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层CT灌注成像(CTPI)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接受术后放疗的上段食管癌患者(照射总剂量均为60Gy),放疗前及放疗1/2总剂量时间点(30 Gy)行CTPI检查,同期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分析发生RILI(A组)与未发生RILI(B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常规CT表现及CTPI灌注值[相对血流量(rrBF)、相对血容量(rrBV)、相对毛细血管通透性(rrPS)]的变化,采用随机区组设计t检验比较两组间血清细胞因子、CTPI灌注值的差异,采用x2检验比较常规CT与CTPI对RILI检出的差异.结果 48例患者中,18例发生RILI(A组).A组放疗前外周血TNF-α和TGF-β1分别为(36.1±15.0) ng/L、(17.5±9.8)μg/L,放疗后分别为(30.4±14.9) ng/L、(14.3±7.6) μg/L,放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4、1.10,尸值分别为0.264、0.279).放疗1/2总剂量时,A、B两组的外周血TNF-α分别为(30.4±14.9)、(28.9±14.7)ng/L,TGF-β1分别为(14.3±7.6)、(14.4±6.0) μg/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3、1.23,P值分别为0.746、0.227);但A组常规CT图像上有2例出现阳性征象.受照射肺组织rrBF、rrBV、rrPS照射前,A组分别为1.01±0.13、1.01±0.07、1.03±0.15,B组分别为1.01±0.09、1.00±0.12、1.01±0.17;照射后,A组分别为1.32±0.19、1.30±0.20、1.38±0.20,B组分别为1.20±0.14、1.21±0.09、1.06±0.16.A组受照射肺组织rrBF、rrBV、rrPS均较照射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7、5.97、6.11,P值均为0.000);B组的rrBF、rrBV较照射前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2、7.84,P值均为0.000),rrPS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 =0.178);照射后A、B两组rrBF、rrBV、rrP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2、2.18、6.04,P值分别为0.025、0.034、0.000).根据ROC曲线,设rrPS=1.28为阈值,诊断RILI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8%、93.3%,高于常规CT的11.1%、9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1,P=0.000).结论 外周血中TNF-α、TGF-β1变化对早期检测肿瘤放疗患者RILI的价值尚不确定.CTPI可反映放疗后肺组织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可早期反映RILI患者照射野的灌注异常,有可能早期检出RILI.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小剂量重复照射下不同时相大鼠血清、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66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表法分为照射加中药组(A组)30只、单纯照射组(B组)30只、健康对照组(C组)6只。6MV直线加速器对前2组大鼠右肺进行分次照射(5 Gy/次,1次/周,累积剂量最高为30 Gy),每组各6只大鼠于照射后第4、6、8、12及26周处死,C组于第4周末处死,取血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取肺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相血清、肺组织中TGF-β1、TNF-α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B组大鼠血清、肺组织中TGF-β1、TNF-α于照射第4周增高,第12周达高峰,第26周略下降;A组各时相大鼠血清、肺组织中TGF-β1、TNF-α蛋白表达趋势与B组相同,但低于B组。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具有抑制TGF-β1 、TNF-α合成分泌的作用及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GF-β1、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均在外伤后24h内人院,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高压氧综合治疗组(高压氧组,30例).2组患者均在入院后1 ~3d内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并用高压氧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d(高压氧治疗1次后)、术后3d(高压氧治疗3次后)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在术前、术后1个月时评定脊髓损伤患者ASIA损伤分级,确定疗效.结果 对照组术后1d血清IL-6水平[(13.35±3.60) ng/L]低于术前[(16.54±3.78)ng/L](P<0.05),术后3d时血清TNF-α[( 18.85±4.39)ng/L]、IL-6[(12.84±3.75) ng/L]水平低于术前[(23.89±4.83)ng/L,(16.54 ±3.78) ng/L] (P <0.05);高压氧组术后1d、3d时血清TNF-α( 19.65±4.21)ng/L,(17.44±5.43)ng/L;IL-6[(11.37±3.54)ng/L,(8.70±3.37) ng/L]水平均低于术前[(23.34±4.34)ng/L,(17.89±4.46)ng/L] (P<0.05).术后1d时高压氧组脊髓损伤患者血清TNF-α[(19.65±4.21) ng/L、IL-6 (11.37±3.54) ng/L]水平低于对照组[(22.58±5.04) ng/L,(13.35±3.60)ng/L] (P <0.05).结论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生成或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减轻继发性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水下爆炸继发性急性肺损伤(ALI)兔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细胞因子水平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新西兰兔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组)、爆炸组(I组)和乌司他丁组(B组),每组10只,建立新西兰兔ALI动物模型后,B组经右颈外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注射液(10万单位/kg),N组、I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2h采集血液,24h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液及肺组织标本,测定肺湿干重比(W/D),行12、24h血气分析,ELISA法测定BALF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血清中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Western blot法和反转录PCR法测定肺组织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肺HE切片病理学变化。