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正>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inheritdafibrinogenemia)是一种纤维蛋白原基因缺陷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者表现为纤维蛋白原完全缺乏,发病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一。与血友病相比,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患者黏膜出血较严重,但肌肉和骨骼的出血不如血友病常见[1]。第一例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基因突变发现于1968年[2],目前国内外共发现了约400多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相似文献   

2.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由于纤维蛋白原基因缺陷所致的常染色体院性遗传性疾病。引起该病的突变皆为纯合突变成复合杂合突变,其中FGA基因IVS4 1G>T剪接突变为其突变热点。但无论何种突变都可引起纤维蛋白原基因的异常表达,从而造成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缺如,最终导致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表现。本文对近年来该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由于纤维蛋白原基因缺陷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引起该病的突变皆为纯合突变或复合杂合突变,其中FGA基因IVS4+1G>T剪接突变为其突变热点。但无论何种突变都可引起纤维蛋白原基因的异常表达,从而造成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缺如,最终导致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表现。本文对近年来该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文献上报告至少已有89个家族患有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表现为纤维蛋白肽释放异常或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障碍。肝病患者的获得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最近才弄清是由于纤维蛋白原分子糖含量增高引起聚合障碍。本文报告1例新的遗传性纤维蛋白原血症。  相似文献   

5.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作为凝血系统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不仅是凝血系统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重要的急性反应蛋白,参与体内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研究发现,基因突变有可能导致纤维蛋白原的功能和代谢异常以及临床上出血、血栓症状的发生,与多种临床疾病密切相关.由纤维蛋白原缺陷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2大类.本文将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的分子基础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以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完全缺乏为特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了对1个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族成员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及基因分析,采集了该家族3代6人的外周血,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Clauss法),并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抗原。以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先证者及其他家族成员DNA,应用PCR法扩增FGA、FGB及FGG基因编码区、侧翼序列及启动子区。通过直接DNA测序方法检测基因突变。结果表明:先证者的父母为3代近亲。先证者FGA基因发现为纯合突变C.934_935insA,造成蛋白序列改变P.Ser312fsX42。先证者父母、祖母、外祖母及姑母均为该突变的杂合子携带者。该突变为国际上首次报道。结论:FGAC.934_935insA纯合突变是先证者发病的原因,该突变是1个新的FGA突变。  相似文献   

7.
遗传性出血病包括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血管性血友病及遗传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Ⅻ、育缺乏症等。临床遗传性出血病并不罕见,主要表现为程度不等的皮肤黏膜或内脏、肌肉、关节等处自发性或轻微损伤后出血难止,一般的止血措施无效,输注针对性的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制剂是患者终生唯一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1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的表型及基因型分析。方法:用血凝仪检测凝血指标,Clauss法检测纤维蛋白原活性,血浆蛋白电泳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Native-PAGE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其片段分布,应用PCR扩增纤维蛋白原基因FGA、FGB和FGC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并进行基因分析。结果:先证者APTT正常,PT、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正常而活性降低,先证者姊妹及其女儿的检测结果与之相似,患者配偶所有指标均正常。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纤维蛋白原FGA基因2号外显子g1233一a杂合碱基改变(密码子CGT→CAT),导致了Arg16His错义突变,该突变来源于父系。结论:该错义突变是导致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1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方法 用血凝仪检测先证者家系3代6人外周血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原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Western blot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其片段分布.PCR扩增纤维蛋白原基因FGA、FGB和FGG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析.结果 先证者APTT、PT正常,而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抗原正常,而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先证者母亲和胞姐表型与之相似.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纤维蛋白原FGA基因2号外显子g1233→a杂合碱基改变(密码子GGT→CAT),导致Arg16His错义突变,该突变来源于母系.结论 纤维蛋白原α链Arg16His杂合错义突变是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0.
纤维蛋白原Bβ基因有许多多态性位点,有些被认为可影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本文主要综述这些多态性位点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纤维蛋白原Bβ基因有许多多态性位点,有些被认为可影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本文主要综述这些多态性位点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测定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测定及应用符民桂,马西,纪卫东,卢阳测定纤维蛋白原(Fg)浓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缺乏反映其功能的方法。在凝血酶诱导纤维蛋白单体(Fm)形成与聚合反应中,反应速度不但取决于凝血酶的活性,而且与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其分子功能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3.
作者为1例22岁的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先后输注了相当于40mg/kg 和4mg/kg 纤维蛋白原的新鲜冰冻血浆(FFP),以治疗其齿龈出血过多,同时观察不同剂量的纤维蛋白原对出血时间(BT)的影响、作用持续时间及其与血浆和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关系。初次输注纤维蛋白原40mg/kg,输注前及输注后第1~4、7、9天分别测定患者的BT、血小板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初次输注后2个月再输注纤维蛋白原4mg/kg.亦分别在输注前  相似文献   

