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58-2459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患者84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42例。接受静脉快速诱导法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健忘镇痛慢诱导法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最后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经不同诱导方法后,试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同参照组进行对比,前者明显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由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差异显著。对老年麻醉气管插管患者行健忘镇痛慢诱导法,效果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应用,并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杨少杰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0):992-993
目的通过临床对危重患者应用不同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观察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寻找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方法选取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静脉给予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氯胺酮(1mg/kg),对照组患者选择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咪唑安定(0.1mg/kg);观察2组患者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2组患者经过麻醉诱导后插管前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心率下降,与诱导前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插管后血压、心率升高明显,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异丙酚用于危重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是临床最为有效且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建慧 《临床医学》2002,22(7):33-33
目的:对困难气管插管Ⅲ级病人,采用慢诱导法和快诱导法插管,观察比较其结果。方法:对40例预计困难插管Ⅲ级患者,随机分为慢诱导组(A组,n=20),和快诱导组(B组,n=20)观察完成插管所需的时间及相应的并发症。结果:两组均能完成气管插管,B组插管所需的时间短于A组(P<0.05),并发症也少于A组(P<0.01),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也轻于A组。结论:对Ⅲ级困难插管病人,以采用快诱导法插管比慢诱导法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老年腹腔镜胆囊术中采用喉罩麻醉或气管内插管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90例行腹腔镜胆囊术的老年患者为回顾分析对象,根据数字法分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气管内插管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Supertme喉罩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P_(ET)-CO_2)及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导管置入前(T0)HR、MAP、P_(ET)CO_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1、T2、T3、T4四个时间点,观察组HR、MAP、P_(ET)CO_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低于对照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术中应用喉罩麻醉的临床效果优于气管内插管麻醉,可降低患者术中麻醉应激反应,并更好地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单纯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内镜诊治行左侧卧位气管插管中的麻醉诱导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内镜诊治行左侧卧位气管插管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14例,年龄25~65岁,BMI<30,ASAⅡ或Ⅲ级。根据麻醉诱导方案分为:A组(n=20)采用单纯瑞芬太尼诱导行左侧卧位气管插管;B组(n=25)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诱导行左侧卧位气管插管。临床采集数据包括患者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3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值,比较两组呼吸抑制、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T0比较,T1时B组MAP明显降低(P<0.05),T2时A组MAP明显升高(P<0.05),两组SpO2均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七氟醚吸入诱导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变化、不良反应等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D1组、D2组和S组,分别于诱导前静注10 ml生理盐水、0.1 mg/kg地佐辛、0.2 mg/kg地佐辛、0.3μg/kg舒芬太尼;10分钟后予七氟醚+0.1 mg/kg顺式阿曲库铵诱导气管插管,记录注药前( T1)、注药后10 min (T2)、插管前(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1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 BIS);及T1、T4、T5血糖( GLU)及血清皮质醇( FC);记录诱导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D1、D2组T2、T3时点MAP及T2~5时点HR低于T1,D2组及S组T4时点MAP低于A组及D1组,D2组T3时点HR低于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T1、T2时点BIS均明显高于T3~5(P<0.05),且T4时点低于T3时点(P<0.01),A、D1、D2组T4、T5时点FC及GLU均低于T1( P<0.05)。术后随访无1例患者有术中知晓发生,无其他诱导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地佐辛0.2 mg/kg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安全地用于老年患者七氟醚吸入诱导;0.2 mg/kg地佐辛组与0.3μg/kg舒芬太尼组诱导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7.
不同诱导方法用于困难插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困难气管插管Ⅲ级病人,采用慢诱导法和快诱导法插管,观察比较其结果。方法:对40例预计困难插管Ⅲ级患者,随机分为慢诱导组(A组,n=20),和快诱导组出组(B组,n=20)观察完成插管所需的时间及相应的并发症。结果:两组均能完成气管插管,B组插管所需的时间短于A组(P<0.05),并发症也少于A组(P相似文献   

8.
