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门诊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营养素摄入量及膳食结构,为饮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7例60岁以上长期门诊老年CRF患者、30例肾功能正常老年人进行膳食调查、直接人体测量和生化参数测定。结果调查的老年CRF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均衡。53.2%患者热能摄入不足具有潜在营养不良,46.8%热能摄入基本正常;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蛋白质摄入基本正常,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偏低,占总热能的(52.1±12.0)%;脂肪摄入偏高,占总热能的(35.0±11.9)%。老年CRF患者同时还患有其他多种慢性病。结论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都将对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门诊医护人员应根据每个老年CRF患者的具体情况,为老年CRF患者确定每日热能和营养素供给量以及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并在随诊时给予指导调整。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门诊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营养素摄入量及膳食结构,为饮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57例60岁以上长期门诊老年CRF患者、30例肾功能正常老年人进行膳食调查、直接人体测量和生化参数测定.结果 调查的老年CRF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均衡.53.2%患者热能摄入不足具有潜在营养不良,46.8%热能摄入基本正常;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蛋白质摄入基本正常,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偏低,占总热能的(52.1±12.0)%;脂肪摄入偏高,占总热能的(35.0±11.9)%.老年CRF患者同时还患有其他多种慢性病.结论 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都将对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门诊医护人员应根据每个老年CRF患者的具体情况,为老年CRF患者确定每日热能和营养素供给量以及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并在随诊时给予指导调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非透析治疗患者的营养状况 ,探讨合理的饮食模式。方法 :对患者进行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及生化实验室检查。结果 :慢性肾衰非透析治疗患者膳食结构中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 ,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0%~60%。结论 :饮食摄入的不合理为发生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通过膳食调查可为指导患者平衡饮食 ,改善其营养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衰非透析治疗患者膳食调查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燕  郑锦锋 《现代康复》2000,4(2):208-209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非透析治疗患的营养状况,探讨合理的饮食模式。方法:对患进行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及生化实验室检查。结果:慢性肾衰非透析治疗患膳食结构中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0~~60%。结论:饮食摄入的不合理为发生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通过膳食调查可为指导患平衡饮食,改善其营养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学时期是青年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而每天营养素的合理摄入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目前中国大学生的营养饮食状况不容乐观,膳食营养调查显示大学生平均总能量摄入较低,甚至低于我国目前现行轻体力活动成年男女推荐量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门诊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营养素摄入量及膳食结构,为饮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57例60岁以上长期门诊老年CRF患者、30例肾功能正常老年人进行膳食调查、直接人体测量和生化参数测定。结果 调查的老年CRF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均衡。53.2%患者热能摄入不足具有潜在营养不良,46.8%热能摄入基本正常;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蛋白质摄入基本正常,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偏低,占总热能的(52.1±12.0)%;脂肪摄入偏高,占总热能的(35.0±11.9)%。老年CRF患者同时还患有其他多种慢性病。结论 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都将对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门诊医护人员应根据每个老年CRF患者的具体情况,为老年CI心患者确定每日热能和营养素供给量以及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并在随诊时给予指导调整。  相似文献   

7.
王莹  邹海欧 《现代护理》2006,12(1):20-22
“医食同根,药食同源”,表示饮食营养对于预防或治疗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营养是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营养是一种作用,而不宜简单一理解为营养物质。合理的营养使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促使人体所有组织器官的机能正常活动,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进而保持健康。正常健康人体需一定量内源性能量储备,以备在外源性能量持续减少或中断的情况下维持生命,这种良好的能量储备表现为营养良好的人具有一定含量的稳定的体脂和蛋白质。当人体营养素摄入失衡时,会造成营养不良。任何一种营养素的失衡均可称营养不良,包括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目前外科住院病人的营养不良通常指的是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r malnutrition,PEM)。临床上将PEM分为3种类型:1)成人干瘦型或单纯饥饿型营养不良(Marasmus),主要为热量摄入不足,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脂肪和肌肉消耗,免疫力、伤口愈合能力和短期应激能力尚完好,病人的精神及食欲尚好;2)低蛋白血压症型或急性内脏蛋白消耗型(Kwashiorkor),常见于长期蛋白摄入不足或创伤和感染等应激状态下.  相似文献   

