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冬季,市场走势却不如前段时间,少有大货成交,市价上升的品种较少. 天麻近几年价格偏低,种植减少,随着市场库存的消化,其价格在近几个月内稳中上升,目前统货价已上升到70元(千克价,下同)估计市价随市场消化,其价格将会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以来,只有1997~1998年生地黄价格达到了8元(混等货,千克价,下同)左右,其它年度生地黄基本价徘徊在4元左右。从2003年产新起,价格出现波动,尤其是2004年6月,其市价平均以15%的速度上涨,现市价多为16~18元。对于该品的走势,业内人士观点各不相同:观点一,市场存量不大,随市场消化,预计2005年产新前,该品还会稳中有升。观点二,春节前后价格平稳,获利纷纷出货,估计后期走势平稳或略有下滑。笔认为,该品因产地歉收,需求加大,消化良好,近期价格仍有上扬空间。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以来,只有1997~1998年生地黄价格达到了8元(混等货,千克价,下同)左右,其它年度生地黄基本价徘徊在4元左右.从2003年产新起,价格出现波动,尤其是2004年6月,其市价平均以15%的速度上涨,现市价多为16~18元.对于该品的走势,业内人士观点各不相同:观点一,市场存量不大,随市场消化,预计2005年产新前,该品还会稳中有升.观点二,春节前后价格平稳,获利者纷纷出货,估计后期走势平稳或略有下滑.笔者认为,该品因产地歉收,需求加大,消化良好,近期价格仍有上扬空间.  相似文献   

4.
麦收大忙即将来临,目前市场入市人员和交易量都不多,除个别热点品种外,多数药材的价格都比较稳定。青翘仍是市场上议论比较多的一个品种,目前价格暂稳,生晒货市价13元(千克价,下同),水煮货市价14~15元。其价升高到此价位,既有减产因素又有人为因素,但人为因素是其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市上商家对其后市看法也不一,手中有货者积极出售,货少者也不敢轻易购货存放,现在市场上青翘走动明显减缓。川芎价格稳定在19~21元,走动平稳,其后市走势牵动着不少商家的目光。生地近期走动平稳,价格转稳。2等货市价在7元,3~5的混等货价在5元左右,因价格偏…  相似文献   

5.
时值麦收大忙,市场人员较少,各类药材货源走动量明显不如前期。党参价格转稳,市场销量一般,中条市价15~16元(千克价,下同)。家种丹参近期市场货源见少,价格上升,地产统个货市价7.5~8元,优质货更少, 2007年天气干旱,生长受到影响,加之距离产新还有  相似文献   

6.
本期禹州药材市场中药材销售不畅,大多数品种市价趋于平稳,个别品种市价回升无力,部分与禽流感相关的品种价格出现价滑迹象。具体市场行情走势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期,市上小批量成交转畅,因2005年多数品种产新价升,估计待至秋季产新,市价还将有所变化. 红花是近期市上升幅最大品种,自产新以来,市价由46~48元(千克价,下同)上升至73~75元.因价升过猛,市上介入商家转少,市价又回落至69~72元.此品产地较为集中,库存薄弱,新货量也不大,后市商家认为随市场消化,其价还将稳步上扬,其间虽有起伏,但市价将整体趋升.  相似文献   

8.
随着天气转凉,安国药材市场走势略好于前期。目前,市场大货走动仍少,小批量交易频繁,市场价格多数平稳,前期价升品种亦由升转稳。受药商关注的牡丹皮,时值产新,市价不降反升,现黑丹皮价7~7.5元(千克价,下同),持货商惜售。牡丹皮为“六味地黄丸”重要原料,1996年市价曾升至24~27元,1996~1999年价格一直维持在10元以上,致使全国大面积种植。2000年价格降至7~9元,有商认为价低是商机,即入手囤积,但因为货源尚丰,价格不升反降。2003年价格降至5.2~5.6元。经过几年库存消化,在地面积逐步缩小,在此价位,商家入手囤积,市价逐步趋升。但几年来,因为…  相似文献   

9.
岁末临近,行情不见起色,药市批量走货依然很少,多为零星及小批量交易,市价总体平稳. 人参价格基本稳定,因前期集中购进货源不少,近期消化不多,有药商到产地市场少量补货.  相似文献   

10.
年终许多药厂已完成了当年的购货计划,市场交易明显不旺,诸多品种走势平平,还是资源有限的野生中药材,让经营者稳健利好。 重楼资源日益枯竭,市价一路上行,在半年的时间里价格上升6~8元(千克价,下同)。野生天麻市场货少,价格上扬, 目前市场1等售价  相似文献   

