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应用替罗非班后主要不良反应(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本组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2),观察组持续应用替罗非班72h,对照组除不给予替罗非班外,其他药物与观察组相同。观察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和主要不良反应(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心绞痛发作最长一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ST段较对照组也有较多改善趋势;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可以进一步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电图,治疗剂量无严重出血如颅内出血的发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杨飞燕  杨波  陈曼华 《心脏杂志》2008,20(3):337-340
目的研究国产替罗非班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UA及NSTEMI患者的治疗,试验组30例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前半小时以0.1μg/(kg·min)剂量静脉输入,再以减半剂量连续输入48h),对照组30例未应用替罗非班,其余治疗两组一致。结果试验组疗效在缓解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替罗非班对于UA及NSTEMI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0岁<80岁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危组)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及其他常规治疗,试验组72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48 h持续静脉泵入.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和心电图ST段变化,记录用药后48 h、1周、1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包括顽固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心绞痛缓解有效率高,心电图压低ST明显改善(P<0.05),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轻微出血反应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剂量替罗非班对70岁以上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5例高龄ACS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常规治疗组(47例)。常规治疗组应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半剂量替罗非班。监测两组血清肌酐清除率水平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变化,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顽固性心绞痛、新的心肌梗塞)。结果: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43±16)ml/min∶(48±19)ml/min],但无显著差异,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观察组APTT延长显著[用药后24h:(35.3±4.5)s∶(38.6±6.2)s,用药后48h:(39.5±5.4s)s∶(44.2±9.5)s,P均〈0.05],出血事件发生率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有轻度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常规治疗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70岁以上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半剂量替罗非班轻度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显著延长APTT,但不增加出血合并症,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二磷酸腺苷( ADP)、肾上腺素( EPN)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3.2%(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DP、 E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DP、 EP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出血倾向。结论替罗非班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其血小板聚集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二磷酸腺苷( ADP)、肾上腺素( EPN)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3.2%(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DP、 E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DP、 EP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出血倾向。结论替罗非班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其血小板聚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拟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呕吐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弥补由于呕吐而导致的抗血小板药物摄入不足,进而探讨替罗非班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南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87例,其中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时发生呕吐者66例(23.0%).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替罗非班组:呕吐后立即使用替罗非班[静脉推注10μg/kg,继以0.15 μt/ (kg· min)滴注,持续24~36 h];常规组:不使用替罗非班.所有患者在PCI术后12~24 h使用血栓弹力图(TEG)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替罗非班组比常规组血小板功能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77.59±11.11)%比(52.48±12.06)%,P<0.001]、腺苷二磷酸(ADP)抑制率[(75.69±12.30)%比(49.54±14.13)%,P<0.001]均显著升高,而血栓形成的最大幅度(MA)值则显著下降[(22.79±4.19) mm比(36.28±6.08) mm,P<0.001].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呕吐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可显著增强血小板抑制率,在此类高危患者中加用血小板糖蛋白Ⅱ b/Ⅲ a抑制剂类药物,能显著扭转因呕吐所致的抗血小板药物剂量不足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减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B型尿钠钛(BNP)和心电图的影响,探讨盐酸替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选标准患者8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在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持续微量泵入盐酸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水平和心电图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下降更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BNP水平,改善心电图,从而说明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评价半量替罗非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效果。方法: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高龄ACS患者126例被随机分为替罗非班半量组和全量组,各63例。