结果 I组W/D、12h TNF-α、24h TNF-α、12h MMP-9、24h MMP-9均较N组升高[(5.79±1.60 vs.4.38±0.75)、(573.80±178.24 vs.348.12±172.13)ng/L、(552.30±169.64 vs.382.56±147.52)ng/L、(38.30±14.43 vs.23.67±5.28)ng/L、(42.10±15.24vs.25.72±7.16)ng/L,P0.05],B组的W/D、12h TNF-α、24h TNF-α、24h NE、12h MMP-9、24h MMP-9较I组降低[(4.63±1.21 vs.5.79±1.60)、(356.40±181.23 vs.573.80±178.24)ng/L、(356.10±130.99 vs.552.30±169.64)ng/L、(111.90±10.81 vs.136.70±13.61)ng/L、(28.20±7.38 vs.38.30±14.43)ng/L、(30.50±8.07 vs.42.10±15.24)ng/L,P0.05];肺病理切片显示B组肺水肿、炎症反应等较I组减轻。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NMMP-9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水下爆炸致家兔ALI的程度,可有效治疗ALI。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痰热清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痰热清中药治疗组(中药组)和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氨苄西药治疗组(西药组),每组动物均为15只。用6 MV X射线直线加速器对大鼠双肺进行单次照射25 Gy。分别于照射后2、4和6周3个时间点,每组各随机取5只大鼠活体观察和取材。取动脉血检测细胞因子;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取右中肺组织,以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取右上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光镜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于照射后2周出现放射性肺炎改变,第6周时肺泡间隔增厚明显,肺泡腔纤维素渗出。除空白组外,中药组大鼠肺组织放射性肺炎反应最轻,BALF中性粒细胞数相对较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均较模型组低。结论痰热清可抑制致炎因子和致纤维化因子的表达,减轻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炎性反应,延缓放射性肺纤维化的进展,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接受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血液中TNF-α、TGF-β、IL-10水平变化与放射性肺炎(RP)的关系。方法 对69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Ⅲ期肺癌或食管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于放疗前、放疗剂量达40~50 Gy时及放疗后检测血浆中TNF-α、TGF-β和IL-10水平,并计算IL-10/TNF-α比值。结果 28例患者发生RP。RP者中放疗前TGF-β、TNF-α、IL-10和IL-10/TNF-α分别为(15.2±13.4)μg/L、(28.4±13.4)、(24.1±17.1)ng/L和1.01±0.86;放疗中TNF-α升高达(36.1±15.5)ng/L(t=2.01,P=0.040),IL-10下降达(18.8±10.8)ng/L(t=1.40,P=0.166),IL-10/TNF-α下降为0.62±0.55(t=1.90,P=0.063);放疗后TNF-α高于放疗前[(36.9±15.5)ng/L;t=-2.20,P=0.032],IL-10和IL-10/TNF-α分别为(13.7±6.2)ng/L和0.41±0.21,明显低于放疗前(t=3.03,P=0.005;t=3.60,P=0.001);TGF-β在放疗前、中、后均相似(P>0.05)。在无RP者中放疗前TGF-β、TNF-α、IL-10和IL-10/TNF-α与放疗中、后均相似(P>0.05)。RP者与无RP 者中放疗前TGF-β相似(t=0.54,P=0.594),放疗中前者TNF-α明显高于后者(t=2.02,P=0.048),放疗后前者IL-10和IL-10/TNF-α明显低于后者(t=2.50,P=0.015;t=4.63,P=0.000)。结论 TNF-α和IL-10水平变化与RP发生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其变化可早期预测RP发生,可作为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易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每周重复照射建立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每周小剂量重复照射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的可行性、科学性及实用性。方法36只Wistar种雌性大鼠,按5:1比例随机分为照射组(A组)30只、对照组(B组)6只。6-MV直线加速器对A组大鼠右肺进行分次照射(5Gy/次,1次/周,累积剂量最高为30Gy),于照射后第4、6、8、12、26周处死,每时相点处死6只,B组于第4周末处死。观察动物活体外观、肺的大体标本、行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和SP法检测肺组织中的TGF-β1蛋白表达。结果A组受照肺组织表现出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大鼠血清和肺组织TGF-β1表达第4周表达升高,到第12周达到高峰,26周下降。结论每周小剂量重复照射所制作的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稳定可靠,动物死亡率低,符合临床放疗实际。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大鼠放射性肺损伤CT肺功能定量分析及其与肺功能试验的相关关系,初步探讨CT定量分析对于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将60只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60Co右肺单分割照射20Gy,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于照射后第2、4、6、8、12、16周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并作CT肺功能定量分析,每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测定肺功能试验指标,行HE染色比较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 大鼠照射后改变仅发生在照射野内且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改变与人相似.