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廖小香 《当代医学》2014,(22):53-54
目的:观察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相对于健康人群短时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指标的差异,探讨短时HRV对于评价该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南华大学附二医院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安静平卧位的5分钟短程HRV检测,采用短程HRV软件自动获取TP(total power)、LF(low frequency)、HF(high frequency)、LF/HF、LFnorm、HFnorm等各频域指标的数值,并对2组患者的对应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频域指标中健康组TP(3352.9±1014.3),LF(1165.3±536.7).HF(982.3±253.6),LFnorm(46.1±16.8),HFnorm(50.6±18.7),LF/HF(1.36±1.22);而观察组TP (4069.4±693.2),LF(1578.6±194.5).HF(1292.4±240.7),LFnorm(58.4±9.3),HFnorm(28.3±4.6),F/HF(1.89±1.03);几个指标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orm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总能量显著升高,且处于交感神经张力强势、迷走神经相对弱势的失衡状态。短时HRV监测具有简便、占用时间短、结果标准化具有可比性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自主神经活性的变化。方法:53例不明原因、反复发作晕厥的患者,排除器质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晕厥后行直立倾斜试验,观察有无阳性反应。倾斜过程中记录动态心电图、血压和心率,并分析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低频标准化值(LFnorm)、高频标准化值(HFnorm)和低高频比值(LF/HF),以及QT动态性指标:QTe/RR斜率和QTp/RR斜率。结果:53例患者均行硝酸甘油激发的倾斜试验,其中23例结果阳性,心脏抑制型1例,占4.3%,血管抑制型6例,占26.1%,混合型16例,占69.6%。在硝酸甘油激发的试验阶段,阳性组LFnorm显著低于基础试验阶段(P<0.05),HFnorm呈上升趋势;而阴性组与基础试验阶段相比,LFnorm、HFnorm及LF/HF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服用硝酸甘油后,阴性组的QTe/RR斜率、QTp/RR斜率较之前均显著升高(P<0.05),而阳性组无显著差异。将阴性组以50岁为界,按年龄分为两个亚组,50岁以上组在服用硝酸甘油前、后的心率变异性HF、LF/HF有显著差异(P<0.05),而50岁以下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直立倾斜试验中,交感神经兴奋占主导突然转变为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是VVS发生的重要机制。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和QT动态性指标对于VVS的辅助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斯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通过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了解未服阿斯匹林组(第1组)与服用阿斯匹林组(第2组)服药前及服药3个月、1年后的短程频域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低频段(LF)、高频段(HF)、低频段与高频段比值(LF/HF)之间的关系。结果:服药前两组指标无显著差异性(P>0.05),TP、HF、LF均较正常值下降,LF/HF均较正常值上升。3个月后,第2组LF轻度上升,HF、LF/HF无明显变化;第1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指标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两组指标有显著差异性(P<0.01),第2组TP、HF、LF均上升,LF/HF显著下降;第1组LF与HF继续不同程度下降,LF/HF上升或变化不明显。结论:服用阿斯匹林1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明显上升,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该文选择成功地行择其经皮腔空冠状动脉成形术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检查,以了解择期PTCA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均于PTCA术前1,2 d及术后1周、3个月进行24 h Hdter记录.HRV检查方法包括长时程24h时域分析(重取SDNN)和短时程5 min频域分析(采取LFnorm、HFnorm和LF/HF).结果PTCA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TCA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中SDNN、HFnorm和LFnorm有明显增高(P<0.05),LF/HF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AML接受择期PTCA有益于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恢复,术后一周改善不显著,至术后3个月有显著,至术后3个月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程度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马康华 《重庆医学》2005,34(5):715-716
目的探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程度的冠心病(CHD)患者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方法观察经冠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73例单支病变、101例多支病变、68例轻度狭窄、106例重度狭窄)及50名健康人24h心率变异长程频域指标.结果CHD患者HRV指标中的LF、HF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病变支数患者之间的HRV无显著性差异;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者HRV减低越明显(P<0.05).结论CHD患者的HRV降低;HRV的改变和CHD患者冠脉的病变支数无明显关系,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提示HRV对CHD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率变异性测定观察冠心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法荣  吴中玉 《浙江医学》1996,18(3):143-144
