目的:比较中立位颈椎牵引配合中成药逐瘀通脉胶囊和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将218例确诊病例分为两组。A组(140例)予中立位颈椎牵引配合逐瘀通脉胶囊0.4g,tid,连服14d;B组(78例)予中立位颈椎牵引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qn,连服14d。结果:7d后A组、B组颈性眩晕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54.29%、46.15%,差异无显著性(P〉0.05);14d后A组、B组颈性眩晕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5.71%、55.1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立位颈椎牵引配合逐瘀通脉胶囊治疗CSA的疗效较配合盐酸氟桂剁嗪胶囊更好.且疗效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肝郁化火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20d,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PSQI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6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肝郁化火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山 《新中医》2011,(5):17-18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加减对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共服用28天。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纽入院时与第14天、第28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第28天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第14天后疗效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第28天疗效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小续命汤加减对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抑郁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治疗组服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2组均予心理干预。治疗6周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MD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可有效缓解产妇的抑郁情绪,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胆心综合征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0例胆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对照组予以消炎利胆片治疗2,组均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对心悸、心胸闷痛改善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安全、有明显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颈椎牵引配合针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及颈椎失稳等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明显,差异也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半年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颈椎失稳情况(包括颈椎曲度变直、颈椎曲度反向、颈椎旋转移位)比较,除颈椎旋转移位外,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椎牵引配合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中药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组)和西药组(倍美力+甲羟孕酮组),每组33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Kuppermen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87.5%,显效率40.63%,西药组总有效率90.32%,显效率45.16%,两组用药均可改善临床症状,且疗效相当(P〉0.05)。治疗中两组分别有1例、2例脱失。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