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邓苏平  喻旻 《中国药业》2011,20(2):67-68
目的 探讨减少退药的方法,减少医、药、护人员的重复劳动.方法 通过对医院2008年全年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及原因分析,制订出医院<退药管理办法>于2009年元月开始实施,结果实施<退药管理办法>后,退药处方数与上年比较明显减少(P<o.05).结论 <退药管理办法>行之有效,减少了退药,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本院2013年1-6月中成药房退药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门诊退药的发生。方法:对本院2013年1-6月门诊中成药退药处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引起退药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患者放弃治疗、更改用药量、用药禁忌、医生重复用药、家中有药和收费处失误等。结论:应当加强门诊的退药管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加强医院各个部门的沟通,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志文  刘春英 《中南药学》2009,7(10):796-798
目的探索减少退药事件的措施,为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调配处方72 856张、其中退药处方179张、退药率占0.25%。结论规范退药程序,加强退药管理,减少医院退药情况的发生、保证药品质量,达到安全有效用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刘丽萍 《首都医药》2012,19(18):52-53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部五个病区退药原因,提出相应管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中心药房2012年1月~3月住院部五个病区的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申请单共2062例.常见退药原因为:停药或换药、患者出院、患者死亡、不良反应、误操作、患者拒绝用药、自费药及其他原因等,退药集中在内科一病区,占退药比例的37.78%.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药品管理,健全退药管理制度,减少退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王昊  胡敏 《安徽医药》2014,(8):1593-1595
目的对该院门诊/住院药房退药原因进行调查,以减少退药,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整理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门诊/住院药房退药处方2 680张,总结退药原因。结果退药主要原因是医嘱开错、更改医嘱、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拒用及药品发错等。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合理用药,加强药品管理,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院门急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门急诊患者退药原因,探讨减少患者退药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医院门诊药房2008年1月至3月的958例退药记录,按退药原因、药品种类及退药剂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患者退药的主要因素有药物不良反应、病情改变、患者依从性差和医院服务缺陷等。结论应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减少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门诊西药房退药记录,对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计算构成比.结果:退药的主要原因是药品录入错误、检查项目取消、出现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及重复用药.结论:退药现象难以避免,医院应采取措施规范退药程序,加强医患和医药的沟通,同时提高医师的诊治水平和服务意识,提高药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水平,促进合理用药,从而减少退药现象.  相似文献   

8.
113例门诊患者退药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振  林文强 《海峡药学》2007,19(3):100-101
目的 了解门诊退药状况,为制定相应合理的措施提供依据,以减少门诊退药率.方法 对我院2005年5月至10月闸门诊药房退药记录113例,按退药原因、所退药品品种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病人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是最主要的退药原因,占退药比例的39.82%,其中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导致退药的占66.67%;病人拒绝用药的占退药比例的24.78%,其中以药费过高为由退药者占9.73%.结论 我院门诊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尤其是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需加强对临床用药尤其是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培训、指导和管理,同时注重药品知识的宣传,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从而减少退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我院门急诊药房退药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退药原因的分析,讨论如何加强管理,减少退药行为发生,促进和谐医院的实现。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门急诊药房220份退药申请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主要有:出现不良反应、医生因素、患者拒绝用药、病情变化等。结论应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减少退药的发生,进而提高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退药的方法,避免药品浪费及成本消耗,保证患者及时用药治疗.方法:对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3年8-12月退药单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2013年8-12月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共收到输液处方420 000份,其中退药50 358份,占输液处方总量的11.99%.退药原因主要有患者病情变化、经济原因、临时决定出院、转科、死亡等导致更改医嘱或医嘱停用;医生医嘱录入错误或医生查房后未及时调整医嘱等.根据上述情况,重新调整调配中心退药规定,并制定相应措施,如临床药师每月查阅病历审核退药合理性,上报医务科进行考核;医师在退药单上注明原因等措施规范退药.结论:制定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措施后,有效地减少了退药事件,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避免药品浪费及成本消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减少医患冲突,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调取我院2010、2011年全部住院患者退药处方2114张,调查退药原因、各科室退药处方金额及计算退药比率.结果退药比例最高的为儿科和重症监护室(小儿);因医生改变用药方案退药比最高达41.67%,依次为:不良反应(25.35%)、护士录入错误(22.28%)和药房原因(4.02%)等.结论强化医院药事管理,退药实行首问负责制,以良好的态度、专业的服务面对患者.  相似文献   

12.
