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锐器伤暴露状况及防护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和问卷调查方法 ,对本医院临床科室270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270名医护人员在近3年内,职业暴露率为82.96%。手术室医生锐器伤发生率为85.7%,平均暴露次数为3.6次;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为82.0%,平均暴露次数为4.47次。结论该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以妇产科医生和临床护士发生率最高,主要损伤发生在医疗操作中和使用后物品处理阶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杭州市江干区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情况,为制定预防锐器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江干区所属部分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此次共调查临床护士363名,其中有280名护士自参加工作以来至少发生过一次锐器伤,锐器伤的发生率为77.13%。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科室是治疗室和输液室。护士在实习期锐器伤年发生率61.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是医疗锐器伤主要群体,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护士预防锐器伤知识教育,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2012年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及伤后处置情况。方法:对我院298名医务人员采用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是人口学特征,第二部分包括16项与锐器伤有关的问题,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医务人员中,114名(38.3%)过去1年内有锐器伤史,其中大多数是手术室护士和助产士,32.5%的锐器伤发生在早班,最常见的针刺伤后处置方法为挤压(27.2%)和用肥皂和水冲洗伤口(15.8%);有44.6%的受伤人员在锐器伤后采取后续措施。结论:医务人员由于各种原因在锐器伤后拒绝后续行动,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强化标准预防意识等,从而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刘云红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2):1143-1144
目的了解某医院重点科室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的特点和发生原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该医院69个重点科室902名医务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在2011年度该医院被调查的902名医务人员中发生锐器伤617人次,平均发生率为68.40%;治疗室和病房人员发生率最高。以针刺伤为主,其中皮肤损伤占74.07%;发生原因主要是操作方法不正确,占70.66%。结论该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需要加强重点科室和重点部位职业损伤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肖维俊  李瑛 《华西医学》2012,(9):1306-1308
目的探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对医务人员在2011年8月1日-31日期间里的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问卷式和面对面提问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调查医务人员1 112名,包括医生288名,护士589名,医技人员180名,其他55名;采用《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问卷》进行筛查,筛查后与发生锐器伤的人员面对面交谈,并填写《医务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调查表》。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系统(EPINe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锐器伤45例,发生率为4.05%,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比例较高,达到了5.3%,医生为4.5%,医技人员较低为0.56%,其他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可能性较小,经四格表的χ2检验,医生与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05)。锐器伤发生的主要时机以抽血(占16%)、拔出动静脉针(占14%)、双手回套针帽(占14%)、手术缝针(占12%)以及将针头放入锐器盒(占10%)为主;发生的场所以普通病房(占60%)和手术室(占22%)为主;锐器伤发生的器械以一次性注射器(占32%)、静脉留置针(占18%)、真空采血针(占16%)和手术缝针(占14%)为主。结论医生和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其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包括增加医护人员数量、加强职业培训、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采用安全留置针和使用皮肤粘合剂以及采用腹腔镜、阴道镜进行手术等措施,尽量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6.
840例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调查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为制定锐器伤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设计的锐器伤调查问卷,按工作类别抽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各科室相关人群的10%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锐器伤后的报告情况,以及培训参与和过去1年锐器伤涉及的暴露源、操作、场所和器具.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840份,回收840份,有效回收率100%.840名被调查者中,男性占23%,女性占72%,50.24%发生过锐器伤;工作年限<10年者占锐器伤总数的75%,护士、保洁员、医师锐器伤率处于前3位,手术室为锐器伤发生的第一高危科室;已知血源性暴露源为乙肝69例、梅毒19例、丙肝6例和HIV 3例;62%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培训,但仅有11.61%被刺伤者报告过锐器伤.结论 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但报告率较低.手术室为锐器伤发生高危科室,护士、保洁员、医师为锐器伤发生高危人群.应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群锐器伤防护和培训.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落实职业防护管理措施。方法通过制定职业防护制度,监督检查职业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提高标准预防管理水平。结果界定了医务人员职业损伤范围,分析出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处理锐器过程、使用锐器前后,如徒手掰折安瓿、行使注射和采血、拔针或抽取药液等操作。针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病毒等血液传播性致病因子,分别提出损伤处理流程。结论医务人员面临多种职业损伤因素的危害,必须把职业防护和安全工作纳入到医院管理项目中,落实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一线工作人员200名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锐器伤发生的时间、科室、职业、受伤部位、暴露源、病人情况、医务人员情况、用药情况。分析调查结果。被调查的人员中,职业暴露共14人。其中,普外科4人(28.57%),肿瘤科4人(28.57%),妇产科2人(14.29%),耳鼻喉科1人(7.14%),心血管科1人(7.14%),呼吸科1人(7.14%),急诊科1人(7.14%)。其中医生2人(14.29%),助产士2人(14.29%),护士8人(57.14%);实习医生1人(7.14%),实习护士1人(7.14%)。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提高操作技能,能够有效避免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我院制定的综合防护措施对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至2012年“医务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上报的60例锐器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锐器伤总发生率较2011年有所下降(1.41%vs2.57%,x2=5.318,P=0.021).结论 我院制定的医务人员锐器伤综合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0.
