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第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足月妊娠第二次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600 μg,术毕肛塞米索前列醇600 μg;对照组在术中胎儿娩出后静点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20 U,术毕回病房20 U静点维持.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药物副作用.结果实验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产后出血发生率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第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经济,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后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出血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产科行剖宫产的7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米索前列醇预防止血,观察组37例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止血,观察并记录两组第三产程时长、产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心率、收缩压、血红蛋白生理指标变化,并统计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70%,较对照组的13.51%显著降低(P<0.05);两组产妇用药后心率、收缩压及血红蛋白指标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与对照组的8.11%相当(P>0.05).结论 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效果确切,较单独应用米索前列醇而言,可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产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剖宫产产后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钙剂,对照组术后使用缩宫素.观察术中和术后24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24h及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可减少剖宫产术后24h及总出血量,能够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严冬梅 《医药导报》2002,21(7):411-412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手术后30 min内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200 μg,对照组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结果: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而术后2 h内平均出血量治疗组125 mL,对照组217 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24 h出血量治疗组平均236 mL,对照组平均477 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能很好的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剖宫产产后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钙剂,对照组术后使用缩宫素。观察术中和术后24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及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可减少剖宫产术后24h及总出血量,能够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吗啡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对产妇泌乳和消化道蠕动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拟行剖宫产的足月孕初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成镇痛组和对照组(各40例),镇痛组术后用0.15%希比卡因和0.005%吗啡以2ml/h经硬膜外导管持续泵注行术后镇痛,对照组常规按需肌注哌替啶进行镇痛.观察镇痛镇静效果,泌乳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作为肠蠕动恢复的指标).结果镇痛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泌乳时间比对照组提前(P<0.05).镇痛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吗啡行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能促进产妇泌乳,促进胃肠功能早恢复.  相似文献   

7.
张平 《北方药学》2014,(6):31-3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剖宫产分娩术后出现出血的200例产妇,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术后给予缩宫素20u进行宫体注射,并口服0.6μg米索前列醇,而对照组产妇术后仅给予缩宫素20u进行宫体注射,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产后2h以及产后24h出血情况、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发生。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于胎儿取出后子宫壁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及静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组麻醉成功后于阴道后穹窿及直肠分别置入米索前列醇.观察术中及产后24h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并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及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2例(4.4%),对照组为5例(1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减少出血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选择性剖宫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剖宫产术后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一组剖宫产术后疼痛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对照组),两组均实行母婴同室和纯母乳喂养,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其对泌乳、母乳喂养次数、肠蠕动、子宫缩复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结果PCE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PCEA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泌乳时间提前,产后24小时母乳喂养次数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子宫缩复无影响,产后出血量减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好,并可促进泌乳及肠蠕动恢复,不增加产后出血量,母乳喂养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对择期剖宫产术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对67例择期剖官产产妇在术后即直肠内置人米索前列醇400μg,69例同期剖宫产术后应用5%葡萄糖500 ml加入缩宵素20 U静脉点滴,分别观察术后出血量及产妇血压的变化.结果米索组剖宫产在术后出血量、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缩宫素组,24 h阴道出血平均(120±45)ml,与缩官素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用药后血压变化、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择期剖宫产术后出血疗效显著,经济实用,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康抚治疗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泌乳、子宫复旧、肛门排气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康抚治疗,于术后24h开始,每天1次;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观察2组乳汁分泌情况、子宫复旧情况及肛门排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泌乳时间提前、泌乳增加、子宫复旧情况改善良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28.75±6.2)h短于对照组的(32.5±7.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康抚按摩治疗对产妇子宫复旧,改善泌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在经产妇剖宫产术后减轻子宫收缩痛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6例拟行剖宫产的经产妇为观察对象,根据麻醉用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于术后常规应用缩官素和镇痛泵,而观察组加用帕瑞昔布钠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24 h出血量和子宫复旧程度.