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HO上海嘉定PHC合作中心,通过6个省市、6县(区)中的18个乡镇、54个村的调查资料分析表明,我国乡村卫生信息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健全、巩固,并在农村PHC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卫生信息项目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尚有一定缺损,其中乡镇财政收支及各项卫生投入缺损最多,乡镇卫生院经费收支情况缺损稍多;村主要缺损在社会经济类指标,PHC缺损项中主要是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2.
颅骨缺损的部位和大小与神经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的部位和大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颅骨修补前体位变化对神经症状的影响及修补前后症状的改变,将本组病人分为完全颅骨缺损综合症(I)、部分颅骨缺损综合症(Ⅱ)、其他有症状者或无症状者(Ⅲ)三组,分析各组病例数与颅骨缺损的部位及大小的关系。结果:I组33例,骨缺损位于枕顶23例,额顶10例,缺损区皮瓣松弛,直立时凹陷。Ⅱ组7例,骨缺损位于额顶和枕顶各3例,缺损区皮瓣松弛,直立时凹陷。Ⅲ组12例,骨缺损多位于颞部或枕下,缺损区皮瓣平坦或僵硬。结论:颅骨缺损部位及大小在神经症状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沈浪  赵构 《健康文摘》2008,(4):21-21
前牙缺损无论是因外伤还是龋坏造成,首先应考虑做补牙治疗。前牙缺损若未造成牙髓感染,如果缺损不大,可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及时修补;缺损累及切角时,可采用支架或固位钉加光固化复合树脂修补。修复后,患牙的外观和功能都能得到恢复,但不要撕咬硬物。前牙龋坏造成牙髓炎症时,对成年人一般先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然后对缺损面小、未累及全冠的患牙,可直接用复合树脂修复;对缺损面较大呈残冠状的患牙,用根管螺纹桩钉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即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V—Y椎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75例共90指,术后配合适当功能锻炼。结果手指末端的缺损全部修复成功,随访6~15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指端外观良好,质地柔软、耐磨,无触痛。结论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是可取的,简单安全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当然亦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探讨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手术适应证和围术期处理方法,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46例;同期矫治其他合并畸形50例。结果全组死亡2例,发生主要并发症5例。结论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一经明确诊断,如无手术禁忌证,均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去骨瓣后遗留颅骨缺损,为美容及保护脑组织、治疗颅骨缺损综合征,大部分患者需要行颅骨修复。目前所用修补材料品种较多,我院自1993年5月~2005年10月应用骨水泥修复复杂额眶部颅骨缺损21例,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1985年以来采用带血管蒂胃壁瓣修复肝外胆管缺损12例。胆囊胆管瘘3例,胆总管结石并穿孔2例,手术后肝外胆管狭窄经切开整形致胆管缺损7例。缺损部位在肝总管5例,胆总管7例。胆管缺损大小2.5cm×1.0cm~4.5cm×1.5cm。术后经1~10年的随访,疗效满意,无胆道疾病症状复发。作者认为本术式一举两得,即修复了胆管缺损,又不改变胆道、肠道的原有解剖,避免了各式胆肠内引流所引起的术后并发症。手术遵循“上通下松”的原则,是治疗肝外胆管缺损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8.
颊黏膜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小面积可直接拉拢缝合,但面积大的缺损往往给修复带来一定的困难。多年来颊黏膜缺损用舌瓣、额瓣和皮片移植修复,但不同程度影响外观、功能或出现术后挛缩、开口受限等无法克服的困难。作者通过12例全腭岛状瓣修复颊黏膜肿瘤切除术缺损,效果较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石壁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9):117-118
目的观察皮瓣转移术治疗小腿、足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皮瓣转移术治疗32例小腿、足组织缺损患者。结果术后31例皮瓣成活,伤口1期愈合,治愈率为96.9%。随访结果良好。结论皮瓣转移术治疗小腿、足组织缺损操作简便、可靠,不用吻合血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小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穿孔诊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广明  祖元琪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172-3172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少见,并发胃穿孔则病势危重、进展迅速,死亡率甚高。1989年以来,我院收治6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穿孔患儿,治疗效果尚好。  相似文献   

11.
