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并束支传导阻滞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荣芳  施志雄 《内科》2007,2(6):908-90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束支传导阻滞(BBB)心电图改变及表现。方法对2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BBB的心电图分析结果146例急性心肌梗死中,有28例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其中合并左束支阻滞(LBBB)11例,右束支阻滞(RBBB)14例,双束支阻滞3例。28例AMI并BBB死亡7例,118例AMI不并BBB死亡12例。结论AMI并BBB死亡率高,可能是心肌大面积梗死的表现,因此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束支传导阻滞(BBB)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01至2013-12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PCI的ACS患者6 429例。根据出院诊断中是否包含BBB,将患者分为BBB组(n=159)和非束支传导阻滞(NBBB)组(n=6 270),分析比较两组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脑卒中)发生率的差异,并评估BBB与行PCI的ACS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BBB组患者年龄较NBBB组更高[(62.97±11.37)岁vs(58.26±10.36)岁],体重指数更低[(25.31±3.02)kg/m2 vs(25.89±3.20)kg/m~2],肾小球滤过率[(86.89±16.15)ml/min vs(91.05±15.53)ml/min]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9.27±9.86)%vs(62.37±7.36)%]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在其余基线指标以及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年随访时,BBB组的心原性死亡(2.5%vs 0.7%)和支架内血栓形成(3.1%vs 0.8%)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BBB组(P均0.05),其余MACC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经倾向性评分调整后,2年随访时两组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BB组中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与NBBB患者在所有MACCE发生率上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回归分析提示,合并BBB与PCI后ACS患者临床结局无明显关联。结论:对于行PCI的ACS患者,BBB并不是远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束支传导阻滞ECT心肌显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束支传导阻滞与冠心病相关临床多被肯定 ,并有研究证实束支传导阻滞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1〕。本文分析了 91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 ECT心肌显像结果 ,旨在探讨各类束支传导阻滞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相关性及特征。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6~ 2 0 0 1年间住院冠心病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 91例 ,男 77例 ,女 14例 ,平均 6 8.7± 6 .3岁。冠心病诊断依据 1979年 WHO诊断标准 ,其中心电图合并 L AFB4 2例 ,CL BBB 9例 ,CRBBB 2 6例 ,L AFB+CL BBB 14例。1.2   方法 本组病人均在入院时做心电图…  相似文献   

4.
运动引起束支传导阻滞(BBB)的临床意义仍有争议。文献报道提示它可发生于正常冠状动脉及明显冠状动脉病(CAD)患者。本文研究并且进一步评价运动引起束支传导阻滞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者心脏传导阻滞特点。方法:选择SDHVD患者400例,无SDHVD老年患者189例,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组间心脏传导阻滞特点。结果:与无SDHVD患者比较,SDHVD患者窦房传导阻滞(1.6%比5.0%)、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2%比7.5%)发生率显著增加(P均<0.05);在SDHVD患者中,SDHVD合并冠心病组窦房阻滞发生率较单纯SDHVD组显著增加(6.9%比2.0%),主动脉退变合并二尖瓣退变组较单纯主动脉退变组窦房传导阻滞(14.3%比4.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1.4%比6.5%)发生率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传导阻滞增加,建议对此类患者定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改变并进行必要的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对21例在常规心电图记录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合并一侧束支阻滞(BBB)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EX2G)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左束支传导阻滞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心力衰竭不良结局的重要预测因素.利用左束支起搏(LBBP)纠正束支传导阻滞(BBB)现已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主要介绍BBB的概述、左束支的解剖学、LBBP的定义及诊断标准,LBBP纠正左右BBB进行再同步化治疗等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对2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BBB)27例(A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率为10.98%,多发生于前壁AMI,与下壁相比P<0.01.与无BBB组(B组)相比,合并泵衰竭、室速、室壁破裂者均明显增加(P值均<0.01),死亡率增高(P<0.01).提示AMI病人一旦出现BBB,无论何种类型均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发束支传导阻滞(BBB),其发生率约为5.11%。多项研究表明,AMI合并BBB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其住院期间死亡率为33.3%,1年死亡率高达54.8%。AMI即可伴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也可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AMI时出现新发LBBB提示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心肌缺血严重,预后严重不良,已受到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的再灌注治疗。临床工作中AMI伴发RBBB更为常见,发生率为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上出现束支传导阻滞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与其30 d全因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1000例AMI患者30 d全因病死率与束支传导阻滞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260例(26%)有新出现的束支传导阻滞。其中,右束支阻滞170例(17%),左束支阻滞90例(9%)。30 d全因病死率15%(39例)。与右束支阻滞比较,左束支阻滞有更高的共病患病率和病死率(P0.05)。暂时性束支传导阻滞30 d全因病死率更低(P0.05)。结论:AMI患者新出现的持续性束支传导阻滞是30 d全因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伴发束支传导阻滞(BBB)提示左前降支供血区心肌缺血,然而慢性冠心病合并,BBB是否以左前降支病变为主尚无定论。同样地临床研究大多注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伴发BBB后的预意义,至于慢性冠心病患者合并BBB的预后意义所知甚少。作者回顾冠(状动)脉外科研究登记处卷宗,1974年6月致1979年5月间,54±9岁的15609(男13181、女2428)例慢性冠心病患者资料齐备,经冠  相似文献   

