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P ELISA )检测梅毒感染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梅毒微粒凝集试验 (TPPA)为参照 ,将 10 3份血清标本分成阳性、阴性组 ,用TRUST和TP ELISA检测 ,结果与TPPA检测结果比较。 [结果 ]TRUST的假阴性率为 5 %( 2 /3 9) ,假阳性率为 16%( 10 /64 ) ;TP ELISA检测没有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TP ELISA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TRUST(P <0 0 5 ) ,且结果与TPPA完全一致。[结论 ]TP ELISA方法优于TRUST ,建议临床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用TP ELISA代替TRUST。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筛查出的阳性样本,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进行证实,提高实验室梅毒血清学的诊断。方法采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进行出境人员梅毒筛查,阳性样本再用梅毒螺旋体抗体(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TP—ELISA)进行证实。结果共检测1438份样本,RPR筛查阳性10份,TP—ELISA证实阳性9份,排除生物假阳性1份。结论RPR梅毒筛查有生物假阳性,RPR阳性样本,再用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TP—ELISA进行证实,防止实验室梅毒检测的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实验室确诊为梅毒的血清标本,共计2000份,其中男性1002例,女性998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43.56±16.12岁.将上述2000份梅毒标本接受ELISA、RPR、Trust、TPPA检测.分析(1)ELISA、RPR及PCR对检测梅毒的阳性率.(2)以TPPA为最终结果,检测ELISA、RPR及PCR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假阴性.结果:(1)ELISA、RPR及PCR对检测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98.4%、99.1%、99.0%,比较有差异(P<0.05).(2)以TPPA检测为金标准,RPR、ELISA、PCR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假阴性比较有差异(P<0.05),以ELISA法检测方法最佳,灵敏度、特异度高,假阳性、假阴性低.结论:本文认为ELISA法可作为临床检查梅毒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4.
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论 TPPA适合做确证试验.ELISA 适合做筛查试验,RPR则适合用于判定病情及做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
3种不同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茂良  周仁芳  王珏  何龙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10):1255-1255,1263
目的:比较3种不同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TRUST、TPPA、ELISA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98.33%、98.89%。特异性分别为78.86%、96.57%、90.86%。同时发现ELISA检测时存在假阳性。结论:TRUST不适合作为梅毒的诊断。ELISA可作为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一种理想筛查方法。但对ELISA阳性标本应做TPPA检测,对ELISA检测阴性的标本则不需要TPPA确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联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2019年1—12月接诊做病毒筛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对患者进行梅毒抗体ELISA方法检测,筛选出结果呈阳性的726例患者进行TPPA检测及实施RPR测定血清滴度,将三种方法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阳性的762例血清标本中,TPPA(+)、RPR(+)者260例,TPPA(+)、RPR(-)者285例,TPPA(弱反应性)、RPR(-)者33例。TPPA阳性和弱反应性共578例,ELISA法与TPPA法的符合率为75.85%,假阳性率为24.15%(184/762)。结论 ELISA法联和TPPA、RPR方法同时对患者进行梅毒检测,可以避免产生假阳性现象,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保证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治疗,同时便于观察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梅毒高危人群血清学试验在临床上的检测价值。方法对3395例梅毒高危人群,常规进行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阳性者再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间接血凝试验(TPHA)血清学试验确证。结果 RPR与ELIS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本组资料中,RPR阳性394例(11.6%),ELISA阳性808例(23.8%),TPPA阳性792例(23.3%),TPHA阳性780例(23.0%);TPHA阳性者,TPPA和ELISA检查同时阳性;ELISA试验共有17例假阳性,占2.1%;而RPR试验共有4例假阳性,占1.0%;有10例ELISA弱阳性标本,其中8例为TPPA和TPHA确证试验为阳性,而其他2例为确证试验阴性。结论 ELISA敏感性高于RPR,因此有条件时可用高质量的ELISA试剂进行筛查;对于ELISA弱阳性标本,应用TPPA和TPHA试剂确证,可进一步保证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采用RPR、TPPA、胶体金法和ELISA同时对4241例监测对象的标本进行检测,以TPPA作为参考标准,分别统计RPR、胶体金法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RPR、胶体金法、ELISA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分别为66.80%、97.27%、98.18%,特异性分别为99.72%、99.43%、99.55%;胶体金法、ELISA与TPPA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R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LIS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法,可用于临床筛查和梅毒感染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胶体金法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四种方法对梅毒的检测,评价四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1215例病例,同时应用ELISA法、RPR法、胶体金法,若有阳性则用TPPA法确认检测,比较四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符率。