张昱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10):96-97
目的探讨隐形义齿在牙缺损修复治疗中的适应症、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牙列缺损患者,用急形义齿修复后,随访2年观察。结果58件义齿修复成功率为91.37%,失败率为8.63%。结论隐形义齿美观、舒适,修复成功率较高,为活动修复治疗牙缺损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闫霖 《中国保健》2010,(7):46-47
目的研究Empress铸瓷冠、金铂合金烤瓷冠修复前牙缺损1年后的修复效果。方法60例患者90颗严重缺损前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分别用Empress铸瓷冠、金铂合金烤瓷冠修复,1年后复查,检查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牙龈状况,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铸瓷冠与金铂合金烤瓷冠修复前牙缺损1年后,二者的边缘适合性良好,牙龈健康;但患者满意度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Empress铸瓷冠与金铂烤瓷冠在修复前牙缺损中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前者更易得到患者认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膀胱肌瓣卷管和回肠间置替代输尿管在小儿长段输尿管缺损重建中的成功应用。方法 共收治6例输尿管长段缺损的患儿,其中5例下段输尿管缺损者,行膀胱肌瓣卷管输尿管替代术,1例上段输尿管缺损者行回肠间置输尿管替代术。结果 5例1次手术成功,1例患者术后瓣管狭窄,再次手术。6例患儿随访12~30个月,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等检查,患侧引流通畅,肾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膀胱肌瓣卷管法适用于儿童下段或全段输尿管缺损的重建,回肠间置术则既保留了输尿管的连续性,又保留了原有的输尿管膀胱抗返流机制,是上段输尿管缺损重建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心房间隔缺损是小儿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且较容易根治,本文报告22例经手术证实的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全组病儿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施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临床效果满意,术后无残余分流,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自体骨修补颅骨缺损8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告我科1985年6月以来应用皮下埋藏自体减压颅瓣隔期修补颅骨缺损48例,自体骨屑碎片修补颅骨缺损36例,共84例。均为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植补颅骨缺损范围4×5~8×10cm。作者对减压骨瓣埋藏与再植的适应证,自体骨屑碎片修补颅骨缺损的适应证、两法的比较、不同部位埋藏自体骨的优缺点及自体骨屑法应用注意事项等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损伤小、安全简单、避免植皮手术的乳腺癌根治术中、术后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结合网状皮片和皮瓣的共同优势,将乳腺癌缺损创面两侧的皮瓣做成网状推进皮瓣,在无张力下相对推进,覆盖创面修复缺损。结果 19例网状推进皮瓣全部成活,避免了植皮手术。网孔起到了引流效果,减少了引流管的数量。切口长分别为1.0cm、1.5cm、2.Ocm左右的网孔,平均分别在9d、12d、16d被新生组织长入填充愈合。网孔越大,皮瓣扩张的面积越大,但网孔愈合时间相对延长。术后皮瓣弹性好,无胸廓紧缩感,术后不影响按时放化疗。结论 网状推进皮瓣是修复乳腺癌术中、术后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可避免植皮手术,适合不同面积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膜复合瓣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伴软组织缺损的胫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伴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陈旧性胫骨骨折、骨不连、骨缺损患者采用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膜复合瓣结合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18例骨折均愈合,软组织缺损得到修复,下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伴软组织缺损的胫骨骨折采用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骨膜复合瓣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手术安全、可靠,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指动脉逆行岛皮瓣修复手指缺损临床效果。方法从2004—2007年,根据缺损部位采用该方法修复手指缺损36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但有二指出现并发症。结论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指端缺损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2006年3月采用阴囊皮瓣移植修复因包皮环切导致的全阴茎体皮肤缺损1例,皮瓣完全成活,阴茎勃起功能恢复正常,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张XX,男,31岁,因包皮过长、包皮环切术后全阴茎体皮肤坏死、缺损20天,于2006年3月21日转入我院。查体:一般状态尚可,生命体征平稳,阴茎体皮肤完全缺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旋转推进皮瓣对颌面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颌面部缺损的面积大小,选择皮瓣,并对皮瓣进行术前设计,然后旋转推进所选择的皮瓣对缺损处进行整复治疗。结果20例病人供皮区及皮瓣均一期愈合,无面部畸形及明显疤痕。结论应用旋转推进皮瓣的方法进行颌面部皮肤缺损的整复治疗,效果良好,病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