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Ⅱ在运动性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为探讨心脏局部AngⅡ在运动性心肌肥大中的作用,本文在长期游泳训练造成的心肌肥大模型上观察心脏系数、心肌局部和血浆AngⅡ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应用转换酶抑制剂Captopril对心肌肥大的心脏系数及心肌和血浆Ang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可引起左右室心肌肥大,左右室心脏系数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9%和23.4%,这种心肌局部肥大和血浆AngⅡ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48.3%和44.5%(p<0.01),应用Captopril可阻断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发生,左右室系数较单纯运动心肌肥大组分别降低了18.2%和17.8%且血浆和心肌局部AngⅡ的含量较单纯运动心肌肥大组分别降低了58%和55.8%(p<0.01),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心肌局部AngⅡ的含量与心肌肥大的程度成显著正相关(r=0.665p=0.013),由此证明心肌局部AngⅡ参与了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2.
运动心脏结构可复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可复性问题及其与病理心脏的本质差异,通过实验动物模拟运动心脏,观察了停止运动训练8周后心脏重量和某些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新一代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方法对心肌活细胞内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钙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2周耐力训练后,心肌活细胞内游离钙浓度静息值无显著性改变,心肌收缩时其游离钙浓度峰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11%(P<0.05);心肌细胞内心房特殊颗粒的体密度、面密度及数密度分别显著增高41%、12%及5%;心肌细胞线粒体体密度及其与肌原纤维比值分别显著增高60%和61%,线粒体内膜和嵴体积密度显著增高18%;心肌毛细血管与肌纤维的比值显著增高78%;心肌毛细血管腔体密度和面密度分别显著增高28%和13%.停止训练8周后,心肌收缩时其胞内游离钙浓度峰值较训练时显著降低14%(P<0.05);心肌细胞内心房特殊颗粒的体密度显著降低25%;心肌细胞线粒体体密度及其与肌原纤维比值分别显著降低25%和36%,线粒体内膜和嵴体积密度显著降低11%;心肌毛细血管与肌纤维的比值分别显著降低29%.心肌毛细血管腔体密度和面密度分别显著降低14%和12%,基本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心脏超微结构和胞内钙产生了良好的适应性改变,心肌收缩时收缩结构钙可获得量增多,构成运动心脏收缩性、氧化代谢及自分泌功能增强的重要机制.停训后运动心肌细胞内游离钙,心房特殊颗粒,心肌线粒体及毛细血管结构适应性改变的消退证实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具有可复性.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肥大心脏心肌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变化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心血管系统自身产生和分泌的调节肽参与运动性心肌肥大形成机制,但对心血管系统肽能神经纤维分泌的神经递质是否参与其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运动性肥大心脏心肌局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鼠游泳运动10周后,心系数比对照组增加35%,心肌CGRP含量明显提高70%,血浆CGRP含量提高47%。这一结果提示,CGRP这一心血管神经调节肽在运动性心肌肥大形成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从已知CGRP作用机理推断,CGRP可能对运动性肥大心脏心肌收缩性的提高和肌球蛋白α重链的增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与高血压性心肌肥大时心源性活性肽变化比较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为进一步探讨运动性心肌肥大形成的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本实验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比较了运动性和高血压性肥大心脏心肌局部和血浆多种心源性活性肽变化。与正常对照大鼠相比,游泳运动10周大鼠,左心重/体重(心系数)提高25%(P<0.01),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内皮素(endothelin,ET)和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ANF)含量分别提高197%、44%和23%(P<0.05),血浆AngⅡ、ET和ANF含量分别提高41%、67%和19%(P<0.05)。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 pertensive rat,SHR)相比,运动大鼠心肌AngⅡ、ET和ANF分别降低64%、84%和105%(P<0.05),血浆AngⅡ、ET和ANF分别降低26%、45%和45%(P<0.05)。结果表明运动肥大心脏心源性活性肽变化特征与高血压肥大心脏不同。这些不同变化是否对运动性心肌肥大调节具有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性心肌肥大大鼠背根神经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耐力训练组(n=33)。耐力训练组进行10周的跑台耐力训练,建立运动性心肌肥大模型。建模后48h,从两组随机抽取17只大鼠,连续3天进行力竭运动,最后一次力竭运动后即刻处死全部实验动物。记录力竭运动距离和大鼠体重,取大鼠心脏和腰段背根神经节,记录心脏湿重,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大鼠背根神经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mRNA的表达量。结果:10周后,耐力训练组大鼠心脏重量与体重之比和力竭运动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力竭运动前耐力训练组背根神经节CGRP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力竭运动后耐力训练组背根神经节CGRPmRNA表达与力竭运动前相比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较力竭运动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运动性心肌肥大大鼠背根神经节CGRP基因表达下调,力竭运动后表达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耐力运动和力竭运动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其受体样受体(CRLR)在大鼠心脏组织中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耐力运动组和力竭运动组。耐力运动组和力竭运动组进行10周的跑台耐力训练,力竭运动组在最后一次训练后48h进行连续3天的力竭运动。采用放射免疫法、免疫组化SABC法、免疫荧光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组织CGRP含量和CRLR表达。结果:耐力运动组心肌组织CGRP含量和CRLR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力竭运动组心肌组织CGRP含量和CRLR表达明显低于耐力运动组(P<0.05)。