结果 术后2、6、lOh时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076、5.551、4.232、1.043;P=0.023、0.006、0.012、0.144),产妇疼痛程度较轻.而术后24 h,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24 h出血量及子宫复旧程度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应用于经产妇剖官产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运用饮食护理干预对其术后泌乳与胃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自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集的剖宫产产妇中抽取82例充当试验对象,并以随机分配法为标准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在常规护理下接受系统的饮食护理,评估两组产妇术后泌乳量与泌乳时间,同时对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①经精心护理,观察组术后泌乳时间(36.78±3.36)h,相比对照组的(53.87±7.25)h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泌乳量的比较,观察组的母乳充足率占87.8%,相比对照组的65.9%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排气、排便和肠鸣音消除等方面的平均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产妇的术后护理中推行系统的饮食护理干预,对促进术后泌乳与胃肠功能恢复非常有帮助,适宜在今后的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产妇自然分娩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院进行分娩的86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记录两组的泌乳时间、焦虑度、抑郁度评分,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泌乳时间高于对照组,焦虑度、抑郁度自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产妇的自然分娩,增加患者的泌乳时间,降低患者的剖宫率,改善孕妇的抑郁情绪,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值得产科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后康复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对剖宫产术后促进产妇泌乳、子宫复旧、排气、排尿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治疗,并选择同期未用辅助治疗的10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子宫复旧、排气、排尿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使用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的剖宫产患者,泌乳率、泌乳量和术后子宫复旧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拔除尿管后排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结论:剖宫产后应用康复综合治疗仪能有效解除产妇痛苦,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化颗粒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泌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16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低频电脉冲进行治疗;观察组术后在低频电脉冲进行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新生化颗粒。测量2组治疗前后子宫底高度,观察恶露量、类型及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情况,统计临床疗效,比较两组24,48 h泌乳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子宫底高度比明显缩小,术后5 d内恶露量、血性恶露比例与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术后5,42 d子宫大小均显著缩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71.1%;术后48 h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新生化颗粒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可以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乳汁分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影响,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住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240例产妇,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患者。对照组120例患者剖宫产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而观察组120例患者剖宫产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康复情况,对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等情况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妇的康复,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熟悉周式剖宫产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其术式的有效性及优点。方法:回顾总结某院1999年08月~2008年09月应用周式剖宫产术终止妊娠427例(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该院采用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患者496例(对照组),行两组围生儿结局、两组产妇围术期间及产褥期情况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切口延裂、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上均存在明显差异;但两组产妇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无明星差异。结论:周式剖宫产术具有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低等特点,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术式。  相似文献   

19.
李傲霜  林小娟  王慧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2+34-32,34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B-lynch缝合术后子宫复旧情况,对该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行子宫动脉结扎及B-lynch缝合术后的患者26例为治疗1组,行子宫动脉结扎的患者30例为治疗2组,再随机选择同期常规剖宫产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及月经恢复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治疗组在子宫复旧的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上行支动脉结扎及B-lynch缝合不影响子宫复旧及月经复潮,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可行、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宫腔镜探讨剖宫产与有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因产后2年内出现异常子宫出血而在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宫腔镜诊治术的35岁以下的患者分为有剖宫产史(实验组)和无剖宫产史(对照组)两组,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和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同时对比同期住院的剖宫产产妇与顺产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结果去除其他造成异常子宫出血的因素后,实验组的157例妇女中有15例(9.55%)发生子宫内膜息肉,而对照组143例妇女中有1例单发息肉(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平均为(35.3±14.5)d,对照组平均为(14.6±9.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住院的剖宫产产妇术后4d和14d宫底分别平均为脐下(2.7±1.0)cm和耻骨联合上(2.3±1.8)cm,顺产产妇产后4d和14d的宫底分别为脐下(6.7±1.3)cm和0(已位于盆腔内无法经腹部触及);剖宫产组产后阴道流血时间为(32.1±12.1)d,也明显长于顺产组的(14.2±7.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使子宫内膜息肉尤其是有症状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升高,也是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子宫内膜息肉是剖宫产术后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与术后子宫复旧不良、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有一定的关系。为减少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率,应尽量减少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