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与防范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目的探讨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与防范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法对392名临床护士进行现况调查,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处理情况、锐器伤发生率、与锐器伤有关的操作、锐器伤意外后的处理及心理反应。结果83.3%的护士在2004年7月~2005年7月发生过锐器伤,与锐器伤有关的操作主要有套针帽,分离针头、处理针头等。护士在发生针刺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消毒和挤压伤口,50.6%的护士在发生锐器伤后感到害怕。结论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医院管理部门应从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建立完善的锐器伤报告反馈系统,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们通过对医院手术室护士发放锐器伤调查表120份,以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现将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向手术室护士发放锐器伤调查表120份,回收率100%。18~46岁,平均29岁。1.2方法对1年 相似文献
4.
5.
正锐器伤是一种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深部的意外伤害,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损害[1],而手术室是锐器伤的高危科室[2]。笔者对手术室发生锐器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被调查的38名手术室护士共发生锐器伤12人,锐器伤发生率31.6%。其中发生1次锐器伤8人,占66.7%;发生2次锐器伤4人,占33.3%。2锐器伤产生的原因2.1自我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欠缺部分护理人员已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及护士对锐器伤的认知,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供依据。 方法 对我院外科及监护室共62名护士及实习护士51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及描述性分析,自行设计问卷。 结果 113名护士中锐器伤发生率(72人)63.72%,其中针刺伤为49人占43.36%,安瓿玻璃伤19人,占16.81%,其他锐器伤(刀片,铝盖)4人,占3.54%,在刺伤后向上级汇报的只有8例(11.11%)。护龄在5年之内的护士锐器伤发生率>5年以上的护士,实习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与在职护士进行X2检验,P<0.05。 结论 护士锐器损伤率发生率高,尤其是针刺伤及安瓿玻璃伤,对锐器伤危害认识不足,应加强认识,加强防护知识培训,规范操作,以减少锐器伤。 相似文献
7.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641名护士发生95例锐器伤,我们对锐器伤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有效的防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与防范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法对392名临床护士进行现况调查,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处理情况、锐器伤发生率、与锐器伤有关的操作、锐器伤意外后的处理及心理反应.结果83.3%的护士在2004年7月~2005年7月发生过锐器伤,与锐器伤有关的操作主要有套针帽,分离针头、处理针头等.护士在发生针刺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消毒和挤压伤口,50.6%的护士在发生锐器伤后感到害怕.结论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医院管理部门应从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建立完善的锐器伤报告反馈系统,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科室、职称情况及暴露源的种类和追踪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临床职业暴露(锐器伤)登记表》上报的84名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锐器伤)进行资料分析。结果:84名临床护士发生时的职称依次为实习护士(33-3%)、护师(30.95%)、护士(23.81%)、主管护师(9.52%)、副主任护师(2.38%)。发生锐器伤的科室分布为:外科(64.28%)、内科(16.67%)、急诊科(9.52%)、妇产科(7.14%)、放射科(2.38%);锐器伤主要暴露源依次为:暴露源不明(42.86%)、乙肝(30.95%)、梅毒(11.90%)、丙肝(4.76%)、乙肝+丙肝(4.76%)、乙肝+梅毒(2.38%)、艾滋病+梅毒(2.38%)。结论: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和自身防护问题应引起重视。临床应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锐器伤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2)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科室、职称情况及暴露源的种类和追踪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临床职业暴露(锐器伤)登记表》上报的84名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锐器伤)进行资料分析。结果:84名临床护士发生时的职称依次为实习护士(33.3%)、护师(30.95%)、护士(23.81%)、主管护师(9.52%)、副主任护师(2.38%)。发生锐器伤的科室分布为:外科(64.28%)、内科(16.67%)、急诊科(9.52%)、妇产科(7.14%)、放射科(2.38%);锐器伤主要暴露源依次为:暴露源不明(42.86%)、乙肝(30.95%)、梅毒(11.90%)、丙肝(4.76%)、乙肝+丙肝(4.76%)、乙肝+梅毒(2.38%)、艾滋病+梅毒(2.38%)。结论: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和自身防护问题应引起重视,临床应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锐器伤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四高"——高危人群、高危类型、高危环节、高危因素,为建立科学、有效的防护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南京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的2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年内,63.10%的护士曾发生过锐器伤,护龄<10年的占73.40%。42.90%的锐器伤为针刺伤。锐器伤高危环节主要集中于操作后,占43.50%,其中18.90%发生于锐器物处置时,17.50%的锐器伤发生于药液配置过程中。就锐器伤的高危因素而言,78.60%的护士认为是护理人力资源不足,60.90%的因素是护理操作不规范。结论政府制定职业防护相关法律、法规,医院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强化护士标准预防知信行教育和规范护理操作行为,从根本上降低了护士锐器伤的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2.