结论:长期耐力运动使心脏CGRP含量增加,CRLR表达上调,增强了CGRP对心脏的作用;力竭运动导致心脏CGRP含量下降,CRLR表达下调,使CGRP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高温、噪声及复合因素对大鼠血浆和心房组织中心钠素(ANF)与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ILS)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温可使血浆ANF含量明显降低(P<0.01)、心房组织中ANF水平明显减少(P<0.01),噪声及复合因素也可使心房组织中ANF含量明显下降(P<0.01),但高温、噪声及复合因素对血浆EDLS影响不明显,仅高温及复合因素暴露后心房组织中的EDLS含量明显增高(P<0.01).这些变化对心脏血流量、周围血管阻力和内环境稳态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使机体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为运动心脏研究提供更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用放射免疫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浆ANP的含量和心肌组织中ANP的表达。结果 :经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后 ,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 ,大鼠血浆ANP含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 ,中等和大强度运动使心肌组织中ANP表达显著增加 ,力竭运动使心肌组织中ANP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提示不同强度运动对心脏内分泌功能产生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9.
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激活MAPK参与运动性心肌肥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长期游泳训练的大鼠心肌组织中,观察了ARⅡ(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的促细胞肥大效应与MAPK(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关系,以探讨ATⅡ促进运动心肌肥大的信息传递机制。结果表明:运动组心系数增加了23.8%,心肌局部ATⅡ和MAPK活性分别增加了48.76%和445.4%,二者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787,提示心肌局部ATⅡ通过激活MAPK参与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细胞内游离钙在运动心脏重塑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本文建立了运动心脏的实验动物模型,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新一代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的方法,对心肌活细胞内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钙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了解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重塑的细胞机制。结果显示:经过12周耐力训练后,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静息值无显著性改变,心肌收缩时其游离钙浓度峰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11%(P<0.05)。停止训练8周后,心肌收缩时胞内游离钙浓度峰值较训练时显著降低14%(P<0.05),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研究结果提示,运动心脏可保持细胞内钙稳态,心肌收缩时收缩结构钙可获得量增多,是运动心脏心肌收缩性增强的重要机制之一,同时,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的增多对于运动心脏肥大的发生也起重要的介导作用,而且,运动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的改变是一种可逆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耐力训练过程中大鼠心肌组织心钠素、脑钠素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观察大鼠在11周中等强度耐力训练过程中心肌心钠素(ANP)和脑钠素(BNP)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大鼠心室BNP mRNA表达在训练第24天、第3天和第77天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心房BNP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大鼠训练第38天,心室ANP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时相较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训练第3天心房ANP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时相较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在耐力训练过程中,心肌BNP基因表达与ANP不一致,心室BNP基因表达变化与心肌肥大的发展过程一致,提示BNP在运动性心肌肥大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RHF)及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钠素(ANF)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CBP治疗35例RHF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生化、血气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AngⅡ、ALD、ANF等指标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 应用CBP治疗后患者水肿明显减轻,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心率、呼吸减慢,血氧饱和度升高,血清钾、钠、氯恢复正常,尿素氮及血肌酐下降;血pH值、血碳酸氢根升高,血氧分压升高,LVEF明显增加,心功能明显改善,血浆AngⅡ、ALD、ANF显著降低,统计学有明显差异。结论 CBP能有效纠正RHF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降低血浆AngⅡ、ALD、ANF水平,纠正心力衰竭,短期效果佳。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高温、噪声及两者复合对大鼠血浆和心房组织中心钠素(ANF)与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温可使血浆ANF含量明显降低(P<0.01)、心房组织中ANF水平明显减少(P<0.01)。噪声及合并高温也可使心房组织中ANF含量明显下降(P<0.01),但高温、噪声及两者复合对血浆EDLS影响不明显,仅高温及合并噪声暴露后心房组织中的EDLS含量明显增高(P<0.01)。这些变化对心脏血流量、周围血管阻力和内环境稳态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使机体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间歇性无氧运动对小鼠脑、心肌、骨骼肌抗氧化能力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96只昆明雄性小鼠,建立间歇无氧运动模型,观察运动后脑、心肌、骨骼肌SOD活性、T-AOC能力及MDA含量的变化及间歇性无氧运动对小鼠行为能力的影响.结果:间歇运动后,小鼠骨骼肌SOD活性、T-AOC及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SOD和T-AOC变化与骨骼肌大致相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MDA差异不显著(P>0.05).脑组织T-AOC升高显著(P<0.05).结果显示:间歇运动使小鼠体重自然增长速度延缓.间歇性无氧运动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组织差异.  相似文献   

15.
