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30例,对照组(单用奥氮平)30例,疗程6周。两组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两组的MOAS及BPRS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MOAS量表评分在治疗第2,4,6周末,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PRS量表评分在治疗第2,4周末,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第6周末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评分下降得更显著。结论对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时比单用奥氮平临床疗效更好,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冲动攻击行为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3例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丙戊酸镁缓释片合用利培酮组)32例和对照组(单用利培酮组)31例,疗程4周。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在治疗前后精神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PANSS评分包括兴奋因子分及攻击因子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冲动攻击行为的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敌意攻击行为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70例具有敌意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丙戊酸钠缓释片合用喹硫平组(研究组)35例,单用喹硫平组(对照组)35例,治疗4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项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PANSS评分(包括兴奋症状分及攻击因子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不良反应少。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合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敌意攻击行为见效快、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疗效。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单一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在入组时以及第1、2、4、8周末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PANSS和MOAS评分在第1、2、4周末和第8周末较入组时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除第1周末外,在各时点PANSS和MOAS评分,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O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不但能增强单一使用利培酮的疗效,而且能有效控制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组在利培酮治疗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治疗,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测评治疗前和治疗后1、5、12周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MOAS治疗后治疗组1、5、12周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期评分(P<0.05),两组MOAS评分随着治疗时间逐渐降低(P<0.05);BPRS治疗后治疗组5、12周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期评分(P<0.05),两组BPRS评分随着治疗时间逐渐降低(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为20.0%(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更快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唐伟  章飞雪  陈杨建  台勇 《海峡药学》2009,21(12):120-121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与碳酸锂对躁狂发作的疗效。方法80例躁狂发作病人随机分为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组和碳酸锂治疗组,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后各评1次。结果治疗后两组BRMS评分均下降,治疗2周后丙戊酸镁缓释片组疗效于碳酸锂组相似,治疗4周后丙戊酸镁缓释片组有效率为75%,碳酸锂组为80%,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丙戊酸镁缓释片组不良反应轻。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有效,安全性优于碳酸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组和单用帕罗西汀组,每组各30例,疗程8周,观察比较治疗4周和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8周后有效率76.7%,对照组有效率50%,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4周末,8周末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更显著,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利培酮联合不同心境稳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8月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碳酸锂组和丙戊酸钠组,每组41例。2组均给予利培酮治疗,碳酸锂组再予碳酸锂治疗,丙戊酸钠组再予丙戊酸钠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4周后,2组PANSS、MO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碳酸锂组治疗4周后PANSS、MOAS评分低于丙戊酸钠组(P<0.01);治疗2周、4周后,2组GQOLI-74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碳酸锂组高于丙戊酸钠组(P均<0.01);碳酸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76%,丙戊酸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6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6,P=0.499)。结论 利培酮联合不同心境稳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且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方案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氮平合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苯丙胺类兴奋剂(ATS)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奥氮平合用丙戊酸镁缓释片组(治疗组)和奥氮平单用组(对照组)。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8周末,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PANSS评分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合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能显著改善ATS所致精神障碍,疗效好,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7月江西省荣军优抚医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取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精神症状[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PANSS)],攻击行为[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s, MOA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6周,两组PANSS评分、BPRS评分、MOAS评分较治疗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可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减轻其攻击行为,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治疗难治性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入院顺续分层随机法,将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丙戊酸镁缓释片+利培酮)和对照组(利培酮+安慰剂)。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周末,用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平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分析量表中各领域的计分。结果两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72.5%,显效率20%;对照组有效率52.5%,显效率12.5%。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全量表和记忆量表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12周末TES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对认知功能的改善彻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丙戊酸镁缓释片辅助治疗伴有兴奋、激越等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伴有兴奋激越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57例))和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组(63例),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大体评定量表(CG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为主评估不良反应。结果:1周后两组间PANSS(G分、S分、T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6周后联用组总有效率为94.74%,单用组为87.3%(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能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兴奋、激越等症状,起效迅速、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富马酸奎硫平治疗快速循环型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方法 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富马酸奎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均治疗2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随访2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E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富马酸奎硫平治疗快速循环型双相情感障碍效果明显,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治疗伴焦虑状态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的64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给予乌灵胶囊和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对照组32例给予埃索关拉唑镁肠溶片;疗程8周。应用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分级及SAS的评分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8周末,治疗组中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8.9%和93.1%,对照组分别为32.2%和67.9%,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S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4、8周末治疗组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乌灵胶囊联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能安全有效治疗伴有焦虑状态的GERD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复方颠茄铋镁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三联方案,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复方颠茄铋镁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四联方案,均持续治疗4周;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总体症状改善情况,停药4周后的Hp根治及溃疡愈合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5.24% vs 80.00%,P 〈 0.05)、溃疡愈合总有效率(97.62% vs 88.10%,P 〈 0.01)和痊愈率(52.38% vs 30.95%,P 〈 0.05)均高于对照组;Hp根治率高于对照组(80.95% vs 59.52%,P 〈 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复方颠茄铋镁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较好,提高总体症状改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及Hp根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剂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疗效。方法:80例I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0mg,吲达帕安2.5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剂4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从第1周开始收缩压(SBP)下降幅度即大于对照组,先于对照组在第2周降至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1周开始,治疗组舒张压下降幅度即小于对照组,P〈O.05,第3周开始差距加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个观察期内,治疗组DBP下降幅度始终小于对照组,且从第2周开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第1周开始治疗组脉压(PP)下降幅度即大于对照组,P〈0.05,第2周开始差距进一步加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ISH患者的SBP,而对DBP影响不大.可以使PP减小,对ISH患者降压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利培酮口腔崩解片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各40例作对照研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WHOQOL-BREF量表衡量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最后一次评定,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组BPRS总分降至(15.62±4.3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氯氮平组BPRS总分降至(16.02±4.6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组不良反应较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组多。经12个月治疗,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组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分值分别为71.13±5.63、95.37±11.73、96.31±12.37、95.37±11.92,氯氮平组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分值分别为68.31±9.37、78.12±10.34、79.72±12.22、78.65±11.8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在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环境因素等三方面,利培酮口腔崩解片优于氯氮平(P〈0.01)。结论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利培酮口腔崩解片优于氯氮平,有利于精神分裂症的远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