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用3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对治疗前后的梅毒患者进行检查,并对各项试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对20例梅毒患者血清采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3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3种方法TPHA、GICA、ELISA对血清检测结果用x2检验统计,TPHA与GICA比较,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PHA与ELCA比较,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TPHA与ELISA对血清梅毒检测其结果的相关性,用S/CO值与TPHA的滴度比较用相关系数检测,两值者呈正相关,ELISA的S/CO随TPHA滴度的增高而增高.结论 用GICA对梅毒进行筛选,ELISA双抗原夹心法对梅毒进行确诊,并用ELISA结合TPHA进行疗效判断,是较为理想的血清学实验组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3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对治疗前后的梅毒患者进行检查,并对各项试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对20例梅毒患者血清采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3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3种方法TPHA、GICA、ELISA对血清检测结果用x2检验统计,TPHA与GICA比较,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PHA与ELCA比较,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TPHA与ELISA对血清梅毒检测其结果的相关性,用S/CO值与TPHA的滴度比较用相关系数检测,两值者呈正相关,ELISA的S/CO随TPHA滴度的增高而增高.结论 用GICA对梅毒进行筛选,ELISA双抗原夹心法对梅毒进行确诊,并用ELISA结合TPHA进行疗效判断,是较为理想的血清学实验组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3种不同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筛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和试剂。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种方法,对121例梅毒抗体阳性标本和104例梅毒抗体阴性标本进行检测。结果:TRUST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GICA和TP-ELISA敏感性较高。结论:TP-ELISA敏感性较高,适合大批量样本的筛查,GICA法简便快速,适合少量及急诊样本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对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经TPPA试验确诊的阳性血清标本65例和阴性血清标本70例,同时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以TPPA试验作为确认试验,比较其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ELISA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46%、95.71%;GICA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38%、94.29%;ELISA及GICA的试验结果与TPPA试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χ2=0.25,0;P>0.05),具有一致性。随着S/C.O.值的增高,GICA法与ELISA法的阳性符合率也增高。结论 GIC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ELISA、TPPA方法偏低,可作为一种辅助试验。ELISA方法和TPPA方法一致性较好,可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对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经TPPA试验确诊的阳性血清标本65例和阴性血清标本70例,同时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以TPPA试验作为确认试验,比较其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ELISA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46%、95.71%;GICA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剐为95.38%、94.29%;ELISA及GICA的试验结果与TPPA试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Y。一0.25,0;P〉0.05),具有一致性。随着S/C.O.值的增高,GICA法与ELISA法的阳性符合率也增高。结论GIC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ELISA、TPPA方法偏低,可作为一种辅助试验。ELISA方法和TPPA方法一致性较好,可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6.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流感病毒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月越  陈杭薇  王萍  李兵  郭文忠 《医学争鸣》2008,29(18):1652-1654
目的:观察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法检测流感病毒的效果.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作为"金标准",比较GICA与IFA两种方法对同一份标本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检测效果,对GICA法诊断试验做出评价.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GICA法检测流感病毒与IFA法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CA法操作简单、方便、快速,特异、灵敏,在临床流感病毒抗原的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试条渗透性、固相膜均匀性等参数进行试验比较和评价,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IC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定值的抗-HCV质控品和672份血清标本同时测定,再结合物理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GICA和ELISA均可检测出抗-HCV1NCU/ml,以ELISA为参照,GICA1、GICA2的灵敏度均为99.44%,特异性均为99.68%;GICA3灵敏度为94.93%,特异性为97.83%。假阴性均在弱阳性标本中,假阳性均显弱阳性带。渗透速度和均一性试验结果良好。结论:选用GICA前需做比对试验,对其弱阳性结果须ELISA方法确认。选择质量好GICA是一种较好的快速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8.
余修中 《四川医学》2013,(8):1223-1224
目的评价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例患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和820例未患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血清,用TRUST检测梅毒反应素,ELISA和GICA检测梅毒螺体抗体。结果TRUST试验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1.3%、96.2%、29.5%、99.6%、21.4和0.2;ELISA试验为93.8%、98.3%、51.7%、99.9%、55.2和0.1;GICA试验为87.5%、98.4%、51.8%、99.8%、54.6和0.1。结论临床检查新生儿先天性梅毒首选ELISA试验,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的临床价值需结合临床和随访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HBsAg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GICA)筛查无偿献血者HBsAg ,探讨GICA法的影响因素 ,为实验室选用胶体金试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 4种品牌的胶体金试剂检测献血者标本、定值HBsAg阳性血清 ,在不同的温度、时间、加样量下 ,结合其物理现象作观察 ,并与ELISA法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4种品牌的胶体金试剂质量差异较大 ,同时GICA法受温度、时间、加样量的影响。结论 :GICA法适合献血员采血筛查 ,建立评价胶体金试剂的方法和室内质控的方法 ,可有效的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IV检测中ELISA与GICA初筛结果与WB确证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评价不同初筛方法与确证结果.方法:分析我中心2018年5月—2020年5月780例HIV感染者样本.采用ELISA及GICA法分别对样品进行初筛,采用WB对样本进行确证.结果:780例血液样本ELISA与GICA初筛双阴性40例,双阳性690...  相似文献   