Some highly trained endurance athletes develop an exercise-induced hypoxemia (EIH) at least partially due to a hemodynamic factor with a potential stress failure on pulmonary capillaries. 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ANF) is a pulmonary vasodilatator and its release during exercise could be reduced with endurance training. We hypothesized that athletes exhibiting EIH, who have a greater training volume than non-EIH athletes, have a reduced ANF release during exercise explaining the pathophysiology of EIH. Ten highly trained EIH-athletes (HT-EIH), ten without EIH (HT-nEIH), and nine untrained (UT) males performed incremental exercise to exhaustion. No between group differences occurred in resting ANF plasma levels. In contrast to HT-nEIH and UT (p < 0.05), HT-EIH showed a smaller increase in ANF concentration between rest and maximal exercise (HT-EIH: 8.12 +/- 0.69 vs. 14.1 +/- 1.86 pmol x l (-1); HT-nEIH: 10.46 +/- 1 vs. 18.7 +/- 1.8 pmol x l (-1); UT: 6.23 +/- 0.95 vs. 20.38 +/- 2.79 pmol x l (-1)). During the recovery, ANF leve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HT-nEIH and UT groups (p < 0.05). Electrolyte values increased in all groups during exercise but were higher in both trained groups.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ANF response to exercise may be important for exercise-induced hypoxemi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规律运动训练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肥大的影响,探讨运动发挥心脏保护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HR随机分为高血压运动组(SHR-Ex)和高血压对照组(SHR-C),15只健康Wistar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NC)。SHR-Ex组大鼠进行8周游泳运动(每天60 min,5 d/周),SHR-C组和NC组在鼠笼内安静饲养。实验后,利用智能无创血压测试仪测量尾动脉血压,超声心动图监测心脏结构与功能,分离左心室并称重,HE和Masson染色分别获取心肌细胞横截面积(CSA)和胶原容积分数(CVF),Western Blot检测胚胎基因和心脏肥大信号途径蛋白表达量。结果 实验过程中,由于拒跑、死亡等原因共剔除7只大鼠,最终纳入38只,其中NC组15只、SHR-C组12只和SHR-Ex组11只。与NC组比较,SHR-C组大鼠出现向心性心脏肥大,心肌纤维化(CVF升高,P<0.05),心钠素(ANF)、肌球蛋白轻链-2(MLC-2)、钙调神经磷酸酶Aβ亚基(CNAβ)、PI3激酶p110α亚基[PI3-K(p110α)]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与SHR-C组比较,SHR-Ex组发生离心性心脏肥大,心肌纤维化减轻(CVF下降,P<0.05),心功能增强(P<0.05),ANF、MLC-2和CNAβ蛋白表达量下调(P<0.05),PI3-K(p110α)和p-Akt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运动训练能够促进SHR由病理性心脏肥大向生理性心脏肥大转变,其机制可能与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途径活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运动性心肌肥大大鼠心肌组织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表达的变化。方法:1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10只。运动组进行持续8周跑台训练,每周5次,每次60分钟,跑速26米/分钟。测定两组大鼠心重并计算心系数,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心肌MSTN mRNA和蛋白表达,放免法测定血浆MSTN水平。结果:运动组大鼠心脏重量和心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运动组大鼠血浆MSTN水平、心肌MSTN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性心肌肥大时,大鼠心肌MSTN mRNA和蛋白表达被抑制,可能通过解除其对心肌生长的负调控作用,促进心肌细胞对运动产生适应性肥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