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后聋多通道人工耳蜗使用者的普通话言语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话是我国的规范语言,其语音学特点有别于西方语系,特别是声调。人工耳蜗植入作为治疗重度感音性聋的最重要手段,目前多为基于西方语系设计的国外产品,能否充分地体现汉语、特别是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学特点,一直备受关注。我国多通道人工耳蜗使用者、特别是更具代表性的语后聋使用者的普通话言语识别状况,目前仅报道5例。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是我国的规范语言,其语音学特点有别于西方语系,特别是声调[1] 。人工耳蜗植入作为治疗重度感音性聋的最重要手段,目前多为基于西方语系设计的国外产品,能否充分地体现汉语、特别是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学特点,一直备受关注。我国多通道人工耳蜗使用者、特别是更具代表性的语后聋使用者的普通话言语识别状况,目前仅报道5例[2 ,3 ] 。一、研究对象2 0 0 2年9月~2 0 0 3年3月间,随访北京协和医院语后聋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者中志愿参加并能配合言语识别测试者共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脑膜炎后聋伴耳蜗骨化、腮腺炎后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客观及主观听力学评估来确定人工耳蜗植入是否对语前聋成年患者言语发育有促进作用。采用回顾分析患者术后的开放式言语识别率等客观指标及患者生活质量等主观指标。结果是 1989~ 1999年共完成 198例成年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其中4 4例为语前聋 ,分别植入美国Nucleus 2 2、Nucleus2 4或Clarion人工耳蜗装置。患者平均手术年龄 34岁 (14~ 6 2岁 ) ,通过开放式言语识别率测试 (包括字词、短语和短句识别 )可以发现自幼接受不同听力训练的语前聋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语前聋患者手术效果的确不如语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者对普通话的声调识别能力和术后生活质量。方法:49例植入诺尔康人工耳蜗1年的受试者,使用课题组前期编制的声调识别测试软件,评估植入者的声调识别能力;使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CIQ),评估植人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①安静条件下声调识别率平均为67.26%,全部高于机会水平;②噪声条件下声调识别率平均为51.92%,除2例植入者的声调识别率低于机会水平外,其余均高于机会水平;③声调识别混淆矩阵结果显示,三声为较容易辨别的声调;④术后NCIQ总分及基本声音感知、高级声音感知、言语能力、自信心、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均获得改善,分别为55.4、72.4、54.0、63.4、50.7、47.3和44.7分。结论: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具有声调识别能力并可获得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年龄段经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前聋儿童经过开机一段时间后声调识别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9例已经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低年龄语前聋儿童,按植入时年龄分为2组,即A组:3.0~4.5岁,B组:5.0~6.5岁,植入后平均开机时间为1.5~2.0年。采用聋康系统的《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评估词表》中主要反映声调识别的相应评估内容进行封闭项测试。结果:A组:同音单音节声调识别率为(63.00±16.75)%,双音节声调识别率为(75.60±11.18)%,单音节词识别率为(72.38±11.39)%。B组:同音单音节声调识别率为(49.46±13.91)%,双音节声调识别为(64.71±9.64)%,单音节词识别率为(55.71±8.59)%。所有正确识别率结果均大于机会水平。人工耳蜗植入后不同年龄组患儿有关声调识别的三项测试内容,低年龄组患儿均好于高年龄组,结果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语前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低年龄儿童,植入时年龄仍是影响植入后声调识别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更能反映汉语声、韵、调特点的单音节词中差异更为明显,因此植入年龄是术后汉语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中国大陆人工耳蜗的使用者约为2000例,其中80%为Nucleus产品,而在这1600余例使用者中Nucleus24型产品的使用者约占90%左右。故如何更好地为这些人工耳蜗使用者进行调试,以保证他们能够获得最佳的声音输入,进而学习和掌握语言,是对参与人工耳蜗调试工作的技术人员的一项挑战。