两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手术前开始应用替罗非班。监测两组术前、术后12h的血栓弹力图变化。观察两组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及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再梗死、靶血管重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2ha角[半量组:(61.3±14.7)。比(38.5±8.2)°,全量组:(58.7±12.8)°比(36.1±5.7)°]、曲线最大幅度(MA值)[半量组:(49.3±17.8)mm比(24.8±12.5)mm,全量组:(54.2±19.6)mm比(21.4±13.6)mm]均显著下降(P均〈0.01);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半量组:(27.5±14.3)%比(69.3±18.2)%,全量组:(32.4±15.2)%比(72.6±20.3)%]显著增加(P〈0.01)。术前及术后12h两组间各血栓弹力图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11.1%比17.5%)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9.5%比11.1%),全量组轻度增多,但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期间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5.9%比14.30.4,P〉0.05)。结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半量替罗非班相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sCD40L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60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替罗非班组(n=30)。常规治疗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等常规药物治疗;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持续治疗48 h。在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清sCD40L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30 d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用药前基线水平时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9.88±11.81)%及(47.73±10.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及应用替罗非班48 h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下降,分别为(36.27±15.89)%及(9.04±6.16)%,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组sCD40L基线水平分别为(1.63±1.04)ng/mL及(1.69±1.16)n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及应用替罗非班48 h后,两组sCD40L均有下降,分别为(1.27±1.14)ng/mL及(0.54±0.48)ng/mL,但与基线水平相比,仅替罗非班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出血不良反应以及30 d再发心血管事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NSTE-ACS患者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产生更迅速、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降低sCD40L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明胶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n=40)和姜黄素治疗组(n=40),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0d后血清明胶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姜黄素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明胶酶水平明显下降[MMP-2:(52.64±6.77)ng/ml:(32.65±1.67)ng/ml,MMP-9:(56.75±7.34)ng/ml:(35±1.88)ng/ml],P〈0.01。姜黄素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明胶酶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后[MMP-2:(32.65±1.67)ng/ml:(37.78±2.76)ng/ml,MMP-9:(35±1.88)ng/ml:(40.23±1.95)ng/ml],P〈0.05。结论:姜黄素能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明胶酶水平,起到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替罗非班易化PCI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应用替罗非班易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接受PCI治疗的中高危UAP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未使用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组患者入院时即静脉应用并于PCI术后持续静滴注36h,比较2组基础临床情况、支架置入数及靶血管置入支架后血流TIMI分级、血流速度、校正的TIMI帧数(CTFC)及出血并发症和术后3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2组的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替罗非班组中靶血管的TIMI 3级血流获得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00%∶73.91%,P>0.05);无复流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00%∶17.39%,P<0.05);替罗非班组的血流速度明显增快[(137.12±19.65)mm/s∶(123.46±21.35)mm/s,P<0.01];CTFC减小[(20.36±2.52)帧∶(24.52±3.43)帧,P<0.01]。2组的出血并发症和术后30d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高危UAP患者行PCI,早期使用替罗非班能显著减少无复流现象,提高前向血流,改善术后心肌灌注,并不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脂康的非调脂功能。方法:比较治疗组(血脂康组)与对照组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包括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电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P<0.05)和改善心电图变化(P<0.05)。结论:血脂康治疗不仅可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且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60例):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麝香保心丸组(6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口服,发作时2粒舌下含化,疗程8周。结果: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麝香保心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3.33%比80.00%,P<0.05),麝香保心丸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2.62±1.26)min比(3.19±1.73)min,P<0.05];在心电图疗效,麝香保心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6.67%比70.00%,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型心绞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不同危险分层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SAP组)、UAP患者55例(UAP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的血清H-FABP水平,并根据危险分层将UAP组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三个亚组。