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本研究旨在改进SD大鼠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 1%的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麻醉动物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采用 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完成手术 ,1组不分离迷走神经节 ,不结扎翼腭动脉 ;2组分离保护迷走神经节、结扎翼腭动脉 ;3组分离并保护迷走神经节 ,但暂时阻断翼腭动脉。 1、2和 3组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 33%、7%和 10 % (P <0 0 5 ) ,成功率分别是 6 0 %、80 %和 85 % ;与 1、2组相比 ,3组的手术费时短 (P<0 0 1)、创伤小。因而分离并保护迷走神经节是降低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手术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从而成功制作大鼠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进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并运用多个指标评价该模型的使用价值。方法:采用体质量300~350 g的雄性Wistar大鼠,分成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所有动物均采用水合氯醛麻醉,模型组在手术过程中用丝线结扎翼腭动脉,从颈内动脉将直径0.25 mm的渔线插入大脑中动脉起始处,并恢复颈总-颈外动脉血流。结果:模型组成功率为80%,神经缺损症状出现率为100%,24 h存活率为75%。模型对照组成功率为73.9%,神经缺损症状出现率为88.2%,24 h存活率为80%。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脑指数、脑含水量及体质量下降率均明显升高。结论:选用体质量均衡的大鼠,采用丝线结扎翼腭动脉,同时不结扎颈总动脉,从而保持颈总-颈内动脉血流畅通,能提高模型成功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实验指标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评价脑缺血的指标各种各样,在实验中选取何种指标评价是试验成功的关键,本就脑缺血大鼠在记忆、形态、微循环等指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锰卟啉(MnTBA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MnTBAP治疗组。缺血组和治疗组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MnTBAP(10mg/kg体重),缺血24h后处死,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缺血侧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蛋白Caspase-3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与缺血组相比,MnTBAP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结论 MnTBAP能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评价脑缺血的指标各种各样 ,在实险中选取何种指标评价是试验成功的关键 ,本文就脑缺血大鼠在记忆、形态、微循环等指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大鼠短暂性(<2小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24只,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又分三组,用线栓法使大脑中动脉(MCA)分别缺血15min、30min、60min,每组6只;假手术对照组6只。所有实验动物均采用乙醚麻醉,在手术过程中用5-0丝线结扎颈外动脉,在结扎的近侧剪断颈外动脉或其分支-枕动脉,经颈外动脉断端或枕动脉将4-0单丝尼龙线插入颈内动脉直至大脑中动脉起始处。假手术对照组动物线栓插入颅内但不达大脑中动脉起始处。术后即可观察动物行走时是否转圈。结果:所有实验组动物都及时观察到动物行走时出现转圈的表现,符合实验的入组标准。假手术对照组动物术后没有观察到转圈的表现。结论: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作方法经改进更易于制作、可行性更强、可信度更高且有利于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8.
缓激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区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宝林  沈宏友  杜韵璜  黎昭洪 《解剖学研究》2002,24(2):108-109,122,I002
目的 研究缓激肽 (BK)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区的分布。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缓激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分布。结果 脑缺血 3h后 ,大鼠损伤侧MCA分布区的神经细胞中 ,发现BK样免疫阳性反应物 ;而正常大鼠MCA供血区的神经细胞内未见有BK样免疫阳性反应物。结论 正常大鼠MCA分布区的神经细胞内不存在或存在非常少的BK ,但在缺血性损伤后 ,神经细胞内出现较多的Bk。  相似文献   

9.
在人体,内皮素(ET)有三种异构体,ET-~1、ET-~2、ET-~2,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脑组织。 ET与多种人体疾病有关,如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近来有文献报道,脑卒中病人血浆ET升高。本文试图通过对右大脑中动脉栓塞(R-MCAO),形成局灶性脑缺血的大鼠脑组织ET水平的观察,揭示内源性ET在脑缺血后的变化规律,以探讨脑缺血对内源性ET的影响以及ET在脑缺血过程中的病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电凝或夹闭大脑中动脉(MCA)、光化学诱导血栓形成、颈动脉注射血凝块栓子等。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另一种方法是血管内线栓闭塞法(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由于该方法不需要开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动物存活期较长,缺血部位恒定,且可以准确控制缺血及再灌注时间,所以线栓法MCAO模型,目前广泛应用于实验研究,现将该模型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1动物品系、体重和鼠龄的选择尽管一些体积较大的动物,如猫、狗、兔都用于脑缺血研究,但是大多数实验室选择大鼠或沙土鼠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1.
插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目的: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用自制的插线,从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插入,栓塞大脑中动脉。结果:插线前端经自制装置的处理和插线直径与动物体重不同组合的选择,插线栓塞大脑中动脉的成功率可达81.3% ̄94.5%。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总的成功率可达70% ̄8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手术时间30分钟),结果可靠,适合于形态学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2.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 Nogo-AmRN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 Nogo-A m RNA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动态变化 ,探索其在大脑皮质及纹状体神经元表达的意义及作用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在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动物模型上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时大鼠 Nogo-A m RNA的表达。结果显示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 Nogo-A m RNA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 ,在 12 h内达高峰 (P<0 .0 1) ,2 4h时下降 ,48h时又升高 ,出现第二个高峰 ,然后逐渐降低 ,7~ 14 d降至基础水平 ;大脑纹状体脑缺血 1h后再灌流 ,2 h时 Nogo-A m RNA的表达明显增加 ,之后逐渐下降 ,到 2 4h时接近基础水平 ,48h时又升高 ,以后表达水平下降 ,3~ 14 d时 ,接近基础水平。结果提示 ,脑缺血后内源性 Nogo-A m RNA的表达呈动态性变化 ,参与了脑缺血后神经元的再生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等容血液稀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血液稀释治疗血栓栓塞性脑缺血为目的,采用大脑皮层局部血流量(rCBF)、脑组织含水总量以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LPO)为重要指标,共71只大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脑局灶性缺血24小时后经血液稀释治疗2小时,血细胞压积由49.4±3.5%降至39.3±3.77%,rCBF增加19.95%(n=16,P<0.005),脑组织含水量及LPO含量,对照组与稀释组分别为81.39±1.56%(n=12),79.00±1.08%(n=13,P<0.001);645.57±106.72nmol/100mgpro(n=11),360.47±117.46nmol/100mgpro,(n=14,P<0.001)。提出血液稀释可增加rCBF,减轻脑水肿,降低LPO。  相似文献   

14.
