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青藤碱(alkaloidsinomenine,SIN)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84只实验动物模型分为7组:NS组,SIN组,CsA组,SIN CsA组,同基因移植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存活时间、泌尿持续时间、肾功能指标(sBUN,s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FP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长期存活,NS组均在术后9d内死亡,SIN组存活时间平均为(9.39±0.73)d,延长了受体鼠存活时间;SIN组/CsA组与NS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SIN CsA组,明显延长受体鼠的存活时间至16d以上;SIN CsA组与NS组、SIN组、Cs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肾功能指标(sBUN,sCr):SIN、CsA均抑制受体鼠的血BUN、Cr增高,SIN CsA组与NS组、SIN组、CsA组的血C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外周血淋巴细胞PFP的水平:实验组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各实验组与各对照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SIN能下调肾移植模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PFP的表达水平,从而干预参与急性排斥反应的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起到免疫抑制作用,并与CsA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外周血淋巴细胞(PBL)FasL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AR)的关系。方法实验组:异基因移植组(SD→Wister),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Wister→Wister)。采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移植肾脏中的凋亡细胞及血清肌酐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肾和PBL FasL的表达,并以同基因肾移植为对照。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在术后第3~5、7、9~11天分别发生轻、中、重度排斥,对照组无明显排斥现象。实验组术后第5、7、9、11天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与血清肌酐水平、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自术后5 d起,肾组织和PBL中FasL mRNA表达水平即显著升高,于术后7~9 d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外周血和肾组织中FasL mRNA的表达水平平均在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前2~3 d开始明显上升,其变化趋势早于血清肌酐。结论Fas/FasL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大鼠异基因肾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FasL是有价值的AR标志物。定量RT-PCR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中FasL mRNA表达可以较敏感预测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具有早期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正  罗志刚  王毅  潘光辉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4):1598-1600
目的:通过检测青藤碱(alkaloidsinomenine,SIN)对肾移植受体鼠静脉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SIN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效应以及与环孢菌素A(cyclosprinA,CsA)是否存在协同效应。方法:建立近交系大鼠F344→Wistar模式的肾移植受体实验动物模型48只,术后按施加的处理因素不同将48只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分为4组[生理盐水(NS)组,SIN组,CsA组和SIN+CsA组],应用ELISA法检测静脉血TNF-alpha的表达水平;完整留取移植肾行病理切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TNF-alpha的表达水平在SIN组低于NS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SIN组与CsA组差异无显著性(P=0.530>0.05);SIN+CsA组低于SIN组及CsA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病理切片按移植肾排斥反应组织学分级标准,分级结果为,NS组3~4级;SIN组1~2级;CsA组1~2级;SIN+CsA组0~1级。结论:SIN对同种异体大鼠肾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起到较为确切的免疫抑制作用,能明显下调TNF-alph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UTI)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预防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本院首次行肾移植的受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二组各16例。实验组于血管开放前、血管开放后给予UT120万U,术后一周每日给予UT120万u;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给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肾移植术后60d两组受者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急性排斥反应(AR)、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受者口服环孢素A(CsA)后12h的血药谷值浓度。【结果】对照组受者发生ATN4例,实验组为0例(P〈0.05);对照组受者的AR发生3例,实验组为0例(P〈0.05),二组受者的骨髓抑制各发生1例;对照组受者的肝功能异常发生2例,实验组为3例(P=0.638)。【结论】肾移植血管开放前、开放后及术后一周给予UTI可以显著降低DGF发生率,且不会加重UTI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细胞凋亡在移植免疫和移植物功能丧失发生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Fas/FasL系统被认为是细胞凋亡参与肾移植的急性排异反应过程的主要途径之一。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后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变化及其在预测早期急性排异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肾移植受者80例分为肾功能稳定组(49例)、急性排斥反应组(23例)和环孢素A中毒组(8例)。另选择性别、年龄与肾移植受者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肾移植受者术后均常规使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给予每日甲基强的松龙6~8mg/kg冲击治疗,3d为1个疗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sFas和sFasL水平。结果与结论:肾移植组患者手术前的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排斥反应组血清sFas、sFasL水平高于相同时间段肾功能稳定组(P<0.05)。环孢素A中毒的肾移植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血清sFas、sFasL水平变化与肾功能稳定组基本相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动态监测血清sFas、sFasL水平可能对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同种大鼠小肠移植后内源性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的变化及一氧化氮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以大鼠小肠移植为研究对象,16只SD大鼠进行同系移植作为对照组,8只SD大鼠和8只Wistar大鼠进行同种移植作为实验组,两组移植后分别于第3,5,7天同时取血液及小肠组织,病理为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血清一氧化氮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S和iNOS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在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早期实验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术后第3,5,7天t值分别为9.7900,9.0073,6.3159,P<0.01),小肠组织NOS及iNOS活性亦显著高于对照组(NOS术后第3,5,7天t值分别为5.9318,9.1237,3.0457,iNOS术后第3,5,7天t值分别为3.2008,5.4930,4.8170,P<0.01)。结论:大鼠小肠移植后NOS及iNOS变化与排斥反应相关,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干预移植措施始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肾移植术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活性,对比服用不同免疫抑制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活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预防排斥反应者25例(CsA组)、采用他克莫司(FK506)用药者20例(FK506组)。比较分析两组用药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活性及总体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浓度,并与正常人(12例)对比。结果: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活性及总体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时间越长其增高越显著,以CsA组为甚,与FK506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存在异常激活,可能参与慢性移植肾病的发病进程,术后采用免疫抑制剂FK506优于Cs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移植前后血清中sCD30水平与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62例肾移植受者移植前、移植后3,7,21 d血清中sCD30的水平。结果肾功能衰竭患者移植前血清sCD30水平比正常人高(P<0.0001);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的受者移植前血清sCD30水平较未发生急性排斥者高(P=0.01);术后第3,7 d sCD30的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而未发生排斥反应的患者sCD30则很快下降。术后第21 d肾移植受者的sCD30水平基本已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肾移植前及移植后7 d内测定sCD30水平有助于预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模型,进行移植免疫机理的研究。方法正常雄性Wistar大鼠肾脏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Wistar大鼠作为供受者建立同系基因对照组(sTX组);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建立同种异体基因移植组(aTX组);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术后给予环孢素A(CsA)免疫抑制建立同种异体基因移植免疫抑制组(aTX+CsA组)。术后第3、5、7天分别切取移植。肾,进行HE、Masson、PAS、PASM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参照Banff97诊断标准,进行AR严重程度的半定量评分。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较,术后第3、5、7天aTX组AR半定量评分明显升高(P〈0.01);sTX组AR半定量评分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TX+CsA组AR半定量评分也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5、7天aTX组与sTX组相比较AR半定量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aTX+CsA组相比较AR半定量评分明显升高(P〈0.01)。aTX组中两两比较,第5、7天AR半定量评分与第3天相比较明显升高(P〈0.05),第5天和第7天评分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TX组和aTX+CsA组中术后第3、5,7天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Wistar-Wistar大鼠肾移植后,AR出现晚,排斥程度轻微,可以作为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模型的对照组;SD—Wistar大鼠肾移植后可出现明显的AR,因此,SD-Wistar大鼠移植模型可以作为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模型;CsA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或抑制大鼠肾移植A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和C-反应蛋白(CRP)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80例健康人、86例肾移植患者术前、急性排斥反应组及肾功能稳定组血清Cys C和CRP的浓度。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组和肾功能稳定组血清Cys C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尽管与术前相比,二者血清Cys C和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但急性排斥反应组血清Cys C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肾功能稳定组。结论 Cys C和CRP可做为辅助诊断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免疫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