结果对照组血清H-FABP水平为(4.24±1.40)ng/ml,SAP组为(4.46±1.30)ng/ml,UAP组为(6.05±1.57)ng/ml;UAP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分别为(4.82±1.18)、(5.96±1.01)、(7.51±1.11)ng/ml。UAP低危组、SAP组、对照组血清H-FABP水平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UAP组与对照组、SAP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UAP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H-FABP水平随UAP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可根据H-FABP水平对UAP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108例为CHD组,其中亚组:稳定型心绞痛(SAP)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5例,另选择82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及CHD组内各亚组血清Hcy和Lp(a)水平,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Hcy、Lp (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组血清Hcy[(7.1±2.1)μmol/L比(15.6±5.0)μmol/L]和Lp(a)[(122.6±20.4)mg/L比(220.2±42.6)mg/L]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且与SAP组比较,UAP组和AMI组血清Hcy[(12.5±4.0)μmol/L比(18.1±5.9)μmol/L、(20.1±6.0)μmol/L]和Lp(a)[(150.8±30.8)mg/L比(272.8±50.3)mg/L、(280.6±52.9)mg/L]水平及Gensini评分[(15.5±8.5)分比(50.6±11.2)分、(54.3±12.8)分]均显著升高(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Hcy及Lp(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82、0.663,P均=0.001)。结论:血清Hcy和Lp(a)水平与CHD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之有助于了解病情,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1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Lp-PI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6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按照临床表现及造影结果分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115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70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45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组94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亚组56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亚组38例;正常冠状动脉对照组51例。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血浆Lp-PLA2及PAF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及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Lp-PLA2[(89.05±25.01)μg/Lvs.(11.85±4.17)μg/L,P〈0.001;(19.86±9.91)μg/Lvs.(11.85±4.17)μg/L,P〈O.01l及PAF[(139.44±56.49)μg/Lvs.(58.67±12.46)μg/L,P〈O.001;(64.36±13.89)μg/Lvs(58.67±12.46)μg/L,P〈0.05]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亚组中,除稳定型心绞痛亚组血浆Lp—PLA:及PAF浓度无明显升高外(P〉0.05),其余亚组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亚组的Lp—PLA:及PAF浓度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1)。结论血浆Lp-PLA2及PAF浓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明显增高,可能提示粥样斑块不稳定性,有可能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新的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9.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20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体外反搏组(100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体外反搏治疗,每日1次,每次1h,总治疗时间为40h;常规治疗组(100例):仅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复查两组患者运动平板试验,评估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分级、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6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体外反搏治疗组患者在3个月时平板运动试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89%比70%,P<0.05);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体外反搏组NYHA心功能分级[(2.16±0.69)级、(2.01±0.56)级比(1.49±0.65)级]显著减少,CCS心绞痛分级[(2.72±0.46)级、(2.26±0.72)级比(1.49±0.65)级]显著减少,SAQ评分[(65.96±11.78)分、(70.81±8.81)分比(76.49±8.65)分]、6MWD[(339.44±83.37)m、(380.46±87.99)m比(427.93±63.32)m]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是一项无创、安全、有效的疗法,可作为冠心病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伴糖尿病(DM)患者中水平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149例冠心病分为3组:(UAP+DM)组40例,UAP组5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3例。分别检测入选者血清hs-CRP及血浆PAI-1的水平,分析它们在各组中的水平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UAP+DM组hs-CRP水平高于UAP组[(5.2±2.7)mg/L vs (3.8±1.9)mg/L]和SAP组[(5.2±2.7)mg/L vs (2.0±0.9)mg/L],UAP组高于SAP组[(3.8±1.9)mg/L vs (2.0±0.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浆PAI-1水平UAP组高于SAP组[(1.8±0.2)A vs (0.7±0.4)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UAP+DM)组虽高于UAP组[(1.9±0.1)A vs (1.8±0.2)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149例研究对象以hs-CRP>3 mg/L 为界分为两组,hs-CRP>3 mg/L组PAI-1[(1.7±0.9)A vs (1.2±0.6)A)]、空腹血糖(FPG)[(5.9±1.3)mmol/L vs (5.1±0.7)mmol/L]及UAP发生率(40.94% vs 23.48%)均高于hs-CRP≤3 mg/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PAI-1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为0.62(P<0.01);hs-CRP与FPG呈正相关,rs为0.34(P<0.01);PAI-1与FPG呈正相关,rs为0.38(P<0.01)。结论 (UAP+DM)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hs-CRP、PAI-1水平较单纯UAP及SAP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