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不同切面在指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77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引下接受心导管封堵术,超声评价缺损大小及位置并结合球囊测量缺损直径而选择相应的封堵器。结果74例患者成功放置了封堵器,缺损大小为(24·36±8·23)mm,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26·54±10·36)mm,与超声测量值相关性很好(r=0·92,P<0·01)。结论超声可以直接指导房间隔封堵器的选择与封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胸小切口外科介入封堵 孔型 ASD的疗效。 方法 术前用经胸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TE、TEE)筛选合适的病例 6人 ,术中用 TEE指导封堵 ,术后 1周、1月及 3月用 TTE观察封堵器的情况并测量各超声参数。 结果 6例患者均封堵成功 ,仅 1例呈上下排列的二孔 ASD患者残留少量分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左心大小均无增大 ,术后 3个月右心大小、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压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术中监测安置以及术后疗效的评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超声应变显像技术(SI)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前、术后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接受Amplataer封堵器治疗的继发孔型ASD病人50例,分别于ASD封堵术前3 d、术后1周、术后3个月,应用SI在心尖四腔切面测量各房室腔大小、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室侧壁三尖瓣环处、右室侧壁中部、室间隔二尖瓣环处、室间隔中部、左室侧壁二尖瓣环处以及左室侧壁中部收缩期峰值应变(Ss).选择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SD组右心房(RA)横径、右心室(RV)横径、PASP增大,差异有显著性(t=2.23~2.87,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RA横径、 RV横径、 PASP显著减小,术后3个月RA横径、 RV横径、PASP进一步减小,差异有显著性(F=7.58~13.46,q=3.50~3.98,P<0.05).与对照组比较,ASD组术前右室壁和室间隔、左室侧壁二尖瓣环处Ss显著增大,差异有显著性(t=2.04~2.97,P<0.05).与封堵术前比较,术后1周右室侧壁、室间隔中部Ss均显著降低(F=8.57~14.66,q=3.67~4.90,P<0.05),术后3个月右室侧壁、室间隔和左室壁Ss均显著降低(q=3.46~3.86,P<0.05);与封堵术后1周比较,术后3个月右室侧壁中部Ss显著降低(F=14.59,q=3.46,P<0.05).结论 SI可准确、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术后心脏功能的变化,评价封堵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应变显像技术(SI)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前、术后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接受Amplataer封堵器治疗的继发孔型ASD病人50例,分别于ASD封堵术前3 d、术后1周、术后3个月,应用SI在心尖四腔切面测量各房室腔大小、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室侧壁三尖瓣环处、右室侧壁中部、室间隔二尖瓣环处、室间隔中部、左室侧壁二尖瓣环处以及左室侧壁中部收缩期峰值应变(Ss)。选择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D组右心房(RA)横径、右心室(RV)横径、PASP增大,差异有显著性(t=2.23-2.87,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RA横径、RV横径、PASP显著减小,术后3个月RA横径、RV横径、PASP进一步减小,差异有显著性(F=7.58-13.46,q=3.50-3.98,P〈0.05)。与对照组比较,ASD组术前右室壁和室间隔、左室侧壁二尖瓣环处Ss显著增大,差异有显著性(t=2.04-2.97,P〈0.05)。与封堵术前比较,术后1周右室侧壁、室间隔中部Ss均显著降低(F=8.57-14.66,q=3.67-4.90,P〈0.05),术后3个月右室侧壁、室间隔和左室壁Ss均显著降低(q=3.46-3.86,P〈0.05);与封堵术后1周比较,术后3个月右室侧壁中部Ss显著降低(F=14.59,q=3.46,P〈0.05)。结论SI可准确、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术后心脏功能的变化,评价封堵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 316病例均经TTE行术前筛选、ASD残端评估、封堵器型号选择及术中监测,并对封堵成功的病例进行术后的随访观察。结果 307例封堵成功,其中单孔型272例,双孔型33例,三孔型及筛孔型各1例;9例封堵失败,其中单孔型8例,双孔型1例;封堵成功患者19例术后即刻出现少量残余分流,术后半年,残余分流消失。所有成功封堵病例封堵器位置固定,无血栓形成。结论 TTE对ASD封堵术前病例的诊断与筛选,指导封堵器型号的选择,术中监测封堵器的放置、术后随访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①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效果。②方法采用经胸超声监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4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人。③结果46例病人成功实施封堵术,成功率为95.8%,其中1例出现短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失败。46例病人随访3~12个月,效果良好。④结论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病例选择、术中监测中的价值.方法:42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经TTE或TEE检查确定适合行封堵术,并进一步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结果:封堵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根据超声测值选择封堵器,随访1~2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TE是ASD封堵术前选择病例及术中监测常用的方法,但在一些病例中TEE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值选择封堵器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TTE指导62例ASD患者行经导管封堵术。结果:62例患者,60例成功封堵,2例未完成封堵,成功率为96.7%。14(2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随访至6个月时,残余分流全部消失。结论:TTE对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ASD的术前病例选择,指导选择封堵器型号,术中监测封堵器释放过程,术后观察有无残余分流评价疗效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探讨经导管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进行疗效评价。②方法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选择适合封堵的ASD病人26例,在TTE及X线引导下行介入封堵术,术后通过TTE进行动态的随访观察。③结果26例病人全部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例病人有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1例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50%以上病人接受了6个月随访。④结论经导管ASD封堵术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介入封堵术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TTE可以准确地应用于ASD封堵术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MTEE)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TEE筛选符合封堵条件的 2 4例ASD患者行导管封堵术。