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降脂疗效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目前已发表的,研究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降脂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设计综述及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方法系统检索三个电子数据库,并通过阅读相关综述及文章的参考文献进一步获取信息,两个作者独立阅读所有文献,按入选标准纳入试验。结果最终7个干预试验被纳入荟萃分析,研究对象共计4563人。荟萃分析显示,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与单独口服辛伐他汀相比,血浆LDL-C水平下降-15.12%,(95%CI:-19.50,-10.73,P0.0001)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相似的统计学差异也见于血浆HDL-C(1.89%,95%CI:1.21,2.57,P0.0001)、TC(-13.5%,95%CI:-17.32,-9.68,P0.0001)、TG(-3.09%,95%CI:-4.40,-1.78,P0.0001)。结论经短期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相较于辛伐他汀单独应用能更有效的降低血脂水平,但是否能够降低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尚需要更多的长期干预试验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依折麦布联合他汀对血脂不达标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作用。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搜集依折麦布联合他汀与双倍剂量他汀治疗血脂不达标冠心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6月1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和R 3.2.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RCT,共23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双倍剂量他汀组相比,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组能显著降低血脂不达标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0.37,95%CI:-0.41~-0.34,P0.00001)和总胆固醇(TC)(MD=-0.39,95%CI:-0.45~-0.33,P0.00001),明显提高血脂不达标冠心病患者LDL-C达标率(OR=3.93,95%CI:2.47~6.25,P0.0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三酰甘油(TG)水平,两组无显著性差异(MD=-0.00,95%CI:-0.02~0.02,P=0.83;MD=-0.04,95%CI:-0.08~0.01,P=0.12)。结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较双倍剂量他汀能更有效的降低血脂水平,明显提高降脂治疗达标率,但上述结果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依折麦布联合他汀与单纯他汀强化对冠心病高危/极高危患者的调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电子数据库中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限为1997年1月至2019年3月。均为随机对照研究,随访时间均≥6周,采用RevMan5.3及Stata12.0软件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包括5 391例患者。依折麦布与不同剂量他汀联合强化治疗与单纯双倍剂量他汀强化治疗的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调脂疗效明显高于单纯他汀组,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MD=-0.67,95%CI:-0.81~-0.54,P0.01)、总胆固醇(TC)(SMD=-0.63,95%CI:-0.78~-0.48,P0.01)、TG(SMD=-0.23,95%CI:-0.29~-0.17,P0.01)、Non-HDL-C(SMD=-10.73,95%CI:-16.32~-5.14,P0.01);联合治疗组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MD=0.08,95%CI:0.02~0.13,P=0.007);两者对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SMD=-0.10,95%CI:-0.23~0.03,P=0.13);联合治疗组不同危险等级患者的LDL-C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单纯他汀组(RR=1.73,95%CI:1.43~2.08,P0.01)。不良反应方面,联合治疗组与单纯他汀组患者发生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上限3倍的情况无差异(RR=0.62,95%CI:0.23~1.64,P=0.33),发生肌酸激酶(CK)≥10倍基线值的情况也无差异(RR=0.33,95%CI:0.05~2.12,P=0.2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强化治疗较单纯他汀强化治疗能更显著降低LDL-C、TC、TG、Non-HDL-C,联合治疗组显著提高HDL-C水平,两者对降低hs-CRP水平无差异,两组之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evolocumab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纳入evolocumab与安慰剂或依折麦布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利用Stata 12和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4 9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和依折麦布比较,evolocumab能够显著降低LDL-C水平的百分比[安慰剂:-60.87%,95%CI(-64.23,-57.50),P=0.000;依折麦布:-38.37%,95%CI(-40.12,-36.63),P=0.000];显著升高HDL-C水平的百分比[安慰剂:6.79%,95%CI(5.84,7.74),P=0.000;依折麦布:6.79%,95%CI(5.24,8.34),P=0.000],并能显著降低TC和TG水平的百分比。在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RR=1.01,95%CI(0.92,1.10),P=0.91]。结论:当前证据显示,evolocumab能有效降低血脂异常患者LDL-C、TC和TG水平和升高HDL-C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依折麦布联合他汀对比单用他汀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水平的影响,以及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11月30日,检索所有依折麦布联合他汀对比单用他汀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应用Revman5.3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6篇,研究对象共计19 45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独应用他汀相比,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TC、LDL-C与TG,未能升高HDL-C,可减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与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但最终未能减少心血管病死亡(OR=0.99,95%CI:0.88~0.92,P=0.93)。