照射组大鼠第2~16周右肺平均肺密度均值高于对照组,且Pulmo曲线峰值右移.大鼠放射性肺损伤CT肺功能定量分析与肺功能试验指标部分相关,其中用力肺活量(FVC)与像素指数(PI)-800-7oo相关性最好(r=0.936,P<0.01).结论 放射性肺损伤大鼠的CT肺功能定量分析指标与肺功能试验指标(PFT)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Ⅰ类重组蛋白RH005对小鼠放射性间质性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75只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RH005组,每组25只。采用20 Gy X射线单次全胸照射复制放射性间质性肺炎模型,剂量率为400 mu/min。RH005组小鼠在照射后24 h予以腹腔注射RH005,5μg/kg,1次/d,连续给药30 d;对照组和照射组小鼠予以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照射后1个月,通过小鼠肺功能检测、肺组织病理观察、肺泡腔面积定量分析、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免疫组化检测等方法,研究RH005对小鼠放射性间质性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20 Gy X射线全胸照射可致小鼠放射性间质性肺炎,表现为照射后1个月,照射组小鼠吸气峰值、呼气峰值和每分钟通气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且肺泡腔面积减小;TNF-α及TGF-β表达增高。RH005组小鼠吸气峰值、呼气峰值和每分钟通气量均较照射组显著增加;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较照射组减轻,肺泡腔面积较照射组显著增加;TNF-α及TGF-β的表达较照射组显著减少。结论 RH005能够减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实验犬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犬致腹部开放伤,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海水浸泡组(对照组)、普通治疗组(常规组)和谷氨酰胺治疗组(观察组),每组10只.于致伤前及致伤后定时测定犬的血压、心率、呼吸、腹围、肠鸣音,取血测定内毒素、D-乳酸、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尿乳果糖/甘露醇(L/M),24 h后取小肠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测量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肠鸣音和腹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常规组、观察组比较,平均动脉压、肠鸣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后12h和24 h时间点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后24h时间点呼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后24h时间点腹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对照组与常规组、观察组比较,致伤后12 h和24 h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组比较,在24h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乳酸:致伤后12 h时间点,常规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后24 h时间点,常规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O: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组比较,致伤后8h与24 h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组比较,致伤后12 h与24 h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致伤后12 h时间点,常规组[(8.71±3.13)ng/L]与对照组[(7.40±2.71)ng/L]、观察组[(6.34±1.8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后24 h时间点,观察组[(7.44±3.11)ng/L]与对照组[(9.91±3.18)ng/L]、常规组[(10.12±2.2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L/M值:观察组(0.10±0.06)与对照组(1.07±0.04)、常规组(1.09±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观察组光镜下肠黏膜可见轻度水肿,与常规组、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观察组小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氨酰胺对腹部外伤后海水浸泡导致的肠功能损伤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γ-IFN对兔盆腔常规分割照射后直肠放射性损伤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动物模型,52只新西兰兔分为常规照射组、γ-IFN组及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兔盆腔均接受6 MV X线照射。γ-IFN组从照射后第5天给予γ-IFN 250?000U/kg,1次/周。常规照射组给予5ml/kg的生理盐水。照射后4、8、12和16周处死兔,取其照射范围内的直肠。用HE染色、原位杂交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γ-IFN对于放射性直肠损伤及纤维化影响。结果 照射后4、8和12周γ-IFN组的放射性直肠损伤与常规照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TGF-β1 mRNA原位杂交γ-IFN组直肠黏膜的TGF-β1 mRNA表达在照射后4、8、12和16周的放射性直肠损伤与常规照射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Ⅲ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γ-IFN组与常规照射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 γ-IFN可抑制照射后直肠黏膜TGF-β1 mRNA的升高,降低Ⅲ型胶原的表达,减轻放射性直肠损伤及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大鼠放射性肺损伤的HRCT评价及其病理基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HRCT表现与其病理基础及超微结构的相关关系。