8.
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从胚胎发育开始直至衰老死亡的全部生命过程中,都必须依靠食物中的营养素维持生命活动。人类在出生前由母体供给各种营养素,而在出生后则依赖于摄取食物补充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调节生理机能,增强抗病能力。人体的健康、生理机能和智力发育等都与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人体摄入食物的品种、数量不同,从中汲取的营养素有很大差别;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素不尽相同,各种营养素对人体有不同的生理功能。摄入的营养素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时,会出现营养素缺乏病,如贫血、佝偻病、碘缺乏病等;摄入的营养素长期超过人体生理需要量或营养素之间的比例不适当时会引起肥胖症或其它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不良的膳食结构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引起社会人群健康问题,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胃肠癌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为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饮食营养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62例患者采用综合性营养评价法(SGA)调查其总体营养状况;采用询问和称重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化疗前任意3 d、化疗用药后1~3 d、停药后8~10 d的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进行调查[7]。对SGA标准下营养良好与营养不良患者传统营养评价指标(BW、BMI、Hb、TLC及ALB)、膳食营养素(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钙、磷、铁、锌、硒)摄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营养良好14例(22.6%),营养不良48例(77.4%)。营养良好者与营养不良者除BW外,BMI、Hb、TLC及AL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的摄入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胃肠癌辅助化疗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状况,分析认为膳食营养的摄入情况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肿瘤专科护士应加强营养相关知识的学习,对患者进行专业的饮食营养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湖北省十堰市孕妇营养KAP和孕晚期膳食状况。方法:随机抽取464名孕妇,农村195名,城市269名,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其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膳食状况。结果:农村孕妇的营养知识和行为评分低于城市孕妇(P<0.05);膳食状况调查中,大部分营养素摄入较合理,而钙和铁摄入严重不足,三大产能营养素、叶酸、维生素B1、钙、铁和锌等营养素摄入量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孕妇营养知识缺乏,存在较多不合理膳食行为,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但态度较好,应当在这类人群中积极开展营养教育,尤其是农村,以增加孕妇的营养知识,促进其采取合理的膳食行为。  相似文献   

11.
张金燕 《当代护士》2013,(11):47-49
目的 对在广州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产检的孕妇进行膳食调查,分析膳食营养状况对孕期体重增加的影响,为针对该群体提出膳食建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在黄埔区中医院进行孕期系统产检的孕妇100名,于孕37~41周,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根据孕妇膳食指南,计算、评价该群体食物种类及各种营养素摄入;对该群体进行体格测量,采用中国孕妇BMI标准计算、评价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状况.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将食物按9类进行分类,评价食谱提供的种类是否齐全;计算食谱中能量和三大营养素量与目标量的对比在90%~100%为合理,小于90%为缺乏,大于110%为过剩.目标人群中膳食摄入合理的孕妇占80.0%,膳食摄入缺乏占7.5%,膳食摄入过剩占12.5%;膳食摄入合理的孕妇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例合适,三餐能量构成比例也合理,膳食摄入合理的孕妇中占96.8%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在推荐范围.结论 该群孕妇的膳食摄入仍有存在不平衡现象,加强孕期营养指导与检测,保证合理的膳食摄入,对孕期体重的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学龄期消瘦儿童的人体成分特点、膳食摄入及维生素D状况,为其提供个体化饮食干预及营养素补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门诊就诊的6~10岁消瘦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检测人体成分及维生素D浓度,进行膳食调查及评估。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  相似文献   