采用频域法对比分析50例冠心病病人和60例正常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结果显示冠心病组TF和HF显著降低(P<0.01),LF显著增高(P<0.01),LF/HF比值增加(P<0.001),24小时HRV曲线示LF在凌晨突然升高,提示冠心病病人迷走神经张力减弱,而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凌晨自主神经调节有突然变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徐霞君 《右江医学》2003,31(6):597-597
目的 探讨不同血压模式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 (HRV)频域变化特征、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确诊高血压患者 12 0例 ,按不同血压模式分成两组 ,分别对两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杓型组昼夜LF均显著高于非杓型组 ( P<0 .0 1)。非杓型组与杓型组比较 ,日间LF显著减低 (P <0 .0 5 )说明非杓型组患者日间交感神经受损 ;夜间LF/HF显著降低 (P<0 .0 1) ,但昼夜LF成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说明交感神经张力昼夜平衡 ,夜间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均受损 ;HF显著低于杓型组 ,说明迷走神经受损更严重 ;LF/HF比值昼夜无差异 (P >0 .0 5 ) ,说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保持基本平衡。结论 心率变异频域监测对高血压的协助诊断、指导用药、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4):452-455
目的:观察右室流出道不同部位起源的室性早搏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的心率变异性及其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的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RVOT-VPC)患者102例,按室性早搏起源不同分为间隔组和游离壁组,再分为男性和女性亚组,对患者术前与术后心率变异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消融术前心率变异性指标:1室间隔组女性患者术前rMSSD显著低于间隔部女性患者;2两组患者的频域指标总功率、低频功率(LF)高于正常值范围,男性患者术前LF/HF<1,女性患者LF/HF>1。(2)消融术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与术前比较:1间隔组女性患者术后:时域指标rMSSD、PNN50显著降低;频域指标HF、LF显著降低;2游离壁组女性患者术后rMSSD显著降低;3间隔组女性LF/HF值术前术后均高于游离壁组女性,但无显著差异;4室间隔和游离壁男性室早患者的心率及HRV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3)消融术后心率变化:1间隔组女性患者中,术后最高心率和平均心率均显著降低;2两组男性患者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VOT-VPC患者的交感和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射频消融术后,间隔部起源的室性早搏女性患者的反应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的HRV指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有和无运动习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定量分析及对比研究,探讨运动习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测量27例有运动习惯(运动组)和33例无运动习惯(非运动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总体时域及频域指标及晨起3点至8点每个整点的低频指标(LF)、高频指标(HF)和高/低频比值(LF/HF),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运动组LF、LF/HF显著低于非运动组,HF、正常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心搏间期差值大于50ms者所占百分比(PNN50)高于非运动组(P<0.05);运动组与非运动组晨起LF均呈上升趋势,HF呈下降趋势,运动组LF/HF上升幅度显著小于非运动组(P<0.05)。结论:运动训练不仅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而且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起自主神经功能的波动产生影响,使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更趋平衡,从而可能对降低晨起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 测定海洛因依赖者HRV的时域、频域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较正常对照者心率(HR)、低频功率(LF)和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HF)之比(LF/HF)显著增高,24 h R-R间期标准差(SDNN)、24h每5mi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HF显著降低,24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海洛因依赖者前后两次HRV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吸者较正常对照者SDNN、SDANN、HF显著降低,极度低频率(VLF)降低;复吸者较正常对照者SDNN、SDANN、HF显著降低,RMSSD降低;复吸者较初吸者LF和VLF升高.高吸组较正常对照组SDNN、SDANN、HF显著降低,LF/HF显著升高;高吸组较低吸组LF/HF升高;低吸组较正常对照组SDNN、SDANN显著降低,低吸组较正常对照组LF/HF显著升高,LF升高,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HRV降低并且指标具有可重复性,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尤其高吸者和复吸者其HRV改变更明显.HRV测定可以更真实地及早发现海洛因依赖者中的高危人群,便于及时处置,也能为HRV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1)MI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2)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1h再予以左冠状动脉结扎组(FNS+MI组):(3)毁损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 lesion,FNL)5d后电刺激小脑顶核1h,再行左冠状动脉结扎组(FNL+FNS+MI组)。