临床麻醉实习期间,带教老师不同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可能不同,但均能起得较好的临床麻醉效果,现收集两种不同的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A:异丙酚 瑞芬太尼 维库溴铵,B:咪唑安定 异丙酚 芬太尼 卡肌宁)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麻醉方法A和B将病人分为A组和B组。A组病人20例,男12例,女8例,ASAⅠ~Ⅲ级,年龄8~80岁,平均46.5岁,体重22~90kg,平均54.63kg;B组病人20例,男9例,女11例,ASAⅠ~Ⅱ级,年龄7~75岁,平均40.6岁,体重20~85kg,平均50.34kg。均为择期手术,病人入手术室后采用Dash2000型监护仪常规监测心电、血压、SpO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87例老年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气管插管,总结麻醉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在正确的护理配合下,87例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确切,能满足手术操作的需求.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总结规范的护理措施,能提高麻醉成功率,降低麻醉风险,保证麻醉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快速有效的药物诱导技术(KSI)是气管插管时应用的一种技术。其特点是在没有正压通气的情况下进行气管插管,可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KSI技术包括麻醉前用药、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034-4036
目的探索两种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于长时间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影响的差异。方法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出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的手术时间均≥4h,将其按照麻醉方法分成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异丙酚麻醉,B组患者采用先异丙酚后七氟醚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麻醉苏醒相关指标。结果 B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且在四个时刻的收缩压、心率波动上较小,P0.05;而在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长时间手术麻醉中,采用先异丙酚后七氟醚的麻醉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减轻对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早期苏醒。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外科手术的增多,全麻技术尤其是急症手术麻醉在市县以下的基层医院开展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基层医院麻醉医师人员较少,条件受限,为确保病人在围麻醉期间的安全性,选择何种方法进行麻醉是在基层医院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发现健忘、镇痛、慢诱导插管法实施全麻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65~7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n=20):全凭静脉麻醉组(V组)、吸入麻醉组(I组)和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C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0 min、4 h、24 h采用运动活力评分(MAAS)评估镇静程度,采静脉血样检测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Glu),记录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V组和I组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延长,术后躁动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术后PACU停留时间延长(P<0.05)。V组和I组术后30 min、4 h血浆Cor、Glu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和C组(P<0.05)。C组患者术后30 min MAAS评分明显低于V组和I组(P<0.05)。结论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全凭静脉或吸入全麻术后早期存在Cor、Glu水平升高,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术后恢复较快,应激反应减轻,可改善麻醉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实行手术麻醉老年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45例采用全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24、72 h 的HR、SpO2、MMSE 评分及术后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麻醉后6、24、72 h 时两组患者 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6、24、72 h 两组患者 MMSE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期出现认知障碍概率明显大于硬膜外麻醉,因此在临床使用时尽量避免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3种麻醉方法对行单侧下肢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术后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老年冠心痛患者65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N组)21例,硬膜外麻醉组(E组)25例和全身麻醉组(G组)19例.N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E组采用L2-3间隙连续硬膜外麻醉;G组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诱导,丙泊酚麻醉维持.观察并记录各组术后3 d心电图ST-T变化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3 d肌钙蛋白Ⅰ水平,术后24,48,72 h静息及运动后VAS评分.结果:术后第1天G组肌钙蛋白Ⅰ水平较N组增高(P<0.05),术后第3天E、G组均较N组增高(P<0.05).术后第1天G组心电图ST-T改变较E、N组明显(P<0.05).术后3 d高血压发生率G组较E、N组高(P<0.05),且主要发生在术后第1天.G组术后24,48,72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高于E、N组(P<0.05);G组术后24,72 h运动状态下VAS评分高于E、N组(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可达到理想麻醉效果,且术后VAS评分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近,术后心电图ST-T影响小,心肌损害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3种麻醉方法对行单侧下肢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术后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N组)21例,硬膜外麻醉组(E组)25例和全身麻醉组(G组)19例。N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E组采用L2-3间隙连续硬膜外麻醉;G组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诱导,丙泊酚麻醉维持。观察并记录各组术后3 d心电图ST-T变化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3 d肌钙蛋白Ⅰ水平,术后24,48,72 h静息及运动后VAS评分。结果:术后第1天G组肌钙蛋白Ⅰ水平较N组增高(P<0.05),术后第3天E、G组均较N组增高(P<0.05)。术后第1天G组心电图ST-T改变较E、N组明显(P<0.05)。术后3 d高血压发生率G组较E、N组高(P<0.05),且主要发生在术后第1天。G组术后24,48,72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高于E、N组(P<0.05);G组术后24,72 h运动状态下VAS评分高于E、N组(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可达到理想麻醉效果,且术后VAS评分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近,术后心电图ST-T影响小,心肌损害较小。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高。手术仍是治疗老年胃癌的主要方法。麻醉对手术有重大影响,如何选择有效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非常重要。有文献报道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胃癌根治术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明显。本文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120例外科手术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甲、乙、丙、丁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不同麻醉方式,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麻醉恢复的影响。结果手术均顺利进行,未出现死亡。甲、乙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麻醉优良率低于甲、乙两组(P〈0.05);丁组麻醉优良率明显低于丙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机体存在特殊性,因此在手术操作时要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保证麻醉安全,促进患者术后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20.
全麻时喉镜暴露声门和气管插管操作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反应。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患者潜在的危险性较大,甚至可发生心脑意外。为此,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多种预防和处理方法。我们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用于全麻的诱导气管内插管,对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作了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