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和浅静脉曲张最主要的原因,常影响下肢深静脉、浅静脉和交通静脉三个系统或其中二个系统。其治疗需根据病变范围、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性治疗^[1]。近几年来,我们对患轻中度的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在综合性治疗基础上、采用股浅静脉戴戒术(也称环缩术)修复瓣膜功能,控制深静脉血液倒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液倒流性病变,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其主要原因。目前治疗该病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为股浅静脉瓣膜修复术、自体带瓣静脉段股浅静脉移植术和静脉外肌袢形成术等,临床应用中需根据深静脉血液倒流程度选择相应术式。笔者自1991年6月~2002年3月,应用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血液重度倒流者16例共16只下肢,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黄惊鸿  龚景庆  陈寅  臧宏 《广东医学》2003,24(11):1241-1243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性渍疡的治疗方法。方法:118例(120条患肢)100条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行深静脉瓣膜重建术、大隐静脉剥脱术和踝部交通静脉结扎术;20条深静脉血栓后遗症行交通静脉和溃疡周围曲张浅静脉分段结扎术。结果:平均随访85个月,溃疡复发者6例(6条下肢)。结论:纠正深静脉高压,阻断交通静脉倒流,是治疗静脉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工材料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的应用.方法 对34名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顺逆行造影,提示倒流程度为3~4级,随后以人工材料行股浅静脉戴戒术.结果 疗效良好32例,占94.1%;好转2例,占5.9%.全部患者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多普勒超声提示静脉无明显血液倒流.结论 人工材料浅静脉戴戒术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下肢静脉系统血液倒流性疾患.其原因是静脉内瓣膜关闭不全,不能阻隔近侧血柱的重力,以致血液逆流使静脉系统内压力升高,浅静脉曲张,血液淤滞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笔者于1999年5月~2006年6月,采用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5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笔者收治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病变患者362例(440条下肢)。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45条下肢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和分段结扎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Ⅰ~Ⅱ°者76条下肢作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Ⅲ~Ⅳ°者319条下作胭静脉外肌袢代瓣膜术。429条下肢随访4月~9年,平均63月.367条下肢疗效良好.占85.55%。笔者认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和分段结扎术仅适宜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Ⅰ~Ⅱ°者首选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Ⅲ~Ⅳ°者首选静脉外肌袢代瓣膜术。  相似文献   

7.
深静脉瓣膜重建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杰  邢壮杰 《铁道医学》1998,26(2):105-106
目的 探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液倒流的疗效。方法 对42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分别作股浅静脉瓣膜包窄和Guo静脉肌襻成形术。结果 术后2例表现腓总神经损伤,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全部病例均行深静脉造影提示有显著的瓣膜样功能,随访15 ̄39个月,疗效满意。结论 瓣膜重建术应根据深静脉造影确定血液倒流的程度而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8.
探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液倒流的疗效。方法对42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分别作股浅静脉瓣膜包窄和静脉肌襻成形术。结果术后2例表现腓总神经损伤,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全部病例均行深静脉造影提示有显著的瓣膜样功能,随访15~39个月,疗效满意。结论瓣膜重建术应根据深静脉造影确定血液倒流的程度而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分为回流障碍和血液倒流两大类。综合国外文献和作者等2000余例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静脉造影资料的分析,前者主要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闭塞型和部分再通型。约占35%;后者主要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少数为血栓形成后完全再通者,占60%以上。极少数为其它病变,如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自80年代初期以来,学者们一直认为,在下肢深静脉血液倒流性病变中,股浅静脉第1对瓣膜,因结构最坚韧,所以是关键性瓣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本文就其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概念下肢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就是静脉返流。所谓静脉返流是指下肢静脉有异常的血液倒流现象 ,而引起远端浅深静脉高压形成浅静脉的曲线、下肢水肿、皮肤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正常情况下 ,血液回心流向时瓣膜的两瓣叶贴附于血管壁的内膜 ,使管腔处于通畅状态 ,当近侧压力逆向增加时 ,血液返流充满瓣窝 ,两瓣叶向中合拢而防止血液返流。各种原因静脉功能不全时 ,瓣叶合拢受限 ,血液流向远端 ,远端静脉的容量扩大 …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浅静脉之间有交通静脉相连通,当交通静脉尤其是小腿的交通静脉发生瓣膜功能不全时,深静脉的血液就会通过这些病变的交通静脉逆流进入浅静脉,导致下肢淤血。从而在足靴区出现一系列的皮肤营养性病变,如色素沉着、皮炎湿疹、溃疡形成等。我院2003年8月~2005年12月,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腔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慢性溃疡患者56例(67条肢体),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股浅静脉包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恢复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阻止血液倒流的功能,治愈静脉曲线及合并症。方法:用e-PTFE人造血管条片于管腔外环形包窄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使其周经缩小1/5-2/5,再抽剥曲线浅静脉,结扎交通静脉。结果:临床症状消失,慢性溃疡愈合,踝关节区域水肿消失,不砬退。结论 :股浅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下肢静脉性溃疡多为小腿交通支功能不全引起,交通功能不全造成下肢血液从深静脉向浅静脉异常逆流,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对足靴区的皮肤特别有损害。如何在纠治深浅静脉病变的基础上同时纠治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已成为近年来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热点。自1938年Linton阐述了应用下肢交通支结  相似文献   