13.
住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膳食营养状况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心血管老年患者的营养现状及相关营养知识的认知情况,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膳食回顾法、食物频率法、人体测量和访谈对125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结果125例患者中BMI法认定超重41例,肥胖7例;住院期间该人群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均低于推荐量;晚餐摄入能量所占比例则高于推荐值;所有患者希望能够从医务人员处得到具体的膳食指导。结论住院老年心血管患者膳食结构欠合理,通过护理干预纠正其不良饮食习惯和营养认知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5 孕妇膳食安排5.1 什么是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指用多种食物的营养素来满足孕妇及胎儿对营养的需求。平衡膳食的平衡是指包括数量充足的各类食物间的平衡和食物中所含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当,从而使最小量的营养素在体内得到最有效的生物利用,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藉此防止某种营养素缺乏或发生营养不良,也可避免出现营养过剩等不良后果。这叫作平衡膳食。为简化和便于安排孕妇膳食,可以职业妇女平衡膳食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合理增加其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量(参看表5)。表5 孕妇的营养需求RDA孕中期孕晚期乳母总热能(kJ)孕中期9204.…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膳食调查了解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食物和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评估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对CAPD患者营养需求的满足程度,为合理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对70例CAPD患者进行膳食调查。根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aily protein intake,DPI)水平将患者分为膳食蛋白摄入正常组[DPI≥1.08g/(kg·d)]和膳食蛋白摄入不足组[DPI1.08g/(kg·d)],评价2组患者每日食物及营养素摄入量并进行营养不良的评定。结果 70例CAPD患者中有54例(77.1%)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与膳食蛋白摄入不足组相比,膳食蛋白摄入正常组的谷薯类、蔬菜类、禽畜类的摄入量多(Z值分别为-3.089,-2.088,-3.465;P值分别为0.002,0.037,0.001)。膳食蛋白摄入正常组的每日能量摄入量(daily energy intake,DEI)及DPI高于膳食蛋白摄入不足组(t值分别为4.400,8.562;P值分别为0.001,0.001)。与膳食蛋白摄入不足组相比,膳食蛋白摄入正常组的总蛋白和动物蛋白摄入量多(t值分别为6.171,5.246;P值均为0.001),植物蛋白摄入量少(t=3.387,P=0.001),动物蛋白占总蛋白比例超过60%(t=2.216,P=0.031)。与膳食蛋白摄入不足组相比,膳食蛋白摄入正常组的维生素A、维生素B_1、维生素B_2、维生素C、维生素PP(t值分别为2.841,4.821,4.314,2.480,5.109;P值分别为0.006,0.001,0.001,0.016,0.001)、钾、钠、钙、镁、铁、锰、锌、铜、磷、硒(t值分别为5.003,2.500,2.593,4.359,5.660,3.443,5.721,4.480,5.789,3.065;P值分别为0.001,0.016,0.012,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3)摄入量多。结论 CAPD患者普遍存在膳食摄入不足的问题,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不能满足CAPD患者营养需求,膳食蛋白摄入不足组患者膳食营养摄入状况较膳食蛋白摄入正常组差,建议加强营养宣教和个体化的饮食指导。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膳食营养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膳食营养状况。方法:采用3天记录加询问法进行膳食调查。资料输入微机,采用笔者编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和饮食指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COPD缓解期患者膳食中总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锌、钙、硒、VitA、VitB1、VitB2、VitC摄入不足,其中低体重组较体重正常组摄入不足更为明显。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例不够合理,碳水化合物比例过高(60%)。三餐热量分配早餐偏低(24%),晚餐偏高(39%)。结论:饮食摄入不足是COPD缓解期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军事飞行员营养素现状,指导飞行员合理膳食营养,促进身体健康。方法采用称量法对3 889名飞行员飞行日和不飞行日分别进行了膳食营养调查,采用计算法对其中3 634名能量消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飞行员膳食结构基本合理,摄入食物的总量及营养素普遍高于国军标(P〈0.01),而碳水化合物摄取明显偏低(低于国军标);通过一日生活观察法发现,飞行员一日能量消耗达到目前国军标规定的营养素供给量下限。结论飞行员膳食营养供给应根据个体代谢特点及飞行需求科学安排、合理搭配、均衡饮食,在飞行日的膳食配备以高热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中等脂肪和丰富的蛋白质膳食,满足现代飞机特性对飞行员营养素的需求;不飞行日适当增加体能训练,使热能摄取与消耗保持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膳食情况,分析并评价其总热量、营养素和各类食物的摄入,为指导糖尿病病人均衡饮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对115例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115例2型糖尿病病人日均实际热量摄入高于标准(P0.05),其中糖类摄入不足64例(55.7%),蛋白质、脂肪摄入超量者分别为115例(100.0%)、74例(64.3%);谷薯杂豆类摄入不足导致糖类供能低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蛋类、畜禽肉类、食用油摄入超过膳食宝塔推荐是蛋白质、脂肪供能超标的主要原因。[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结构不合理;建议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素,增加糖类,减少蛋白质、脂肪的摄入。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膳食情况,分析并评价其总热量、营养素和各类食物的摄入,为指导糖尿病病人均衡饮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对115例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115例2型糖尿病病人日均实际热量摄入高于标准(P<0.05),其中糖类摄入不足64例(55.7%),蛋白质、脂肪摄入超量者分别为115例(100.0%)、74例(64.3%);谷薯杂豆类摄入不足导致糖类供能低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蛋类、畜禽肉类、食用油摄入超过膳食宝塔推荐是蛋白质、脂肪供能超标的主要原因.[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结构不合理;建议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素,增加糖类,减少蛋白质、脂肪的摄入.  相似文献   

20.
维持性血液透析98例营养状况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发生营养不良的常见膳食危险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98例患者采用膳食分析、人体学测量及生化指标的测定,对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比例高,患者处于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状态,主要由营养知识缺乏、蛋白质及能量摄入不足、透析不充分、膳食摄入不合理等因素引起.结论:重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从而达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