结果:1215例标本中ELISA法阳性11例,RPR法阳性6例,胶体金法阳性13例,TPPA法阳性11例。结论:ELISA法是初筛梅毒试验的理想方法,胶体金法假阳性较高,RPR法假阴性较高,要结合TPPA确诊试验和临床表现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2004年4月13日在出国劳务人员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血清学检测中,发现反应模式特殊1例.原血清试验结果是: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阴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阴性.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未致敏颗粒阳性(++),致敏颗粒阳性(+).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TP.HA)未致敏血细胞阳性(+),致敏血细胞阳性(++).用TPPA未致敏颗粒对血清吸收后的试验结果是:TPPA未致敏颗粒阴性(-),致敏颗粒阴性(-).对吸收前后的双份血清标本检测类风湿因子(RF)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结果是:均为阴性.说明TP-Ab检测实际操作中对特殊标本吸收试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健康体检人员937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加耕  闫琳  徐长娣  袁中行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264-2265
目的调查了解盐城市盐都区健康体检人员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TP-ELISA)检测937名健康体检人员血清TP抗体,对阳性标本作颗粒凝集法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PA),确认阳性者再分别作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37例健康体检人员中共检出TP-ELISA阳性者13例(经TPPA试验确证均为TP抗体阳性),占总检测人数的1.39%。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不同职业人群中以药品从业人员阳性率最高,达16.67%(2/12),其次为宾馆酒店人员,阳性率为3.16%(5/158)。此13例标本中有10例RPR和TRUST结果为阴性,另3例RPR和TRUST为阳性,滴度分别为1∶64、1∶16和1∶1。结论该地区健康体检人员的TP感染率较高,有必要将梅毒检测纳入健康体检的内容。同时,在人群作TP感染的筛查时,可采用TP-ELISA试验,RPR和TRUST则不适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各种检测方法对梅毒的确诊及其治疗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快速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四种方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LISA、RPR、FTA-ABS、TPHA的敏感性分别为99.2%、98.3%、99.9%、91.3%,特异性为99.6%、86.4%、99.2%、94.2%。RPR与ELISA、FTA-ABS与TPHA2种方法检测结果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PR、ELISA与FTA-ABS、TPHA组间检测结果两两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LISA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在特异性方面,FTA-ABS法与ELISA、RPR、TPH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RPR、TPHA两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TA-ABS法的确认结果进行比较,RPR法不但有假阳性也有假阴性,存在梅毒漏检的可能;而ELISA法仅有假阳性、却无假阴性;ELISA法检出梅毒的能力强于RPR法。ELISA法是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诊断试验的首选方法。近年来,ELISA法的应用研究主要趋向于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综合两种或多种抗原的不同特性,从而使ELISA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最适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清反应(RPR)法对102例早期疑似梅毒患者、30例非梅毒患者分泌物、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TP)检测,比较4种检测法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102例早期疑似梅毒患者FQ-PCR检出92例检出率90.20%,TPHA检出86例检出率84.31%,TP-ELISA检出88例检出率86.27%,RPR检出70例检出率68.6%。30例非梅毒患者FQ-PCR检测全阴性,TPHA检出2例阳性,TP-ELISA检出1例,RPR检出6例阳性。结论:早期梅毒患者诊断首选FQ-PCR进行分泌物或溃疡创面渗出物检测TP-DNA,其次选用TPHA和TP-ELISA进行血清学检测,RPR在梅毒感染早期检出率较低,易出现漏检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梅毒阳性血清抗TP15、17、47单组分抗体的检出情况并探讨其与梅毒心磷脂反应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建立抗TP15、17、47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梅毒阳性血清,再用苍白密螺旋体颗粒(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确定,同时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测定抗心磷脂反应索阳性滴定度.