医院是救治伤病病人的场所,也是存在各种危害因素的地方,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履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各种职业危害之中。职业健康问题已在许多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并从法律的层面对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明确了责任和义务。我国政府也在200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目的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1]。护士是医务人员中的重要群体,临床护士每天面临各种职业暴露,最危险的是被锐器伤害,其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也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如何做好职业防护,减少护士锐器伤,是护理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情况,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表对本市5所综合性医院6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锐器伤的次数、种类、不同环节发生的次数及手术室护士对锐器伤危害性的认识。结果回收的62份问卷中,手术室护士均曾发生过锐器伤,锐器种类有注射针头、缝针、刀剪、安瓿、尖头器械(布巾钳、对位钳)及电凝器械,其中缝针刺伤占48.1%,锐器伤有70.9%发生在手术配合中。结论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必须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安全操作,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东省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1年6月广东省39所医院护士发生锐器伤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15353名调查对象中有852人在2011年6月有过锐器伤经历,共发生锐器伤1092次,发生率为5.55%。锐器伤发生频率较高的地点主要为普通病房(49.27%)和门诊注射室(15.38%);造成护士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为一次性注射器针头(38.37%)、头皮钢针(30.13%);发生锐器伤频率最高的操作是加药(23.53%)、拔除动(静)脉针(20.24%);污染器械伤占锐器伤总数的79.85%,45.51%的锐器伤可追溯暴露源,在确定已被病人污染的锐器伤中,有24.77%的源病人至少有一种血源性传染病。结论:锐器伤是护士常见的职业伤害,应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安全教育、改善医疗操作环境等措施,实现护理人员100%安全注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寻找护士锐器伤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整改,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保障护士职业安全.[方法] 对某医疗机构发生并上报的114例护士锐器伤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经过进行分类整理,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114例护士锐器伤发生几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治疗操作59.2%,处理锐器32.6%,病人因素造成为8.2%;对护士操作过程进一步分析显示,护士违反操作规程、治疗时间不足分别占50.7%和46.3%;治疗车锐器盒摆放位置不合理,使用非一次性锐盒再次处理锐器分别为44.7%和34.2%.[结论] 应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备足够的护士,并根据各时段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保证护士治疗操作时间充足;医疗单位应启用"针头自动回缩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对治疗车进行改造,锐器盒摆放位置应便于护士操作;锐器盒一次性使用.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现况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锐器伤是医院中一种与注射密切相关的职业伤害。锐器伤是导致卫生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危险因素,HBV、HCV、HIV等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锐器伤接触传播[1]。手术室护士在术中频繁接触刀、针、玻璃碎屑时极易发生各种伤害。我们对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护士锐器伤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整改,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保障护士职业安全。[方法]对某医疗机构发生并上报的114例护士锐器伤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经过进行分类整理,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114例护士锐器伤发生几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治疗操作59.2%,处理锐器32.6%,病人因素造成为8.2%;对护士操作过程进一步分析显示,护士违反操作规程、治疗时间不足分别占50.7%和46.3%;治疗车锐器盒摆放位置不合理,使用非一次性锐盒再次处理锐器分别为44.7%和34.2%。[结论]应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备足够的护士,并根据各时段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保证护士治疗操作时间充足;医疗单位应启用"针头自动回缩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对治疗车进行改造,锐器盒摆放位置应便于护士操作;锐器盒一次性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锐器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和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伤及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1〕。医院护士在采血、注射或处理注射器具的过程中发生锐器伤机会较高,是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2〕。医疗锐器伤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血液传播性致病因子,如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3〕。为加强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防护,降低其发生率,我们采取了专门的防护方法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