周福永  蔡志琴  胡金芝 《中国药房》2014,(36):3431-3433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0-2013年收录的血栓通注射剂致ADR文献报道,对收集到的76例ADR的相关情况进行分类、归纳、统计、分析。结果:76例ADR中,59例(占77.63%)在用药30 min内发生,以即发型和速发型过敏反应为主;累及器官/系统以全身性损害(占43.71%)、神经系统损害(占19.21%)、呼吸系统损害(占17.88%)为主;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结论:通过提高药品质量并加强用药过程监测等措施,可避免和减少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周祖萍  邵寅 《中南药学》2012,10(11):860-862
目的探讨退药原因,减少或规范退药。方法通过人工收集某院干预前2011年7~12月退药处方388份和干预后2012年1~6月退药处方134份找出退药原因,提出应对措施。结果退药由医师、患者、药房、其他等多方面原因引起,其中医师方面是引起退药的主要原因,由干预前169例(构成比43.56%)下降到干预后31例(构成比23.13%);其他方面药物不良反应为主要影响因素,由干预前的135例(构成比34.79%)下降到干预后的20例(构成比14.93%)。退药科室主要集中在急诊科。结论退药现象客观存在,应加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减少退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门诊退药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l_02~2013—08期间收集的125例门诊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按退药原因、品种、科室及患者年龄分布分析退药现象的产生及特点。结果125例门诊药房退药处方中,患者申请退药理由主要为患者自身原因、药物不良反应和医生处方错误.三者共占比87.20%;涉及药物品种及其比例前4位分别有跌打类中成药(18.18%)、本院骨科制剂中成药(12.40%)、抗炎镇痛西药(11.16%)、抗感染类西药(8.68%);产生退药科室集中在骨科中心、大内科、妇科与耳鼻喉科等门诊科室,共占比81.30%:退药患者年龄段集中在20。50a,占比71.20%。结论医院、医生、药师和患者多方共同努力.避免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贺冰  郭喜红 《中国药房》2014,(41):3928-3930
目的:减少门诊退药现象,保障药品质量。方法:分析我院门诊退药原因,通过建立退药流程及退药制度等相关措施实施规范化退药管理,考察实施前后各1年内的退药率以评价其效果;再对措施实施后最近6个月的退药品种进行具体分析,为进一步寻找干预措施减少退药现象提供依据。结果与结论:措施实施前后退药率分别为0.96%(4 417/458 961)、0.64%(3 190/501 060),降低了33.33%,退药金额下降了21.92%;经过对退药品种进行分析,发现诊断用药(造影剂、局部麻醉药品、全身麻醉辅助用药品等)占总退药品种比例最高(25.17%);建议加强医、药、患三方的有效沟通。我院实行的规范化退药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退药现象,促进药品的合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2012年抗真菌药物ADR报告59例,按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品种类、给药方式、ADR损害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例报告中,男33例,女26例。59岁以上发生率最高(23例,占38.98%)。涉及4类抗真菌药,以吡咯类为主(45例,占76.27%)。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43例,占72.29%)。ADR主要损害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3.53%)和肝损害(23.53%)。结论合理应用抗真菌药,使用中应密切监测,避免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杨务彬  杨金霞 《中国药房》2009,(30):2340-2342
目的:研究热咳停颗粒的长期毒性。方法:实验分为4组,即对照(生理盐水)及热咳停颗粒高、中、低剂量(188、94、18g.kg-1)组,灌胃给药,连续3月。给药后检测大鼠血常规、尿常规与血液生化指标,并尸检各主要脏器;停药2周后再次检查上述指标,以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结果:灌胃3月后,大鼠体质量逐渐增长,生长发育良好。热咳停颗粒高剂量组除大鼠血液中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尿素氮(BUN)有所增高,少数的肝、肾有轻度损害外,外周血象、尿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均在常值范围之内。停药2周后检测上述各项指标和尸检各脏器未见异常。结论:热咳停颗粒给药期间对大鼠肝、肾有轻微损伤,但停药后其又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药品风险管理适用于药品从前体化合物筛选、新药审批、上市后监控以及药品撤出市场的整个过程。通过介绍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新一代抗凝血药物希美加群(Exanta。)从新药审批上市到撤出市场的风险管理相关事件,以期为我国抗凝药物的监测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规范我国的药品市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妇儿药房儿科退药现状,以减少或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提高处方质量。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7~12月妇儿药房儿科退药处方306张,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结果妇儿药房退药原因以患儿家长要求退药为主,其次为医师处方不当及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自费处方及中西药注射剂为主。结论 为降低儿科退药率,医院应加强药物的监督管理,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加强药剂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提高药师指导家长给患儿合理用药的服务水平,完善退药制度,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