方法  3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 ,右肺单分隔 15Gy6 0 Co照射建立肺损伤模型。照射后第 4周、8周、16周、2 4周分别行CR、HRCT检查 ,肺组织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①在观察时间内HRCT显示大白鼠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像学征象包括肺部毛玻璃改变、斑片状及条索样高密度影 ;斑片状高密度影同肺泡内出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相关 ,毛玻璃征象的病理改变基础为肺泡壁增厚和散在的纤维化 ;肺组织纤维化、肺泡间隔增厚表现为条索样高密度影。②HRCT显示病变的时间早于CR片 ,显示病变阳性率高于CR(Ρ <0 .0 5 )。结论 HRCT可以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作出早期诊断 ,其诊断价值优于胸部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麻二酚(CBD)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放射组、CBD低剂量组(15 mg/kg)和CBD高剂量组(30 mg/kg),每组各10只。采用直线加速器单次照射20 Gy构建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CBD低剂量组和CBD高剂量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5 mg/kg和30 mg/kg的CBD,连续注射6 d。病理学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蛋白、炎症浸润调控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大鼠肺组织未见明显改变,放射组大鼠肺组织明显水肿、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而CBD低剂量组和CBD高剂量组放射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放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放射组比较,CBD低剂量组和CBD高剂量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放射组肺组织IL-1β、IL-4、IL-6、...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吡啡尼酮对抗肺成纤维细胞(Fb)向肌成纤维细胞(MFb)转化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照射前2 d开始灌胃给予吡啡尼酮,用20 Gy60Co γ射线进行全胸照射,于照射后2周应用图像分析测定肺组织放射性炎性反应范围的面密度;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人肺成纤维细胞(HLF)表达TGF-β1和细胞异常增生的程度。结果 和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炎性病变区面密度、湿/干重比和α-SMA含量较照射组分别减少14.0%、3.82%和 52.8%。吡啡尼酮可抑制照射促进HLF表达TGF-β1和细胞增生的作用,且此种抑制作用和给药剂量呈明显的依赖关系。 结论 吡啡尼酮对放射性肺损伤早期的间质性肺炎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并且可显著抑制肺Fb异常增生、TGF-β1表达和向肌成纤维细胞方向转化,有利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各期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其与免疫病理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LD患者和7例正常对照者分别行HRCT扫描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各期HRCT表现及与相关病理学的关系。结果ILD的各期HRCT表现有其相应病理改变。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对照组、ILD早期组、中晚期组之间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在早期组以( )和( )为主,晚期以( )和( )为主。而TGF-β1和bFGF在早期组表达以( )和( )为主,晚期组以( )和( )为主。bFGF、TGF-β1、TNF-α与HRCT征象之间相关性比较,χ2值分别为19.41、28.50、25.90(P<0.05)。结论HRCT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性的诊断ILD的手段,TGF-β1、bFGF、TNF-α在ILD发生、发展中起作用。TNF-α在早期急性肺泡炎期表达增强。而TGF-β1和bFGF在慢性纤维化期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凉血活血中药对剂量分割重复照射下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不同时相动态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60只Wistar种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照射组(40只)、中药治疗组(40只)、单纯中药组(40只)和空白对照组(40只)。用直线加速器对单纯照射组和中药治疗组大鼠右肺进行分次照射(3Gy/次,2次/周,累积剂量最高为30Gy),于照射开始后第3、5、8、12和26周5个时间点分别处死各组各8只大鼠,取材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和不同时相TNF-α和bFGF的表达。结果单纯照射组大鼠肺组织于照射第5周急性放射性肺炎最重,第26周肺纤维化明显,不同时相TNF-α和bFGF表达明显增强(P〈0.01);中药治疗组大鼠各时相TNF-α、bFGF的表达均组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P〈0.01)。结论在剂量分割重复照射过程中,应用凉血活血中药可抑制致炎因子和致纤维化因子的表达,减轻早期放射性肺炎的炎症反应和后期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程度,因而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血清网膜素-1(Omentin-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铁蛋白(SF)与骨转换关系。方法河池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69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另外选择85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组)及3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为对照,比较三组血清Omentin-1、TGF-β1、SF与骨转换指标,并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清Omentin-1、TGF-β1、SF与骨转换的关系。