结论:与单独应用他汀比较,依折麦布联合他汀可显著降低LDL-C、TC及TG水平,可以减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但未减少心血管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阿利西尤单抗调节血脂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2月,纳入阿利西尤单抗与安慰剂或阳性药物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3个RCT共26 4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利西尤单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安慰剂(WMD=-56.56,95%CI:-60.17~-52.95,P=0.000)和依折麦布(WMD=-31.57,95%CI:-34.15~-28.98,P=0.000);与安慰剂相比,阿利西尤单抗可显著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RR=0.86,95%CI:0.79~0.93,P=0.000),但与依折麦布(RR=1.03,95%CI:0.62~1.70,P=0.91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阿利西尤单抗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和依折麦布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全因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安慰剂和依折麦布(均P0.05),仅局部注射部位反应发生率较安慰剂有所增加(P0.05)。结论:阿利西尤单抗能显著降低LDL-C,并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依折麦布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患者对血脂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依折麦布组、辛伐他汀组和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组,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TC、HDL-C、LDL-C和Apo-B等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TC、HDL-C、LDL-C和Apo-B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依折麦布组和辛伐他汀组相比,联合组对TC、LDL-C、HDL-C和Apo-B的调节作用均比分别单用更显著(P<0.05).治疗12 w后,联合组调节TC代谢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组单独用药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需要严格控制血脂的高危患者而言,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联合应用,可弥补他汀类药的降脂局限性,在患者不能耐受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或单一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联合依折麦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不同剂量联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指标及尿酸的作用与安全性。方法入选ACS患者81例,随机分为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小剂量联合治疗组(A组)、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常规剂量联合治疗组(B组)及单用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进行1周的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尿酸(UA)、血脂的变化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hs-CRP、WBC、N及UA水平较治疗前均呈降低趋势,A组与B组治疗前后hs-CRP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中均无因不良反应退出实验的患者。结论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小剂量联合治疗同常规剂量联合一样能明显抑制ACS的炎性反应,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葆至能)与辛伐他汀和依折麦布两药联合使用或两药分别单独使用对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的降脂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高胆固醇血症病人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A组给予葆至能(10mg/20mg);B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依折麦布10mg;C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组给予依折麦布10mg。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8周、12周随访观察各组血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的变化,观察有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果4组用药12周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所降低,除D组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所升高;组间比较:A组TC、LDL—C、TG降幅较其他3组高(P〈0.05),B组TC、LDL—C、TG降幅较C组、D组高(P〈0.05),C组TC、LDL—C、TG降幅较D组高(P〈0.05)。观察期间4组均无肌痛、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及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葆至能的降脂作用较辛伐他汀加依折麦布联合使用或两药分别单独使用的效果均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或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目前已发表的随机对照及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评价阿昔莫司联合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2月,检索Clinical Trials获得已注册但未发表的研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以及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两个作者独立阅读所有文献,按入选标准纳入试验、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研究,包括189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单独应用他汀相比,阿昔莫司联合他汀可降低高脂血症患者总胆固醇(TC)(SMD=-0.57,95%CI:-0.98~-0.17],P0.0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MD=-1.33,95%CI:-2.01~-0.65,P0.00001)、三酰甘油(TG)(SMD=-1.74,95%CI:-2.31~-1.16,P0.00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MD=1.74,95%CI:1.14~2.34,P0.00001)。阿昔莫司联合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与单独应用他汀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OR=1.55,95%CI:1.09~2.21,P=0.002)。