某院2006~2007年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某医院两年中锐器伤的情况,提出问题,探讨解决办法,以减少经费开支,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身体健康。方法收集两年医疗锐器伤登记表进行分析。收集医疗锐器伤处理经费支出情况明细,分析两年经费使用情况。结果医疗锐器伤报告例数增多,仍以外科系统为主,医护比例发生变化,免疫覆盖率不高,锐器伤经费支出增多。结论应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规范操作技术,减少伤害。对从业人员建立健康档案,特别对流动性较大的保洁人员要加强管理,扩大免疫覆盖率,保护所有从业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杨迎春  周丽华 《护理与康复》2009,8(12):1001-1002
目的 了解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提出减少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方法对两所医院2005~2007年度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同顾调查。结果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65.53%,其中手术室护士发生率82.22%、手术医生发生率60.00%、麻醉师发生率70.00%。结论手术室医务人员面临锐器伤危险。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强化标准预防理念,规范操作行为,加强监控管理,是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院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护士一年中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分析原因,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制式问卷调查表,对我院373名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被调查的护士63.27%都发生过医疗锐器伤。锐器伤的发生与护士的资历、认知程度、操作环节有关。结论: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锐器伤的监控管理是减少护士医疗锐器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不同类别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锐器伤发生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某教学医院不同类别医务人员在过去一年临床工作中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各类医务人员458名,锐器伤发生者292名,损伤率为63.76%。统计学分析发现,不同职称人员之间和不同工作年限医务人员之间锐器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教学医院的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锐器伤的发生与职称和工作年限关系密切,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为做好职业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11月发生的78例医务人员锐器伤状况进行分析汇总。[结果]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以护士为主(55.13%),锐器伤发生的时间以工作强度大、操作多的08:00~14:00(62.82%)多见,锐器伤发生的主要环节以锐器使用中、使用后处理前为主(60.25%),发生锐器伤时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占62.82%,发生锐器伤正确处理者42例(53.84%),锐器物血源性病原体污染45例(57.69%)。[结论]医务人员存在着被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极大风险,需加强管理和积极防范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应用规范化管理模式预防锐器伤的发生。方法:根据2007-2009年"医疗锐器伤上报登记表"上报的72例锐器伤发生的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手术室锐器伤的构成比最高,为18.1%;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构成比最高,为63.9%;利器种类中胰岛素注射笔针头的构成比最高,为26.4%;锐器伤发生原因中回套针帽构成比最高,为30.5%;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构成比较低,仅为25.0%。结论:强化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理念,规范锐器伤的管理,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调查实习生锐器伤的职业暴露情况,了解其自我防护意识,探讨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对90名大中专实习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锐器伤的回顾性调查。结果被调查人数中被刺伤人数占80%(72/90),参加自我防护学习的仅占43.3%(39/90)。结论临床实习生发生锐器伤的损伤率较高,且缺少正规自我防护知识学习,防护意识薄弱,应增加职业防护方面的岗前培训,学习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慧嫦  蓝艳杏 《全科护理》2013,11(9):853-854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各专业实习生临床实践期间发生锐器伤情况,为减少实习生锐器伤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广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锐器伤基线调查方案》,根据实习生的具体情况制订问卷调查表,对在我院经过4个月以上临床实践的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10名临床实习生,其中护理实习生发生锐器伤者占22.86%,居首位,而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场所为普通病房。[结论]实习生因缺乏经验、操作技能不熟悉等是锐器伤的主要团体,应该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的培训,增强防护意识,使职业暴露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助产士发生锐器意外伤的原因,种类,环节以及发生率与护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56名助产士。结果助产士锐器意外伤机率为100%,且发生率与护龄有关(P〈0.01),最常见的锐器意外伤是针刺伤,常见环节是会阴缝合,常见的原因有工作量大,心理压力超负,技术不熟练,工作疏忽,违反操作规程。结论助产士发生锐器意外伤情况严峻,强化安全教育,加大人力投入,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压力源,规范操作行为,熟练操作技术等,加强管理是降低锐器意外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如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割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作为医院感染管理者应积极寻找对策,采取针对性地防护措施,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职业损伤,减少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分析原因,为医务人员预防锐器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7年7月-2016年6月发生锐器伤医务人员的职业类别、操作环节、血源性传播疾病、年度发生趋势等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监测上报锐器伤378例次,其中护士、实习生占72.22%;低年资医务人员占39.15%;不规范操作占所有操作环节的61.09%;手指受伤占所有受伤部位的90.21%;阳性暴露占所有锐器伤的71.43%。2008-2016年锐器伤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2012年监测数值出现显著高峰,2013-2016年较2012年有减少趋势。4种血源性病原体年度检出总数呈缓慢上升的线性趋势。结论 护士、低年资医务人员锐器伤风险高;阳性暴露与锐器伤上报有相关性;应持续提高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和技能,规范操作流程和锐器伤的紧急处理程序,以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