11.
李晶 《黑龙江医学》2012,36(3):211-212
目的检测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临床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采用明胶颗粒凝聚法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共检测54例I期梅毒血清,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阳性49例,阳性率为90.7%(49/54),与顾伟鸣[2]报道的96.3%结果相近。TPPA对I期梅毒灵敏度高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硬下疳溃破1~4 d与5~10 d间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与硬下疳破溃>10 d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性(P<0.05)。结论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  相似文献   

12.
李楚潮 《当代医学》2010,16(20):9-10
目的比较临床常用的四种梅毒血清学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四种筛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共1053份及对照组非梅毒患者血清2098份分别进行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法检测。结果 ELISA,RPR,Trust及TPPA法检测梅毒病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6.6%,80.2%,86.7%及96.6%。结论四种方法侧重点各有不同,应结合实践情况配合使用,最大程度提高检出率,降低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化学发光法(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的优缺点。方法 1 808例标本分别采用RPR法和CLIA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标本再用TPPA法复测。结果1 808例患者中共确诊170例梅毒感染患者。RPR法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较低,与CLIA法和TPPA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R法特异性与CLIA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值低于CLI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法敏感性与TPPA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低于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假阳性,RPR法和TPPA法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结论梅毒血清学试验CLIA法和TPPA法在梅毒诊断方面优于RPR法,建议改进梅毒检测流程并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4.
RPR法与TPPA法对梅毒检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RPR法和TPPA法对梅毒的检测结果 ,同时了解本地区近几年来梅毒的发病情况。方法 应用RPR法与TPPA法对衡阳地区近 4年来拟诊为STD患者的血清进行梅毒初筛和确诊试验 ,4年梅毒检出率用趋势性x2 检验。结果 本地区STD患者中梅毒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x2 =15.0 70 ,P <0 .0 1)。对一期、二期梅毒 ,RPR和TPPA法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 ;但对潜伏期梅毒 ,RPR法可能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结论 对一、二期梅毒 ,RPR可替代TPPA法 ;而在其它情况下 ,TPPA优于RPR法。TPPA法可定量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 ,应作为临床梅毒确诊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吴丽婷  陈立刚  林哲 《海南医学》2010,21(22):57-59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对梅毒(Syphilis)诊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TRUST及胶体金法3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对240例皮肤科门诊患者标本和术前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均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比较ELISA、TRUST和胶体金法对梅毒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对79例阳性和161例阴性标本的检测中,TRUST、胶体金法、ELISA诊断梅毒的敏感度分别为64.6%、94.9%、98.7%,特异度分别为97.5%、98.8%、100%;TRUST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6.53),而ELISA、胶体金法与TPPA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P〉0.05,χ2=0.00;胶体金法:P〉0.05,χ2=0.17)。结论 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TPPA法有较高的一致性,可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初筛和梅毒感染的确诊。  相似文献   

16.
TPPA和RPR联合检测梅毒抗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别用TPPA和RPR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比较两种方法在梅毒诊断及疗效观察方面的意义。[方法]对疑为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共80份分别进行TPPA和RPR检测。[结果]63份梅毒患者TPPA阳性,阳性率78.75%,灵敏度100%RPR39例阳性,阳性率51.25%,灵敏度61.90%。[结论]TPP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RPR,故TPP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应作为临床梅毒确诊的主要检测手段,RPR法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应作为临床梅毒的筛差实验以及梅毒治疗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检测梅毒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对3681例待检者、113例梅毒患者、100例正常人进行RPR与TPPA联合检测和分析.结果:3681例待检者中,共检测出RPR阳性66例,阳性率为1.79%,TPPA阳性79例,阳性率为2.15%.113例梅毒患者中,共检测出RPR阳性86例,阳性率为76.1%,TPPA阳性113例,阳性率为100%.100例健康体检者RPR和TPPA结果均为阴性.结论:TPPA和RPR都是快速有效的梅毒检测方法,但确诊必须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3种梅毒检测方法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3种常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在梅毒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梅毒的检出率.方法:同时用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155例梅毒螺旋体质控血清标本.比较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RPR、TPPA和TP-ELI...  相似文献   

19.
梅毒螺旋体不同血清学检验方法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环状卡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使用目前最为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ELISA和TPPA及RPR试剂对60例梅毒病人血清进行检测。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96.67%,TPPA法阳性率98.33%,RPR法66.67%。结论ELISA法是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由于我室现在输血前检查以及梅毒的检测量越来越大,特对四种梅毒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建立适合我室梅毒的检测程序。方法:用ELISA法检测我院去年10月28日到今年6月的输血前检查标本以及门诊的要求查梅毒的标本10255例,其中阳性者再用RPR法.TRUST法和TPPA进行检测。结果:ELISA共检出阳性295例,其中ELISA阳性,TPPA为阳性的有290例,符合率为98.3%。ELISA的假阳性率为1.7%。295例TPPA阳性标本中RPR和TRUST法检出阳性为102例,检出率为34.58%,RPR和TRUST法漏检率为65.42%。而且RPR和TRUST法中102例阳性在做TPPA确证实验时滴度大于或等于1:5120的有72例,193例阴性在做TPPA确证实验时滴度大于或等于1:5120的仅有18例。结论:ELISA可用于我室输血前检查的筛查实验,TPPA可作为检测ELISA中阳性的确证实验。TPPA确证实验梅毒滴度越高,RPR法和TRUST法检出阳性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