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将6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服用加味四逆散,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及单项症状比较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三香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研究,共收集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加味三香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复方消化酶治疗,疗程28天,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积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天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66.7%与64.0%,P〉0.05);28天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88.2%与68.0%,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28天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 P〈0.05),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餐后饱胀积分、早饱积分下降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焦虑、抑郁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28天后SAS、SDS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0.05);治疗组SAS、SDS积分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评价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味三香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7月收治的42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方法;参照组(21例):选择西医方法展开治疗;研究组(21例):选择西医方法 +腹针方法展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 24%)明显高于参照组(6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腹针方法的有效应用,对于患者治疗愈显率、总有效率以及症状评分改善,效果明显,最终促进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香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口服莫沙比利,5 mg/次,3次/d。观察组口服加味三香汤,1剂/d,水煎早晚分服。2组均坚持服药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ODA评分、情绪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91%,对照组为68.18%。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腹部胀痛严重程度、非腹部胀痛症状及生活满意度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三香汤治疗肝郁脾虚型FD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属中医“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西医多根据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类型,采用抑酸剂、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但疗效不尽满意。近年来,笔者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约占消化道门诊患者的30%-50%。现代医学多根据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类型采用抑酸剂、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但疗效不尽满意。笔者应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能否增强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和结束后3个月随访收集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6例,痊愈5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29例,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66%,两组疗效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和单纯性中药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疗法。  相似文献   

8.
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少芳 《吉林中医药》2010,30(9):772-773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逍遥散加味为基础,随证加减,与采用吗丁啉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愈显率分别为67.84%,44.00%,总有效率分别为91.07%,74.00%,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腹安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安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FD罗马II诊断标准,且辨证属肝郁脾虚型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用腹安汤治疗,对照组用吗丁啉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胸脘痞满、纳差、烦躁易怒、神疲乏力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安汤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庄肃 《四川中医》2004,22(7):50-5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本文采用越鞠丸为基础方,辨证分型,临证加味,治疗门诊病人32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7.5%。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属中医“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西医多根据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类型,采用抑酸剂、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但疗效不尽满意。近年来,笔者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舒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将62例F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D临床疾病疗效、中医症候疗效明显改善,两组痰病复发率降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舒肝汤可明显改善FD的临床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明显降低FD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组加用四逆散。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FN-γ、TNF-α、Lept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 ,笔者运用《伤寒论》方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10 8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全部是门诊病人。男 6 2例 ,女 4 6例 ;其中年龄 18~ 35岁者 4 0例 ,36~ 5 0岁者 4 3例 ,5 1岁以上 2 5例 ;病程1年以内者 5 0例 ,1~ 2年者 38例 ,2年以上者 2 0例。曾有慢性胆囊炎病史者 6 8例 ,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者 4 0例。所有病例均进行胃镜和 B超检查 ,除外胃胆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四逆散加味药物组成 :柴胡 10 g,白芍 15 g,枳实 10 g,鸡内金 10 g,高良姜 10 g,小茴香 10 g,山楂 2 0 g,炒…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强针刺强度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强针刺组34例及弱针刺组30例,分别予相应针刺强度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针刺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强针刺组针刺后上腹胀、体倦乏力、纳差症状积分较弱针刺组显著降低(P<0.05);强针刺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弱针刺组(P<0.05)。结论:强、弱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FD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强刺激针刺治疗FD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中脘、关元、任督二脉皮温,血浆生长抑素(SS)、P物质(SP)含量的变化。结果: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96.7%)高于西药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穴位埋线组症状积分低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和中药对照组中脘、关元、任脉及督脉皮温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西药组各穴位皮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各穴位皮温均高于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血浆SS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浆SP含量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穴位埋线组血浆SS含量均低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5),血浆SP含量均高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FD疗效显著,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SS及S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胃舒颗粒治疗脾虚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选择脾虚肝郁型FD120例,随机分三组,治疗组(健胃舒颗粒)70例,中药对照组(胃苏颗粒)25例,西药对照组(西沙必利)25例,采用评分法,观察各组临床疗效、B超测胃液体半排空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指标,并于一年后随访。同时对试验大鼠进行有关药理及急毒试验。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4%及76%(P<0.05),治愈率分别为70%,16%及16%(P<0.01)。实验显示,健胃舒能明显降低大鼓胃溃疡级别、减少胃酸及胃蛋白酶排出量,调节胃排空功能,促进小鼓小肠推进度,具有显著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急毒试验安全无毒。结论:健胃舒颗拉是治疗脾虚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安全的纯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8.
针药并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肝郁型9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以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易饱、嗳气返酸、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为表现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笔者经多年临床验证,采用温针结合中药治疗本病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曹郑云 《光明中医》2006,21(8):46-4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一般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嗳气、反酸、烧心、(口恶)心、呕吐等症状,具有反复发作性,在临床上颇为常见.经各种检查(包括内镜、实验室、X线、B超等)排除胃粘膜糜烂、溃疡、肿瘤、肝、胆、胰、肠道等器质性病变及其他全身性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20.
陈鹏  陈爱萍 《中国针灸》2020,(11):1169-1171
目的:验证针刺"老十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老十针"穴位处方治疗,穴取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足三里、内关;对照组采用针刺无关穴位处方治疗,穴取飞扬、鹤顶、阴谷、天府、侠白。两组均留针30 min,每周针刺5次,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变化,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高于对照组的33.3%(16/48,P<0.05)。结论:针刺"老十针"穴位处方可以改善肝郁脾虚型FD患者的症状评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