本文主要参考了Cochleaer ltd.TRM和编程指导对Nucleus24型的重要参数加以定义和解释,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澳大利亚Nucleus(直电极和弯电极)、奥地利Medel和美国Advanced Bionics人工耳蜗不同电极植入者开机后的调试情况,以及听觉和言语康复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探讨不同植入电极患者术后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我科自1997年3月至2007年6月共植入人工耳蜗313例,选择其中植入年龄、植入时间、术前残余听力、术后康复条件等各方面条件相近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者70例,将其按植入产品的不同分为4组,包括澳大利亚Nucleus直电极组22人,澳大利亚Nucleus弯电极组25人,奥地利Medel C40+组12人和美国AB公司90K组11人。比较4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开机半年后的阈值(T-levels).最大舒适强度(C-levels/M-levels)和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有无差异,并根据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对4组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评估,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电极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水平和言语可懂度康复效果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4组耳蜗植入者CAP分级和SIR分级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试时澳大利亚弯电极组和直电极组的T-levels、C-levels和动态范围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奥地利C40+组与其它三组相比,最大舒适强度和动态范围更大;美国90K组阈值最低,所需刺激量最小。结论人工耳蜗不同电极植入术后均能产生良好效果,其阈值,最大舒适强度和动态范围有差别,但不同植入电极术后的听觉水平和言语可懂度等康复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试语前聋儿童植入电极极间辨别能力 ,观测汉语声调识别结果 ,以了解电极极间辨差阈与汉语普通话声调辨别结果的关系 ,使言语处理方案和电听觉图更加合理和个性化。方法  14例语前聋儿童 ,Nucleus 2 4M型 (2 2通道 )人工耳蜗植入者参加本次测试。声调识别材料共 2 5组 ,采用封闭项列测试法进行测试 ,每组包括声母韵母相同、声调不同的 4个汉字。选择 7个电极与相近电极进行音高比较辨别测试 ,正确辨别出差异的最相近电极对为电极极间辨差阈值。结果声调正确识别率为 (6 2 .8± 14 .7) % ( x±s,下同 ) ,识别率最低为 35 % ,最高为 99% ,全部高于机会水平。电极极间辨差阈为 3.4± 0 .9。E 14和E 17电极的阈值最小 ,其次是E 10和E 2 0 ,与其它电极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受试者的电极极间辨差阈值差异也存在显著性。结论 人工耳蜗使用者的声调识别能力与电极极间辨别能力 ,有负相关趋势 ,但未见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 ,同时存在个体差异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多道人工耳蜗植入5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术后效果。方法 533例(534耳)重度和极重度聋患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其中语前聋495例,语后聋38例。植入时年龄:1~3岁167例,~5岁77例,-7岁73例,-14岁136例,~17岁28例,>17岁52例。内耳中耳畸形共76例,其中Mondini畸形26例、共同腔畸形10例、前庭水管扩大综合征20例。术前纯音听阈(听力级)为105.5 dB,听性脑干反应阈>95 dB,40 Hz相关电位(500 Hz)>101.7 dB。使用装置:Nucleus 22M 27耳,24M 308耳,24R Contour 131耳,24RST 21耳;Med El C40 44耳;Clarion CI 3耳。常规手术采用面隐窝进路方法。共同腔畸形病例采用经水平半规管进路。部分病例行术后声场测听和听觉言语评估。结果 Mondini畸形26例中有20例术中出现脑脊液井喷。电极平均植入深度:耳蜗正常病例中Nucleus 30环,Med El为31 mm。Mondini畸形病例中Nucleus 28环。共同腔畸形病例中Necleus 26环。语后聋患者的平均开放言语识别率为71%,17岁以下语前聋的问卷调查满意度为94.7%。结论 人工耳蜗是使重度和极重度聋患者恢复听觉功能的有效方法,术前评估,手术和术后康复都是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对深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深度耳聋患者行MiniSystem22导和Nucleus24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其中语前聋6例,语后聋5例。术后1~1.5个月开机调试。结果:11例患者全部恢复了听力;语后聋患者不需要经过唇读或简单的语言训练就能进行对话和打电话,患者能回到有声世界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对语前聋患者进行评议训练,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结论:深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植入22导及24导人工耳蜗后效果良好,尤其对语后聋和年龄较小的儿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