结果 抗TP15、17、47与常规ELISA的阳性不符合率分别为15.2%,3.3%和5.1%,各组分抗体强度的分布不同;ELISA检测的OD值与TPPA检测时血清的抗体强度无相关性(r=0.073);比较3种抗TP单组分抗体的OD值在RPR阳性和阴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TP15、17、47单组分抗体与ELISA有不同的阳性不符合率,ELISA与TPPA检测的血清抗体强度无相关性;RPR的阳性检出率为47.1%,3种抗TP单组分抗体均为阳性而RPR阳性组OD值低于阴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初步评价。方法:同步进行RPR、ELISA和TPPA检测并就其进行多种组合试验。结果:准确性评价显示灵敏度(RPR+ELISA)>(RPR+TPPA)>ELISA/TPPA>RPR,特异性均高于97%;可靠性评价显示诊断效率ELISA/TPPA/(RPR+TPPA)>(RPR+ELISA)>RPR;有效性评价显示阳性预测值均高于99%,阴性预测值(RPR+ELlSA)>ELISA>TPPA/(RPR+TPPA)>RPR。结论:综合分析显示同步进行RPR和ELISA初筛实验,任一试验呈阳性反应时再行TPPA确认,是目前梅毒筛查最经济、最有效、最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Programmes to control syphili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hampered by a lack of laboratory services, delayed diagnosis, and doubts about current screening methods. We aimed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an 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 (ICS) test and the rapid plasma reagin (RPR) test with the combined gold standard (RPR, Treponema pallidum haemagglutination assay and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 done at a reference laboratory) for the detection of syphilis in pregnancy. METHODS: We included test results from 4789 women attending their first antenatal visit at one of six health facilities in Sofala Province, central Mozambique. We compared diagnostic accuracy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of ICS and RPR done at the health facilities and ICS performed at the reference laboratory. We also made subgroup comparisons by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and malaria status. FINDINGS: For active syphili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CS was 95.3% at the reference laboratory, and 84.1% at the health facility. The sensitivity of the RPR at the health facility was 70.7%.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showed a similar pattern. The ICS outperformed RPR in all comparisons (P<0.001). CONCLUSION: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ICS compared favourably with that of the gold standard. The use of the ICS in Mozambique and similar settings may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syphilis in health facilities, both with and without laboratories.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采供血机构五年血液质量检定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督采供血机构血液质量及其安全性。方法 HBsAg、抗 HCV、抗 HIV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梅毒检测从 2 0 0 1年 8月起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 ,之前为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 (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检测从 2 0 0 0年起采用连续监测法 ,之前为赖氏法。结果  8699袋血共检出不合格血 72袋 ,占 8.2 8‰ ,其中抗 HCV阳性 2 4袋 ,占 2 .76‰ ;ALT增高 1 9袋 ,占 2 .1 8‰ ;HBsAg阳性 1 6袋 ,占 1 .84‰ ;梅毒阳性 7袋 ,占0 .80‰ ;抗 HIV阳性 6袋 ,占 0 .69‰。各组比较 :抽样与送样组中ALT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其余均无显著性 ;不同抗原包被测定抗 HCV、不同方法测定梅毒、ALT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 )。结论 血液质量整体情况仍需引起注意。漏检与检验方法落后、试剂质量不统一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责任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确证试验评价梅毒患者感染现状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梅毒患者的感染现状与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用苍白密螺旋体(梅毒密螺旋体)被动血凝试验(TPPA)法确证抗梅毒抗体阳性,并测定它们的梅毒心磷脂反应素(RPR)滴度,分别对比RPR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与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的检测结果;追踪检测梅毒感染者治疗的RPR滴度与FTA-ABS的抗体强度.结果 RPR阳性组与RPR阴性组的FTA-AB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5%与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47,P<0.05);随着RPR滴度的降低,FTA-ABS的阳性检出率也降低;经过治疗RPR滴度下降的病例,其FTA-ABS检测的抗体强度也随之下降.结论 观察梅毒治疗疗效,在监测RPR的下降程度时,也应检测FTA-ABS,两者均为阴性时再停止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