11.
马年去了,中药材市价格风云已载入史册。市场总体萧条,交易清淡,市价降多升少,中间商赔多挣少,有人另寻前程。但是,中药材品种间市价升降不平衡,市场细分如下: 一、家种家养中药材市价大多处于低谷 2002年中药材市场总体特点是价格低,特别是年销量在千吨万吨以上的大宗常用中药材,虽然仅几十个品种,但销量占到全部中药材销量的60%以上,其市价大  相似文献   

12.
"五一"长假期间市场货源正常走动,价降品种不多,价格上升的仍旧不少.具体行情如下. 黄连近期走动不快,价格稍有下滑.川芎有少量新货上市,货不足干,价13.5~14元(千克价,下同),陈货14~15元,估计随着新货大量上市,其行情不容乐观.生地种植结束,2007年种植面积较往年偏少,本期市场上小批量走动比较顺畅,三四五混等货市价在6.5元,有经营者认为大量的陈货库存是制约其后市价格进一步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五月下旬水蛭市价飚升,这与当前中药材市场萧条,多数品种价格一路下滑的大势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相似文献   

14.
夏季,酷暑天气来临,此时药市生意显得格外萧条,多数药材有价无市,少数药材时有大货成交。其具体情况如下:2004年底,由于看好入手何首乌的客商较多,致使市价升幅较大,起价的行情调动了采集者的积极性,为此2005年春上市量大增,随上市货源增多,其价又滑了下来,历经两年多的平稳消耗,部分药商认为:其库存已薄,便积极入手,市场价格随之上升,但本期市价已转稳,此现象使得部分入手者心绪难平。笔着认为:该品时下产地货源已不多,市场需求仍然旺盛,它的利好将会慢步而来。续断市场货少,走销顺畅,价格上扬,目前荷市选装货售价11元,统货售价8元,据称时…  相似文献   

15.
受禽流感影响,前期市场购销过热,一些清热解毒类药材价格大幅上升。随国家加大对禽流感的控制,市场购销转缓,多数品种趋滑。但是这种价格的频繁波动,将直接影响终端消费。前期商家是多囤少售,时下商家是多售少囤,估计后市随市场消化,一些真正有供求缺口的品种将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6.
进入冬季,滋补类药材走动转畅;香料药材成交量也有所上升,价格出现小幅波动;地方药材销势较旺。现将部分品种点评如下:钩藤江西大部分地区有野生分布,其商品分为单钩和双钩。前些年因市价偏低,产地药农觉得无利可图,很少有人上山采集,导致野生商品上市量逐年减少。经过市场的逐步消耗,近年来药商手中的存货量不多。2007年春季以来,由于社会需求量增加,使原本处于平销状态的钩藤商品出现走俏,市价连续上升,4月份单钩市场销价为9~10元(千克价,下同),双钩14~15元;9月中旬市场成交价又分别上涨到12~13元和18~20元。秋季产新时,由于上市货量不多,…  相似文献   

17.
本期亳州市场热点品种不断闪现,大货购销顺畅,打破以往的清淡,呈现出少有的活跃.热点品种红花、白术、泽泻、山五味子、连翘、苦杏仁等引起药商们的高度关注,价格均有所波动. 泽泻前期行情稳定,经过消化,加之产地持续高温对泽泻苗生长不利,价格转升,四川统货市价10~10.5元,大货走畅,有货商惜售.玄参目前各市场货源十分稀少,价位较高,但距离产新时间还远,有商密切关注.浙江药商从产地拉回部分货源到市,要价9元坚挺;湖北货市价9.5~10元.  相似文献   

18.
时至夏末,天气依然炎热,由于正值农忙之季,近期入市客商不多,除几个热点品种走动顺畅价格上升外,大部分药材走势偏慢,市价变化不大,具体行情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期禹州药材市场中药材销售不畅,大多数品种市价趋于平稳,个别品种市价回升无力,部分与禽流感相关的品种价格出现价滑迹象.具体市场行情走势如下:  相似文献   

20.
市场时值旺季,但多数品种销售不佳,跌声一片。本期市场议论较多的品种有川芎、泽泻、木香等,跌幅达30%~50%。红参小抄市场小批量成交尚可,成交价在60元(千克价,下同)上下。太子参受市场大货消化不畅的影响,近日价格微落,宣城货成交价23元。丹参市价坚挺,近日购销较快,但行情始终没有大的波动,安徽、河南产区均反映量少,后市行情有商关注。玄参价落,浙江产区尚未产新,经营户开始积极推销,产地报价7.5元;市价8.5元。松贝目前亳州统货实际成交价格为900元,该品种用季即将来临,走势也将随之转旺。三七新货仍陆续上市,行情呈现出续落态势,前期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