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建立脑缺血动物模型是开展脑缺血损伤和治疗研究的基础,模型的制作方法较多,其中线栓法具有不开颅,手术创伤小,可以准确控制缺血及再灌时间等优点。但该方法制作模型难度大,模型成功率低。为了提高成功率,我们对线栓的制备、手术操作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造模效果理想,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化钴预适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对nNOS基因表达的调节。方法建立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以30μg/kg氯化钴预处理大鼠,以TTC染色方法观察脑缺血范围,并以RT-PCR法检测nNO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氯化钴预适应能显著降低大鼠的脑梗塞面积,起到保护作用,并上调nNOS基因的表达,而nNOS阻滞剂7-NI可明显降低预适应的保护作用。结论氯化钴预适应可以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起到保护作用,对nNOS基因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单纯局灶性脑缺血和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不同时间L-电压门控钙通道电流的变化,通过比较探讨其在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线栓法制备单纯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根据缺血不同时间分为正常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1 h、3 h、6 h、24 h;糖尿病假手术组、糖尿病脑缺血1 h、3 h、6 h、24 h共计10组。对单纯缺血24 h及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24 h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缺血周围皮层神经元细胞上电压门控钙通道电流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术后清醒较晚,肢体偏瘫程度重于单纯缺血组(P<0.05);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单纯局灶性脑缺血及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各组L-电压门控钙通道电流呈逐渐增大趋势(P<0.05),其中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各组电压门控钙通道电流分别高于单纯局灶性脑缺血各组(P<0.05) 。结论: 与正常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相比,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加重的原因可能与膜上钙通道开放电流增大导致的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脑水肿和脑梗塞是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本实验观察了MK-801(dizocilpine,一种高效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时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用插线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后,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脑含水量,缺血损伤面积和体积。结果:缺血组梗塞侧皮质EB含量为:(8.82±1.35)μgweiht,在缺血前30min加入MK-801组梗塞侧皮质伊文思蓝(EB)含量下降为:(5.14±1.20)μg/gweight(P<0.01),在缺血后30min加入MK-801组梗塞侧皮质EB含量下降为:(6.44±1.09)μg/gweight(P<0.05);缺血组梗塞侧脑含水量为:(80.29±2.44)%,在缺血前对30min加入MK-801组梗塞侧脑含水量下降为:(75.62±1.84)%(P<0.01),在缺血后30min加入MK-801组梗塞侧脑含水量下降为:(76.39±2.20)%(P<0.01);缺血组梗塞体积为:(495.75±55.91)mm3,在缺血前30min加入MK-801组梗塞体积下降为:(180.65±9.67)mm3(P<0.01),在缺血后则30min加入MK-801组梗塞体积下降为:(316.08±.93)mm3(P<0.05)。结论:MK-801不仅可防止脑梗塞体积扩大,还可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和降低脑水肿,而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糖皮质激素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关系,以及糖皮质激素对卒中后痴呆发病的影响。方法:采取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通过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缺血再灌注后模型大鼠再灌注2h、6h、12h和24h不同时点的血浆和海马皮质醇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在再灌注4个时点糖皮质激素含量都有增高,同假手术组、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海马中皮质醇含量都以再灌注6h最高。HE染色海马神经元损伤随再灌注时点的延长,呈进行性加重。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24h内存在血浆、海马皮质醇含量的增高,这可能是加重海马神经元损伤,引发卒中后痴呆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张平  朱斌  李彤 《医学信息》2008,21(3):238-240
目的提供一种比较简易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方法。方法应用SD雄性大鼠,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选择在颈总动脉(CCA)分叉处切口,使线栓从CCA顺行进入颈内动脉(ICA)。造模后直接将栓线缝合在皮内,再灌注时拔出一定长度拴线,使栓线回至CCA即可。通过神经功能检测,红四氮唑(TTC)染色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大鼠手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明显,TTC染色清楚显示了梗死病灶,病理学检查显示典型病理改变。结论该改良方法术式简便,缺血效果可靠,可以用于脑缺血再灌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影响局灶性脑缺血实验的有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李树清 《微循环学杂志》2006,16(2):56-57,61
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发病、死亡、致残率高而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因此,模拟人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建立重复性好、观测指标易于控制的脑缺血动物模型,一直是临床及基础研究所关注的课题。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理方法诱导的脑缺血模型(包括:开颅机械闭塞大脑中动脉法、微栓子栓塞法、插线法、电刺激法、机械压迫皮质梗塞法)和化学方法诱导的脑缺血模型(包括:光化学法、化学物质直接损伤法、凝血酶促凝法、内皮素刺激法等)(另文)。但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复制过程常会受到多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可能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极为重要。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