14.
<正> 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多发生在下肢,其发病为下肢动脉疾病的10倍。近年来,随着对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其认识也发生了观念性的变更。病因长期以来,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都被看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同义词。传统认为下肢深静脉受筋膜和肌肉的支持,静脉瓣的单向开放,肌肉的收缩和胸内负压足以阻止血液的倒流;并认为深静脉功能不全是由于静脉血栓形成,血液回流障碍或血栓再通时深静脉瓣膜被破坏所致。直到1980年,Kistner根据自己长期研究,确认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是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截然不同的病变范畴。深静脉瓣膜本身的发育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隐-股静脉瓣膜功能在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变化.方法 258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共308条患肢,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深静脉顺行造影,对隐-股静脉瓣膜、交通支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进行检测.结果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90.1%,单-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16.1%,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交通支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74.0%.结论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生率很高,强调纠正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黄道景  龚凯等 《广东医学》2002,23(11):1168-1169
目的:观察隐-股静脉瓣膜功能在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变化,方法:258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共308条患者,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深静脉顺行造影,对隐-股静脉瓣膜、交通支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进行检测。结果: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90.1%,单一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16.1%,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交通支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74.0%,结论: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生率很高,强调纠正深静瓣膜功能不全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103例病例经过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其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47例共53条患肢,分别采用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胭静脉肌袢成型术进行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56例共71条患肢,分别采用曲张浅静脉剥脱或腔内激光治疗,病人随访时间为2个月~8年。结果: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疗效良好者38条,轻度肿胀2条,经彩色多普勒检查,1例有轻度返流;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曲张静脉消失,水肿消退,无坠胀感,无瘙痒,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腔内激光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效果满意,但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是Kistner1968年发现,并于1980年确认为完全不同于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另一个新的病变范畴。提出是血柱重力作用使股静脉瓣膜游离缘松驰、伸长、下垂而失去瓣膜单向开放功能,造成血液倒流。70年代至80年代初,国内外开始施行静脉肌袢代瓣膜、股浅静脉瓣膜成形、自体瓣膜段静脉移植、静脉瓣膜移位等治疗该病,临床均取得一定疗效。由于肌袢代瓣膜术站立时无作用,手术指征有一定局限性;瓣膜移植术需牺牲一条正常肱静脉,而且移  相似文献   

19.
在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中,以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最为常见,手术治疗是较有效的方法。自1989年11月~1992年lO月我们对30例32条肢体施行了股浅静脉瓣膜环缩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禹 《新疆医学》2010,40(12):79-81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PDVI)引起的倒流性疾病占下肢静脉疾病的绝大多数。20世纪60年代,Kistner正式提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概念,认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的血液返流是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