(4)假手术组(Sham组),开胸术后仅在LAD下穿线但不结扎,电极插入小脑顶核,但不予以刺激。各组又分开胸术后1、7、21d3个时间点,分别采用微机大鼠心率变异性记录分析系统进行心率变异性的频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结果MI组与Sham组比较,频域分析指标-低频(low frequency,LF)、高频(high frequency,HF)、标准化的高频(normalized high frequency,HFnorm)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标准化的低频(normalized low frequency,LFnorm)与LF/HF比值升高(P〈0.01);非线性分析指标一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D)明显降低(P〈0.05或P〈0.01)。FNS+MI组与MI组比较,MI后各时间点HRV参数HF、LF、HFnorm、FD等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LFnorm、LF/HF降低(P〈0.01)。FNL+FNS+MI组与MI组比较,HRV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2.
正自主神经功能病变与心脏疾病的死亡风险升高密切相关~[1]。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成分反映心脏调节功能的重要指标~[2],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研究~[3]表明,针刺对HRV有着独特的调节作用,能够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本研究通过分析内关穴位埋线对冠心病患者HRV及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相似文献   

13.
张义长  朱耀民  叶平安 《医学争鸣》2004,25(21):1966-1968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方法: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HRPSA)技术对9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后的心率变异性(HRV)改变进行研究. 结果:麻醉诱导后,依托咪酯组HRV总功率频段(TP)和其中低频段(LF),丙泊酚组LF、高频段(HF)、LF/HF(低频/高频比)及TP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丙泊酚组LF与LF/HF降低程度显著大于依托咪酯组(P<0.05);气管插管后,两组LF,LF/HF及TP均显著升高(P<0.01),HF亦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两组插管前后HRV各指标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丙泊酚在麻醉诱导时对自主神经功能的抑制作用强于依托咪酯;就控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而言,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的临床意义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监测惊恐障碍、冠心病及其共病时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来探讨惊恐障碍对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所有入选者需符合冠心病或(和)惊恐障碍诊断及剔除标准,将入选者分为4组:冠心病组40例,惊恐障碍组36例,冠心病合并惊恐障碍组27例,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观察HRV的时域、频域指标,采用方差分析,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冠心病组、惊恐障碍组、冠心病合并惊恐障碍组的HRV各指标均降低,其中冠心病合并惊恐障碍患者HRV降低最明显,其时域指标SDNN、SDANN、PNN50、RMSSD分别为(70.40±14.74)ms、(91.72±24.46)ms、(2.83±2.07)%、(15.66±7.45)ms,频域指标LF、HF为(647.54±129.24)ms2、(596.16±127.66)ms2,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惊恐障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冠心病合并惊恐障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明显.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patients with panic disorder(PD). Methods All the subjects who met with the diagnostic code of CHD and PD were divided into CHD group(n=40) ,PD group(n=36) ,comorbid CHD and PD group(n=27) ,and 40physical examinee were recruited as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y had a 24 hours Holter ECG monitoring by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OVA analysis was utilized to statistic the collected data.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s,the patients of others groups had every indexs of HRV were reduced. The indexs of HRV of comorbid CHD and PD were lower than the patients of CHD or PD group. The score of time domain SDNN(70.40 ± 14.74)ms,SDANN(91.72 ± 24.46)ms,PNN50(2.83 ±2.07)%, RMSSD( 15.66 ±7.45)ms,frequency domain LF(647.54 ± 129.24)ms2, HF(596. 16± 127.66) ms2 in comorbid CHD and P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others groups(P < 0.05 ). Conclusion The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al of the patients with CHD and PD were in disorder. The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al disorder of the patients with comorbid CHD and PD was more severe.  相似文献   

15.