结论阿昔莫司联合他汀能够得到比单用他汀更强的降脂疗效,但不良反应也会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康复运动疗法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13年3月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Embase、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收集康复运动疗法治疗心肌梗死的试验,对康复运动疗法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4项研究,共1410例患者,结果显示康复运动疗法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①康复组最大运动负荷高于对照组(SMD=1.87,95%CI:1.65~2.10,P<0.00001);②康复组最大代谢当量高于对照组(SMD=0.56,95%CI:0.34~0.79,P<0.00001);③康复组最大耗氧量高于对照组(SMD=1.38,95%CI:1.19~1.57, P<0.00001);④康复组基础心率较对照组减慢(SMD=-0.64,95%CI:-0.79~-0.49,P<0.00001);⑤康复组心率峰值高于运动组(SMD=0.76,95%CI:0.61~0.91,P<0.00001);⑥康复组运动后一分钟的心率变异性的提高(SMD=0.98,95%CI:0.79~1.17,P<0.00001);⑦康复组较对照组提高左室射血分数(SMD=0.29,95%CI:0.15~0.43,P<0.00001)。⑧康复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OR=0.19,95%CI:0.10~0.33,P<0.00001)。结论根据目前研究结果,规范康复运动治疗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提高运动能力并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脂康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BSCO host、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查时间为2013年10月之前。纳入标准为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血脂康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9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22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血脂康组较安慰剂组TC、TG、LDL-C显著降低[(WMD=-1.15,95%CI:-1.67~-0.64,P0.001)、(WMD=-0.51,95%CI:-0.83~-0.20,P=0.002)、(WMD=-0.99,95%CI:-1.38~-0.59,P0.001)],HDL-C明显升高(WMD=0.21,95%CI:0.05~0.38,P=0.01);血脂康组较单纯常规治疗组TC、TG、LDL-C显著降低[(WMD=-1.19,95%CI:-1.45~-0.93,P0.001)、(WMD=-1.19,95%CI:-1.45~-0.93,P0.001)、(WMD=-1.00,95%CI:-1.27~-0.73,P0.001)],HDL-C显著升高(WMD=0.17,95%CI:0.05~0.29,P=0.007)];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相比TC、TG、LDL-C、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有效调节血脂,与他汀类药物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尼可地尔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CNKI、维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尼可地尔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7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共计655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尼可地尔提高患者左室射血分数(MD=8.63,95%CI:7.20~10.07,P0.00001)、可显著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MD=54.29,95%CI:41.54~67.05,P0.00001)、显著降低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MD=-7.62,95%CI:-8.86~-6.39,P0.00001)、显著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MD=-5.92,95%CI:-7.67~-4.17,P0.0001)、显著降低肺动脉楔压(MD=-5.46,95%CI:-7.32~-3.59,P0.00001)、显著降低脑钠肽水平(MD=-93.11,95%CI:-150.80~-35.41,P=0.002)。结论目前资料显示,尼可地尔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心肌重构。但今后尚需开展质量高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2013年12月31日之前发表的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合格文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来对入选的16篇文献进行风险评估。由两位作者(评价员)独立从文本和表格中提取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评价指标及样本量。运用Rev Man5.2.7软件分析加权均数差及95%可信区间。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试验,1422例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699例,芪苈强心组723例。Meta分析显示在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芪苈强心胶囊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综合疗效(RR=1.18,95%CI:1.13~1.24);增加左室射血分数(WMD=4.89,95%CI:3.03~6.75,P0.00001);降低血浆脑钠肽水平(WMD=95.86,95%CI:43.96~147.77,P0.00001);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WMD=3.22,95%CI:1.64~4.80,P0.00001);有效增加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WMD=41.44,95%CI:33.30~49.59,P0.00001);增加心排血量(WMD=0.22,95%CI:0.00~0.44,P=0.05);降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表积分(WMD=7.69,95%CI:4.39~10.99,P0.00001)。结论基于目前证据,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良好。但纳入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对于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远期预后疗效还需更多的临床证据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左室功能中远期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图书馆,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12月,收集右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对左室心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体系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项研究,16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MD=4.00,95%CI:1.87~6.12)、术后12个月以上LVEF (MD=5.28,95%CI:2.53~8.03)、术后12个月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SMD=-0.89,95%CI:-1.56~-0.22)、术后12月左室收缩末体积(MD=-5.24,95%CI:-9.53~-0.96)、术后12月Tei指数(MD=-0.42,95%CI:-0.18~-0.05)、术后QRS时限(SMD=-1.16,95%CI:-1.64~-0.68)方面右室间隔起搏均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而在术后12个月左室舒张末内径(MD=-0.52,95%CI:-1.91~0.87)、术后12个月左室舒张末体积(MD=-1.43,95%CI:-3.72~0.87)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心尖部起搏,右室间隔起搏对左室功能影响较小;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及样本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进行更多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成药联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关于口服中成药联用西药对LVH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止至2013年10月。