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中药烫疗治疗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中老年KOA患者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实验组实施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同时服用外敷烫疗中药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不同时段对患者进行疼痛VAS评分,同时统计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ESR、CRP水平均较对照组的改善更为明显,实验组有效率为95.5%(21/22),对照组为82.6%(1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中药烫疗治疗中老年KOA的效果显著,是临床上较佳的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记录治疗前、首次治疗后1周、末次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降低,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疼痛较对照组显著减轻,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且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辅助复方倍他米松及氨基葡萄糖治疗中度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9例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玻璃酸钠)、B组(玻璃酸钠+复方倍他米松)、C组(玻璃酸钠+复方倍他米松+氨基葡萄糖),每组23例,疗程均为5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与日常活动能力都有改善(P<0.01),效果依次是C组>B组>A组;A、B、C组有效率分别为60.87%、78.26%、86.9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辅助复方倍他米松及氨基葡萄糖治疗中度膝骨关节炎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治疗效果。寻求膝骨关节炎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80例,并与泼尼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8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不同严重度的近期治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远期复率治疗组12.5%,对照组30%,差异有显性,结论: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协同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62例膝OA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4例采用单纯关节内注射透明玻璃酸纳,观察组78例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比较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随访12个月后对两组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关节功能评价,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关节腔内注射透明玻璃酸钠,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蒙  谭荣  彭军  张建党  汪东  袁伟  马华松 《中国医药》2013,8(7):986-988
目的观察运用复方南星止痛膏结合特定电磁波谱(TDP)治疗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组用复方南星止痛膏外贴患处;TDP治疗组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直接照射患病部位表面皮肤;复方南星止痛膏加TDP治疗组用TDP治疗器直接照射患病部位外敷复方南星止痛膏药物的表面。3组患者均予平卧硬板床休息,治疗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复方南星止痛膏加TDP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93.3%(56/60)]均高于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组[80.0%(48/60)]和TDP治疗组[75.8%(4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组和TDP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结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生活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90例,A组采用理疗+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玻璃酸钠(SH)、曲安奈德膝关节腔注射治疗,B组采用SH关节腔注射+理疗+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正清风痛宁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周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但A组的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且A组的总有效率为94.4%(85/90),显著高于B组的84.4%(76/90),P〈0.05。结论:理疗+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玻璃酸钠(SH)、曲安奈德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较为简单、经济,治疗效果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行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EG)、对照组(CG)两组,每组为45例,两组在年龄及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试验组行玻璃酸钠和利多卡因联合注射,对照组行玻璃酸钠和生理盐水联合注射,每周1次,连续5周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8min时疼痛变化。结果试验组在注射后8min时疼痛缓解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行关节腔内注射可迅速缓解运动疼痛,缓解速度优于单用玻璃酸钠和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腔加压灌洗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炎性积液的疗效。方法将117例(137个患膝)重度膝骨关节炎积液的患者,按积液量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第1周给予复方倍他米松,第2—6周注射玻璃酸钠,共6周为一疗程。而治疗组在注射玻璃酸钠前加用关节腔加压灌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腔内积液量、疼痛、功能活动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均P〈0.001)。结论对重度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采用常规+关节腔加压灌洗治疗疗效十分显著,并且患者能够耐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金微微  周玲玲 《海峡药学》2014,(12):129-130
目的:对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则于该基础之上,予以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进行治疗,同时加以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用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同时加以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应用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以往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和得宝松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比分析三种用药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值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平均值明显低于玻璃酸钠组和得宝松组(P<0.05或P<0.01);全部病例未见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三组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和得宝松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在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本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用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膝关节肿胀和疼痛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膝关节关节镜(Lysholm)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30%(42/4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09%(35/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膝关节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得到快速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强,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姚明  应弋阳  汪满洋 《中国药师》2014,(10):1716-171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试验组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 ml。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3个月的Lequence评分、Lysholm评分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以及两组治疗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两组患者的Lequence评分、Lysholm评分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前一时间点(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或0.01)。试验组治疗3个月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膝骨关节炎(77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38膝)给予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每次2mL,每周1次;治疗组25例(39膝)给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与功能训练,两纽疗程均为5周。采用加拿大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法(WOMAC)进行评分,以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为临床疗效判定依据,并比较两组改善疼痛、关节僵硬、生理功能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改善率分别为76.00%和92.00%(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治疗组改善率为68.00%和88.00%(P〈0.05)。治疗后及术后3个月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关节僵硬、生理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与功能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98例确诊为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 mL,每周1次,5周1个疗程;B组为试验组,除了使用玻璃酸钠外,加用唑来膦酸(密固达)治疗,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VAS、BMD,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膝关节功能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疼痛缓解B组优于A组(P〈0.05),骨密度检测A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B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加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B组采用氨基葡萄糖片治疗,C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氨基葡萄糖片治疗,综合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A组疼痛改善(1.2±0.4)分、B组改善(1.1±0.3)分、C组改善(1.9±0.7)分,C组联合用药疼痛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B组单独用药(P<0.05),三组患者在疗效持续时间、疗效起效时间、关节消肿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用药的C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单独用药的患者(P<0.05).通过综合考察患者肢体活动度、压痛、活动痛、休息痛、肿痛等五个方面,提示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较大(u>ua,P< 0.05),C组治疗效果远优于单独用药的A组及B组(P<0.05).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液在改善关节肿胀、功能活动以及维持药效等方面效果显著,而氨基葡萄糖对于改善关节疼痛和关节受限等方面有一定效果,联合使用两者能够迅速减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效果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海南大驳骨对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大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A组(空白对照组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大驳骨治疗组)。将B组与C组大鼠用木瓜蛋白酶、L-半胱氨酸对大鼠膝关节造模,造模成功后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和大驳骨浓煎液分别对B组和C组灌胃4周,在第七周将大鼠处死观察膝关节软骨变化情况。结果观察大鼠膝关节腔及软骨的光滑度、颜色、透明度等变化,B组模型对照组与A组空白对照组大鼠膝关节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大驳骨治疗组与B组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大驳骨治疗组与A组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驳骨能够减轻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的退变,对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形态的修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62例)和观察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口服氨基葡萄糖,62例).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Lysholm评分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其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5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VAS明显低于治疗前[(3.1±0.9)分比(7.1±1.9)分,(4.8±1.2)分比(7.2±1.6)分,均P<0.05],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92±16)分比(46±12)分,(77±15)分比(45±12)分,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2% (59/62)]高于对照组[64.5% (40/62)](P<0.05).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等速肌力训练为主、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关节松动术的综合疗法改善膝骨关节炎疼痛及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为主,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关节松动术治疗的综合疗法,对照组仅指导患者进行家庭自我踝泵训练,并按照试验方案定期复查。在治疗前,治疗4、8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WOMAC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进行患膝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的疗效评估。结果治疗源周后,观察组膝关节疼痛的VAS、WOMAC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膝关节疼痛的VAS、WOMAC评分呈持续下降趋势,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VAS、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的VAS、WOMAC评分与治疗前、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以等速肌力训练为主,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关节松动术的综合疗法对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膝疼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硫酸氨基葡萄糖结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膝骨关节炎患者9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给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加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照组49例单纯给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81.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氨基葡萄糖结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可以提高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