周冬翠  裴志勇  毕磊 《医学综述》2012,18(4):620-621
目的探讨高龄(≥70岁)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对高龄冠心病组(300例)与正常对照组(198例)的电信号进行研究,观察比较时域指标:连续24 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结果冠心病组HRV的SDNN、SDANN、RMSSD、PNN50、HF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P、L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冠心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与心率变异性 (HRV)及QT离散度 (QTd)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 60例不同年龄段健康妇女及 2 0例绝经 1年以上的冠心病妇女的血清E2 、P、T水平 ,分析HRV ,计算QTd ,并在低雌激素水平将健康妇女与冠心病妇女的E2 、HRV及QTd进行比较。结果 :与健康妇女相比 ,冠心病妇女在E2 水平、SDNN、SDANN、SDNNI、TP、LF、HF及LF/HF(P <0 .0 5 )明显降低 ,QTd延长 (P <0 .0 5 )差异均有显著性。低雌激素健康妇女E2 与HRV、QTd无相关性 ,而低雌激素冠心病妇女E2 与SDNN、SDNNI、TP、LF、LF/HF(P <0 .0 1)、SDANN(P <0 .0 5 )及QTd与SDNN、SDANN(P <0 .0 5 )呈显著相关性 ,E2 与QTd无明显相关。结论 :绝经后的冠心病妇女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导致自主神功能经失衡 ,而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可以改变心肌的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低位硬膜外麻醉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仪监测评估低位硬膜外麻醉围术期自主神经的改变。方法:选择低位硬膜外麻醉下择期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年轻组,每组10例,观察术前1d、麻醉完善后切皮前、切皮后30min、术后2h,1d,3d,7d处时相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HRV分析各成分变化。结果:围术期老年组HRV显示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总频(TP)、低频(LF)、代频标化(LFnorm)均呈显著性下降,同时伴有心率减慢、平均动脉下降。年轻组TP和LF在麻醉完善后切皮前、术后2h,1d下降显著,于术后3d恢复,而R和MAP在围术期无显著改变。两组两比较,老年组TP和LF在麻醉后各时相占 明显低于年轻组(P<0.01)。老年组高频(HF)及高频标化(HFnorm)在麻醉给药后切皮瓣均无明显变化,但在术中和术后各时相点的下降,而年轻组仅切皮后30min,出现一过性下降。结论HRV可较好地评估围术期机体自神经变化;术期麻醉和手术创伤均可使机体自主神系统调节受损,尤其老年人受损程度大,恢复慢,恢复慢,术后1周仍不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的特征及依帕司他对其的影响。 方法 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对2007年7月-2011年7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并与2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帕司他组;依帕司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依帕司他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各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时域指标包括24 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24 h内相邻的两个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心率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包括: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与高频的比(LF/HF)的变化。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SDNN、SDANN、rMSSD、PNN50、LF、HF、LF/HF等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依帕司他组治疗6个月后HRV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RV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依帕司他可改善其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秦孝智 《吉林医学》2008,29(11):901-90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对7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HRV分析,并与68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即SDNN、SDANNI、TI、LF及LF/HF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RR间期、rMSSD、HF差异元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失调,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RV降低,表明交感神经活性及迷走神经活性均受损,迷走神经活性受损更为严重,两者协调作用失衡。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心率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率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24h动态电图观察40例正常健康者和66例冠同者的心率变异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是除PNN50和rMMSD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肌梗死组SDNN低于心绞痛组;变异指标SDNN,SDANN,SDNNindex,TP,LF和HF随现变加重而进行性和;前壁心梗者rMSSD,VLF,LF和HF低于下壁心梗者。结论 冠心病心率变异减少与冠脉病程度、心肌有无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