14.
β链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家系纤维蛋白原(Fg)基因突变。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浆Fg^2 C及Fg的水平,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Fg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序列,检测其基因突变。结果发现先证者Fg基因共2处突变,FGB基因7972碱基处缺失G以及FGG基因2543碱基处的纯合T→A。结论FGG基因2543碱基处为多态位点,形成1144位氨基酸的I/K多态性。FGB基因7972碱基处缺失G,导致β链419位氨基酸之后的移码突变,形成了缺少最后27个氨基酸的截短的B链,后者可能是导致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病理机制之一。FGB基因7972碱基处缺失G为国际首次发现的Fg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5.
非孟德尔式遗传所致的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方法:用PCR法对该家系纤维蛋白原基因FGA、FGB和FGG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结果:先证在纤维蛋白原FGA基因3号外显子和3号内含子的交界处g.1892~1899纯合缺失AGTA或GTAA,先证父系家系有3名成员呈该突变位点的杂合子,但母系家系该位点均示正常基因型,而亲子鉴定结果又证实了母女关系。结论:纤维蛋白原FGA基因g.1892~1899四个碱基纯合缺失所引起的剪接位点变异是引起该家系先证的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原因。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该病的非孟德尔式隐性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16.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由于纤维蛋白原基因缺陷所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了对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采集了该家系三代10人外周血,吸取上层血浆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含量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以常规酚氯仿法抽提家系所有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Fg基因FGA、FGB和FGG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启动子区,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以检测基因突变。102例健康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先证者表型诊断为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基因型呈FgΒβ链Arg17stop和Gly347Arg复合杂合突变,前者来源于母系,后者来源于父系。结论:FgΒβ链Arg17stop和Gly347Arg复合杂合突变是引起该家系先证者产生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由于纤维蛋白原基因缺陷所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了对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采集了该家系三代10人外周血,吸取上层血浆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I);纤维蛋白原(Fg)含量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以常规酚-氯仿法抽提家系所有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Fg基因FGA、FGB和FGG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启动子区,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以检测基因突变.102例健康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先证者表型诊断为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基因型呈Fg B β-链Arg17stop和Gly347Arg复合杂合突变,前者来源于母系,后者来源于父系.结论:Fg B β-链Arg17 stop和Gly347Arg复合杂合突变是引起该家系先证者产生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纤维蛋白原(Fib)与消耗性凝血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密切相关;Fib的遗传变异所致的出血或血栓性疾病及反复自发流产也屡见报道,Fib测定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纤维蛋白原的生物化学特性、遗传性缺陷及检测方法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纤维蛋白原是重要的血液凝结因素,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形成纤维蛋白凝块阻止出血,也有助于提高血浆粘性。在通常情况下,纤维蛋白原在血液凝固过程中从血清中沉淀出来,通过离心与红细胞一起被移去,但在有些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或者是获得性血凝失调的病人,如:抗磷脂综合症,肝病或维生K缺乏等,更常见的是抗凝治疗,血液凝集不完全,纤维蛋白原的存在干扰了血清蛋白电泳实验,如图1所示。因此找到一种简便有效地排除血清蛋白电泳中纤维蛋白原的干扰的方法在临床上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临床发现的1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凝血相关指标检测和基因型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家属共4人的外周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及8项凝血因子指标.对编码纤维蛋白原3条肽链的FG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