结果骨质疏松性骨折组血清Omentin-1、TGF-β、平均骨密度BMD分别为(30.19±3.93)ng/mL、(4.31±0.62)ng/mL、(0.48±0.06)g/cm2,骨质疏松组分别为(46.93±6.73)ng/mL、(9.65±1.56)ng/mL、(0.55±0.07)g/cm2,健康组分别为(62.14±9.15)ng/mL、(18.71±2.76)ng/mL、(0.63±0.09)g/cm2,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均显著低于骨质疏松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性骨折组血清SF、β-CTX及PINP分别为(289.07±40.11)ng/mL、(0.63±0.11)ng/mL、(68.70±9.75)ng/mL,骨质疏松组分别为(193.46±27.06)ng/mL、(0.51±0.08)ng/mL、(57.09±6.86)ng/mL,健康组分别为(134.18±17.84)ng/mL、(0.32±0.05)ng/mL、(42.14±5.40)ng/mL,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均显著高于骨质疏松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清Omentin-1、TGF-β1与骨转换指标呈负相关,SF与骨转换指标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mentin-1、TGF-β1、SF、年龄可作为骨转换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转换水平高,血清Omentin-1、TGF-β1、SF和骨转换有良好相关性,可能是预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金属蛋白酶(MMP-12)在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肺组织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用20 Gy 60Co γ射线对Wistar大鼠进行全胸照射,分别于照后1、2和4周进行肺组织取材,RT-PCR方法检测MMP-12基因表达,酶谱分析法检测MMP-2、MMP-9和MMP-12酶活性,组织特殊染色法检测弹力纤维降解,电镜观察Ⅱ型细胞与肺泡隔间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ross talking)"现象,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GF-β1和TNF-α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 照射后1、2和4周肺组织MMP-12基因表达增加,2~4周MMP-12酶活性增高;照射后1周肺泡基底膜弹力纤维出现降解断裂,4周时最为严重;电镜观察发现肺泡Ⅱ型细胞与间质细胞间发生Cross talking现象,肺泡灌洗液TGF-β1和TNF-α含量与α-SMA免疫组化阳性信号皆随照射后时间延长而增高。结论 照射后肺组织MMP-12表达增加,可能通过降解基底膜弹力纤维启动肺组织重建,导致肺损伤朝着纤维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安多霖(ADL)对小鼠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1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照射对照和ADL低、中、高剂量及地塞米松治疗6组,每组30只.后5组小鼠用6MVX射线一次胸部照射20 Gy,均于照射前ld开始灌胃给药,连续6周,ADL剂量分别为2、4和8g/kg,地塞米松为0.12 mg·kg-1·d-1.照射后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况,呼吸频率;在第2、4和6周时取肺组织做肺系数测定,同时测定小鼠肺羟脯氨酸含量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ADL低剂量组与照射对照组相比,呼吸频率、肺羟脯氨酸及TGF-β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L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与照射对照组相比,呼吸频率减慢、肺羟脯氨酸及TGF-β1的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668~161.646,P<0.05).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显示,ADL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与照射对照组相比,肺组织充血、水肿及肺泡壁增厚程度减轻.结论 安多霖可以降低胸部照射后小鼠肺羟脯氨酸及TGF-β1的含量,减轻小鼠放射性肺损伤程度,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SD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探寻实验中纤维化蛋白、细胞因子等作为组织纤维化程度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研究提供基础。 方法 选取体重为180~200 g的SD雄性大鼠37只,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照射组(32只)。照射组采用X射线行右肺单次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13 Gy(10只)、15 Gy(10只)和17 Gy(12只),分别于照后4个月和6个月,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马松三色染色评价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纤维黏连蛋白1(FN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以评价肺组织中胶原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4~6个月后均出现肺纤维化,纤维化程度随照射剂量的增大和照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照射组大鼠肺组织中FN1、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6个月照射组羟脯氨酸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分别从(514.19 ±282.20)μg/mg 增加至(886.13 ±145.01)、(1188.70 ±273.84)、(1700.70 ±590.95)μg/mg,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1、3.609、4.004,均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GF-β、白细胞介素6、TNF-α分泌量较对照组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0~12.780,均P<0.05),IFN-γ较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8~4.303,均P<0.05)。 结论 SD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构建成功。大鼠肺组织纤维蛋白含量未能反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在重度纤维化时可作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