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个随机对照实验(RCT),共计105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①中成药联用逆转LVH的作用优于单用西药,左室舒张末期内径(WMD=-1.38,95%CI:-2.36~-0.71,P0.0001);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WMD=-1.08,95%CI:-1.67~-0.49,P=0.0002)、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WMD=-0.99,95%CI:-1.54~-0.45,P=0.0003)、左室重量指数(WMD=-8.55,95%CI:-11.67~-5.43,P0.00001),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5.31,95%CI:-11.23~0.60,P=0.08);两组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42,95%CI:-5.53~-1.31,P=0.001);降压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8,95%CI:0.59~4.74,P=0.33);③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5.74,95%CI:2.70~12.21,P0.00001)。结论提示与单纯西药相比,联合使用中成药具有更好的逆转LVH的疗效,能更明显的降低DBP,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药生脉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Google学术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查找自建库至2013年12月公开发表关于常规基础治疗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组)与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辅以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总计48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生脉注射液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对照组(OR=4.24,95%CI:2.46~7.30,P0.00001),并可以改善左室射血分数(MD=7.69,95%CI:1.84~13.55,P=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生脉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纳入研究数目和质量有限,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证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4.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4.4)、维普数据库(1999~2014.4)、万方数据库(1990~2014.4)、Pub Med(1990~2014.4)、Cochrane Library(2014第4期)。纳入伊布利特(实验组)与胺碘酮(对照组)比较治疗房颤和房扑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5.1手册推荐的简单评估法进行纳入研究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489篇,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5篇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1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的总有效率高于胺碘酮(OR=3.26,95%CI:2.60~4.08,P0.00001);2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有效率高于胺碘酮(OR=2.71,95%CI:2.04~3.58,P0.00001);3伊布利特转复房扑的有效率高于胺碘酮(OR=7.05,95%CI:4.13~12.04,P0.00001);4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平均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WMD=-67.16 min,95%CI:-87.27~-47.04,P0.00001);5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OR=1.02,95%CI:0.72~1.43,P=0.93)。结论目前研究显示,伊布利特治疗房颤和房扑的有效性高于胺碘酮,且平均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在安全性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有限,该结论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西药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01~2013.1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01~2013.12)、万方期刊数据库(Wan Fang,1978.01~2013.12),Pub Med(1978~2013.12)、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4期)。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搜集西药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 Handbook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 Man5.2.0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2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总计939例患者,其研究质量均为C级。Meta分析显示:西药联合生脉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中医临床疗效[RR=1.23,95%CI(1.14~1.33),P0.01],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分级[RR=1.36,95%CI(1.20~1.55),P0.01]以及生存质量量表积分[WMD=-6.49,95%CI(-12.31~-0.67),P=0.03],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WMD=9.22,95%CI(5.88~12.56),P0.01]和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P0.05),同时降低心衰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P0.05)。有1项研究显示生脉注射液可能会降低体循环外周阻力(SVR)及降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P-选择素、D-二聚体水平,另外有2项研究显示生脉注射液可能会降低慢性心衰患者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水平和改善心率变异性(HRV)等。结论西药联合生脉注射液较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