在超声和X线引导下 ,以ASD伸展径加 0~ 4mm为标准 ,选择相应型号的封堵器 ,导管送封堵器至缺损处 ,依次释放左房面伞、腰部及右房面伞 ,观察位置合适时撤出导管 ,完成手术。结果 :2 4例患者均成功的进行了封堵 ,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 ,术后即刻无残余分流。MTEE测量的ASD最大直径显著小于ASD伸展径 [〔 2 0 .2± 5 .6 )mmvs (2 4 .5± 5 .4 )mm ,P <0 .0 1\〗 ,平均相差 4mm。所有患者术后 2 4h、1个月及 3个月经胸超声检查均无残余分流及其它并发症。结论 :MTEE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型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监测方法 ,其在病例选择、选择封堵器型号及放置封堵器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超声心动图在房、室间隔缺损围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导管房、室间隔缺损围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79例房间隔缺损(ASD)、6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在经食管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TEE)监测下,经心导管行房、室间隔缺损围封堵术。结果 ASD有73例封堵成功,超声检测缺损大小和球囊注水测值相关良好(26.1±7.4)mm和(26.3±6.4)mm,r=0.94,P<0.001。6例VSD超声测量大小为(4.9±1.3)mm(4~6mm),选用(6.3±1.3)mm(4~8 mm)的封堵器全部获得成功。结论 超声心动图(TTE和TEE)利于术前病例选择、术中闭合器放置指导和术后疗效评价以及随访有无残余分流,是该手术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超声监测途径的选择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缺损过大,边缘短小或缺如以及TTE成像不满意时宜行TEE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导管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疗效.方法21例患者在X线透视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结果术前经TEE检查示ASD直径6~32mm,平均(20.5±7.1)mm.ASD球囊伸张直径9~34m,平均(23.3±7.7)mm.Amplatzer封堵器直径10~38mm,平均(25.9±8.1)mm.21例均获得封堵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经导管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超声心动图对62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功能变化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前后左、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对62例成功施行经皮穿刺ASD封堵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大小及功能的改变。结果:ASD封堵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每搏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增大,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未见明显改变;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每搏量、右室射血分数及右室心肌工作指数均减小。结论:经皮穿刺ASD封堵治疗既可减轻右室容量负荷,改善右室功能,也可改善左室的收缩功能:超声心动图对ASD封堵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评价及疗效的观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房问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4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条件符合的行房缺封堵治疗,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术中、术后即时及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诊断、监测、疗效评价及随访。结果29例一次封堵成功,3例二次封堵成功,2例封堵失败(其中1例术后24h出现溶血)。成功的32例中,术后即时观察分流消失的28例,4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其中3例少量分流消失,l例仍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所有原有右心增大的患者有所恢复,其中1例一直存在少量残余分流。结论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房问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封堵器型号选择及放置封堵器的全过程的监测引导、术后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Amplatzer间隔封闭器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 Ⅱ)的Amplatzer间隔封闭器(ASO)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接受ASO治疗的49例成人ASDⅡ患者的疗效、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全组患者技术成功率为95.6%(47/49例);ASDⅡ平均大小(28.2±5.3)mm,ASO平均大小(31.1±6.5)mm;术前平均肺动脉收缩压(39.3±13.4)mmHg(1 mmHg=0.133 kPa),肺动脉血流量/主动脉血流量(Qp/Qs)平均为2.4±1.1,ASD的成功封闭率即刻为91.5%(43/47例),术后24 h为10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3%(2/47例);平均随访(11.7±3.6)个月,无ASO移位或破损。结论:成人ASD Ⅱ的ASO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均好,在有适应证的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报道8例成功地经导管闭合先心房缺的患者。方法 用美国AGA公司生产的Amplatzer房缺闭合器,分别对8例年龄7~58岁的房缺患者进行了经导管闭合术,房缺直径18~28mm,局麻下通过股静脉插入7F~10F导管,在X线透视及体表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置入Amplatzer闭合器。结果 所有患者在闭合后即刻,术后24h和1月后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房缺均完全闭合,无残余分流,无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Amplatzer闭合器经导管闭合房缺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的治疗房缺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后心脏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心脏结构改变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成功实施经封堵器封堵ASD的74例患者在封堵术前、术后3 d、3个月及6个月时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相关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心室收缩末期容量(RVEDD)、左房内径(LAD)、右房长径(RAD1)和右房横径(RAD2)。并将这74例患者在术前、术后及随访过程中所测得的指标作对照研究。结果:ASD封堵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RVEDD、RAD1和RAD2逐渐缩小,LVEDD和LAD逐渐增大。术后6个月随访时,各指标无进一步改变。结论:ASD封堵术治疗既减轻了右心容量负荷,使右房、右室内径缩小,也改善了左心的几何构型,使已经缩小的左房、左室逐渐增大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