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4年11月,一位50岁的赵姓妇女,不能行走已半年。在北京多家医院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均建议手术治疗,但患者不愿手术,后经朋友介绍,来到北京光明骨伤医院。此时患者双下肢关节不能活动,只有Ⅰ级肌力,也不能大小便,留着导尿管。在该院用非手术的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1周后病人能自排大小便,拔去导尿管,下肢也能活动了;2周后双下肢已能抬起,第3周开始在搀扶下步行,第4周自己可拄双拐走路。在该院治疗的一些病人目睹了该患者的迅速康复,都惊叹四维牵引调曲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腰腿痛--2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腰痛合并下肢麻痹疼痛俗称腰腿痛。本文探讨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所致的腰腿痛。目前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疗法为主。本院自2002年-2004年收治上述三症的腰腿痛患者330例,其巾接受治疗2周以上并有完整资料(治疗前后X线片)者269例,均采取理筋、调曲、练功的综合治疗。其中调曲法主要运用辨证四维牵引(四维牵引整脊仪,国家专利号:ZL03261021.1),即仰卧纵轴骨盆牵引(以下简称第一维牵引),俯卧骨盆牵引同时外展患肢牵引(以下简称“第二维牵引”),仰卧屈曲悬吊下肢牵引(以下简称“第三维牵引”),俯卧过伸悬吊下肢牵引(以下简称“第四维牵引”)为主,治疗效果满意,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腰腿痛——2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临床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方法 应用仰卧纵轴骨盆牵引,俯卧骨盆牵引同时外展患肢牵引,仰卧屈曲双下肢悬吊牵引,俯卧过伸双下肢悬吊牵引的四维牵引法,按椎曲改变类型辩证施治。结果 椎曲恢复率达84%,侧弯恢复率达87.6%,椎间盘突出症治愈率达92.6%,腰椎滑脱症治愈率达75.6%,腰椎管狭窄症治愈率达86.7%,其中腰椎管狭窄症一年随访复发率为10%。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调曲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弓顶距离)的改善程度。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0例,运用理筋、调曲法、练功治疗1个疗程以上,治疗前、后运用百分评定法进行疗效观察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结果:总有效率98.9%,椎曲改善率84.2%,腰椎弓顶距离平均改善0.7cm。3个月随访优良率92.7%,6个月随访优良率92.9%,12个月随访优良率97.5%。结论:中医调曲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以整脊调曲复位法为主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四维悬吊牵引腰椎,以调腰曲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对滑脱复位,系统观察腰椎滑脱症121例,并进行随访。结果:复位总有效率98.35%,其中以复位效果和症状体征为疗效标准的治愈率74.38%,临床治愈率91.74%。平均30个月随访优良率88.99%。结论:导致腰椎滑脱的主要原因是腰椎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曲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滑脱可以复位,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8.
9.
10.
抱膝滚腰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4~ 2 0 0 1年 ,我们采用抱膝滚腰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38例 ,临床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 ,男 2 0例 ,女 18例。年龄 35~ 76岁 ,平均 5 0岁。病程 1个月~ 10年。均有腰腿痛、间竭性跛行、腰椎过伸试验阳性。跟腱、膝腱反射均有改变。 30例有肌力及感觉减退。均无二便障碍或 (和 )马鞍区麻木。全部病例CT或MRI均提示腰椎管狭窄。2 治疗方法2 .1 循经按摩 患者俯卧位 (如有困难 ,可于腹部垫小枕 ,使腰后凸 ) ,医者在背部、臀和腿部循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施用手法 ,先用滚法约 3~ 5遍 ,然后用点法循足太…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血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刺血疗法,对照组采用静滴地塞米松5mL+250mL 20%甘露醇,血塞通注射液0.8g+250mL 5%葡萄糖氯化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刺血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针刀疗效。方法:采用针刀切割黄韧带、再配合侧隐窝阻滞综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结果:临床治疗202例,优98例(48.51%),良59例(29.21%),好转38例(18.81%),无效7例(3.47%),优良率77.72%,总有效率96.53%。结论:针刀切割黄韧带、联合侧隐窝阻滞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5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手术治疗,34例行椎管后壁切除术,侧前方人路行腰椎间盘或腰椎后纵韧带骨化病灶切除12例,后路环椎管减压术4例。功能评定采用改良的Epstein评分标准,结果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本组50例术后随访5个月~37个月(平均16±3.2个月),结果:优27例,良14例,改善9例,差0例,优良率为82%。结论:手术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重度腰椎管狭窄症非手术疗法治疗的预后转归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9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41例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同时随机选择同期41例进行腰椎管狭窄症行减压融合手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对照,采用VAS、JOA评分对疼痛及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随访期间...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骨痹散熏蒸配合低周波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骨痹散熏蒸合低周波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采用骨痹散熏蒸(每日1次,每次30min)合低周波(每日1次,每次20min)治疗;对照组200例,采用温热磁场(每日1次,每次20min)合低周波治疗。2组均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优良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6.0%,对照组分别为77.0%、87.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有效例数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痹散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