12.
束支传导阻滞患者Q—T,J—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Q-T_d、J-T_d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观察63例右束支传导阻滞、30例左束支传导阻滞并与30例正常QRS波群者作对照。结果显示:束支传导阻滞两组的Q-T_d、J-T_d值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左束支传导阻滞组的Q-T_d、J-T_d值高于右束支传导阻滞组,但两者Q-T_d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两者J-T_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束支传导阻滞时J-T_d更能反映心肌复极情况,J-T_d值较高的左束支传导阻滞组临床上高危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急性前壁心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迄今尚无定论。作者观察932例Q波型前壁心梗患者。将其分为不伴右束文传导阻滞组(754例)和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组(178例)。后组左心衰发生率、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年心脏病死亡率均高于前组(72%对52%,32%对8%,17%对7%,P均<0.001)。多变量分析表明,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急性前壁心梗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和出院后1年心脏病死亡率增高的独立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4.
束枝传导阻滞 ( BBB)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预后的影响 ,既往的研究涉及较少。作者对非选择性的 894名 AMI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 ,以探讨束枝传导阻滞对 A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并对伴束枝传导阻滞的 AMI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进行了概述。894例 AMI患者中 ,伴 BBB者 113例其中左束枝传导阻滞 ( L BBB) 60例 ,右束枝传导阻滞 ( RBBB) 5 3例。BBB的诊断是通过体表心电图所证实 ,这些 BBB患者中有部分病人在 AMI前曾有心电图证实存在 BBB。且伴有 BBB的 AMI患者年龄相对较大 ,既往有 AMI及高血压病史 ,Killp分级大于 级…  相似文献   

15.
变率性传导阻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率性传导阻滞是依赖心率变化发生的传导阻滞,分心率变快时出现的3相传导阻滞,和心率变慢时出现的4相传导阻滞。本文称前者为增率性传导阻滞,称后者为减率性传导阻滞。这两型传导阻滞可发生于同一病人,同一部位。动物模型对麻醉的狗,以钝针沿束支或分支的径路穿过心室壁,使束支轻微抓伤(scratching)或压伤。在开始的第一阶段,束支阻滞(BBB)是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定义的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应答率是否提高。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CR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心电图不同形态QRS波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62例患者中,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组24例,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组16例和非左束支传导阻滞组22例,经(49.1±48.5)个月随访,CRT术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术前心电图QRS波形态与CRT患者全因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无关。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年龄是CRT后发生超应答的强力预测因子。结论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是CRT术后发生超应答的强力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7.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发生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介入治疗发生心律失常的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对79例VS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膜周部VSD单纯型50例,膨出瘤型28例,肌部VSD1例。选用Rashkind双伞闭合器2例,Sideris钮扣闭合装置16例,Amplatzer PDA封堵器45例,Amplatzer偏心型膜周部封堵器11例,Am-platzer肌部VSD封堵器1例。结果79例患者75例封堵成功(94.9%)。术后新出现心律失常31例(41.3%),其中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7例(22.7%),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4%),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6例(8%),室性早搏3例(4%),间歇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2.7%)。1例患者术前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第4天心电图表现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伴发阿—斯综合征。经紧急开胸心脏挤压,气管插管,安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复苏成功,出院时患者心电图恢复至术前状态。其余25例束支传导阻滞,其中5例应用强的松30mg/日,一周后仅有2例存在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存在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室性早搏,2例为一过性,1例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出院时室性早搏仍有591次/24小时。结论经导管封堵VSD,出现心律失常达41.3%,但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5例右束支传导阻滞向量图分析(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较为多见,单纯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的ECG诊断并不困难。由于r′波并非仅见于RBBB,故对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的诊断历来有不同看法;RBBB合并其它心脏病变时的诊断也有待深入探讨。我院近10年内查心电向量图8000例,其中检出RBBB 205例(检出率为2.6%),均符合向量图诊断标准。每例并同时描记ECG12导联。向量图系采用武汉同济医大TJ-Ⅱ型向量微机系统,自动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成人中,约1%患有慢性束支阻滞(CBBB),其中几乎有一半患冠心病、高血压,也常见于患有其他心脏病者,包括瓣膜、先天性和原发性心肌病。BBB患者有20%无明显的伴存心脏病而考虑为“原发性”传导系统异常。然而,BBB患者事先虽查不出有心脏病,但与无BBB者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伴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伴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冠心病伴束支传导阻滞患者 (束支阻滞组 ,39例 )及无束支阻滞的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35 1例 )心电图束支阻滞有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对应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束支阻滞组左主干、左回旋支 (LCX)及三支血管 [左前降支 (LAD)、LCX、右冠状动脉 (RCA)同时存在病变 ]发生病变比率增加 (P <0 .0 1,P <0 .0 5 ,P <0 .0 5 )。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者LAD及RCA发病率高 ,RBBB并发左前分支阻滞 (LAFB)者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增高 ,左束支传导阻滞 (LBBB)者LAD、LCX病变发生率高 ,LAFB者LAD病变发生率高 ,房室传导阻滞伴束支阻滞患者多为三支血管病变。结论 :冠心病伴束支阻滞预示冠状动脉病变广泛而严重 ,LBBB提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以左冠状动脉为主 ,RBBB提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多累及RCA及LAD ,如存在 2种以上阻滞 ,特别是并发有左前分支或房室阻滞时 ,多提示存在三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